1-22個月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

2020-12-24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火夕夜

大動作能力訓練(1個月)

○抬頭

豎抱抬頭:餵奶後,豎抱小兒使頭部靠在父母肩上,輕拍幾下背部,使其打個嗝以防吐奶,然後不要扶住頭部,讓頭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進頸部 肌肉張力的發展。

俯腹抬頭:小兒空腹時,將他放在母親(或父親)胸腹前,並使小兒自然地俯臥在母親(或父親)的腹部,把雙手放在寶寶脊部按摩,逗引小兒抬頭,寶寶不但能抬頭,而且十分高興抓足心。

俯臥抬頭:兩次餵奶中間,讓小兒俯臥,撫摩小兒背部,用譁鈴棒逗引小兒抬 頭並左右側轉動。

○四肢運動

體操運動:小兒清醒狀態時,給小兒做四肢被動體操。將小兒置於鋪好墊子的硬 板床上,室 內空氣新鮮,雙手輕輕握住寶寶的手或腳,和著音節節拍,做四肢運動,使小兒感到舒適、愉快。如果小兒緊張、煩躁,可暫緩做操,改為皮膚按摩,使之適應。

練「走路」:體操後,託住小兒的腋下,用兩大拇指控制好頭部,讓其光腳板接 觸硬的床面或桌面,寶寶會做出踏步的動作。

大動作能力訓練(2個月)

抬頭訓練練習,即豎抱抬頭、俯腹抬頭和俯臥抬頭。經過訓練,嬰兒不但抬起臉 部觀看前面響著的譁鈴棒,而且下巴也能短時離床,雙肩也抬起來。這樣就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視覺信息,增強了頸部張力。

○轉頭

練習將嬰兒背靠媽媽胸腹部,面衝前方,爸爸在媽媽背後時而向左,時而向右伸頭呼喚寶寶的名 字或和他說話,或搖動帶響玩具,逗引寶寶左右轉頭。

○天生「會爬」

在俯臥練習抬頭的同時,可用手抵住寶寶的足底,雖然此時他的頭和四肢尚不能 離開床面, 但嬰兒會用全身力量向頭方竄行,這種類似爬行的動作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與8個月時爬行不同,練的目的也不是讓寶寶馬上會爬,而是通過練習,促進小兒大腦感覺統合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開發智力潛能,激發快樂情緒的重要方法。如果沒有這種訓練,有些嬰兒到11~12個月時才能爬,或者就根本不會爬,就直立行走,這將會導致大腦統合失調症。

大動作能力訓練(3個月)

○俯臥抬頭

繼續訓練俯腹、俯臥抬頭,方法同2個月。要使寶寶俯臥時頭部能穩定地挺立達45°~90°,用前臂和肘能支撐頭部和上半身的體重,使胸部抬起,臉正視前方。不要忘記用手抵住足底練習爬行,觀察何時由竄行變為匍行,並記錄。

○翻身

兩次餵奶中間,寶寶處於覺醒狀態時,進行翻身練習。將寶寶放置於硬板床上,取仰臥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寶寶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寶寶左手,寶寶產生翻身動作。以你右手指輕輕刺激小兒背部,使孩子主動向右翻身,翻至側臥位,進一步至俯臥位;還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寶寶身體一側,逗其翻身,並稍稍給予幫助。每日數次,3個月末孩子就會自己翻身了。

每天堅持做嬰兒被動操,每日數次。

大動作能力訓練(4個月)

○前臂支撐

在原基礎上繼續訓練小孩俯臥抬頭,如站在孩子頭前與他講話,使其前臂支撐全身,將胸部抬起,抬頭看你。還可在前方用玩具逗引,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移動玩具,觀察孩子的反應,並記錄。

繼續按前面方法訓練翻身。也可以在他的一側放一個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此時 ,你可握住寶寶一側的手,寶寶自然而然就握著你的手,做出翻身動作,並由仰臥到側臥再到俯臥。

○拉坐

小兒在仰臥位時,家長握住小兒的手,將其拉坐起來,注意讓小兒自己用力,家長僅用很小的力,以後逐漸減力,或僅握住家長的手指拉坐起來,寶寶的頭能伸直,不向前傾。每日訓練數次。

大動作能力訓練(5個月)

○直立

兩手扶著孩子腋下,讓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保持直立的姿勢,並扶著小兒雙腿跳動,每日反 復練習幾次,促進平衡感知覺的協調發展。

○靠坐

將小孩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小椅上,讓小孩靠坐著玩,或者家長給予一定的支撐,讓小兒練習坐,支撐力量可逐漸減少,每日可連續數次,每次10分鐘。

繼續用玩具逗引,使小孩的翻身動作更加靈活,能左右翻身,從仰臥轉成俯臥。

胸部離床,上身體重落在手上。有時寶寶雙腿也離開床鋪,身體以腹部為支點在床上打轉。用手抵住足底,用玩具在前面引誘,寶寶會用上肢和腹部開始匍行。

如果放開抵住足底的手,寶寶越往前使勁,身體越向足方匍行。

大動作能力訓練(6個月)

○獨坐

在靠坐的基礎上讓小兒練習獨坐,家長可先給予一定的支撐,以後逐漸撤去支撐 或首先讓小兒靠坐,待坐得較穩後,逐漸離開靠背,有時要到7個月才能逐漸坐穩。

○匍行

用玩具逗引幫助小兒練習匍行,由於第5月腹部著床只是在原地打轉或後退,家 長可把手放在小兒的腳底,幫助他向前匍行,以後逐漸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體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體操

繼續每日做嬰兒操,主要練習扶站,練習下肢和匍行、準備走的站立,但時間不 超過1分鐘。

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後再翻至俯臥。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體側伸手夠不著處, 寶寶為夠取 玩具先側翻,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這種動作要經常練習,基本上到第7個月才能翻滾。經常翻滾有助於肌肉關節和左右腦的統合能 力的發展。

大動作能力訓練(7個月)

○爬行

繼續練習爬行,讓小兒從匍行轉到爬行,腹部逐漸離開床面,並用手臂轉圈或後退。可將玩 具或食物放在不同位置上,讓小兒爬著去夠。此間,從頭自由轉動逐漸到頭能保持平衡。用毛巾提起腹部,練習手膝的支撐力,為過渡到手足爬行作準備。

每天教練嬰兒操第二套,在成人的扶助下做體操,主要練習上肢、下肢爬行、站立、走、拾取、跳的動作。注意,做操時間應選擇進餐後1小時,小兒情緒好時,在樂曲聲伴奏下,成人喊二八拍口號下進行,每次選做一節,循序漸進。

○連續翻滾

嬰兒學會俯臥轉到仰臥,再從仰臥轉到俯臥,再從俯臥轉到仰臥,常常為夠取遠處的玩具 而繼續翻滾,從大床的一頭翻到另一頭去取。這是7個月出現的特殊能力。

大動作能力訓練(8個月)

「爬行」是全方位的大腦感覺綜合能力的訓練,必須讓寶寶充分爬行,否則,將 會影響孩子 一生。由手膝至手足爬行,讓小兒能腹部離床用手膝爬,也可讓寶寶和其他同齡嬰兒在鋪有地毯或塑料地板的地上,互相追逐爬著玩,或推滾著小皮球玩。壓迫蘇瓦打 通,既開發了腦潛能,使左右腦協調發展,又開發了體力,還培養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拉物站起

讓小孩練習自己從仰臥位拉著物體(如床欄杆等)站起來。可先扶著欄杆坐起,逐漸到扶欄站 起,鍛鍊平衡自己身體的技巧。

大動作能力訓練(9個月)

○幫助站立

坐下讓小孩從臥位拉著東西或牽一隻手站起來,在站位時用玩具逗引他3~5分鐘,扶住雙手慢慢坐下,扶站比坐下容易,幾分鐘後,大人要幫助扶坐,以免疲勞。

○坐起並邁步

讓小孩仰臥或俯臥,用語言、動作示意他坐起來,並扶寶寶雙手鼓勵邁步或用玩具、食品引逗他坐起來。此時要表揚他,讓他高興,使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

○花樣爬行

經過一個月爬行訓練的寶寶,到這個月已經由原來手膝爬行過渡到熟練的手足爬 行,由不熟 練、不協調到熟練、協調,你用他喜歡的玩具逗引他,他會像一名生龍活虎的運動員一樣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一會兒躍躍欲試一會兒又急轉彎猛撲過來。

大動作能力訓練(10個月)

○扶行到獨走

繼續讓小兒扶物或扶手站立,並訓練寶寶扶著椅子或推車邁步,可將若干椅子或凳子相距1尺讓寶寶學走,也可讓寶寶在父母之間學走,距離漸漸加大。父母扶寶寶學走時,先用雙手,然後單手領著走。以後可用小棍子各握一頭,待寶寶走得較穩時,父母輕輕放手,寶寶以為有人領著棍子,放心地走,漸漸過渡到獨自走穩。

○站起坐下

繼續9個月訓練內容,能靈活由站著到坐下,由坐著到俯臥後再拉物站起,並行 走。鼓勵寶寶自由活動,進行各種姿勢多種體位的活動。

大動作能力訓練(11個月)

○踢球

寶寶已經能夠扶著床欄、凳子、沙發等由蹲著到站穩,你可在距寶寶的腳3~5釐米處放個球,讓他踢,在踢來踢去的過程中,他十分開心,鍛鍊了大腦的平衡能力,促進了眼--足--腦的協調發展,還建立了「球形物體」能滾動的形象思維。嬰兒7~8個月就會用足踢球了。

○爬越障礙

11個月的寶寶具有熟練的爬行技能和極強的攀高欲望,一刻不停地「攀上爬下」 是這階段寶寶的特點,這是寶寶自我探索、自尋其樂、增強才幹的動力。應創造條件和寶寶開展爬「大山」「越障礙」的遊戲。

大動作能力訓練(12個月)

○獨走幾步

訓練小孩能夠穩定地獨自站立,之後再練習獨自行走。開始可在父母間學走,再到獨自走幾步,以後逐漸增加距離,拖拉玩具可以增加學走的興趣。

○蹦跳

讓寶寶雙手扶床沿、沙發站穩,你可以喊著口令做雙腳輕輕跳的示範動作,寶寶藉助雙手的支撐力量,模仿著用兩腳踮動,你要鼓勵並喊著口令。反覆幾次後,你一喊口令,寶寶就會隨聲踮動雙腳,這對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培養勇敢、堅強的品格很重要。

大動作能力訓練(13個月)

○行走自如

繼續練習獨立行走,使小兒從蹣跚的幾步,逐漸到較長距離穩定地行走。如小兒拉著拖車類 的玩具走路,與同伴比賽誰走得快,採用讓他扔球,撿球,跑來跑去找玩具等遊戲的方法訓練寶寶的綜合動作能力。

○爬樓梯

練習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如讓小孩爬上幾級不太高的矮滑梯或臺階,然後再扶住滑下來,反覆練習。家長要注意安全保護,坐滑梯要穿合襠褲,以免蟯蟲交叉感染。

大動作能力訓練(14個月)

○動作遊戲

和小孩在地上玩多種動作遊戲,如與小兒玩球、踢球等,這樣可鍛鍊小兒在獨立行走中自如地做各種動作。可讓小兒推著嬰兒車玩,教他推車前進,轉彎等,還可練習側身走,後退走,大人在一旁保護,並不斷表揚他走得好棒。

○拋球

給孩子一個玩的球,教他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反覆練習,直至能向前方拋球。以鍛鍊平衡和動作協調能力。

大動作能力訓練(15個月)

○扶欄上下樓梯

大人牽著小兒扶欄上、下樓梯。讓小孩自己扶好樓梯扶手,一步登上,兩足站穩 再向上邁步。熟練後放手也先從上樓梯開始。自己上樓梯後,家長再牽著孩子慢慢學習一步往下邁,兩足在臺階站穩之後,再伸足下邁。一面邁步,一面鼓勵「寶寶真勇敢」。

○會跑步

家長拉著小兒一隻手教他慢跑步,可與孩子同跑,讓他模仿你跑,逐漸站在孩子前面拍手叫 他 跑過來。如果大人不幫助,他不會自己停止。

○雙足跳下一級臺階

大人用雙手牽著孩子從最後一級臺階跳下。孩子漸漸學會單手牽著跳下臺階,更 喜歡在散步時由父母牽著手雙足往前跳躍。

大動作能力訓練(16個月)

○上臺階(樓梯)

如小兒行走比較自如,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練習自己上臺階或樓梯,從較矮的臺階開始,讓小 兒不扶人只扶物自己上,逐漸再訓練自己下樓梯。

○學跳、學倒退走

讓小兒練雙足跳,拖著玩具倒退走,或做「你來我退」的遊戲,練習能較 穩定及持續地倒退走。

○跑與小兒玩捉迷藏、找媽媽的遊戲。

在追逐玩耍中有意識地讓小兒練習跑和停,漸 漸地孩子學 會在停之前放慢速度,使自己站穩。逐漸使小兒能放心地向前跑,不致於因速度快,頭重腳輕而向前摔倒。

○擲球與小兒一同擲球,並說:「扔到我這邊。」

父母各站一邊,小兒站中間,讓小孩 學向兩個方 向扔球。

大動作能力訓練(17個月)

○雙腳跳

拉著小兒的雙手與他對面站立,先示範雙腳跳一次,然後與孩子同跳,開始練習 時可拉著孩 子的兩隻手,讓他雙腳跳,逐漸由一手牽著跳到扶物跳,進一步讓他自己跳。反覆練習,對腦平衡系統的協調發展十分重要。

○爬上高處

讓小兒搬個板凳放在床前或沙發前,先上板凳,上身趴在上面,然後把一條腿抬起 放床上,幫 助他爬上去。孩子漸漸學會爬上椅子,再到桌子上夠取玩具。獨自夠取高處之物,會有一定危險,家長應將熱水瓶及可能傷害孩子的物品移開。桌子上不要鋪桌布,不放易 燙易傷物品 ,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跑

繼續跑步練習,如把小球滾出2米之外,讓孩子跑過去拾回來,再滾出去,再拾 回來,反覆練習。

○走

在小孩行走自如的基礎上,玩一些走步的遊戲。如把地上五塊地板磚比作橋,讓 小孩練習從橋上走,以訓練他的平衡能力。

讓寶寶練習踢球,如父母分別站在他的左前方和右前方,邊喊口令「把 皮球踢向「爸爸」或「媽媽」,邊鼓勵孩子踢球,做對了,給表揚。

大動作能力訓練(18個月)

○走「S」形線

用粉筆在地上劃一個約10米長的「S」形線,讓孩子踩著線往前走,走到頭,並且,始終能踩著線走,要給予讚揚。如果完成得好,可根據小孩情緒來回走幾趟。能促進左右腦的健康發展。

○越障礙

在地上平放六塊磚,每兩塊間距5~10釐米,讓小孩練習在磚上走,每步踏在一塊磚上,家長要在旁保駕,以防孩子磕碰在磚頭上。這對小兒大腦平衡知覺,空間知覺的發展大有好處。

○展翅飛翔

帶孩子去戶外寬敞的地方,同孩子一起張開雙臂當翅膀學鳥飛。一面同孩子唱歌,一面有節奏地使雙臂上下運動,兩腿快快地小跑和跳,使上下肢同時活動,讓孩子高興。

大動作能力訓練(19個月)

○跳遠

與孩子相對站立,你拉著他的雙手,然後告訴孩子向前跳。熟練後可讓他獨自跳遠,並繼續 練習從最後一級臺階跳下獨立站穩的能力。

○踢球賽

用凳子搭個球門,你先示範將球踢進球門,然後讓孩子試踢,踢進去要給予鼓勵 。

○跑與停

在跑步熟練的基礎上,繼續練習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如對小孩喊「開始跑, 一、二、三 停」,要反覆練習。注意,大人要站在小孩的前方,使小孩易於扶停而不易摔倒。

大動作能力訓練(20個月)

○足尖走路

繼續訓練小兒走路能力,如在地面上劃一條S形曲線,讓他用足尖走在線上,完 成得好,給予獎勵。

○走「平衡木」

把長方形的8塊磚放平,鋪上15釐米寬的木板做成平衡木,讓寶寶在上面行走。開始可扶手保護,反覆練習,至行走自如。

○做「模擬操」

在唱兒歌的基礎上,配合手臂及雙腿動作。如兒歌「早晨空氣真正好,寶寶練習 跳一跳」, 念第一句時兩臂上舉左右擺動兩次,唱第二句時兩手叉腰雙腳原地跳兩次,訓練邊唱邊跳。

大動作能力訓練(21個月)

○自如地走、跑、跳

我是勇敢的小寶寶與小兒玩「你來追我」遊戲,可與小兒互相行走追逐,躲閃,邊跑邊說 :「你都追上我了,我快跑。」練習自如地走、跑、跳,以及作長距離走路。

繼續練走「平衡木」,領著孩子一隻手,讓他在15公分寬的木板上走,或在「道牙」子上走 ,漸漸放手自己走。

○上攀登架

帶孩子去兒童樂園,鼓勵小兒從攀登架下往上爬,大人在一邊保護。

○騎「三輪車」

讓小孩子自己騎小三輪童車,必要時可用小繩拉著,幫助他用力。逐漸練習使寶 寶能獨立騎「三輪車」往前走。

大動作能力訓練(22個月)

○玩球

繼續玩球的遊戲,讓小孩學接拋球,大人站在小孩的對面,把球直接拋到他預備好的雙手當中,反覆練習後,增加拋球距離,鍛鍊小孩手臂抬高或略彎腰動作,將球接住。同時訓練小孩能舉手過肩的拋球動作,並比賽看誰投得遠。

○蕩鞦韆

帶小孩到兒童遊樂園蕩鞦韆,跳蹦蹦床,扶寶寶從蹺蹺板的這一邊走到那一邊, 或坐在蹺板的一頭,大人壓另一頭,訓練平衡能力及控制能力。

○跳高

練習跳躍動作。將10釐米高的小紙盒放在地上,讓孩子跑到近前雙足跳過去。反覆練習 ,要注意保護他。

帶小孩去兒童遊樂園,示範雙足立定跳遠,鼓勵他學跳,與小朋友一同練習,邊跳邊說:「 看誰跳得遠?」

○跳格子

在單足站穩的基礎上,訓練單足跳,也可以教小孩從一個地板塊跳到相鄰的地板 塊,熟練後玩跳格子遊戲。

○踢小球

與小孩一起玩球,拿小方凳當做球門,在距球門一米處示範踢球入門,鼓勵寶寶 學踢球入門 ,成功了,給獎勵。

在會騎「三輪車」的基礎上,熟練騎三輪車技能:如會騎車走直路,會拐彎,遇到障礙物會停車等,以鍛鍊平衡及協調能力。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1-12個月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
    大動作能力訓練(1個月) 大動作能力訓練(2個月) ○抬頭 大動作能力訓練(3個月) ○俯臥抬頭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體側伸手夠不著處,寶寶為夠取玩具先側翻,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這種動作要經常練習,基本上到第7個月才能翻滾。經常翻滾有助於肌肉關節和左右腦的統合能力的發展。
  • 抬頭、翻身、坐、爬、走,1-12個月寶寶大動作最全訓練方法
    爬行、走路,這些「大動作」被認為是寶寶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大動作的發育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嬰兒大動作的發育可大致概括為: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有位兒科醫生說:面對很多寶寶不能很好的大動作測試,感覺心裡很難過。下面是1-12個月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讓媽媽時刻可以比對、判斷和訓練寶寶大動作,月嫂和媽媽們果斷收藏吧。
  • 抬頭、翻身、坐、爬、走,1~12個月寶寶大動作訓練指南
    下面是1~12個月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大動作能力訓練(1個月)豎抱抬頭:餵奶後,豎抱寶寶,把孩子頭部靠在大人肩上,輕拍幾下背部,讓寶寶打個嗝以防吐奶,然後不要扶住頭部,讓頭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進頸部肌肉張力的發展。
  • 10個月寶寶如何訓練大動作及精細動作能力?
    (1)大肌肉運動能力:1.培養寶寶獨站片刻練習。幫助寶寶站喼後,爸爸媽媽雙手慢慢收回並拍著手說:「寶寶乖,寶寶自己會站了。反覆訓練,或讓寶寶靠著欄杆或背靠牆站立片刻。漸漸地在無扶物的條件下讓寶寶學會站立。2練習寶寶站起,坐下、翻滾。
  • 如何做好寶寶的大動作能力訓練?
    經常看到一些親子遊戲中說到寶寶的「大動作」,究竟哪些動作屬於「大動作」呢?嬰兒的大動作通常包括翻身、坐立、爬行、走、跑、跳、鑽、投、拋、攀等。一、抬頭1個月時的小兒,在俯臥位時,略微能抬一下頭,時間非常短暫。到了2個月時,已能抬頭與床面成45度角,到了3個月時可呈90度角,在坐位時能豎頭。
  • 1-22個月寶寶大動作發育能力訓練記錄,給爸爸媽媽做參考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則的,他們超級兇猛,每個月都能學會一些「新技術」。民間有俗語能夠歸納: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歲會走。坐起、匍匐、走路,這些「大動作」被認為是寶寶生長發育的裡程碑。下面是早教中心給出的1-22個月寶寶大動作發育才能操練記載,包含了寶寶每個月動作發育的新技術,給爸爸媽媽做參閱,能夠根據不同月齡寶寶的動作發育要點,引導寶寶的遊玩,會讓寶寶生長得更健康哦。這篇很長但很有用,建議爸爸媽媽保藏起來,跟家裡人一同,根據寶寶月齡來進行比對!
  • 1-12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全文)
    手部精細動作的健全發展,可以使寶寶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及彼此間的聯繫,促進其知覺完整性與具體思維的發展,並且為寶寶以後吃飯、握筆寫字、使用工具等行為打下基礎。1~4個月精細動作發育1個月:寶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
  • 1-21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指南,寶寶越練越靈巧
    肢體鍛鍊對小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除了抬頭、爬、翻身、坐、學步這裡「大動作」之外,一些手部的精細動作也需要訓練。因為手不僅是動作器官,還是智慧的來源。寶寶多動手,大腦才能聰明喔~ 1-21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法 1個月 1個月的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
  • 1歲以內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與訓練
    >1歲以內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與訓練2010-05-12 10:12:1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隨著一天天地成長,寶寶在不知不覺中會自己翻身了,再過幾個月,他能坐起來了,然後,會爬,會站,會走,然後,他跑起來了……哪些動作發育屬於大動作?這些大動作是怎樣逐漸發展起來的?大運動的發展有什麼順序和規律呢?父母在孩子大動作發展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並應該如何訓練寶寶的大動作呢?  哪些動作屬於大動作?
  • 0~1歲寶寶動作訓練的方法
    1個月:寶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2個月:兩手握拳的緊張度逐漸降低,有時會主動把手伸進口中,這是寶寶精細動作開始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由於這個階段寶寶的視覺發展還不是很完善,手眼還不協調,對看到或感覺到的東西,常常抓不準。訓練方法1個月:建議您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
  • 7~8個月大的寶寶,寶寶的粗動作,遊戲或訓練與人際關係
    寶寶的粗動作:當抱起寶寶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有踏步反射,腳會有力地在大人的腿上前後跳動;如果將寶寶懸空抱著,他的腳則會像在空中踩腳踏車一樣不斷踩踏。如果多讓寶寶活動,對日後雙膝爬行會有很大的幫助。寶寶的求知慾開始大增,對大環境的探索更有興趣。這時候寶寶會開始學爬,肚子貼著地面開始匍匐前進。
  • 寶寶15-16個月訓練哪些能力?動作與智力鍛鍊,帶給寶寶趣味童年
    文/可馨育兒 寶寶15-16個月訓練哪些能力?動作與智力鍛鍊,帶給寶寶趣味童年1、積木和套疊玩具 眾所周知,積木是非常適合嬰幼兒玩的一種益智玩具,對於寶寶的動作和智力的鍛鍊是很有好處的,也能鍛鍊寶寶手的靈活度和想像力,還能夠寶寶帶來趣味的童年,讓寶寶更有創造力。
  • 寶寶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訓練,從遊泳開始
    比如第一個月寶寶握拳、蹬腿,揮動手臂,第二個月就開始抬頭、看手,第三個月伏地挺身起身體、抬頭,四到五個月就能翻身,五到六月能夠獨立坐、滾動,六到七個月坐、爬,七到八個月寶寶穩當爬行,八到九個月可以站立、手部動作豐富靈活,十個月就能站立、偶爾會走,十一到十二個月就能扶著物體走路,十二個月到十五個月走路穩當還會彎腰撿東西,十五到十八個月寶寶會洗手洗臉蹲下,十八到二十一個月會搬運、平衡能力更好,二十一到二十四個月會獨立洗手
  • 0~12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大全
    寶寶小手精細動作的發展對於寶寶具有重要意義,寶媽和月嫂、育嬰師門可以根據寶寶的年紀進行下面具體的訓練。◆1個月1個月的寶的雙手是捏拳的,如果輕輕地碰他的手掌,他會把拳頭握得更緊。建議: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
  • 1~12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指南,寶寶在家越練越靈巧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下「精細動作」的這個概念,精細動作就是指孩子的手部操作水平和能力,像我們常見的握筷子、拿盤子、握筆等手部動作。讓我們按照月份來系統地講述,寶寶1歲內需要訓練哪些精細動作?
  • 0-12個月寶寶大動作,如何發育才正常?這樣訓練效果更好
    寶寶的大動作訓練是不少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孩子從媽媽的肚子中分娩,一開始只是一個連抬頭都無法做到的嬰兒,慢慢地學會抬頭、爬行、站立、走動……一定會帶給父母們許多成就感,相反孩子的大動作發育遲緩,也會引發家長們的焦慮。其實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做出的每個動作,都是有時間節點的。
  • 0-6個月寶寶的動作發展訓練
    於是乎遂有各種零歲教育的提倡,其中之一便是嬰兒動作發展訓練。幼兒的動作發展,是隨著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循序進行的,例如寶寶一定從頭至腳依序發展,先學會抬頭,然後將身體的上半部抬起,乃至雙腳直立學會走路。零歲早期動作發展:肢體動作的訓練所謂的「嬰兒運動」,對嬰兒而言,實際上就是肢動作的練習,也就是如何運用他們的身體與肌肉,來發展他們的動作。
  • 6個月大小的寶寶,為什麼需要訓練精細動作?很多人都不知道
    同事小麗家的小孩現在才5個月大的年齡,由於小麗是新手媽媽,所以還不太懂得訓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技能。按照一般的規律,4個月大的寶寶就應該能夠自然的翻身的。而小麗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寶寶現在5個月大才逐漸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孩子和其他同齡的寶寶相比,在學會掌控自己身體的這方面進步緩慢。所以,說各位新手媽媽們,千萬不要覺得在孩子年齡還這麼小的時候,可以放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要求。因為寶寶在6個月到的時候,就應該基本掌握使用自己身體部位的某些精細動作了。
  • 為何6個月大小的寶寶需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提前了解發育快人一步
    按照一般的規律,4個月大的寶寶就應該能夠自然的翻身的。而小麗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寶寶現在5個月大才逐漸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孩子和其他同齡的寶寶相比,在學會掌控自己身體的這方面進步緩慢。所以,說各位新手媽媽們,千萬不要覺得在孩子年齡還這麼小的時候,可以放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要求。
  • 手是大腦的老師:10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訓練,打開啟智健腦之旅
    10個月的寶寶逐漸向身體的大動作發展,但此時手的精細動作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寶寶的五指已能分工、配合,並能夠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較為靈活地運用自己的雙手。手是大腦的老師。寶寶的做和想是聯繫在一起的,是在做中想,邊做邊想,因此說,嬰兒動作的發展,特別是手部動作的發展是嬰兒智力發展的外部標誌,他們的敲、丟、扔、撿、碰、推和拉都是在學習,在為將來的創造性活動積累經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