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心理學家眼裡,戰勝你的自卑很簡單

2020-09-03 趙小明心理團隊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張崢、徐放蕾 排版:崔貫利


你的自卑,你採用了何種方式去過度的補償?

比如心理學裡面最常見的過度補償就是拼命的學習,總覺得自己在知識上是自卑的,因為心理圈裡產生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關於心理知識的依戀,也叫做心理諮詢圈的鄙視鏈

比如說我是國外留學回來的,然後我就可以看不起你國內的;

國內搞精神病學的看不起搞心理學的;

心理學的學院派的又看不起江湖派的;


江湖派來又看不起誰......始終有一個鄙視鏈在這裡面。

鄙視鏈的存在也說明在學歷方面很多人會產生自卑,於是他們就想拼命的補償,就導致大多數的心理諮詢師被不停的「割韭菜」。

看一下心理諮詢圈,多數人學習根本不是為了知識,很多心理諮詢師都認為學了某個大師的課,似乎就被大師給自卑補償了。

中國心理學界有一個窪地效應,文化大革命之後,心理諮詢、心理學就被砍掉了,導致中國的心理學術界整整缺少了一代專家。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社會快速的發展,改革的壓力和社會局勢劇烈變化,導致心理問題增多。而國內專家又不足,於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後就開始造專家,導致很多人快速的成為了一個心理大師,而實際上水平卻很一般

因為當時的知識不像網際網路時代知識那麼豐富,學習的東西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快速的造出來一部分所謂的心理大師、心理教授或者什麼專家,但是這些人心理學知識本身又不足,但是畢竟他佔據了一個造專家的時代,然後這些專家就開始割韭菜了。


過去很多人對學歷是有自卑的,所以就導致很多人產生自卑補償,而心理諮詢師證書又似乎能給你一個學歷的補償,很多人熱衷於考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原因就在這裡。

有些是階級身份的自卑,我曾經遇到有一個來訪者跟我說,他特別想和一個女軍官睡一晚上,我說你不是想和女軍官睡覺,你是想和女軍官身上的那套衣服睡覺,我一說他馬上就聽懂了,他說的確是如此。


所以關於自卑的補償是阿德勒療法裡面最核心的東西。大家掌握兩點:

一個是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實操方法,使用的是主題式自由聯想

第二個是每個人去搞清楚自己的自卑補償方式看有沒有過度補償,這樣才能正確的戰勝我們的自卑。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每個人都存在的自卑怎麼化解?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張崢、徐放蕾 排版:崔貫利問題一:為什麼說自卑是心理諮詢研究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一、身體的自卑。主要指的是一個人身體不健康就會產生自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的身體有缺陷的人都有天然的自卑。所有的殘疾人肯定都有一個自卑在心裏面,所以大家平時看到任何一個殘疾人,不管他在你的面前表現的如何,他都會有一個因為身體而產生的自卑。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抑鬱症與每個人的這一點有關
    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新手諮詢師面對形形色色的來訪者,一定有許多疑問要解決!抑鬱症除了遺傳、環境等因素,還和自卑心理密切相關。可能很多人會好奇,心理諮詢師如何快速的消除自卑問題?首先,要認識到所有人都有自卑,不要只看到你身上的自卑。
  • 心理學:經常做這三件事,能讓你戰勝自卑,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自卑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反應,但對自卑的認識和應用不同,所收穫和面對的也不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能正確的面對自卑,讓它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基石,則能收穫快樂與成功;如果是一味的畏懼自卑,讓它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則收穫痛苦與失敗。自信雖說不是萬能,但自信是一個人走向成功與幸福的道路。
  • 心理學:戰勝自卑的心理學解析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自卑不可怕,了解戰勝自卑的心理學解析,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卑。人生之路,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失敗構成的,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沃特所說:「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敗的次數增加一倍。」但失敗對人畢竟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產生不愉快、沮喪、自卑。那麼,如何面對?如何自我解脫?就成為能否戰勝自卑、走向自信的關鍵。  面對挫折和失敗,惟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才是正確的選擇。
  • 趙小明:心理諮詢師採用什麼專業方法消除自卑?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張崢、徐放蕾 排版:崔貫利問題二:心理諮詢師如何快速的消除自卑問題?首先,要認識到所有人都有自卑,不要只看到你身上的自卑。第二,要看到你身上的自卑是哪一個維度。經濟問題所引起的自卑?社會地位所引起的自卑?女性身份所引起的自卑?或者是身體長相所引起的自卑?比如所有的矮個子天然有自卑,所有長得不好看的人也有自卑,所以人的自卑是各維度的。
  • 心理學家:骨子裡自卑的父母,會把自卑傳遞給孩子
    但是殊不知,不承認、不接受,就不會有改變,就會被骨子裡的自卑所牽制。如果你找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去療愈自己,他往往也會把你的這份自卑「掰開」給你看,即他會剖析這份自卑的來和去,他不會越過去,直接給你一些所謂的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看見自卑,承認和接受自卑,就是最重要的療愈。那沿著這個角度我們就看看,普通人的自卑是怎麼樣來的,它又會怎麼樣影響我們。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外國人永遠弄不懂元神俱滅的意思
    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我們提到,生命的最大特點所以在《西遊記》裡面,你看孫悟空每次打了妖怪,比如打了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就會說,我要打你個魂飛魄散。把你的魂魄全都打散,讓你元神也滅掉,讓你不能夠再去投胎到任何地方去。所以這就是代表著對一個生命最大的一個懲罰,那就是讓你沒有元神。這就是大概的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和榮格接近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下,它的含義是這樣的。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兒童的分離焦慮如何治療?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邢娟 排版:崔貫利你看人類的嬰兒出生後,他能不能站起來奔跑?人類的嬰兒想要具備站起來奔跑的能力,要長到幾歲?所以明白一點,所有的人類都是早產兒。因此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動物世界裡面除了人類,其它的動物出生之後,都沒有適應性的問題(如果它有適應性的問題,就會死亡)。
  • 自卑怎麼辦?四個方法幫你克服自卑
    其實自卑感每個人都有,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己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說: 「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這就決定了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自卑感的存在,自卑是人的基本屬性。」
  • 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危險」的路上
    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反社會」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工讀學校」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社區矯正」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監獄」的路上你敢說不是嗎?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內在小孩」療愈,坑你沒商量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承接上文:這樣你和這個小孩對話,這裡面又產生了隱喻,什麼隱喻呢?似乎你的心裏面有一個小孩兒,這個小孩好像沒長大。還有些內在小孩諮詢方法就更歪了,他說你的心裏面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兒,然後讓你去安撫你的受傷小孩兒,讓你和你受傷的小孩展開對話,給他寫信。就會導致一個人覺得自己心裏面藏著好像是過去的一個情節,一個創傷,他實際上是故意創造出一個創傷,讓你人格更加虛弱。
  • 願你餘生沒有自卑相伴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所有人都存在自卑情緒,只是程度不一。」「為什麼我永遠得不到他們的認可!無論我如何努力,他們都看不到我的好,哪怕一丁點也好啊。雖然在外人眼裡她已經很優秀了,但只有她明白,真正的自己並非如此,表面上她大大咧咧、整天嘻嘻哈哈、自信滿滿的樣子,實際上就像一隻紙老虎,稍微大一點的風都可以將她穿透。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那時我父母單位的電腦上裝著一兩款簡單的電子遊戲,為了玩遊戲,那個暑假我經常往爸媽的單位跑。每次玩都會玩上癮。那是我初次感受到遊戲帶來的強烈的吸引力。雖然那時候我有許多小朋友玩,還有一條大狼狗。
  • 心理學家:你骨子裡的自卑,源自於這4個「不敢」
    有的人生來自信,做什麼事都遊刃有餘,樂觀就是他們的代名詞,有的人很自卑,不相信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畏畏縮縮,不敢前進,這就導致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沒有作為。心理學家分析過:如果你不願意做這四件事,說明你骨子裡非常自卑。告別自卑,勇敢做自己,從敢說話開始!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偽心理概念"原生家庭"與童年創傷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承接上文:02.行為遺傳學的研究成果科學有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是你的研究實驗能夠被重複進行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心理學騙你沒商量?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即使你擁有最完美的童年,我都可以用整套的方法讓你認為你父母給你造成了傷害。不信你們看網上流傳的所有的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你只要敢把原生家庭4個字更換成任何一個詞,比如說更換成學校教育,你會發現同樣通順。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怕死怎麼辦?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馬荊芳 崔貫利看電影,學心理,今天介紹電影《雙瞳》。因為其他的宗教解決死亡焦慮的方式,是給你一個關於死後未來世界的承諾,只有道教是想解決今生的問題。所以道教在解決這件事情上是很積極的,道教解決死亡焦慮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成仙。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究竟西方好還是中國好?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明白了這一點再看上述的問題,你就會簡單多了。為什麼你的孩子會和你不一樣,而你們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複製人?恐龍滅絕了,鱷魚活下來了,就這麼簡單的道理。看似都在追求個性,而你追求的個性其實是別人生產出來的,然後販賣給你的統一流行用品。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童年的創傷記憶是假象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馬荊芳 崔貫利如果你和丈夫每天吵架,你已經不喜歡他了,或者他已經不喜歡你了。這時讓你回顧你倆剛剛開始談戀愛時的記憶,記憶的甜蜜度就會下降。也就是你在修改過去的記憶。如果我們直接回到過去,假如說穿越回到過去的那個時間段,你和他的感受可能是真的挺甜蜜。
  • 人為何自卑,這位心理學家告訴你,都是你自找的
    個人覺得8.5分都有點低,原因可能是全書都是對話的方式略顯單調,不過就是這樣一問一答方式卻把心理學家阿德勒對自卑的理論體系講清楚了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直接的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過去經典的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會告訴我們,一個人產生各類心理問題都是早年痛苦的經歷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