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家譜格式對比(多圖)
陸 焱
一、歐式
又稱橫行體、五世表,據說由宋朝歐陽修創立。特點是:世代分格,人名自右向左橫向排列,五個世代一個表格。每個人名左側都有一段生平文字。
參考族譜:《陸氏世譜》(三聽堂)
二、蘇式
又稱垂珠體、掛線圖,據說由宋朝蘇洵創立。特點是:世代豎向下垂,世代間用豎線串連,圖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主要是強調宗法關係。
參考族譜:《陸氏世譜》(懷忠堂)白雲灣支
三、寶塔式
類似於掛線圖,是將人名像寶塔一樣,採用橫線、豎線或波紋線連接,由上向下排列。缺點是,大家族人口眾多,很難將整個世系畫在一張紙上,如果將一個世系圖直接拆分在幾張紙上,會造成閱讀困難,兄弟之間長幼關係不清。而且由於各分支子嗣多寡不一,難以保持圖譜結構上的均衡,給人一種不規整的感覺。解決辦法是,建立一個總圖,每個小分支獨立建一個分圖,總圖上註明與各分圖的銜接處,以及兄弟長幼順序自右向左或自左向排列。
參考族譜:《南渡陸氏家譜》
四、牒記式
純文字方式,不用線條連接各個人名,也不設置世系表格,而是採用文字來表述,每個人名相應有本人生平介紹,類似於簡歷彙編。
從家譜的發展史來看,唐朝時已經有了民間修譜,另外,家譜又稱譜牒,據此,綜合起來看,我認為,最早的家譜應該是以牒記式為主。
參考族譜:《象邑陸氏支譜》寺丞支
五、表格式
分橫向式和豎向式兩種。這種方式是用表格將每個人名及生平記錄在裡面,一人一個格子。橫向式,輩分按先後順序,從左往右排,或從右往左排。豎向式,輩分按先後順序,從上往下排。
參考族譜:《陸姓族譜》廣西都安
六、圖文對照式
可分為世系表加牒記、寶塔圖加牒記、掛線圖加牒記三種主要方式。圖文對照式,不單止能清晰明了各輩份之間的關係,父子之間的脈絡也容易掌握,而且,每個人的生平都一應俱全,內容完備,如果能加上每個人的圖像或照片就更完美。
參考族譜:《永興合輯》
附:《簡易式修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