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教學「三字訣」

2020-12-10 騰訊網

自從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工程的意見》後,各地都開始重視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陝西省漢陰縣從2016年秋季開始,一至九年級率先開設了國學經典課程。通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看似簡單、但行之有效的國學經典教學方法。

「讀」為上,感受經典魅力

對於國學經典的學習,古人學習方式很簡單,就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讀是學習國學經典的重要方法。圍繞「讀」,可以採取三步走。第一步,教師範讀。國學經典教學時間有限,一個星期也就兩節課,學生沒有預習時間,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正確範讀出本節課要學的章句很重要。這樣可以讓學生以老師為榜樣,學會斷句,掌握正確讀音,把握好節奏。第二步,學生自讀。這個環節,讀的方式可以多樣,如學生齊讀,小組讀,男女生對讀,個人讀。目的是把章句讀正確、讀通順,讀出語感。第三步「譯讀」。在學生對原文讀通順後,讓學生對照注釋,讀一遍譯文,然後再採取師生配合或同桌配合的方式,教師讀原文,學生讀譯文,或學生讀原文,教師讀譯文。這樣一遍下來,學生對所學章句的大意基本了解,教師再對本節課的重點詞句稍作講解即可,這既避免了學生學經典的畏難情緒,也減輕了教師教經典的負擔。簡單的教學方式,更能使國學經典的教學得以延續。

「背」為要,積累經典佳句

對於國學經典中的名言警句,以及一些重要的篇章,只有記下來、背下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才會應用自如。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就是這麼逐年積累下來的。在《論語》這部不朽之作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成語多達一百多個,包括學習教育篇、修身處事篇、生活理事篇、表達溝通篇、政通人和篇、形容描繪篇等。孔子講到修己之功時,號召人人追求「君子人格」。《論語》中講了大量的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等,先讓學生背下來,等到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歷,句子裡面的含義自然明白,也會在無形之中用此標準去要求自己。

中學階段是一個人的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們可以藉助經典,幫助學生立下大的人生志向,給他提供一個人生可供學習的榜樣。《孟子·告子章句下》「人皆可以為堯舜」這一章肯定地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擁有美好的品質,並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關鍵是願不願行動。堯舜之道很簡單,就是孝悌而已。一個人把尊老、敬老、愛老之心擴而充之,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麼,他就是在行堯舜之道了。在中學時期,教師藉助經典的力量,幫助學生立下大的志向,大的人生格局,人生之路按照大道走,就會有成就。

「融」為用,外化經典於行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讀書,不是為了知道書中有什麼,而是要藉此讓自己成為什麼,成就什麼,要學以致用。

讀國學經典,學做人是第一要義。要讓經典指導我們的生活,讓經典在生活中「活」起來,生活有了經典的指引,我們的人生才能變得更好。在學習經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名言警句都與現實生活相聯繫。這個時候,學習這些名言警句可以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用具體生活中的事例來印證經典名句,這樣可以避免學習經典枯燥,而且又能在不知不覺間,讓學生接受教育,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比如《論語·顏淵篇》第一章「顏淵問仁」,孔子沒有告訴他仁的定義是什麼,而是列舉出具體怎麼做就做到了仁。「克己復禮」「為仁由己」「非禮勿視」等這些做人的行為規範,用什麼方式易於讓小學生理解和踐行?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來引導學生理解並行動。「克己復禮」就是克制自己的情緒、壞的想法、錯誤的行為,讓自己懂禮,並在生活中踐行禮。那具體怎樣做呢?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做到了這些,就做到了「仁」。每一個人都能管住自己,懂規矩守秩序,社會就美好了。當學生理解了這些句子的意思後,再讓學生說說在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怎樣做到「克己復禮」。

「讀」「背」「融」國學經典教學三字訣,就是這三年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看似簡單,但行之有效的國學經典教學法。

(作者單位:陝西省漢陰縣教體局教研室)

圖片【來自網絡】

半月談·文化大觀

定位於觀察、調研、剖析、引領,將專業高度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地實踐相結合。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弘揚社會 正能量,啟迪心靈智慧,讓師生以及社會大眾深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學以致用

相關焦點

  • 文學院「語言齊融」志願服務隊欽州分隊 開展國學經典教學活動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7月28日訊】(通訊員:覃李芬 農佳薇)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懷,鑄牢中華民族意識共同體,7月30日,文學院「語言齊融」志願服務隊欽州分隊前往六湖村開展國學經典主題教學活動。
  • 「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
    2015年04月30日,來自臺灣為期三天的「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新授權校師訓」在上海圓滿謝幕,來自四面八方的教育工作者們也踏上了各自的返程,迫不及待地想要將學到的知識點和方法,運用於自己學校的項目落地實施中去
  • 加強國學經典誦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利用自編國學教材,組織國學經典誦讀及演繹活動,可以讓國學經典走進知識教學園地。但是現階段學術界、教育界仍然將國學經典教學看作與學生素質教育管理不相關的活動,僅僅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國學知識傳輸作為學生課外學業的補充,或者興趣愛好。
  • 打造專業化教師團隊是國學經典教育的關鍵
    自教育部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來,在黨和國家特別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國學經典教育正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隨著各項教育、考試改革政策的陸續出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各年級語文教學和升學考試中的比重均有了顯著的提升。
  • 青島黃海學院以教學改革激發國學魅力
    青島黃海學院2013年成立國學院,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成功探索出一套以立德樹人為宗旨,現代教育與國學教育相結合,全方位、多渠道地普及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體系,在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取得優異教學成果。
  • 國學教育:回歸常識 回到經典
    「以儒學為主導的中華經典,是中華文明的文字凝結,包含著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古代聖哲的大智慧,引領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方向。現在最缺的是質量合格、數量可觀的國學教師,以及適於教師參閱、學生修習的中華經典讀本。」
  • 國學經典育文化自信
    就在那時,我走進了這所百廢待興的學校,並決定以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推手,全面啟動經典誦讀工程。從此,舊的走廊,舊的教室,舊的桌椅,卻有了新的聲音——此起彼伏的誦讀聲。五山小學的經典誦讀實驗,是從一項特色活動深化拓展為校本課程的。
  • 武清區教育系統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國學經典誦讀課程教學中
    本報記者魏穎 通訊員張樹松 吳亞徽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自2015年以來武清區教育系統開設國學經典誦讀課程,下發《武清區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課程安排》,規定國學經典誦讀課作為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表,每周不少於1節,每節不少於20分鐘,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國學經典誦讀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授課程中規定的《論語
  • 彭州市初中語文國學經典教學研討活動在豐樂學校舉行
    9月15日上午,2020年彭州市初中語文國學經典(古詩文)教學研討活動在彭州市豐樂學校舉行,來自全市的60多名語文教師代表參加活動。課後,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張奮勤老師對觀摩課進行了點評,高度評價了顏光華老師的這節課,並結合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現狀,給大家提出了今後文言文教學的指導性意見。
  • 德謙經典國學歡迎大家的加入!
    學校簡介:    德謙教育是東萊國學旗下最具教學實力的綜合型國學學校
  • 「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閃登820博覽會
    該項目一改傳統枯燥、晦澀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在吸收國學精華的同時提升品格的培養。在詳細介紹「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項目之前,小編想跟大家分享君學中國的「白爺爺」——Austin教官這個外號的由來值得一提,因為外形酷似「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動漫課程裡的孔爺爺,並且《大宅門》裡的「白爺」,陳寶國演的很有個性。於是兩者結合,便冠以「白爺爺」的稱號。下面言歸正傳,介紹今天的主角「孔爺爺國學經典小學堂」。
  • 誦讀國學經典 塑造美好心靈——九江雙語實驗學校舉行國學學位晉級...
    12月7日,學校舉行了國學學位晉級考核,這句詩便是五年級筆試題的第一道題。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激發少年兒童誦讀國學經典的熱情,營造「愛國學、學國學、用國學」的學習氛圍,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在小學部一、二、四、五年級開設校本課程《梅香國韻》,學校還制定了國學學位晉級考核方案,每年舉辦國學學位晉級考核活動,並舉行隆重的學位授予儀式。
  • 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一、國學經典與教育國學經典與傳統文化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我認為傳統文化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國學經典。中國古代以部數的形式表現出的內容就是經典,這種學術形式就是國學。二是文化常識。(一)從社會、政治方面看待國學經典與教育問題現在人們常說「世界在一體化」——用全球文化一體化打破軍事武力,文化統一地球和諧,用地方文化繁榮經濟。世界一體化的內容並不在於使各種文化變得同質。而是在於各個民族的多樣化。所以說,中國夢離不開中國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
  • 誦讀國學經典,爭當國學達人
    為建設書香校園,推進全民閱讀,營造「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氛圍,7月28日上午,博山區第七屆中小學國學小名士決賽在四十畝地小學舉行。本次比賽分為小學組和中學組兩個組別,設置了詩詞接龍、智勇雙全、飛花令、創意誦讀和妙筆生花四個環節,全面考察選手們的綜合素質以及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運用
  • 凝聚青春力量 速遞國學經典
    清晨的第一節體育課,同學們在楊露老師的帶領下,首先練習了昨天教學的向左向右轉、稍息、立正等動作,緊接著玩起了小遊戲,同學們充沛的精力在體育課上得到最完全的釋放。注視、低頭、起筆、模仿、抬頭,每一個瞬間都像一幅認真的圖畫,同學們學得十分專注,畫完後紛紛舉手向老師示意,並詢問老師下節課的教學內容,課堂氣氛活躍。
  • 興義市烏沙鎮小學:餐前誦讀國學經典
    為做好疫情防控,自開學以來,興義市烏沙鎮小學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等待就餐的時間,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做到疫情防控與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兩不誤。開餐後,一些班級的同學陸續走進食堂,而此時在操場上等待就餐的同學則跟隨著學校廣播,大聲地誦讀起國學經典。誦讀時,在背景音樂的襯託下,同學們精神飽滿、字正腔圓、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 福州金橋學校國學經典潤澤百家 蒙以養正果行育德
    攜手國學經典,與聖賢相伴同行。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偉大結晶和偉大承載,國學經典浸潤家庭,是國學經典傳播的一大創舉。為普及國學教育、建設書香家庭,也為了更好發揮金橋教育特色優勢,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 國學研究院「明德惟馨」國學經典迎新活動啟動
    國學研究院「明德惟馨」國學經典迎新活動啟動 12月21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國學研究院「滋蘭樹蕙」國學經典教育項目之「明德惟馨」國學經典迎新活動啟動。活動的主題為「領受『大學之道』 開啟美好大學生活」。
  • 瓜瓜龍語文牽手新華社客戶端,「風光唱詩班」唱響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傳唱視頻目前已同步上線。國學經典是頌揚中國之美、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屹立在全球民族之林的智慧結晶。時下,傳承國學經典也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的共識。瓜瓜龍語文與新華社客戶端聯合打造的「風光唱詩班」活動以國學經典新編兒歌傳唱和沉浸式打卡中華詩詞地標相結合的形式舉行,這也與瓜瓜龍語文一直以來踐行的產品課程理念相契合,以原創兒歌教學、趣味動畫、AI智能互動等形式促進學習吸收,推動國學傳播,讓國學經典真正地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 [管城] 張華老師獲首屆國學課堂教學一等獎
    上海市特級教師盧雷講課    春風拂面,楊柳依依,伴著生機盎然的春意,首屆國學課堂教學及中小學古詩文課堂教學大賽在四川成都龍泉驛區落下帷幕。    本次大賽的主旨是展示全國各地國學課堂及古詩文教學的成果,讓孩子們從小誦讀國學經典,陶冶情操,傳承祖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與會教師帶來了代表不同風格的國學課堂教學二十多節,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外國語小學語文教師張華執教的《楊氏之子》在區教研室及學校領導、老師的精心指導與幫助下,一舉奪得一等獎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