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廣州,蘇州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密集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
蘇州市近日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創新戶口遷移政策。實施省內特大城市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
蘇州是中國「最牛地級市」,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六名。
數據顯示,去年蘇州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21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0%,有11個行業產值超一千億元,26家企業入圍「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入圍數量列全國第一。外商及港澳臺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408.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0.8%。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今年上半年,蘇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5萬億元,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
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全市常住人口1075萬人,戶籍人口722.6萬人,淨流入人口達352.39萬人,淨流入規模位居全國第八。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現落戶「零門檻」,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外省市人員均可申請在福州市落戶,六縣(市)、長樂區人員均可申請在五城區落戶;凡具有福州市戶籍的人員,其近親屬均可申請投靠落戶。
在無錫,無錫市對《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進行了修改,全面取消江陰、宜興行政區域內的落戶限制,實行以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指經過住建部門租賃登記備案的出租房屋,下同)或合法穩定就業為基礎的戶口遷移制度,為無錫市探索建立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積累經驗。
一線城市廣州也有大動作。12月16日,廣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廣州市差別化市外遷入管理辦法》的意見通告,在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在實施範圍內就業或創業,且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將戶籍遷入廣州市,在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內的行政區辦理登記入戶。
14日,青島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研究審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將進一步放寬放開外來人口落戶限制,放寬學歷、技能人才落戶條件,在青島具有居住性質產權住房(含已網籤)即可辦理落戶,同時在城區取消積分落戶限制,全面放開縣域三市落戶,並鼓勵舉家遷徙和親屬投靠。
在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都在抓緊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落戶。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放開落戶門檻也是為未來競爭打下基礎。
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進入到二次城鎮化階段。二次城鎮化是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集聚。在我國,中心城市就是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大城市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基礎設施也更好,競爭力更強。在年輕人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流向一二線城市的人會更多。
有分析認為,一二線城市紛紛放開放寬落戶門檻,會加速二次城鎮化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農村人口會繼續向城市流動,不同城市內部的人口流動也會加快,中心城市、主要城市群將會集聚更多人口。
如果按照統計局公布的人口,2019年底,我國人口達到14.05億人。但是,易富賢等世界人口學家認為,中國人口大約是12.97億,從來沒有達到13億人。
從數據來看,2017年起已經至少有6個省份人口出現負增長,2017年東三省京津滬,2018年負增長省份可能增加湖北,2019年,負增長省份可能還會增加河南內蒙甚至江蘇,並且2019年東三省負增長合計可能達到驚人的負100萬(2017年負37萬,2018年負70萬左右)。
2020到2030年,全國人口每年增量從200萬降到負500萬,平均每年負300萬,各地區間人口增長將形成這幾個類型。
東南沿海省份和河北將是贏家。廣東浙江福建河北海南,依靠宗族觀念本身較高生育率加人口流入(河北有雄安和北三縣)雙管齊下,人口無虞,廣東甚至到2050年人口都不會負增長。
另外是與之完全相反,人口崩潰,生育率低於1加上持續流出,減少15%以上人口,東三省為代表。內蒙,山西等人口流出的省份總體微跌,其餘省份區域內人口流動加速,部分地市人口崩潰。
出品:京億兆傳媒
編輯:京億兆傳媒
顧問:北京市金開南寧律師事務所
郵箱:naposhanghui@126.com
資料來源 | 鳳凰網 中國統計
1.廣西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全國之最 凸顯中越關係重要性
2.【解讀深一度】 市委書記為什麼不再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3.尋訪中越邊境著名界碑開啟文之旅——大清國還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4.山東全面推行「市縣同權」 疫情之下才發現市管縣原來是多餘的
5.中越邊境知青印記——除了種田還要持槍站崗
6.面對歐美印澳法律界350萬億天價索賠 中國法律界為何沉默不語
7.孫楊敗訴 越來越多的的人更關注法治而不是被煽情站位
8.疫情之下大國競爭的底牌竟是農業 誰來養活中國
9.廣西省會搬離歷史名城桂林之後引發南柳之爭 最終省會沒了
10.湖北大學調查梁豔萍 因「言論不當」而受到處理的高校教師越來越多
11.中國歷史上的「閉關鎖國」
12.廣西公布最新巡視情況:掃黑除惡狠勁不足 黨報黨刊辦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