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這是5大問題必須弄清楚!

2021-01-08 微笑彩虹兒童發展中心

當你的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該怎麼辦?

質疑!繼續求醫診斷?

尋找康復機構幹預?

然而,幹預治療多久才能有效?

長大後可以正常生活嗎?

該不該生二胎?

……

今天,微笑彩虹的老師們梳理出自閉症家長最關心的5大問題,或許這裡就有你正在尋找的答案~

Q1:做康復訓練要多長時間才有效?

1.如果孩子的能力較好,那麼需要的時間可能也就短。

2.自閉症兒童幹預治療要堅持「三早」原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年齡越小的孩子,大腦可塑性越高,因此在孩子年齡小的時間進行康復治療,那麼可能短的時間內,就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3.自閉症異質性高,不同的孩子表現不一樣,用對了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4.對自閉症孩子不同的表現進行康復訓練,起效的時間也不一樣,比如對言語進行幹預可能在一段時間會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對孩子的社交進行幹預,可能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有效果。

總之,自閉症的幹預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效果受到多種因素互相交互影響,不能只考慮一個方面,對孩子的幹預也是要多方面同時進行,長期堅持,相信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好。

Q2:長大後可以正常生活嗎?

1.「正常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標準。每人價值觀不同心理的預期不同。

2.大多數自閉症群體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教育康復和獨立生活系統支持,症狀能得到慢慢改善。可以獨立坐公交車、繪畫、演奏、非洲鼓以及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廚藝。這是中度和重度自閉症的情況,輕度的自閉症甚至可以去就業。但是還是需要家人和專業人士的持續支持。

3.導致孩子無法正常生活的其中一個很關鍵因素是家長認為孩子無法做到獨立生活,給予過度的包辦和保護。還有就是社會給予他們進行獨立生活和實踐的包容,環境需要逐漸加強。

Q3:幹預後可以上幼兒園/小學嗎?

1.自閉症孩子如果離開了康復機構專業的知識、技能環境,在普通的幼兒園/小學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可能會發生倒退。主要由於自閉症孩子在普通幼兒園/小學中,會承受來自學習、溝通、社交等各方面的困難和挑戰。所以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康復機構是最好的選擇。

2.我們還要根據孩子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考慮是否合適進入學校學習。

上幼兒園/小學需要有幾個前提:

①孩子在課堂上可以安靜坐在椅子上。

②遵守校園中常見的基本指令、規則,很少出現不恰當行為(哭鬧;攻擊性、破壞性行為)。

③如果能主動表達如廁等需求就更好了。

只要具備以上能力進入學校就讀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要考慮進入學校學習的意義。「孩子著急進入學校隨班就讀容易變成隨班就坐」。

除了可以進入學校,孩子在課堂上能不能跟得上學習知識,處理好和同學朋友、老師的關係,融入班級,這些也是家長和融合教育需要考慮的主題。

所以,自閉症幹預沒有一勞永逸的特效療法。無論到機構幹預還是到學校上學,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是主要的目的。

Q4:該不該生二胎?

生不生二胎,對所有自閉症家庭來說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在「不生」的各種擔憂中,最重要的也許就是「如果下一個孩子也自閉怎麼辦」。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如果生育的第一個孩子為自閉症,那麼第二胎嬰兒也是自閉症的概率為10%—20%。

如果兩個孩子都不幸診斷為自閉症,家長還是要儘快幹預,只要我們能儘早發現,並馬上開始科學、專業、正確的幹預,自閉症孩子也能逐漸好轉。

另外,提醒一下想要生二胎的自閉症家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孕前檢查,孕期注意體檢,定期產檢,特別是要進行唐氏篩查以及四維的彩超檢查,健康安全飲食,避免接觸化學物質,女性不要染髮、吸菸,減少環境對胎兒的汙染。並且媽媽要保持愉快良好的心態。

Q5:剛被診斷,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時,新手家長們都會感覺無助、迷茫,首先是對這種情況不了解,還會覺得對不起孩子,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有對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恐懼!

1.家長應該調整心態,自閉症與家長的教養方式無關,目前自閉症病因尚不明確,家長不能沉浸於自責的心態,家長要抓住黃金幹預期,儘快尋求幹預訓練的方法,學習有關自閉症的知識,才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2.尋求專業的機構進行專業的幹預訓練,因為一開始家長缺乏對自閉症的了解,沒有掌握專業的家庭訓練方法,所以選擇一家專業的機構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於孩子後期的能力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3.康復訓練和家庭教育必須堅持不懈。進入康復機構後,老師對孩子進行評估後,會制定一個近期的康復計劃。這時,家長就應信任老師,和老師多溝通。老師交待回家的強化練習也不要忘記。

此外,家長可以在孩子去機構訓練的同時學習家庭教育技能,來配合機構的老師一起訓練,家庭與機構相結合,這樣孩子的康復效果才會有明顯提升。

如您有關於自閉症、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多動症相關的疑問都可以在後臺留言,我們將會在以後的專題中一一解答~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這是5大問題必須弄清楚
    當你的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該怎麼辦?質疑!繼續求醫診斷?尋找康復機構幹預?然而,幹預治療多久才能有效?……今天,微笑彩虹的老師們梳理出自閉症家長最關心的5大問題,或許這裡就有你正在尋找的答案~(ps: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專業評估)
  • 鄒小兵:孩子診斷自閉症,這7大問題一定要清楚!
    有一個案例我說過多次:一對來自農村的夫妻,他們孩子1歲9個月時被我診斷為自閉症,他們只有小學文化,參加家長培訓也沒有聽懂什麼內容,就記住了我一句話「不要讓孩子獨自忙著或獨自閒著,而是與你一直處於一對一、面對面,快樂密集地互動中。」回家後,他們和大女兒一起,誰有空就帶著孩子玩,兩歲半孩子回來複診時,進步非常大。
  • 美國一位近60歲男子被診斷為自閉症,自閉症各年齡診斷優缺點?
    幼兒時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好處:獲得早期幹預,已被證明早期幹預效果更明顯。為未來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更加順利。讓父母有機會更快地開始了解自閉症,並為孩子及早進行幹預訓練。家長可以更快地學習自閉症家庭幹預方法。2.幼兒時期被診斷為自閉症的缺點:幼兒時期被診斷為自閉症時,由於年齡過小,家長無法告訴孩子目前的狀況;由於自閉症兒童多方面的障礙,在上學接受教育方面面臨極大的問題。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趕快收藏吧
    孩子自閉症是很多家長都不想聽到的一個消息,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了,當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有些家長由於對於自閉症的不了解,會感到無助和迷茫,家長們甚至還會把原因都怪到自己身上,對於孩子自閉症家長們一般都會關心哪些問題呢?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趕快收藏吧!
    孩子自閉症是很多家長都不想聽到的一個消息,但是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自閉症了,當孩子剛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有些家長由於對於自閉症的不了解,會感到無助和迷茫,家長們甚至還會把原因都怪到自己身上,對於孩子自閉症家長們一般都會關心哪些問題呢?
  • 第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原因很簡單:他是美國第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那一年,距離美國精神科醫師裡奧· 康納(Leo Kanner)第一次提出自閉症這個概念已經過去了67年。近來,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針對自閉症患兒監護人的精神健康問題的研究綜述。作者們在篩選了包括Medline、PubMed、PsycINFO與Social Science Data等各大文獻資料庫之後,一共找到了23項符合標準的研究。這23個研究項目的作者們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不約而同地都提出對於自閉症患兒父母尋找「社會支持組織」的益處。
  • 5個診斷之外的障礙,80%的自閉症孩子都要警惕
    ...你是不是也每天被孩子的這些典型問題繞得團團轉?每天沉浸式解決幹預問題,還有各種其他問題來搗亂,真是讓人頭大。下面這5個問題,是恩啟平臺的家長們高票選出的「除了核心障礙以外,最難搞的養娃問題」。實際上,幾乎50%的自閉症兒童存在GI症狀,而普通兒童只有18%。另外,大約30%的自閉症兒童患有多種胃腸道症狀。顯然,自閉症孩子比其他普通孩子更容易出現胃腸道問題。家長平時要重視孩子的胃腸道問題,孩子不舒服時可能會體現在行為上,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 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這三點你必須了解
    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而不是智力障礙,所以這給自閉症孩子很多可能,比如說我們進行了科學訓練,提升了自閉症孩子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而他本身的智商又不錯,擁有比普通孩子更好的專注力,他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成就;而如果沒有進行康復訓練,隨著長大,孩子可能除了社交障礙,還會出現智力落後,以及嚴重的情緒問題,不能生活自理,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簡直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 自閉症的症狀及最新診斷資訊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於2012年的報告,每88名兒童就有一位為自閉症患者,當中以男童居多,約為女童的5倍。而2012年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全球的自閉症廣泛性為10,000人中有62人確診為自閉症 (Elsabbagh et al., 2012)。
  • 我的孩子聰明活潑,為什麼還被診斷為自閉症?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很多家長都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活潑機靈、能說會道的孩子也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更是難以置信,百思不得其解。大部分人覺得自閉症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其實自閉症的診斷跟孩子的性格和是否愛說話沒有關係,能不能進行有效的社交溝通才是關鍵。
  • 詳解自閉症的表現和症狀、測試、診斷、治療
    >一、自閉症兒童和成人一般表現和特徵:很多人以為不說話、不合群就是自閉症,小編整理了自閉症的一般表現,通過以下表現和特徵大家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清楚哪些行為是自閉症:不會用手指人或物;當他人指向人和物時眼睛不會看過去;對周圍的人無興趣;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該如何幹預?
    被醫院確診為疑似自閉症或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醫生就會建議家長幹預。很多家長這時會很迷茫,第一次聽說自閉症,不知道該如何幹預。現在小編就早期幹預和感統訓練方面提供一些容易操作的居家幹預方案。首先要認識自閉症並改善身體的生理健康。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的病因目前仍未查明。
  • 正確診斷自閉症的方法
    正確診斷自閉症的方法 時間:2020-12-15 17: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現在自閉症患兒高頻繁的發生,讓家長們擔心不已,許多的孩子們患有了自閉症這種疾病,家長們對於這種要足夠的重視,這種疾病會嚴重的影響孩子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 父母如何在孩子嬰兒期進行自閉症診斷?
    知識力的特教模式是採用人性學的原理進行培育,不採用心理學的原理進行幹預,心理學原理的幹預模式容易讓自閉症兒童只能解決家庭生存能力的問題,不能解決社會生存能力的問題,所謂的社會生存能力就是正常的就業工作能力。
  • 明星孩子也有自閉症?史泰龍等5名好萊塢明星公布他們自閉症孩子
    那時他3歲,史泰龍和他的妻子稱他為「沉默的天才」,就好像他小時候在畫畫和寫信時有語言表達上的問題。「那裡沒有真正的父子關係……我必須成為他的玩伴。」「像這樣的孩子,你必須拋棄你的自我,」他的兒子史泰龍說。雖然診斷破滅了家庭,史泰龍做了很多,以提高對自閉症的認識,甚至捐款自閉症研究。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該怎麼辦?
    該病會對患兒情感、語言、思維、感知覺、動作和行為等諸多方面影響深遠,患兒表現為嚴重的社交障礙、語言障礙及刻板、重複行為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嚴重的會導致孩子生活無法融入社會、甚至終生不能自理生活。
  • 自閉症家長必讀: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壓在頭上的七大問題詳解
    文|星悟說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發育遲緩後,擺在父母面前的問題,如:送孩子去機構幹預,還是自己在家進行幹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專業知識不夠,能不能干預好孩子?夫妻倆找了一套機構流出來的視頻教程,沒事就看視頻跟著教程自己做幹預訓練,兩人誰有空誰帶孩子管訓練,差不多1年時孩子進步已經非常大了。所以家長先不要擔心自己專不專業,文化水平高低,只要沒有陷入焦慮、抑鬱,用平和的心態,用正確的方法快樂地帶著孩子,孩子自然也就進步了。
  • 那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留下了讓我感動的一幕……
    翻手機相冊的時候,發現了這張照片。上周班裡有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父母告訴我,孩子不來參加10月聯考了,要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休學,到時候看看恢復情況再說。我答應了,也很同情這個孩子。平時和同學 、老師都不交流的,悶聲不響。同學都叫他悶葫蘆,老師們也經常背後討論他,說他"怪怪的",課堂上在叫了他幾次都不回答問題後,就不再叫他回答問題了。
  • 當機器能比醫生更早檢測到自閉症症狀時,問題也就出現了...
    上周,北卡羅來那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告了一種人工智慧:它能在症狀出現很久以前就識別出那些自閉症嬰兒。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早期發現給自閉症神經科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因為研究人員可以研究在成長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而導致了自閉症)。但眼下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首先必須先弄清楚他們將如何處理這個消息——它僅僅只是一個研究工具?還是將來有一天AI會在症狀出現之前就開始診斷和治療自閉症?
  • 自閉症的孩子最早幾歲可以診斷,兩歲可以嗎?
    自閉症的孩子最早幾歲可以診斷,兩歲可以嗎?自閉症孩子的診斷,一般來說要在三歲以後,醫院才會給出明確的自閉症診斷證明,3歲才能確診自閉症並不意味著要3歲以後才能做康復訓練,幹預還是越早效果越好。其原因有三方面:1、三歲以前孩子的發育情況還不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