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國際領先 成本低佔地少
山東環保方案熱銷「一帶一路」
今天,阿聯沙迦市日處理汙水10萬噸項目的一期設備,在金鑼集團水務公司全部加工完成,其中1萬噸級處理設備已先期運到沙迦市。這家山東企業是目前唯一獲準進入阿聯的中國汙水處理企業,為客戶提供從設備到技術、運行保障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金鑼集團水務公司銷售經理厲彥臣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汙水處理系統目前已進入阿聯、沙特等1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正向沿線其他國家拓展。
金鑼集團是一家老牌屠宰企業,1995年成立環保事業部,開發汙水處理技術。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金鑼水務已掌握14項發明專利,開發了一套分布式汙水處理方案:不必鋪設管線、建設汙水處理廠,集中進行汙水處理;而是將直徑三米的罐式一體化淨水設備,分設在各個汙水處理點,分別進行作業,具有佔地少、建設快、成本低、出水質量穩定等優點。
在金鑼水務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這種圓柱形罐體。據介紹,這套設備的關鍵,是罐體內安裝的厭氧設備和除磷設備。各種汙水經過初步處理後,在這種罐體內「走」一趟,就能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一級A標準。這種設備集成化較高,建設一座日淨水能力150噸的汙水處理項目,只需要7天。同時金鑼水務對設備採用租賃方式,因此建設成本較低。現在,金鑼水務淨水系統已覆蓋臨沂市蘭山區所有村莊,並已在黑龍江、雲南、湖北等11個省份大面積推廣。
2018年,金鑼水務在阿聯杜拜拿到第一個項目——日處理汙水能力5500噸。「我們針對當地水質含油量和雜質濃度都比較高的特點,對原有技術進行了升級改造。」金鑼水務技術負責人郝如傑告訴記者,他們在臨沂選取水質相似的地區,實地試驗3個月,成功攻克難題。在金鑼水務落地之前,一個發達國家提供的設備曾在杜拜使用,但因為出水質量不達標,只好退出。
此外,針對沙特、南非、印尼等「一帶一路」國家各自不同的水質特點,金鑼水務分別開發了相應的汙水處理方案。「這些國家的驗收數據表明,我們的出水質量在與國際同行的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郝如傑說。
出於對金鑼水務相關技術的高度認可,阿聯沙迦市副市長哈桑·託法格率領的代表團,在去年4月16日訪問臨沂時,與金鑼水務籤訂了汙水處理項目合作協議。
據介紹,目前山東已建成長江以北最大的環保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諸城等地環保企業的產品,也已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樣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