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中國」與必勝客跨界聯合 「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

2020-12-23 鳳凰網

青藏高原上,一個隱蔽的洞穴裡,兩隻剛出生不久的雪豹寶寶好奇地盯著攝影師的鏡頭;兩隻露著心形白屁股、轉過頭機警地看著攝影師鏡頭的藏原羚,是青藏高原上的「顏值擔當」;自帶「喜感」的藏狐,在通過玩鬧練習捕獵技巧;新年的第一天,第一縷陽光把藏羚羊染成了金色;在遙遠的秦嶺的峭壁上,兩頭羚牛頭對著頭,鼻尖頂著鼻尖,似乎在互致問候……

12月19日,在廣州萬菱匯必勝客餐廳「愛與守護——認識中國野生生物,一起保護,從必勝客開始」 暨「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親子家庭動物保護沙龍上,這些震撼人心的影像被展出。

影展現場,照片的拍攝者、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與小朋友們分享了他是如何從一個愛鳥少年變成野生動物攝影師的經歷,還分享了一百多張珍貴的野生動物照片,更與小朋友們互動,了解他們與動物的有趣故事。活動現場,奚老師也談及了與必勝客合作初心: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家長可以在必勝客通過影展和家庭沙龍,更直觀生動的認識中國野生動物,拉近孩子與大自然的距離。

自然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開端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是「野性中國」創始人,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實踐著用影像保護自然的信念。在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將鮮為人知的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並由此保護住了它們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導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被英國戶外雜誌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四十位自然攝影師之一,也是第一個在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獲獎的中國攝影師,還是目前唯一入選「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的中國攝影師。

觀看百餘張珍貴的野生動物照片,現場的小朋友對眼前的這個伯伯也十分好奇。在活動現場,奚志農也為小朋友們講述了他自己的經歷。他在雲南大理一個有山有水的古城長大,對自然的愛與親近卻是渾然天成。為了延續對自然的熱愛,他用多年的努力,成為了野生動物攝影師,並在2002年創立了中國首家自然保護影像公益機構「野性中國」。他們通過拍攝直觀、生動的紀錄片,希望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與熱愛。剛剛拍攝完成的《雪豹和她的朋友們》是「野性中國」團隊歷時五年、克服艱難險阻完成的一部紀錄片,也是「野性中國」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的重要成果。該片揭開了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雪豹、還有伴隨著雪豹生活的其他物種,如藏狐、巖羊、馬麝、白唇鹿、猞猁、金雕、高山兀鷲等一系列物種的神秘面紗。

奚志農表示,了解自然,是一切教育的開端。他相信,任何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這樣的機會,有這樣的引導,讓他們對自然產生感情,產生愛,對他們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一個有愛的人,是不一樣的。父母要給孩子更多了解自然的機會。

萬物有靈且美,城市中也有野生動物

「它們太可愛了」,站在必勝客「愛與守護——認識中國野生生物,一起保護,從必勝客開始」 野生動物攝影首展前的小朋友們不斷發出感嘆。家長和小朋友們對野生動物的了解並不多,通過攝影展他們卻能感受到野生動物之間的情感和人類並沒有什麼不同。樹枝上玩耍的川金絲猴、學習捕獵技能的藏狐就像他們身邊的朋友一樣。

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們對必勝客和「野性中國」精心製作的攝影展首展導覽手冊和奚老師攝影圖冊都也很感興趣,都認真翻閱想去了解照片背後的故事。

不去野外,也能觀察到野生動物嗎?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中教學水平綜合實踐活動科學督導專家、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教育專家遊雲也出席了活動現場,她為大家講如何去發現、觀察城市裡的野生動物。遊雲表示,城市裡出生和長大的大部分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城市離野生動物很遠,其實不然。一年四季的清晨,我們身邊都能聽到10種以上的鳥鳴。只要留心觀察,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現大自然的繽紛炫目。

愛與守護,從必勝客開始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也用自己的照片和畫,分享了他們與自己身邊的小動物那些有趣溫馨的小故事,他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和愛護之心深深的打動了老師和其他家庭。

從事野生動物保護這麼多年,奚志農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如今,從上至下,從政府機構,到普通群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都在不斷地提升,對小朋友們的自然教育也越來越重視。

此次和必勝客的跨界合作,奚志農表示:「萬物有靈且美。比起說教,我更相信影像的力量。孩子天生喜歡動物,對自然也有天生的嚮往。必勝客擁有超過2000多家餐廳,一直致力於打造豐富的餐廳體驗,親子家庭是必勝客重要人群之一。這也是『野性中國』和必勝客合作,舉行全國攝影展和家庭沙龍的初衷。我們希望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們在必勝客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的同時也能在這裡認識中國的野生動物,認識到它們也是美麗中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更希望拉近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距離,野生動物和孩子一樣,值得被理解和尊重,珍視和愛護。愛與守護,從必勝客開始。」

據悉,在廣州萬菱匯必勝客餐廳的 「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將持續三個月,相信可以吸引到對野生動物感興趣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前去觀展。

相關焦點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2021年日曆,送給愛古詩詞、企鵝經典或野生動物的你!
    唐詩宋詞日曆帶你體驗古典文學之美,企鵝書店日曆帶你瀏覽世界經典,而中國野生動物日曆讓你在讀書之餘看風景,感受野性中國。在廣闊的世界中,有詩有詞,有經典,還有野生動物與你作伴。唐詩下酒、宋詞伴茶,體驗古人生活情趣
  • 石河子南山藏著雪豹
    近日野性石河子團隊在回收紅外相機時再次在石河子周邊山區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活動影像野性石河子團隊是一個自然科學團隊他們長期致力於物種多樣性調查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去年年底,野性石河子團隊在石河子周邊山區觀測中發現了大型貓科動物的腳印,判斷是雪豹留下的痕跡,於是在海拔1800米相關區域布設下紅外相機。
  • 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與遊客見面
    中新社西寧4月27日電 (魯丹陽 李江寧)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27日消息,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雙胞胎雪豹目前已滿11個月,兩者各項身體指標穩定,身體健康,園區安排它們於「五一」前與遊客見面。4月27日,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內的雙胞胎雪豹嬉戲玩耍。
  • 蟲草換相機,三個藏區牧羊少年拍了一部中國版Discovery
    〓 牧民攝影師次丁,圖由野性中國提供「野性中國」的創始人奚志農是中國唯一入選「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的攝影師,曾用影像喚起人們對滇金絲猴和藏羚羊等保護動物的關注。他在2002年創辦「野性中國」,致力於用影像的方式傳播和推廣自然保護理念。2005年,他捐出了自己代言佳能攝影產品的酬勞,購買了一批攝影器材,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十年後,昂賽的雪豹故事吸引了奚志農的目光,他驚訝地發現,在這個得天獨厚的大峽谷中,雪豹與人類竟然可以如此接近。
  • 中國首例雪豹超聲乳化白內障治療手術成功實施
    【解說】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11月28日宣布,中國首例雪豹超聲乳化白內障治療手術在西寧成功實施。  此次接受白內障手術的雪豹於2019年年初救護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系一隻高齡雄性雪豹,因收治時正逢二十四節氣中「大寒」,故為其起名為「凌寒」。
  • 四川新龍確認7種野生貓科動物,中國本土目前已知共有12種
    11月13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以下簡稱省野保站)獲悉,甘孜州新龍縣貓科動物調查工作完成內外業調查,經整理,此次調查發現並確認記錄7種貓科動物:豹、雪豹、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豹貓、荒漠貓、兔猻。其中,豹、雪豹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荒漠貓、兔猻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保護野生動物,鷹角網絡推出合作公益活動「萬類共生」
    繼向疫區捐贈300萬資金以及聯合悠星網絡和蠻啾網絡捐贈1000套防護服等物資,為阻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獻力後,3月3日,鷹角網絡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以及嗶哩嗶哩遊戲一起發起公益活動「萬類共生」,呼籲「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人類的未來」,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 中國本土已知12種野生貓科動物 甘孜新龍已確認有7種
    這其實並非笑話,新龍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人口只有5萬左右,面積卻超過9000平方千米,橫斷山脈綿延至此,上有雪山、流石灘、高山草甸和沼澤,下有森林、溪谷和雅礱江,地大、人少、環境好,野生動物非常多,一些村裡,光是牛就被野生動物殺死過幾十頭。對動物調查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這些狀況並不能是發生過就算了。到底是哪些動物捕食了家畜?
  • 《我們誕生在中國》:感受動物世界的親情
    《我們誕生在中國》填補中國自然動物電影空白     作為在內地院線上映的首部「自然電影」,影片以3個中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家庭」——棲息於四川竹林的大熊貓丫丫、隱居於雪域高原的雪豹達娃、攀緣於神農架密林的金絲猴淘淘為主線,講述它們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為這個暑期檔帶來特別的感動。
  • 雪豹胖達和雪娃的故事
    植物獵人威爾遜當初從中國西部採集的成千種中國特有植物就有絕大多數分布在這個區域;而世界範圍內食肉動物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中國西南山地,就以橫斷山係為中心。龐大的橫斷山系不是只有地球人都喜聞樂見的大熊貓,還有很多其它的野生動物,雪豹、黑熊、羚牛、金貓、毛冠鹿、巖羊、白鼬……數不勝數。
  • 喜馬拉雅山下的雪豹
    一個長著雪豹頭和蛇形身體的毛絨玩具掛在後視鏡上。「這是我的蛇形雪豹。」南伽開玩笑說,一邊踩油門開上陡坡。南伽有一個野生動物生態學的博士學位,現在領導著雪豹保護協會-印度基金會,這是一家非政府組織。他和同事在拉達克的首府列城工作,拉達克位於印度北部,是高原沙漠地區,乾旱和高海拔的地理特點,使得印度60%的雪豹棲息於此。雪豹,目前已知的九種大型貓科動物之一,過去20年減少了20%。
  • 這可能是你見過的最胖的雪豹!
    雪豹守望者一直以來專注於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公益傳播。2017年9月,雪豹守望者與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在阿拉善SEE基金會的支持下,共同發起了「還雪豹一個家」公益眾籌,籌集善款18萬餘元,用以阿尼瑪卿神山的野生動物種群調查及環境保護社區教育等工作。近日,團隊將野外投放的紅外相機陸續收回,整理並發布了有關雪豹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最新消息。
  • 肯德基、喜茶、必勝客……2020這些跨界月餅,看完太扎心了……
    1肯德基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中秋聯名款限量月餅禮盒肯德基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中秋聯名款限量月餅禮盒——「繁花簇月」禮盒設計上汲取故宮典藏書畫中的靈感,以玉兔、天宮為暢想,將故宮文化,注入肯德基月餅,帶來了兼具宮廷美學和復古摩登範兒的月餅。作為肯德基首次推出的月餅禮盒,並沒有推出消費者最為期待的「炸雞味」,而是選擇了地道廣式經典和網紅流心內餡的組合。
  • 「雪山之王」雪豹屢遭其他動物攻擊引關注
    這些雪豹絕大部分屬於老弱病殘,在野外它們很難與健康的雪豹爭搶食物,於是將牧民家養的牲畜作為攻擊對象,經常下山偷襲牛羊,因此也常遭到犛牛群和牧羊犬反攻。此前,在囊謙縣3次闖進村民羊圈覓食的雪豹因受到牧羊犬的攻擊,導致體力不支受傷,送到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救治。
  •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國熱映 大熊貓、金絲猴、雪豹海外圈粉
    《我們誕生在中國》通過三江源雪豹、四川大熊貓和川金絲猴三種動物中三個家庭的故事,為我們講述了關於成長、關於親情、關於生命的故事。中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攝影師得知雪豹在那裡活動,不過他們有90天沒有捕捉到任何畫面。但最終他們終於近距離親眼看到了兩個小傢伙。他們在肉食動物為稀缺食物而爭鬥的殘酷環境中嘻嘻玩耍,咬著媽媽達娃的耳朵,這是一種多麼純粹的快樂。
  • 廣州必勝客 賞味金秋跨界「粵」潮
  • 中國貓科動物極簡介紹
    貓科動物廣泛分布於除大洋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幾乎所有陸地,成功地佔據了各類型陸地生態系統中頂級捕食者的生態位。貓科動物8個支系的系統發育樹,改編圖片來源O'Brien, S. J. & Johnson,W. E. (2007).中國分布有其中5個支系,8個屬,共12種野生貓科動物(含爭議種,排除之前錯誤記錄的漁貓,及非野生的家貓)。
  • 新疆牧民撿兩隻雌雄雪豹幼仔 誤當斑貓養(組圖)
    「雪豹可是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相當於國寶大熊貓的級別呢!」孫新友說,他高興的同時也想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幫張培偉一家人。  在此,亞心網全體工作人員也希望廣大網友看到這則消息後,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讓救助兩隻小雪豹的愛心善舉得以延續。
  • 必勝客,來中國30年了!
    必勝客,來中國30年了!2020年9月10日八點,必勝客迎來了進入中國30周年的時刻,充滿中國本土文化的必勝客天津樂賓時光主題餐廳開業。必勝客與天津海鷗合作推出了首款紀念腕錶。1990年,中國內地第一家必勝客餐廳在北京東直門開業;2002年,必勝客進駐天津。截至2020年6月底,必勝客中國旗下餐廳數量已超2200家,進駐了全國500多個城市,擁有7500萬忠實會員。2018年正式啟動的必勝客「扶業計劃」,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掘國內優質綠色農產品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