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決戰中途島》:絕不僅是一場鋼鐵直男的狂歡盛宴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19-11-10 09: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監製 王慶麗 影評員 屠晨昕 編輯 王金帥 設計 林琳

看完《決戰中途島》出來,我居然會從塵封20多年的記憶裡,翻出小學時代的我窩在床上沉浸在那本《中途島大海戰》小人書裡的感受。

每個鏡頭都略顯誇張,比真實世界的比例要巨大很多的戰艦和飛機,或酷斃、或浮誇的人物造型和表情,我似乎可以讀懂創作者內心澎湃的欲望,急迫地想要傳遞一種內心感受,一種範兒。

那種範兒,叫做太平洋戰爭。

《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讓我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在原有的滿滿敬意之上,再一次脫帽致敬。

艾老爺子的這部新作,給出了當今影壇上格外稀缺的一樣東西,那就是——誠意。


劇照

過去20年裡,艾默裡奇的《再造戰士》《獨立日》《哥斯拉》《後天》《2012》曾經讓我如痴如醉,而這次,這位「災難片之王」和「大場面之王」,立志要啃下戰爭片這塊影界硬骨頭,要在戰爭片這一畝三分地上立下一塊豐碑。

艾老爺子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戰爭片是他最鍾愛的電影類型。他籌拍中途島戰役,已有20年了。

這20年裡,他一直想把中途島搬上銀幕,但是——沒人肯投錢。

其實,只要對投資人講得好故事,畫得出大餅,大筆金錢滾滾而來並不是妄想。然而,拍戰爭片並不算是個好故事,更不用說二戰海戰片,太小眾。

事實上,航空母艦和艦載機唱主角的海空戰,是普通大眾隱約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但極少能直觀地看到的人間奇觀——

駕駛著螺旋槳飛機,向海面上巨大的戰艦發起衝鋒,撲面而來的是熾烈的高射炮火,無數曳光彈擦著身邊掠過,炮彈近炸形成團團黑煙,背後可能還有敵人的戰鬥機在追逐,從開始衝鋒到投下炸彈或魚雷的幾十秒裡,必須直線飛行,無法躲避,任何一刻都可能被直接命中,拖著火焰和濃煙一頭栽進大海,告別這個世界。

在這煉獄般的幾十秒裡能做到這樣,需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克制人與生俱來的求生欲,需要無比的決心和勇氣。

時至今日,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已難以想像,「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平頭哥」般的彪悍人生。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交戰國都大面積湧現這樣的勇者,塑造了那個年代的精神底色。

這是一種非常符合孤膽英雄價值觀的意象——駕駛小小的飛機,衝向龐大的戰艦,一發入魂……是不是很像西方傳說裡勇士屠龍的場面?

巧的是,《決戰中途島》裡的群體主角——企業號航母俯衝轟炸機大隊,其隊長麥克拉斯基的扮演者盧克·伊萬斯,恰好出演了《霍比特人》裡用弓箭射殺巨龍史矛革的霍比特勇士巴德!

艾老爺子在講述為啥執意要拍中途島時說:「我發現這是二戰最精彩的戰役,因為珍珠港遇襲,美國被迫加入戰爭,但他們並沒有做好準備。當時日本海軍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最訓練有素的海軍,所以一開始美國打得很辛苦,處在劣勢……今天看起來很有意思,原來美國也曾經有技不如人的時候。」

然後重點來了,他說:「我覺得之前的珍珠港和中途島題材電影都沒拍好,我應該拍一部這樣的電影,為此做了很多研究。我想要紀念那些被遺忘的英雄……」

「之前的珍珠港和中途島題材電影」,如果不算日本拍的那些為軍國主義招魂的電影的話,那就是《虎虎虎》和《中途島》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全球二戰電影的一個拍攝高潮,1970年的《虎虎虎》和1976年的《中途島》,作為太平洋戰爭題材的代表作都誕生於期間。那時沒有電腦特效,基本都靠實景拍攝。

《虎虎虎》在水池裡用模型拍出來的日本赤城號航母在暴雨和巨浪中航行的場面,還有在漆黑的拂曉中機群從航母甲板上起飛的場景,已成為影史經典鏡頭。

還有人的精氣神,日本海軍的嚴肅和狂熱,美國陸海軍從鬆懈怠惰到如夢初醒,都讓人回味無窮。

世界戰爭片有兩大流派,「全景真實」和「戰壕真實」。《虎虎虎》正是「全景真實」派的傑出代表作,2個多小時如同紀錄片一樣精準地全景展示了偷襲珍珠港來龍去脈,而且生動好看不枯燥。

艾默裡奇說他看不上《虎虎虎》,個人認為他在吹牛。但他要超越《中途島》,這個真可以有,因為《中途島》是對《虎虎虎》的狗尾續貂,票房口碑雙雙撲街。或許是樹了一個失敗典型,後來二戰海空戰電影,除了日本一直熱衷以外,好萊塢一直是意興闌珊。


反觀《決戰中途島》,我可以感受到艾老爺子的雄心,他想要在一部片子裡同時做到「全景真實」和「戰壕真實」。

腦補一個場景:徐錦江扮演的鰲拜,對著周星馳扮演的韋小寶,惡狠狠地舉著爪子說:「我全都要!」

故事分為三條線,一條是企業號上的俯衝轟炸機,一條是珍珠港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和他的海軍情報人員,還有一條是日軍。

第一條線就是「戰壕真實」,以擊中赤城和飛龍兩艘日軍航母的頭號戰鬥英雄理察·貝斯特和中隊長麥克拉斯基為首的一群企業號飛行員群像,當中有各種兄弟情、愛情、親情元素,甚至有被戰爭的殘酷慘烈嚇壞了、想當逃兵的厭戰飛行員,主角花了好大力氣才勸說他重上戰場,這很真實。

後面兩條線則是「全景真實」,從珍珠港事變到中途島之戰的半年時間裡的主要事件,《決戰中途島》幾乎都平鋪直敘,很多細節,比如羅切福特用妙計套取日軍目標中途島的關鍵情報,72小時內修好約克城號重返戰場讓日本人完全想不到,美軍B-26轟炸機受傷後撞向赤城號卻功敗垂成等,都是戰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的,當在銀幕上看到這些,鋼鐵直男們內心充滿了滿足感。

另外,有豆瓣評論者稱該片為「戰爭科普片」,我表示認同。在這些奇蹟史實背後,明確地傳遞著一種價值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然而,一部商業電影,只有2個小時多點的容量,艾老爺子想塞進4個小時才能從容講述的內容,加上預算太少,倉促和粗糙便在所難免——

臨危受命、中途島大捷的頭號功臣雷蒙德·斯普魯恩斯將軍,在片中竟然沒幾句臺詞,片尾也沒有致敬環節,這是欺負人家低調老實嗎?

日軍利根號巡洋艦的水上飛機晚起飛半個小時而錯過美軍艦隊,這段戲劇性故事沒有表現;

美軍卡塔琳娜水上飛機的扇形搜索並率先發現日本艦隊,沒有表現;

日軍炸彈換魚雷、魚雷換炸彈的反覆折騰,是勝負關鍵手之一,表現得不夠;

在「命運的5分鐘」之前,美國陸海軍機群組織混亂、起飛延誤、各自為戰、缺乏協同,輪番攻擊日本航母編隊,卻沒傷其一根毫毛,讓日軍誤以為有天照大神保佑,表現得不清楚;

……

但是,我還是要向艾老爺子致敬!

你可以從中挑出各種毛病,但無法否認這是一部三觀很正的巨作,真正拍出了二戰中人類那種我們久違了的精氣神。創作者企圖那些觸動沉浸於「娛樂至死」世界裡的人類的內心,儘管很大可能會功虧一簣。


1573351021000

相關焦點

  • 《決戰中途島》,直男必看!
    小天使說最近動作慢,姍姍來遲地去看了這部近期大銀幕上場面最好看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羅蘭·艾默裡奇導演新作)。一部直男必看的啪啪啪大片!如果你看戰爭片也有跟我一樣的陰影(煩惱),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會喜歡這部《決戰中途島》的。文戲沒廢筆,戰爭戲噼裡啪啦,敘事完全直男邏輯,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行雲流水地把二戰史上美國為啥從一個圍觀吃瓜黨被拉入戰場的前因後果講了個周全。
  • 《決戰中途島》: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導演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災難場景的巧妙調度,從航母簇到空戰再現,將《決戰中途島》作為戰爭片,儘可能還原對二戰決戰的因果關係,而讓人覺得感受到在激烈的戰爭中影片只停留在範疇的主旋律中。儘管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在宣布的,但美國和日本已經決定了中途島的勝負,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他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的日本和數千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所以中途島確實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 《決戰中途島》影評:二戰經典戰役精彩還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的重大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基礎,在1970年代也曾被搬上大螢幕。時隔四十多年後,好萊塢再度將這場戰役拍成電影《決戰中途島》(Midway),並成為一部觀賞性出色的作品。
  • 影評《決戰中途島》
    看上去,這部電影既不是中國風格,也不是歐美風格,而是有點中西結合,這部電影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雖然以決戰中途島命名,但並不是只圍繞這次戰役進行,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都有詳盡的敘述,並且穿插了空襲東京的這一個在二戰史上作用並不大的事件。
  • 《決戰中途島》展示出的是「塑料」大片中的鋼鐵意志
    近幾年美國的二戰電影似乎又成為導演們較為熱衷的題材,在《決戰中途島》上映前的兩年多時間裡,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以4000萬美元的成本,僅在中國大陸就攬獲了4.26億的票房成績,大大超越同檔期的其他影片。血肉橫飛的場面讓人們從戰爭當中感受到了一種生理上的牴觸感。
  • 《決戰中途島》熱映 視效獲贊「看到心臟爆炸」
    《決戰中途島》熱映 視效獲贊「看到心臟爆炸」 《決戰中途島》高分開畫口碑爆棚  導演透露拍攝初衷「牢記將士的無私奉獻」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在熱映中,豆瓣評分7.3,貓眼評分9.2,淘票票評分9,大v推薦度100%,高分開畫口碑爆棚。
  • 影評《決戰中途島》:足以穿透視線的槍林彈雨
    《決戰中途島》是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最新力作。如果你還不清楚這位導演的實力的話,我提兩部影片你或許會有所了解,《哥斯拉》與《2012》。該影片講述了在二戰期間,日軍在偷襲珍珠港半年之後,再次向美國發起侵略戰。
  • 《決戰中途島》影評:向真正的戰爭英雄致敬
    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執導的《決戰中途島》(Midway)預告片﹐展示了一段時間以來我看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這不令人驚訝,畢竟,他曾執導過《獨立日》(1996年)﹑《後天》(2004年)這樣充滿大場面的電影。
  • 《決戰中途島》一部感情過於豐富的紀錄性戰爭片
    《決戰中途島》中恢弘的特效場面、龐大的航母艦隊、加之逼真的飛機轟鳴聲為觀眾完整地呈現出中途島海戰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歷史戰役。毫無疑問《決戰中途島》有著一部史詩級特效場面,1億美金的投資讓這部電影成為21世紀投資最大的戰爭片之一,絢爛的特效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強烈的視效成為至大殺器,更是成功地讓我對這段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決戰中途島》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今日火熱公映!傳奇戰役改編、極致視聽盛宴、好萊塢大導新作、燃炸荷爾蒙四大核心看點轟炸周末,讓觀眾一睹世紀航母激戰,零距離感受扭轉二戰太平洋戰局的燃爆戰爭。此外,今日還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
  • 「軍事小白」如何看《決戰中途島》
    11月8日,出自羅蘭·艾默裡奇之手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同步北美在中國公映。打造過《後天》《2012》《獨立日》等大片的艾默裡奇,對中國影迷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號召力,再加上近年來好萊塢戰爭題材電影在中國市場票房表現不俗,《決戰中途島》也被視為11月的重頭戲。
  • 《決戰中途島》:一通操作猛如虎
    除了影片自身附帶的這些技術因素光環加持,戰爭片宏大的場面背後的血腥和殘酷,其實和人類,這種花了幾千萬年進化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藏在內心深處的嗜血本質,還是有那麼一絲半縷的潛在關係,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蜂擁而入到電影院裡面,享受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獲得心理內部深處的共鳴,所以好的戰爭片一定是叫好又叫座的。
  • 決戰中途島電影_決戰中途島電影新聞_3DM新聞
    《決戰中途島》媒體分解禁 爛番茄僅35% M站均分50 《決戰中途島》將於11月8日在北美與國內同步上映,今日(11月7日),《決戰中途島》媒體評分解禁,爛番茄新鮮度僅35%,13鮮24爛,iMDb打出6.2
  • 《決戰中途島》:信任與無畏
    被稱為「災難片之父」的羅蘭艾默裡奇在《獨立日2》票房口碑皆輸之後,時隔三年攜戰爭大作《決戰中途島》歸來,試著為三年前的那場「敗仗」正名;而觀影過後,如果說《中途島》帶來了什麼驚喜,確實是萬不能及的,可艾默裡奇的確將他的能力在這部電影中完全的展露了出來。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珍珠港》這樣的風格變化,在新版的《決戰中途島》中似乎仍舊依稀可見。這部影片的「決戰中途島」情節,同樣發生了影片放映了幾乎一個小時之後。此前的時長,以美軍海軍航空兵的傳奇飛行員理察·貝斯特(艾德·斯克林 飾)為中心,講述了他的飛行訓練、與同僚的關係,以及家庭。
  • 《決戰中途島》再現空前戰爭危機
    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確認將於11月8日中國內地上映,與北美檔期同步,並於今天(10月29日)發布了一款全新預告。面對空前的戰爭危機,每一個戰士都時刻準備著挺身而出,背水一戰。
  • 赤城、加賀號航母殘骸被發現,77年前美日決戰中途島!
    這些昔日海上的鋼鐵巨獸,如今只剩一副殘骸。似乎時間已經衝淡了一切,人們也許會忘記了70多年前發生的這場中途島海戰。 這次艾默裡奇導演也來到了局座的演播室,和局座來了一場氛圍絕佳的對話,在《張召忠說特別節目·決戰中途島》中,局座和艾默裡奇導演就影片本身和中途島戰役也進行了解讀
  • 《決戰中途島》:始於才華,忠於信仰,捨身取義
    融資拍電影的過程和《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本身表達的含義幾乎一致:始於才華,忠於信仰,捨身取義:電影中也貢獻了最深的彩蛋,放在最後說。先聊聊角色眾多的三條圍繞主題的故事線。電影開頭曾有萊頓和山本五十六的一場對話。實際上萊頓已經察覺到日軍的野心。然而這種敏銳的察覺並不能作為直接證據說服華盛頓對日本加以防範。珍珠港被襲之後,萊頓情報機構發揮出最大的才華和價值。
  • 《決戰中途島》軍事迷的狂歡,你所不知道的
    《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還未上映就有許多軍迷期待,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因此在上映後第一時間便購票跑到電影院觀看。在看完之後,其感觸可謂相當之大,作為一名軍迷而言,總覺得好的戰爭題材電影都是比較經典的,在現代這個逐利的大環境下,看到這種類似於紀錄片一樣的電影,可謂相當難得。
  • 《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看了一遍原版,又看了一遍國語配音版,筆者有感:總體上看,《決戰中途島》絕不是一部爛片,但也談不上是什麼經典大片,豆瓣7.7分的評價基本合情合理。筆者認為該片的優點如下:1、歷史的脈絡基本清晰。戰爭策源,偷襲珍珠港,馬紹爾群島,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再到決戰中途島,歷史的每一個節點全都順了下來,有頭有尾。2、歷史細節重現不少杜立特空襲的戰術和戰略意義,促使山本五十六孤注一擲進攻中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