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Python | ⑥變量的命名&(if)語句&運算符

2022-01-30 十二師兄


•             標識符和關鍵字

•             變量的命名規則



標示符就是程式設計師定義的 變量名函數名

名字 需要有 見名知義 的效果,見下圖:

•             標示符可以由 字母下劃線數字 組成

•             不能以數字開頭

•             不能與關鍵字重名

思考:下面的標示符哪些是正確的,哪些不正確為什麼?


•             關鍵字 就是在 Python 內部已經使用的標識符

•             關鍵字 具有特殊的功能和含義

•             開發者 不允許定義和關鍵字相同的名字的標示符

通過以下命令可以查看 Python 中的關鍵字

In [1]: import keyword
In [2]: print(keyword.kwlist)

提示:關鍵字的學習及使用,會在後面的課程中不斷介紹

•             import 關鍵字 可以導入一個 工具包」

•             在 Python 中不同的工具包,提供有不同的工具


命名規則 可以被視為一種 慣例,並無絕對與強制
目的是為了 增加代碼的識別和可讀性

注意 Python 中的 標識符區分大小寫的

l   在定義變量時,為了保證代碼格式,= 的左右應該各保留一個空格

l   在 Python 中,如果 變量名 需要由 二個多個單詞 組成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命名

1.          每個單詞都使用小寫字母

2.          單詞與單詞之間使用 _下劃線 連接

–            例如:first_name、last_name、qq_number、qq_password


•             當 變量名 是由二個或多個單詞組成時,還可以利用駝峰命名法來命名

•             小駝峰式命名法

–            第一個單詞以小寫字母開始,後續單詞的首字母大寫

–            例如:firstName、lastName

•             大駝峰式命名法

–            每一個單詞的首字母都採用大寫字母

–            例如:FirstName、LastName、CamelCase



•             開發中的應用場景

•             if 語句體驗

•             if 語句進階

•             綜合應用


生活中的判斷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如果這樣?如果那樣?……


 

if 今天發工資:

    先還信用卡的錢

    if 有剩餘:

        又可以happy了,O(∩_∩)O哈哈~

    else:

        噢,no。。。還的等30天
else:

    盼著發工資


•             如果 條件滿足,才能做某件事情,

•             如果 條件不滿足,就做另外一件事情,或者什麼也不做

正是因為有了判斷,才使得程序世界豐富多彩,充滿變化!

判斷語句 又被稱為 「分支語句」,正是因為有了判斷,才讓程序有了很多的分支



在 Python 中,if 語句 就是用來進行判斷的,格式如下:

if 要判斷的條件:
    條件成立時,要做的事情
    ……

注意:代碼的縮進為一個 tab 鍵,或者 4 個空格 —— 建議使用空格

•             在 Python 開發中,Tab 和空格不要混用!

我們可以把整個 if 語句看成一個完整的代碼塊

 


l   定義一個整數變量記錄年齡

l   判斷是否滿 18 歲 (>=

l   如果滿 18 歲,允許進網吧嗨皮

# 1. 定義年齡變量
age = 18

# 2. 判斷是否滿 18 歲
# if 語句以及縮進部分的代碼是一個完整的代碼塊
if age >= 18:
    print("可以進網吧嗨皮……")

# 3. 思考!- 無論條件是否滿足都會執行
print("這句代碼什麼時候執行?")

注意

•             if 語句以及縮進部分是一個 完整的代碼塊


在使用 if 判斷時,只能做到滿足條件時要做的事情。那如果需要在 不滿足條件的時候,做某些事情,該如何做呢?

else,格式如下:

if 要判斷的條件:
    條件成立時,要做的事情
    ……
else:
    條件不成立時,要做的事情
    ……

注意

•             if 和 else 語句以及各自的縮進部分共同是一個 完整的代碼塊


l   輸入用戶年齡

l   判斷是否滿 18 歲 (>=

l   如果滿 18 歲,允許進網吧嗨皮

l   如果未滿 18 歲,提示回家寫作業

# 1. 輸入用戶年齡
age = int(input("今年多大了?"))

# 2. 判斷是否滿 18 歲
# if 語句以及縮進部分的代碼是一個完整的語法塊
if age >= 18:
    print("可以進網吧嗨皮……")
else:
    print("你還沒長大,應該回家寫作業!")

# 3. 思考!- 無論條件是否滿足都會執行
print("這句代碼什麼時候執行?")

 


•             在程序開發中,通常 在判斷條件時,會需要同時判斷多個條件

•             只有多個條件都滿足,才能夠執行後續代碼,這個時候需要使用到 邏輯運算符

•             邏輯運算符 可以把 多個條件 按照 邏輯 進行 連接,變成 更複雜的條件

•             Python 中的 邏輯運算符 包括: and or not 三種


條件1 and 條件2

•             並且

•             兩個條件同時滿足,返回 True

•             只要有一個不滿足,就返回 False

條件 1

條件 2

結果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條件1 or 條件2

•             或者

•             兩個條件只要有一個滿足,返回 True

•             兩個條件都不滿足,返回 False

條件 1

條件 2

結果

成立

成立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成立

不成立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not 條件

•             不是


l   練習1: 定義一個整數變量 age,編寫代碼判斷年齡是否正確

–            要求人的年齡在 0-120 之間

l   練習2: 定義兩個整數變量 python_score、c_score,編寫代碼判斷成績

–            要求只要有一門成績 > 60 分就算合格

l   練習3: 定義一個布爾型變量 is_employee,編寫代碼判斷是否是本公司員工

–            如果不是提示不允許入內

# 練習1: 定義一個整數變量 age,編寫代碼判斷年齡是否正確
age = 100

# 要求人的年齡在 0-120 之間
if age >= 0 and age <= 120:
    print("年齡正確")
else:
    print("年齡不正確")

# 練習2: 定義兩個整數變量 python_score、c_score,編寫代碼判斷成績
python_score = 50
c_score = 50

# 要求只要有一門成績 > 60 分就算合格
if python_score > 60 or c_score > 60:
    print("考試通過")
else:
    print("再接再厲!")

# 練習3: 定義一個布爾型變量 `is_employee`,編寫代碼判斷是否是本公司員工
is_employee = True

# 如果不是提示不允許入內
if not is_employee:
    print("非公勿內")



•             在開發中,使用 if 可以 判斷條件

•             使用 else 可以處理 條件不成立 的情況

•             但是,如果希望 再增加一些條件條件不同,需要執行的代碼也不同 時,就可以使用 elif

•             語法格式如下:

if 條件1:
    條件1滿足執行的代碼
    ……
elif 條件2:
    條件2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elif 條件3:
    條件3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else:
    以上條件都不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             對比邏輯運算符的代碼

if 條件1 and 條件2:
    條件1滿足 並且 條件2滿足 執行的代碼
    ……

注意

l   elif 和 else 都必須和 if 聯合使用,而不能單獨使用

l   可以將 if、elif 和 else 以及各自縮進的代碼,看成一個 完整的代碼塊


l   定義 holiday_name 字符串變量記錄節日名稱

l   如果是 情人節 應該 買玫瑰看電影

l   如果是 平安夜 應該 買蘋果吃大餐

l   如果是 生日 應該 買蛋糕

l   其他的日子每天都是節日啊……

holiday_name = "平安夜"

if holiday_name == "情人節":
    print("買玫瑰")
    print("看電影")
elif holiday_name == "平安夜":
    print("買蘋果")
    print("吃大餐")
elif holiday_name == "生日":
    print("買蛋糕")
else:
    print("每天都是節日啊……")


elif 的應用場景是:同時 判斷 多個條件,所有的條件是 平級

•             在開發中,使用 if 進行條件判斷,如果希望 在條件成立的執行語句中增加條件判斷,就可以使用 if 的嵌套

•             if 的嵌套 的應用場景就是:在之前條件滿足的前提下,再增加額外的判斷

•             if 的嵌套 的語法格式,除了縮進之外 和之前的沒有區別

•             語法格式如下:

if 條件 1:
    條件 1 滿足執行的代碼
    ……
   
    if 條件 1 基礎上的條件 2:
        條件 2 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 條件 2 不滿足的處理
    else:
        條件 2 不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條件 1 不滿足的處理
else:
    條件1 不滿足時,執行的代碼
    ……

if 的嵌套 演練 —— 火車站安檢

l   定義布爾型變量 has_ticket 表示是否有車票

l   定義整型變量 knife_length 表示刀的長度,單位:釐米

l   首先檢查是否有車票,如果有,才允許進行 安檢

l   安檢時,需要檢查刀的長度,判斷是否超過 20 釐米

–            如果超過 20 釐米,提示刀的長度,不允許上車

–            如果不超過 20 釐米,安檢通過

l   如果沒有車票,不允許進門

# 定義布爾型變量 has_ticket 表示是否有車票
has_ticket = True

# 定義整數型變量 knife_length 表示刀的長度,單位:釐米
knife_length = 20

# 首先檢查是否有車票,如果有,才允許進行 安檢
if has_ticket:
    print("有車票,可以開始安檢...")

    # 安檢時,需要檢查刀的長度,判斷是否超過 20 釐米
    # 如果超過 20 釐米,提示刀的長度,不允許上車
    if knife_length >= 20:
        print("不允許攜帶 %d 釐米長的刀上車" % knife_length)
    # 如果不超過 20 釐米,安檢通過
    else:
        print("安檢通過,祝您旅途愉快……")

# 如果沒有車票,不允許進門
else:
    print("大哥,您要先買票啊")


l   強化 多個條件邏輯運算

l   體會 import 導入模塊(「工具包」)的使用

l   從控制臺輸入要出的拳 —— 石頭(1)/剪刀(2)/布(3)

l   電腦 隨機 出拳 —— 先假定電腦只會出石頭,完成整體代碼功能

l   比較勝負

序號

規則

1

石頭 勝 剪刀

2

剪刀 勝 布

3

布 勝 石頭


•             先 假定電腦就只會出石頭,完成整體代碼功能

# 從控制臺輸入要出的拳 —— 石頭(1)/剪刀(2)/布(3)
player = int(input("請出拳 石頭(1)/剪刀(2)/布(3):"))

# 電腦 隨機 出拳 - 假定電腦永遠出石頭
computer = 1

# 比較勝負
# 如果條件判斷的內容太長,可以在最外側的條件增加一對大括號
# 再在每一個條件之間,使用回車,PyCharm 可以自動增加 8 個空格
if ((player == 1 and computer == 2) or
        (player == 2 and computer == 3) or
        (player == 3 and computer == 1)):

    print("噢耶!!!電腦弱爆了!!!")
elif player == computer:
    print("心有靈犀,再來一盤!")
else:
    print("不行,我要和你決戰到天亮!")


•             在 Python 中,要使用隨機數,首先需要導入 隨機數模塊 —— 「工具包」

import random

•             導入模塊後,可以直接在 模塊名稱 後面敲一個 . 然後按 Tab 鍵,會提示該模塊中包含的所有函數

•             random.randint(a, b) ,返回 [a, b] 之間的整數,包含 a 和 b

•             例如:

random.randint(12, 20)  # 生成的隨機數n: 12 <= n <= 20  
random.randint(20, 20)  # 結果永遠是 20  
random.randint(20, 10)  # 該語句是錯誤的,下限必須小於上限


•             算數運算符

•             比較(關係)運算符

•             邏輯運算符

•             賦值運算符

•             運算符的優先級

數學符號表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數學符號表


•             是完成基本的算術運算使用的符號,用來處理四則運算

運算符

描述

實例

+

10 + 20 = 30

-

10 - 20 =   -10

*

10 * 20 =   200

/

10 / 20 =   0.5

//

取整除

返回除法的整數部分(商) 9 // 2 輸出結果 4

%

取餘數

返回除法的餘數 9 % 2 = 1

**

又稱次方、乘方,2 ** 3 = 8

•             在 Python 中 * 運算符還可以用於字符串,計算結果就是字符串重複指定次數的結果

In [1]: "-" * 50
Out[1]: ''


運算符

描述

==

檢查兩個操作數的值是否 相等,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

檢查兩個操作數的值是否 不相等,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檢查左操作數的值是否 大於 右操作數的值,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檢查左操作數的值是否 小於 右操作數的值,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

檢查左操作數的值是否 大於或等於 右操作數的值,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

檢查左操作數的值是否 小於或等於 右操作數的值,如果是,則條件成立,返回 True

Python 2.x 中判斷 不等於 還可以使用 <> 運算符

!= 在 Python 2.x 中同樣可以用來判斷 不等於

 

 


運算符

邏輯表達式

描述

and

x and y

只有 x 和 y 的值都為 True,才會返回 True
  否則只要 x 或者 y 有一個值為 False,就返回 False

or

x or y

只要 x 或者 y 有一個值為 True,就返回 True
  只有 x 和 y 的值都為 False,才會返回 False

not

not x

如果 x 為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為 False,返回 True


•             在 Python 中,使用 = 可以給變量賦值

•             在算術運算時,為了簡化代碼的編寫,Python 還提供了一系列的 與 算術運算符 對應的 賦值運算符

•             注意:賦值運算符中間不能使用空格

運算符

描述

實例

=

簡單的賦值運算符

c = a + b 將 a + b 的運算結果賦值為 c

+=

加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減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乘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除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餘數)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冪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a


•             以下表格的算數優先級由高到最低順序排列

運算符

描述

**

冪 (最高優先級)

* / % //

乘、除、取餘數、取整除

+ -

加法、減法

<= < >   >=

比較運算符

== !=

等於運算符

= %= /= //= -= += *=   **=

賦值運算符

not or and

邏輯運算符



循環目標

•             程序的三大流程

•             while 循環基本使用

•             break 和 continue

•             while 循環嵌套

01. 程序的三大流程

•             在程序開發中,一共有三種流程方式:

–            順序 —— 從上向下,順序執行代碼

–            分支 —— 根據條件判斷,決定執行代碼的 分支

–            循環 —— 讓 特定代碼 重複 執行

             

02. while 循環基本使用

•             循環的作用就是讓 指定的代碼 重複的執行

•             while 循環最常用的應用場景就是 讓執行的代碼 按照 指定的次數 重複 執行

•             需求 —— 列印 5 遍 Hello Python

•             思考 —— 如果要求列印 100 遍怎麼辦?

2.1 while 語句基本語法

初始條件設置 —— 通常是重複執行的 計數器

while 條件(判斷 計數器 是否達到 目標次數):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1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2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3
    ...(省略)...
    處理條件(計數器 + 1)

注意

•             while 語句以及縮進部分是一個 完整的代碼塊

第一個 while 循環

需求

•             列印 5 遍 Hello Python

# 1. 定義重複次數計數器
i = 1
# 2. 使用 while 判斷條件
while i <= 5:
    # 要重複執行的代碼
    print("Hello Python")
    # 處理計數器 i
    i = i + 1
print("循環結束後的 i = %d" % i)

注意:循環結束後,之前定義的計數器條件的數值是依舊存在的

死循環

由於程式設計師的原因,忘記 在循環內部 修改循環的判斷條件,導致循環持續執行,程序無法終止!

2.2 賦值運算符

•             在 Python 中,使用 = 可以給變量賦值

•             在算術運算時,為了簡化代碼的編寫,Python 還提供了一系列的 與 算術運算符 對應的 賦值運算符

•             注意:賦值運算符中間不能使用空格

運算符

描述

實例

=

簡單的賦值運算符

c = a + b 將 a + b 的運算結果賦值為 c

+=

加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減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乘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除法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餘數)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冪賦值運算符

c = a 等效於 c = c  a

2.3 Python 中的計數方法

常見的計數方法有兩種,可以分別稱為:

•             自然計數法(從 1 開始)—— 更符合人類的習慣

•             程序計數法(從 0 開始)—— 幾乎所有的程序語言都選擇從 0 開始計數

因此,大家在編寫程序時,應該儘量養成習慣:除非需求的特殊要求,否則 循環 的計數都從 0 開始

2.4 循環計算

在程序開發中,通常會遇到 利用循環 重複計算 的需求

遇到這種需求,可以:

l   在 while 上方定義一個變量,用於 存放最終計算結果

l   在循環體內部,每次循環都用 最新的計算結果更新 之前定義的變量

需求

•             計算 0 ~ 100 之間所有數字的累計求和結果

# 計算 0 ~ 100 之間所有數字的累計求和結果
# 0. 定義最終結果的變量
result = 0
# 1. 定義一個整數的變量記錄循環的次數
i = 0
# 2. 開始循環
while i <= 100:
    print(i)
    # 每一次循環,都讓 result 這個變量和 i 這個計數器相加
    result += i
    # 處理計數器
    i += 1
print("0~100之間的數字求和結果 = %d" % result)

需求進階

•             計算 0 ~ 100 之間 所有 偶數 的累計求和結果

開發步驟

l   編寫循環 確認 要計算的數字

l   添加 結果 變量,在循環內部 處理計算結果

# 0. 最終結果
result = 0
# 1. 計數器
i = 0
# 2. 開始循環
while i <= 100:
    # 判斷偶數
    if i % 2 == 0:
        print(i)
        result += i
    # 處理計數器
    i += 1
print("0~100之間偶數求和結果 = %d" % result)

相關焦點

  • 如何學python 第十二課 邏輯運算符-成員運算符
    第十二課 邏輯運算符-成員運算符 上一節我們介紹了元組和字典。
  • python 常用運算符
    算術運算符和其他大多數的語言一樣,python 也有 +(加)、-(減)、*(乘)、/(除)、%(取餘)這 5 個運算符,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殊的運算符,分別是 //(整除)和 **(冪運算符,或叫乘方運算符)。這裡,+、-、* 的功能和計算器相同,不再贅述了。
  • 《第3章 Python 運算符與表達式》3.1.3 比較(關係)運算符!
    《高中信息技術 Python編程》 教學案 《第3章 Python 運算符與表達式》3.1.3 比較(關係)運算符!3.1.3、比較(關係)運算符用於對變量或表達式的結果進行大小,真假的比較,返回結果True 、False,通常用在條件語句中作為判斷的依據。
  • Python教程基礎語法、變量基本使用和算術運算符
    變量的基本使用程序就是用來處理數據的,而變量就是用來存儲數據的目標· 變量定義· 變量的類型· 變量的命名python 變量名 = 值變量定義之後,後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1) 變量演練1 —— iPython```python定義 qq_number 的變量用來保存 qq 號碼
  • Python語言基本語法元素之變量,變量的含義及命名規則
    這4個 rate,currency_type,get_str,currency_num 是筆者設定的變量,它對應的意義如上。如果你喜歡,你完全可以用其他名字來代表和筆者這裡的變量。變量數量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例如3個人一起過馬路。過馬路人的數量就是3,或者說3是過馬路人的數量。
  • Python 運算符
    Python 支持的運算符有:算數運算符,比較運算符,賦值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位運算符,成員運算符,身份運算符。
  • python運算符總結
    正如運算符,正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遇到各種各校的運算問題。python算術運算符加減乘除是最基本的數學規則,python中當然不能忽視。我們通過交互式解釋器來演示。在cmd命令行下,輸入python回車,即可打開交互式窗口。
  • Python 運算符,什麼是Python 運算符
    Python語言支持以下類型的運算符:算術運算符比較(關係)賦值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位運算符、成員運算符、身份運算符、運算符優先級,接下來讓我們一個個來學習Python的運算符。Python算術運算符以下假設變量a為10,變量b為20:運算符 描述 實例+ 加 - 兩個對象相加 a + b 輸出結果 30- 減 - 得到負數或是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 a - b 輸出結果 -10
  • Python基礎教程判斷(if)語句
    判斷語句 又被稱為 「分支語句」,正是因為有了判斷,才讓程序有了很多的分支02. if 語句體驗2.1 if 判斷語句基本語法在Python我們可以把整個 if 語句看成一個完整的代碼塊2.2 判斷語句演練 —— 判斷年齡需求定義一個整數變量記錄年齡
  • python基礎知識變量、運算和數據類型
    昨天搭建好juypter notebook,並錄製了第一堂python的課程,簡單講解了python的歷史,以及python可以幫助我們如何提供效率。編寫邏輯:確定好有意義的變量名稱 ~ 給這個變量名稱賦值 ~ 生成一個變量知識點3:Python 基礎運算符算數運算符:運算符描述示例+ 相加 1+1→2 - 相減 1-1→0 * 相乘 1*2→2 /
  • Python變量命名需要注意的事項
    我們剛開始學習或者使用python的時候,接觸最多的還是變量,所以,有必要再深入了解一些,但是,還沒有必要全面了解,因為即使你現在看了所有的命名規則
  • 【一起學python】print 語句
    聯盟有個小夥伴,為了督促自己學習進步,決定把自己以前學的python重新梳理下,並且以文章的方式展示出來,聯盟專門做一起學python
  • 菜鳥學Python——運算符
    經過較長時間的反思,準備整理第二版Python基礎教程--菜鳥學Python,第二版會加上自己這一段時間來學習python過程中的一些感悟,走過的彎路,畢竟之前的自己還是太嫩了,會補充之前遺漏的知識點,同時會增加一些練習題和面試題,希望幫助大家輕鬆愉快,由淺入深的學習Python。
  • python條件判斷語句
    python輸入語句 大家已經練習完了輸出之後呢,我們來繼續看一下輸入語句的用法 input 後面加上提示輸入的語句,就可以獲取用戶輸入的語句 舉個小例子: 我們輸入123456後按回車,即可成功輸入
  • Python運算符和分支結構
    = 10) # True運行結果:FalseTrueTrueFalseTrue注意:python中的比較運算符可以像數學那樣通過連寫來表示範圍重要結論:所有的賦值運算的功能都是給變量賦值,不會產生一個結果。
  • 一起學python-認識神秘的循環語句「if」
    昨天我們學習了變量的概念,還記得變量是個什麼東西嗎,如果忘記了請看看上一篇的內容,溫故而知新噢。今天給大家分享下python中的循環語句 if 我們人的一生中會面臨著很多選擇,實際上每天每時每刻我們的大腦都在做出這樣或者那樣的選擇。
  • Python中的這些運算符你真的會用嗎?
    在我們平時敲代碼時常常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運算符,比如常見的算數運算和賦值運算,不過當中可能有一些經常忽略的細節,比如is與==是否可以互相代替?and與&一樣嗎?這些符號分別對應著Python中的身份運算符、比較運算符、邏輯運算符和位運算符,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兩個小案例一起學習吧!
  • Day 6/100:Python運算符
    什麼是運算符,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學校學的加減乘除餘就是其中之一部分。python的運算符包含算數運算符、賦值運算符、比較運算符、邏輯運算符和位運算符。使用這些運算符將不同類型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拼接起來的式子成為運算符。
  • Python基礎教程之循環語句的使用
    ### 2.1 `while` 語句基本語法```python初始條件設置 —— 通常是重複執行的 計數器while 條件(判斷 計數器 是否達到 目標次數):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1### 2.2 賦值運算符* 在 Python 中,使用 `=` 可以給變量賦值* 在算術運算時,為了簡化代碼的編寫,`Python` 還提供了一系列的 與 **算術運算符** 對應的 **賦值運算符*** 注意:**賦值運算符中間不能使用空格*
  • 怎麼學python入門?python新手學習路線
    你可以通過終端窗口輸入 "python" 命令來查看本地是否已經安裝Python以及Python的安裝版本。  Unix (Solaris, Linux, FreeBSD, AIX, HP/UX, SunOS, IRIX,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