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礎教程之循環語句的使用

2020-12-16 python大蛇

# 循環## 目標* 程序的三大流程* while 循環基本使用* break 和 continue* while 循環嵌套## 01. 程序的三大流程* 在程序開發中,一共有三種流程方式: * **順序** —— **從上向下**,順序執行代碼 * **分支** —— 根據條件判斷,決定執行代碼的 **分支** * **循環** —— 讓 **特定代碼 重複** 執行

## 02. `while` 循環基本使用* 循環的作用就是讓 **指定的代碼** 重複的執行* `while` 循環最常用的應用場景就是 **讓執行的代碼** 按照 **指定的次數** **重複** 執行* 需求 —— 列印 5 遍 `Hello Python`* 思考 —— 如果要求列印 100 遍怎麼辦?### 2.1 `while` 語句基本語法```python初始條件設置 —— 通常是重複執行的 計數器while 條件(判斷 計數器 是否達到 目標次數):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1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2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3 ...(省略)... 處理條件(計數器 + 1)```**注意**:* `while` 語句以及縮進部分是一個 **完整的代碼塊**#### 第一個 while 循環**需求*** 列印 5 遍 Hello Python```while# 1. 定義重複次數計數器i = 1# 2. 使用 while 判斷條件while i <= 5: # 要重複執行的代碼 print("Hello Python") # 處理計數器 i i = i + 1print("循環結束後的 i = %d" % i)```> 注意:循環結束後,之前定義的計數器條件的數值是依舊存在的#### 死循環> 由於程式設計師的原因,**忘記** 在循環內部 **修改循環的判斷條件**,導致循環持續執行,程序無法終止!### 2.2 賦值運算符* 在 Python 中,使用 `=` 可以給變量賦值* 在算術運算時,為了簡化代碼的編寫,`Python` 還提供了一系列的 與 **算術運算符** 對應的 **賦值運算符*** 注意:**賦值運算符中間不能使用空格**| 運算符 | 描述 | 實例 || --- | --- | --- || = | 簡單的賦值運算符 | c = a + b 將 a + b 的運算結果賦值為 c || += | 加法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減法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乘法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除法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取 **模** (餘數)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 | 冪賦值運算符 | c **= a 等效於 c = c ** a |### 2.3 Python 中的計數方法常見的計數方法有兩種,可以分別稱為:* **自然計數法**(從 `1` 開始)—— 更符合人類的習慣* **程序計數法**(從 `0` 開始)—— 幾乎所有的程序語言都選擇從 0 開始計數因此,大家在編寫程序時,應該儘量養成習慣:**除非需求的特殊要求,否則 循環 的計數都從 0 開始**### 2.4 循環計算> 在程序開發中,通常會遇到 **利用循環** **重複計算** 的需求遇到這種需求,可以:1. 在 `while` 上方定義一個變量,用於 **存放最終計算結果**2. 在循環體內部,每次循環都用 **最新的計算結果**,**更新** 之前定義的變量**需求*** 計算 0 ~ 100 之間所有數字的累計求和結果```python# 計算 0 ~ 100 之間所有數字的累計求和結果# 0. 定義最終結果的變量result = 0# 1. 定義一個整數的變量記錄循環的次數i = 0# 2. 開始循環while i <= 100: print(i) # 每一次循環,都讓 result 這個變量和 i 這個計數器相加 result += i # 處理計數器 i += 1print("0~100之間的數字求和結果 = %d" % result)```#### 需求進階* 計算 0 ~ 100 之間 所有 **偶數** 的累計求和結果開發步驟1. 編寫循環 **確認** **要計算的數字**2. 添加 **結果** 變量,在循環內部 **處理計算結果**```python# 0. 最終結果result = 0# 1. 計數器i = 0# 2. 開始循環while i <= 100: # 判斷偶數 if i % 2 == 0: print(i) result += i # 處理計數器 i += 1print("0~100之間偶數求和結果 = %d" % result)```## 03. break 和 continue> `break` 和 `continue` 是專門在循環中使用的關鍵字* `break` **某一條件滿足時**,退出循環,不再執行後續重複的代碼* `continue` **某一條件滿足時**,不執行後續重複的代碼> `break` 和 `continue` 只針對 **當前所在循環** 有效

### 3.1 break* **在循環過程中**,如果 **某一個條件滿足後**,**不** 再希望 **循環繼續執行**,可以使用 `break` 退出循環```pythoni = 0while i < 10: # break 某一條件滿足時,退出循環,不再執行後續重複的代碼 # i == 3 if i == 3: break print(i) i += 1print("over")```> `break` 只針對當前所在循環有效### 3.2 continue* **在循環過程中**,如果 **某一個條件滿足後**,**不** 希望 **執行循環代碼,但是又不希望退出循環**,可以使用 `continue`* 也就是:在整個循環中,**只有某些條件**,不需要執行循環代碼,而其他條件都需要執行```pythoni = 0while i < 10: # 當 i == 7 時,不希望執行需要重複執行的代碼 if i == 7: # 在使用 continue 之前,同樣應該修改計數器 # 否則會出現死循環 i += 1 continue # 重複執行的代碼 print(i) i += 1```* 需要注意:使用 `continue` 時,**條件處理部分的代碼,需要特別注意**,不小心會出現 **死循環**> `continue` 只針對當前所在循環有效## 04. `while` 循環嵌套### 4.1 循環嵌套* `while` 嵌套就是:`while` 裡面還有 `while````pythonwhile 條件 1: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1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2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3 ...(省略)... while 條件 2: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1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2 條件滿足時,做的事情3 ...(省略)... 處理條件 2 處理條件 1```### 4.2 循環嵌套演練 —— 九九乘法表#### 第 1 步:用嵌套列印小星星**需求*** 在控制臺連續輸出五行 `*`,每一行星號的數量依次遞增```***************```* 使用字符串 * 列印```python# 1. 定義一個計數器變量,從數字1開始,循環會比較方便row = 1while row <= 5: print("*" * row) row += 1```#### 第 2 步:使用循環嵌套列印小星星**知識點** 對 `print` 函數的使用做一個增強* 在默認情況下,`print` 函數輸出內容之後,會自動在內容末尾增加換行* 如果不希望末尾增加換行,可以在 `print` 函數輸出內容的後面增加 `, end=""`* 其中 `""` 中間可以指定 `print` 函數輸出內容之後,繼續希望顯示的內容* 語法格式如下:```python# 向控制臺輸出內容結束之後,不會換行print("*", end="")# 單純的換行print("")```> `end=""` 表示向控制臺輸出內容結束之後,不會換行**假設** `Python` **沒有提供** 字符串的 `*` 操作 **拼接字符串****需求*** 在控制臺連續輸出五行 `*`,每一行星號的數量依次遞增```***************```**開發步驟*** 1> 完成 5 行內容的簡單輸出* 2> 分析每行內部的 `*` 應該如何處理? * 每行顯示的星星和當前所在的行數是一致的 * 嵌套一個小的循環,專門處理每一行中 `列` 的星星顯示 ```pythonrow = 1while row <= 5: # 假設 python 沒有提供字符串 * 操作 # 在循環內部,再增加一個循環,實現每一行的 星星 列印 col = 1 while col <= row: print("*", end="") col += 1 # 每一行星號輸出完成後,再增加一個換行 print("") row += 1```#### 第 3 步: 九九乘法表**需求** 輸出 九九乘法表,格式如下:```1 * 1 = 1 1 * 2 = 2 2 * 2 = 4 1 * 3 = 3 2 * 3 = 6 3 * 3 = 9 1 * 4 = 4 2 * 4 = 8 3 * 4 = 12 4 * 4 = 16 1 * 5 = 5 2 * 5 = 10 3 * 5 = 15 4 * 5 = 20 5 * 5 = 25 1 * 6 = 6 2 * 6 = 12 3 * 6 = 18 4 * 6 = 24 5 * 6 = 30 6 * 6 = 36 1 * 7 = 7 2 * 7 = 14 3 * 7 = 21 4 * 7 = 28 5 * 7 = 35 6 * 7 = 42 7 * 7 = 49 1 * 8 = 8 2 * 8 = 16 3 * 8 = 24 4 * 8 = 32 5 * 8 = 40 6 * 8 = 48 7 * 8 = 56 8 * 8 = 64 1 * 9 = 9 2 * 9 = 18 3 * 9 = 27 4 * 9 = 36 5 * 9 = 45 6 * 9 = 54 7 * 9 = 63 8 * 9 = 72 9 * 9 = 81```**開發步驟*** 1. 列印 9 行小星星```*********************************************```* 2. 將每一個 `*` 替換成對應的行與列相乘```python# 定義起始行row = 1# 最大列印 9 行while row <= 9: # 定義起始列 col = 1 # 最大列印 row 列 while col <= row: # end = "",表示輸出結束後,不換行 # "\t" 可以在控制臺輸出一個制表符,協助在輸出文本時對齊 print("%d * %d = %d" % (col, row, row * col), end="\t") # 列數 + 1 col += 1 # 一行列印完成的換行 print("") # 行數 + 1 row += 1```**字符串中的轉義字符*** `\t` 在控制臺輸出一個 **制表符**,協助在輸出文本時 **垂直方向** 保持對齊* `\n` 在控制臺輸出一個 **換行符**> **制表符** 的功能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況下在 **垂直方向** 按列對齊文本| 轉義字符 | 描述 || --- | --- || \\\\ | 反斜槓符號 || \\' | 單引號 || \\" | 雙引號 || \n | 換行 || \t | 橫向制表符 || \r | 回車 |

相關焦點

  • Python while循環語句詳解
    不同之處在於,只要條件為真,while 就會一直重複執行那段代碼塊。while 語句的語法格式如下:while 條件表達式:    代碼塊這裡的代碼塊,指的是縮進格式相同的多行代碼,不過在循環結構中,它又稱為循環體。
  • 零基礎學習 Python 之 for 循環語句
    print(i)... rocky上述的例子就是實現的 for 循環,下面具體說一下它的運行過程:name = 『rocky』 是賦值語句,實現了變量和字符串之間的引用關係。因為可以通過使用索引得到序列對象的某個元素,所以還可以通過下面的循環方式實現相同的效果:>>> for i in range(len(name)):...
  • Python基礎教程判斷(if)語句
    判斷(if)語句目標開發中的應用場景if 語句體驗if 語句進階綜合應用判斷語句 又被稱為 「分支語句」,正是因為有了判斷,才讓程序有了很多的分支02. if 語句體驗2.1 if 判斷語句基本語法在Python
  • Python條件語句和循環語句
    比如說要求 java 和 python 的考試成績要大於 80 分的時候才算優秀,這時候該怎麼做?這時候我們可以結合or和and來使用。所以這時候需要用到循環語句,循環語句允許我們執行一個語句或語句組多次。循環語句的一般形式如下:在 Python 提供了 for 循環和 while 循環。這裡又有一個問題了,如果我想讓他運行了一百次之後停止,那該怎麼做呢?
  • python循環控制語句
    循環語句語句後面一定要跟:冒號for循環:1.for…in range()遍歷格式:for i in range(5);或者for i in range( 0,10,3 );格式中的1列印i是從0開始後列印到5結束
  • Python基礎教程之小白入門篇
    Python的發明者「Guido van Rossum」給python貼的標籤是「簡潔」和「優雅」,即對於程式語言的新手都能迅速上手使用python。單行注釋:在需注釋語句前加「#」,可在代碼後使用,也可另起一行使用i=1 #在代碼後使用注釋#另起一行使用注釋多行注釋:在語句開頭和結尾處加三個單引號或三個雙引號(前後須一致)'''
  • Python while循環語句的使用
    本篇介紹Python循環語句的使用,文中主要討論while循環語句,使用while循環語句可以解決程序中需要重複執行的操作,本文講解的每個案例中都配有流程圖和代碼說明。通過本篇的學習,可以達成如下目標。
  • 柳小白Python學習筆記 7 循環語句學習
    昨天學習的是條件語句,今天開始學循環語句。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循環語句讓某個語句或代碼組多次執行。這時就會會用到for和while語句。在python中循環語句用於循環執行程序,來處理需要重複處理的任務。
  • Python基礎-While循環語句
    1. while循環語句作用:實現特定代碼重複執行格式:while 條件: 重複執行的一行或多行代碼2. break和continuebreak作用:當循環體執行到 break 語句時就會馬上退出循環
  • python循環語句for和while用法-py猜數字小遊戲-學習python第4天
    而python程序遇到循環,重複的問題時,就需要使用python循環語句for-in循環或者while循環來解決。這兩者有什麼區別以及如何使用呢?下面羽憶教程為你解答。這時我們如果採取老辦法,重複寫3600次print("python循環語句")是可以完成任務,但是這樣太枯燥、太乏味,作為程式設計師就應該學會變通,所以就出現了python循環語句,利用python循環語句,一小段代碼可以幫你解決重複輸出3600次的煩惱,可見python循環語句主要是用於解決某些重複的代碼工作。那麼有哪些是python循環語句呢?
  • Python入門基礎解答條件判斷語句和循環語句的新手使用教程
    注意:每個條件後面要使用冒號(:),表示接下來是滿足條件後要執行的語句塊。使用縮進來劃分語句塊,相同縮進數的語句在一起組成一個語句塊。循環語句python中不是叫循環,而是迭代。其實他們是一樣的意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Python中的循環語句有 for 和 while。同樣需要注意冒號和縮進。
  • Python入門篇-循環語句(while)
    循環語句允許我們執行一個語句或語句組多次,下面是在大多數程式語言中的循環語句的一般形式:Python 提供了 for 循環和 while 循環(在 Python 中沒有 do..while 循環):循環類型描述while 循環在給定的判斷條件為 true 時執行循環體,否則退出循環體。
  • 四、python編程基礎之循環語句:基本語法以及應用實例
    實驗目的:學習python的循環語句實驗環境:已正確安裝python3.51、循環語句的語法循環語句主要應用於多次有規律的重複操作,python中有兩種循環語句,分別為for...in 和while循環。
  • Python基礎教程全套6.4:break和continue語句
    break語句:for letter in 'Runoob':       if letter == 'b':      break
  • Python基礎教程全套7.1:函數詳解
    [return 語句]return的特徵:1.具有return語句的函數稱為具有返回值的函數2.return可以為當前函數執行完畢返回一個結果,這樣的函數調用可以被接受3.return執行之後,函數則會終止,所有return之後的語句不會被執行4.一個函數可以書寫多個return語句,但是一般會放入分支結構當中。
  • Python基礎教程
    《 Python基礎教程 》目錄第1章 基礎知識1.1 安裝Python1.2 交互式解釋器1.3 算法是什麼1.4 數字和表達式1.5 變量……第2章 列表和元組2.1 序列概覽2.2 通用序列操作2.3 列表:Python的「苦力」
  • 一個案例輕鬆認識Python 循環語句(while)——猜數遊戲
    Python 中的循環語句有 for 和 while。一、while 循環while 語句的一般形式:while 判斷條件(condition):      執行語句(statements)……注意冒號和縮進。另外,在 Python 中沒有 do..while 循環。
  • 如何入門Python之Python基礎教程詳解
    2的區別9.Python 2to3:自動將Python 2.x代碼轉換成Python3.x代碼10.Windows安裝Python11.Linux安裝Python12.Mac安裝Python環境13.python
  • 手把手教你從0學Python——【條件、循環語句】之語法教程
    在Python中使用冒號(:)來標識語句塊的開始,塊中每一條語句都有縮進並且縮進量相同。當回退到上一層縮進量時,就表示當前語句塊已經結束。② 當表達式的內容都不成立的時候,執行else 縮進內的代碼。三目運算原理上也是屬於if 判斷的一種,格式如下:變量 = 表達式1 if 判斷條件 else 表達式2執行原理就是,當if判斷條件成立的時候,執行表達式1的代碼,否則執行表達式2的代碼。當遇到比較簡單的判斷條件的時候,不妨考慮一下三目運算。
  • Python 語句與結構
    1、賦值語句python 的賦值都是指對象的引用。保存的是對象的內存地址。例如PyValue=「今天天氣不錯」 PyValue=「心情也不錯」第一句執行時Python 先在內存中創建字符串對象並賦值」 今天天氣不錯」, PyValue 設置為字符串對象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