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大力規範彝漢雙語社會用字翻譯工作
今年初涼山州「兩會」上,一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建議相關部門做好彝漢文字翻譯的規範工作。該提案被確定為全州十個重點提案之一。
近日,記者從涼山州政協、涼山州語委了解到,該提案已辦理結束。涼山州語委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社會用字整治,力爭2014年底前把西昌市社會用字的彝漢雙語翻譯準確率提高到98%。
□本報記者 何勤華 王雲
提案:規範彝漢文對譯
今年初,政協涼山州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楊秀英提交了《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她認為,近年來,涼山州彝語文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績,但一些部門、企事業單位、商店和門市的門牌匾,一些公共場所、旅遊景區的路標、提示的彝漢文對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瑕疵。
在楊秀英看來,出現這些問題一是翻譯沒有經過歸口管理部門嚴格審核,二是廣告公司製作人員不懂彝語文。此外,楊秀英還認為,單位名稱、樓堂館所、外來語等名稱應為音譯,不應意譯。
在提案中,楊秀英建議,有關部門應牽頭組織好彝漢文字翻譯的規範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檢查驗收,拆除和重做不合格的。此外,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應加大歸口管理力度,嚴肅治理彝漢文對譯亂象,同時加強對廣告公司製作印刷彝文的校對管理工作,要求廣告公司具備一定彝語文資質,有懂彝語文基礎的員工,杜絕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辦理:清理不規範現象
涼山州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主任伍德宏介紹,從2004年開始,涼山州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用字整治工作,彝漢文對譯、社會用字規範化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彝文排序錯誤、彝漢文字體比例失調(彝文字體偏小)、彝文翻譯不準確等問題。
10月11日至13日,具體負責《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提案督辦的州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洪清率隊赴會東、會理兩縣調研彝漢雙語標牌的規範使用及中小學課程設置中的彝漢雙語教學情況。
10月24日上午,楊洪清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又深入西昌市街頭巷尾,調研商家店鋪的門頭匾額、店招廣告是否嚴格按照《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依法規範使用了彝漢文對譯。
當天下午,州政協組織召開了州語委及州級相關部門、窗口服務行業參加的重點提案現場督辦會。作為提案辦理單位,涼山州語委主任賈瓦盤加匯報了重點提案的辦理情況。今年11月前,整改工作小組全面清理和整改了西昌市存在的牌匾彝文排序錯誤、彝文內容亂安置、彝文譯寫不準、字體比例失調等不規範現象。
對於翻譯中的問題,賈瓦盤加告訴記者,涼山州、西昌市語委成立了彝漢雙語翻譯專家組,對在翻譯過程中存在的疑難詞、句,共同探討、研究,確定準確的、統一的翻譯詞、句。
此外涼山州語委將督促西昌市語委和市內所有廣告製作商籤訂社會用字規範化製作合同,實行定點翻譯、定點審核、定點製作,對單位招牌、印章、公告、文件、掛曆等社會用字進行規範化管理。今年8月上旬,州、市語委還組織西昌市範圍內的美工廣告製作商負責人參加了彝漢雙文翻譯軟體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