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單位名稱等 音譯勝於意譯

2020-12-15 四川日報

翻譯單位名稱等 音譯勝於意譯

    涼山州大力規範彝漢雙語社會用字翻譯工作
    今年初涼山州「兩會」上,一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建議相關部門做好彝漢文字翻譯的規範工作。該提案被確定為全州十個重點提案之一。
    近日,記者從涼山州政協、涼山州語委了解到,該提案已辦理結束。涼山州語委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社會用字整治,力爭2014年底前把西昌市社會用字的彝漢雙語翻譯準確率提高到98%。
□本報記者 何勤華 王雲
提案:規範彝漢文對譯
    今年初,政協涼山州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楊秀英提交了《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她認為,近年來,涼山州彝語文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績,但一些部門、企事業單位、商店和門市的門牌匾,一些公共場所、旅遊景區的路標、提示的彝漢文對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瑕疵。
    在楊秀英看來,出現這些問題一是翻譯沒有經過歸口管理部門嚴格審核,二是廣告公司製作人員不懂彝語文。此外,楊秀英還認為,單位名稱、樓堂館所、外來語等名稱應為音譯,不應意譯。
    在提案中,楊秀英建議,有關部門應牽頭組織好彝漢文字翻譯的規範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檢查驗收,拆除和重做不合格的。此外,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應加大歸口管理力度,嚴肅治理彝漢文對譯亂象,同時加強對廣告公司製作印刷彝文的校對管理工作,要求廣告公司具備一定彝語文資質,有懂彝語文基礎的員工,杜絕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辦理:清理不規範現象
    涼山州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主任伍德宏介紹,從2004年開始,涼山州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用字整治工作,彝漢文對譯、社會用字規範化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彝文排序錯誤、彝漢文字體比例失調(彝文字體偏小)、彝文翻譯不準確等問題。
    10月11日至13日,具體負責《關於規範涼山州彝漢文對譯的建議》提案督辦的州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洪清率隊赴會東、會理兩縣調研彝漢雙語標牌的規範使用及中小學課程設置中的彝漢雙語教學情況。
    10月24日上午,楊洪清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又深入西昌市街頭巷尾,調研商家店鋪的門頭匾額、店招廣告是否嚴格按照《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依法規範使用了彝漢文對譯。
    當天下午,州政協組織召開了州語委及州級相關部門、窗口服務行業參加的重點提案現場督辦會。作為提案辦理單位,涼山州語委主任賈瓦盤加匯報了重點提案的辦理情況。今年11月前,整改工作小組全面清理和整改了西昌市存在的牌匾彝文排序錯誤、彝文內容亂安置、彝文譯寫不準、字體比例失調等不規範現象。
    對於翻譯中的問題,賈瓦盤加告訴記者,涼山州、西昌市語委成立了彝漢雙語翻譯專家組,對在翻譯過程中存在的疑難詞、句,共同探討、研究,確定準確的、統一的翻譯詞、句。
    此外涼山州語委將督促西昌市語委和市內所有廣告製作商籤訂社會用字規範化製作合同,實行定點翻譯、定點審核、定點製作,對單位招牌、印章、公告、文件、掛曆等社會用字進行規範化管理。今年8月上旬,州、市語委還組織西昌市範圍內的美工廣告製作商負責人參加了彝漢雙文翻譯軟體業務培訓。

相關焦點

  • 翻譯方法 | 音譯(transliteration)、意譯(paraphrase)和綜合譯法
    ,意譯,綜合譯法,公司名稱翻譯,《門口的野蠻人》書籍推薦音譯 (transliteration)、意譯 (paraphrase/translation) 和綜合譯法舉例音譯和意譯的例子:音譯有很多例子,涵蓋各個領域,常見的有 Chocolate - 巧克力Coffee - 咖啡
  • 「logic」之中譯名考:意譯到音譯的回歸
    「logic」自明清之際傳入中國,就陷入了音譯與意譯的困境。據研究中國現代邏輯史的學者統計,從20世紀20年代至新中國成立前的近30年間,我國學者所著的邏輯學著作達80餘種。其中,80%的著作名為「論理學」,其餘的20%則多冠以「理則學」「名理學」名稱,只有極少數幾部書名帶有「邏輯」字樣。
  • 「logic」之中譯名考——意譯到音譯的回歸
    傳教士艾約瑟(Joseph Edkins)也碰到翻譯「logic」一詞的困難,在《亞里斯多德傳》一書中,他將「logic」意譯詞「辨駁之理」和音譯詞「羅吉格」並列使用。此後的譯著者大都試圖從漢語文化中選用「logic」的對等詞,同時也新出現了一些音譯詞,主要有「錄集克」「路際」「牢記伽」「牢輯科」「落及」等。這些不同時期出現的音譯譯名反映了「logic」 在漢語文化中譯介之困難。
  • 地鐵站名愁壞各大城市:英文意譯還是拼音音譯?
    交通站名的羅馬字母標註,是應該英文意譯,還是拼音音譯?  這個問題,頭髮斑白的四川大學教授張建新較了真:「Hi-TechZone,有外國人問你這是哪,成都人都答得出來嗎?」  張教授認為,這類站名翻譯,看似用英文表達了地名的含義,實際上不便於交流。而隨著二號線等地鐵線路將逐步開通,「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 車名翻譯哪家強!直譯、音譯、意譯誰更有味道!
    翻譯絕對是一項技術活!對於包括電影、食品、車型等在內的所有產品而言,中文名稱能否起好直接影響了在國內命運。 為什麼這樣命名,大抵是文化差異罷了,但對於國人來說直譯顯然不合適,所以勞斯萊斯選擇了音譯和意譯。否則試想新婚夫婦開著"靈魂",身後清一色的"幽靈"飛馳在幸福大道上,是不是有點不講究?
  • 孤山翻成英文音譯還是意譯?·都市快報
    通訊員 陳文華 記者 於佳    本報訊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園文局)最近正在對景區新增和更新的大批各類導覽標識牌,進行全面普查和外文翻譯勘誤工作。  普查的具體範圍,包括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各公園(景點)導遊牌、指路牌、景點介紹牌、提示牌;博物館、紀念館等外文標識(包括內部陳設);公安(交警)、市政、公交及企事業單位等設置的公共信息標牌、路牌。
  • 推送中國經典,人名該音譯還是意譯
    在翻譯中,人名該用音譯還是意譯?看似細小的問題,也折射出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時的困難。  漢語拼讀與國際音標不兼容  在《全面戰爭:三國》中,三國歷史人物的名字直接按漢語拼音標註,儘管更加尊重中國文化習慣,卻忽視了漢語拼音系統和國際音標不兼容的問題。比如Cao中,輔音C在拼音裡發音固定,類似「呲」,但在英語中則一般發作「絲」或者「克」的音。
  • 解密: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是音譯還是意譯?
    題主提出的這個視角很有意思,是音譯還是意譯?其實音譯和意譯這種區分應用於東亞以外的語言更貼切一些,而對於東亞這幾個國家,其實中國翻譯他們的詞彙,更多採用的是「字譯」這種只有在東亞幾國之間才能使用的方式。
  • 翻譯佛經時,遇到哪5種情況只採取音譯?
    也即是說,在譯經的過程中,若是遇到以下5種情況,則經文不作意譯,只作音譯。1.秘密故佛典中的咒文等秘語,是不能以漢文進行意譯的。譬如《心經》之中,最後一句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此句就屬於真言密語,是不能意譯的。
  • 公司名稱英語翻譯大全
    賓克斯(上海)塗裝工程設備展示有限公司  「聯合公司」的翻譯方法  1. Consolidated Coal Company 聯合煤炭公司(美)  2. 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 聯合飛機公司(美)  3.
  • 我的世界:若把mc的「翻譯」都變成音譯,會發生什麼搞笑的事情?
    長久以來《我的世界》中文翻譯分為兩種,一種是音譯,一種意譯;例如苦力怕Creeper和史蒂夫Steve就屬於音譯。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把mc的翻譯全都換成「音譯」,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Zombie翻譯成中文叫喪屍,感染病毒的活人變成,可用藥物來治癒。後來為了更好地讓中國玩家了解這隻怪物,就將其命名為殭屍,而非更加科學的喪屍翻譯。03、骷髏(Skeleton)——死該了疼;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骷髏這個單詞怎麼讀,若將骷髏音譯,則會變成「死該了疼」這個奇葩的譯名。
  • 舊金山、檀香山,為何有些地名的翻譯不是用音譯?
    世界上有不同語言,互相交流需要翻譯,但是,有些專業性的、帶有人文色彩的地名翻譯起來則有些講究,這裡最典型的就是國外的地名的翻譯方法,可能很多人覺得,這種翻譯很簡單:音譯不就完了嗎?這事情還真沒這麼簡單,當然,音譯是最主要的方式,這就是「屬地語言原則」,比如「雪梨」,「紐約」等都是根據讀音翻譯,但如果僅僅只有音譯那也非常怪異,美國有些地方不是舊不用音譯嗎?比如:舊金山和檀香山!華人剛開始翻譯歐洲地名的時候,幾乎完全用音譯那麼,這有什麼講究呢?
  • 中醫英語常用語:中醫方劑名稱的翻譯方法
    (一)中醫方劑名稱的翻譯方法從目前的翻譯實踐來看,方劑名稱均可以音譯。
  • |youtube|意譯|全稱_網易新聞
    而目前各大平臺推廣Vlog這個名稱,和當年推廣Blog代表博客,Microblog來代表微博一樣,屬於常識性錯誤。用戶經常看到Vlog這個字母組合,卻沒能力知道是代表什麼。在翻譯中,通常使用音譯或者意譯,力求信達雅。比如亞馬遜是音譯自Amazon,谷歌音譯自Google但是無含義。繽客音譯和意譯都和Booking貼切,微博音譯和意譯都和Micro Blog貼切,微軟也是如此翻譯。Vlog也需要一個簡單豐富的中文名字。Vlog中文名叫微錄,雅致簡約。Vlog的含義Video Log分別代表視頻和記錄。
  • 科技術語如何翻譯
    在科技英語翻譯中,我們常常碰到如何把這類術語譯成適當的漢語的問題。通常,有以下約定俗成的方法。   1.意譯:意譯就是對原詞所表達的具體事物和概念進行仔細推敲,以準確譯出該詞的科學概念。這種譯法最為普遍,在可能的情況下,科技術語應採用意譯法。
  • 將意譯進行到底
    現在問題來了,很多中文概念,例如一些專有名詞,常規是音譯成英文的——其實就是沒有翻譯,只是將發音語調調整一下,變成陰陽怪氣的外語形式。例如烏龍茶翻譯成Oolong /'ʊlɔŋ/,湖北省翻譯成Hubei /'hu:'bei/ Province。
  • 蚌埠被意譯為「珍珠港」 中文地名英譯標準不統一
    張力為攝近日,《上海道路名稱音譯導則》出臺,細心的網友發現,同樣是「東」字,「東寶興路」譯為「Dongbaoxing Road 」,而「南京東路」譯為」EastNanjing Road 」。之所以有不同的翻譯,是因為前一個地名是專有詞彙,後一個地名屬於非專有詞彙,《導則》中規定,專有詞彙需用拼音表示,非專有詞彙則可以用英語直譯。
  • 翻譯漫談:直譯與意譯
    1946年,朱光潛在「談翻譯」一文中寫道:「所謂『直譯』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譯,有一字一句就譯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動。所謂『意譯』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達出來,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譯』偏重對於原文的忠實,『意譯』偏重譯文語氣的順暢。哪一種是最妥當的譯法,人們爭執得很厲害。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的分別根本不應存在。
  • 假期出去浪,旅遊景點的翻譯你知多少?
    意譯要求譯文能正確表達原文的內容,但可以不拘泥於原文的形式。 意譯又可分為逐字翻譯,直譯和語義翻譯三種類型。語義翻譯是等值層次最高,難度最大的譯法。通常翻譯中一般都採用語義翻譯。 但對旅遊景點名稱翻譯而言,由於原文本身就是單個單詞或詞組,等值性也僅限於此,所以語義翻譯反而較為罕見,而以音譯,以及意譯中的逐字翻譯和直譯為主。
  • 上海嘉定區駕照英文翻譯十大企業
    對於這一「洋相」,有讀者表示,路名翻譯是個技術活,應當引入把關機制,由專業技術人員把關驗收後,方可出街。  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張先生說,從受眾角度講,一些窗口單位也許不必硬性設置中英文翻譯。如果沒必要,本身對此也不擅長,那就好不要硬性翻譯貽笑大方。按照這個翻譯規範,北京地鐵站名還相當地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