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信奉者,是獲得了大智慧的人。只要我們願意,菩薩確實能保佑我們!
講到菩薩,就要談到佛教文化,談到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
佛教文化,可以說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髓。在我們很多人的生活裡多少都浸潤了一些佛教文化。
佛教,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並不是迷信。佛教裡沒有上帝,也沒有神,也不講靈魂。
佛教,最早講授的是釋迦牟尼佛覺悟的道理。佛祖一輩子做的事就是將自己覺悟的道理講給大家聽,讓大家能夠開悟,脫離苦海。所以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他最大的特點是講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番茄就收穫西紅柿。釋迦牟尼不迷信,將佛教變成迷信的是他的徒子徒孫們。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聽他的話真的可以解除痛苦嗎?佛教延續了二千五百多年而不衰,佛的粉絲從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不計其數,大家聽完佛的說法,都紛紛開悟,無比歡喜。佛法的確有解除痛苦煩惱的效果,而且功效卓著。
哇,效果這麼好!佛在菩提樹下到底悟到了什麼解除痛苦的好方法?
我們來看看佛多年修行悟到了什麼?
佛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俗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父親是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他是太子。
他因為觀察和感受到了人間的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於是他放棄幸福的家庭,放棄尊貴的王位,通過苦行等方式去尋求解脫人類痛苦的方法。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喬達摩·悉達多的偉大,他為了解決別人的痛苦而主動放棄自己優越尊貴的生活。他吃苦,是為了別人。而我們一般人奮鬥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出發點是為自己。
傳說喬達摩·悉達多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僧般修行了六年,都沒有開悟。他決定放棄苦行,於是到尼連禪河裡洗淨全身的汙垢。上岸後,十分虛弱,有一牧女為他獻上乳糜。他吃後,恢復了體力,坐於菩提樹下,發願若不開悟,誓不起座。終於在四十九天後的一個清晨,睹明星而悟道。
佛悟到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是一切眾生本是佛,只因你的妄想遮擋了你本具的佛性,才使你迷失在六道輪迴當中。業果緣起,是世間相續的根本,斷無明,洗染歸淨,重新讓自己的佛性煥發出來,你才能脫離苦海,登上彼岸極樂世界。
喬達摩·悉達多開悟後,第一次傳法是在鹿野苑,傳法對象是父王派來伺候他修行,後來看他放棄苦行後又離開了他的五個人。
佛祖開悟後,成了一個偉大的導師。那五個人在佛的教導下,證得了阿羅漢果。佛的父親,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也因聽聞佛說法而開悟得法眼淨。從國王到平民,無不因聽聞佛法而開悟。不像現在,修佛法者多如牛毛,開悟者如鳳毛麟角。
佛毫無架子,不擺王子的譜,也不講教主的排場。佛祖講眾生平等。他就像一個學問淵博的學者,教育著一群學生。他自己託缽乞食,自己洗腳上座,他不讓別人伺候自己。
我們所說的菩薩是佛的學生,地位僅次於佛,是智慧深湛的佛法修煉者。
在我們中國,四大菩薩家喻戶曉。他們分別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我們平常所求助是哪一位菩薩?
菩薩,是佛教中的人物,他們已經深入到了我們中國人的心靈中了。菩薩是覺有情的意思,自覺覺他,能解除自己和眾生煩惱愚痴的人,是成佛前的一個果位。
每當我們有困難時,我們會說一句:菩薩保佑!期待菩薩感應到了能幫助我們解脫困苦。
我們中國的佛教文化有四位菩薩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他們在中國有四大名山作為他們修行的道場。
一個是觀音菩薩,她的道場是浙江的普陀山。
信眾認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困苦眾生只要誠心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觀音菩薩就能感應到,並會前去幫他解除苦難。
文殊菩薩,他的道場在山西的五臺山。
文殊菩薩是佛陀的左脅侍。他代表的是大智慧,為智慧的象徵,能斷處除一切煩惱。小孩求學業有成,一般是禮敬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他的道場在四川的峨眉山。
普賢菩薩是佛陀的右脅侍。他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代表執行,如果孝敬,慈悲,智慧,這些美好願望不能落實在生活中,就成為空談。
地藏菩薩,他的道場在安徽的九華山。他是佛陀涅槃及彌勒佛降世之前救度教化眾生的菩薩。
他以兩句名言聞名於世。一句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句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念誦地藏菩薩真言可以得到感應而消除業障或惡業,解脫苦難!
地藏菩薩,代表的是那些為了眾生的幸福甘願犧牲自己利益的一種精神。
我們平常所說的「菩薩保佑」裡的「菩薩」,一般就是指以上四位菩薩。
要得到菩薩保佑,還是要向菩薩學習,所謂的拜佛,拜菩薩,也是培養我們的恭敬心,最有效地學到佛和菩薩的智慧,並將佛家智慧運用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解除我們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煩惱。
佛菩薩的智慧洞徹了人世的一切真理,緣起因果論,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總結。我們所遇到的一切就是我們應該遇到的。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切皆因果。
向菩薩學習,像菩薩一樣智慧地對待這個世界,不想得到這個果,就不要去造這個因。如果做了壞事,妄想得到菩薩保佑,那就違反了因果律。
不做壞事,多做好事,不需要你去求,菩薩也會保佑你的。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擁有菩薩般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