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在農民朋友們的交流中,是經常可以聽到的,往往很短的句子,但卻蘊含著很大的一個道理。這些俗語,往往是農民朋友們,在千百年生活中,對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和很多事情的經歷中,得出的經驗和總結。往往是很精煉的一句話, 還非常的順口。有些俗語,關乎節氣,有些俗語,來自於種莊稼的經驗,有些俗語,關於墳墓安葬,一種對先人尊敬的表達。
單純字面上看我們理解說是祖墳出了人才,房屋出了錢財,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對勁,那麼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呢?前半句"祖墳出人",這句話是人們在討論墳墓和房子的重要性。在農村很多人都講究迷信,覺得自家的祖墳會影響到後代子孫的發展,如果看好風水,位置選的好的話就是祖上冒青煙,家裡會有出人頭地的子孫。"屋場發家"是說如果居住的房子選的好的話,這個家庭的財運會很旺,容易發財。
所謂「祖墳出人,屋場發家」。我想是以古老相傳的風水來解釋的,所謂「祖墳出人」意思是祖墳埋得好,那這家後人就會有人出人頭地;「屋場發家」意思是屋場位置朝向建得好,能助家業興旺發家致富。簡言就一句話,出貴人靠祖墳,發家靠屋場。
至於「屋場發家」是指房子的座位關係到家庭財運,房子風水好,家庭財運就會好起來。這句話,更多的是表達了經過教育的人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對祖先的懷念敬意和尊重。當一個老人老了,他應該受到後代的善待,即使他的祖先去世了,也應該敬畏地埋葬。如果善待祖先,將會得到好運,家庭將會安全健康。蓋房子的時候也不要隨便亂蓋。要選擇一個好地方。家庭成員生活居住舒適了,自然有更多的精力來賺取收入。
當然我們從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講,可能這句話沒什麼道理,但是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幾千年形成的這種風俗習慣來講,事實上是出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要知道在古代,人們的認知水平,人們的理解能力,都不能與今天科學昌明的社會相比。所以我們要在理解這些術語的時候,一定要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