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考、顯妣、先考、先妣都是指逝去的父母親,其中顯考、先考指逝去的父親,顯妣、先妣則指的是逝去的母親。區分這兩個稱呼很容易,顯考、顯妣是對逝去父母親的美稱,先考、先妣則是對逝去父母親的尊稱。
「故」的意思指的是「已故」,雖然放在這些詞語前面語義有所重疊,但也可以綜合起來用。所以「故顯考、故顯妣」主要是對已故父母親的一種美稱,而「故先考、故先妣」主要是對已故父母親的一種尊稱。
其實我國最開始用於碑文上的是「先考、先妣」,在後來慢慢的發展中,演變為「顯考、顯妣」,當然前者還在一直用著。之所以會演變,主要還是為了宣傳父母的德行,「顯」字的來源是「德顯考、行顯著」。
古人講究三不朽,分別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然而普通的家庭中,很難談得上為國家立功,或者創作出顯世著作,所以大家只能在「德」字上做文章,以「顯」字來讚美父母德行端正。
不過據資料顯示,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風俗,有些地方對於「顯」和「先」的解釋與上面的說法不同。比如有的地方認為,父母親去了一個,還有一個尚在人士,則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雙亡的則用「顯考」或「顯妣」。
關於碑文這種東西,很多地方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有的地方關於立碑也是不固定的,比如有的地方父母有一方尚在的時候可以立碑,而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立碑的。
有的地方可能寫的都是「先考、先妣」這樣的字眼,有的地方也可能寫的都是「顯考、顯妣」這樣的字眼,因為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這些都是說不定的。
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