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上一次有雅興「作詩」還是一個月前,當時不少網友認為王興疑似缺德馬首富,畢竟網際網路巨頭中,這2個互相看不慣彼此已久,是公認的「對頭」。
風水輪流轉,低調的王興怎麼也不會想到,因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自己和美團也再次因負面新聞上了熱搜!
01「你好,我是會員」,「不,你是韭菜」
開通會員的費用「雙重標準」
「一般是需要15元,如果你隔2個月不開,再開發現只要3元/月」
「有次快要下單時接了個電話,然後發現配送費漲了50%,怒而去餓了麼點了一單,第二天發現美團才變老實」
……
開通會員,配送費竟比未開通會員高1~5元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作者親自試驗,同一家店,同一個時間段,自己花錢充會員的美團號顯示的配送費居然要比非會員的美團號貴4塊錢???
另外,細心的網友應該還能發現,就連滿減的優惠幅度,也是未開通會員的更大,譬如,未開通會員滿50減5,開通會員的反而只減3塊。
更騷的是,聯繫美團客服後,客服竟然第一事件同意贈送一個10元的紅包做補償,希望「息事寧人」,看來,這事她們沒少幹。
表示要曝光美團會員這種價格歧視(殺熟)套路後,美團客服妹妹也慌了,連忙表示已經向上級主管反饋, 果不其然,隔了不到半小時,先是美團客服主管,再是美團客服高級經理相繼給該作者來了電話「安撫」。並表示,待美團技術部查明原因後再反饋,不過後來就石沉大海了……
3天後,不死心再一次做了個試驗,還是同一家店,然後還是自己的2部手機,一個開通了美團會員,一個未開通,看來美團的「bug」仍未修復啊。
同為會員,滿減優惠竟也不同?
未開通會員與開通會員的配送費套路我們已經領略過了,可同為會員,美團竟然也大玩價格歧視套路,赤裸裸「殺熟」。
同一家店,同一個時間,3臺手機,最左邊一臺安卓沒未開通會員,右邊2臺iPhone均開通了會員,神奇的是,一個滿7能減6,一個滿7隻能減4,安卓這邊未開通的是滿7減5.8元。
又選了另一家店試驗,未開通會員的可享受滿25元減10.5元優惠,開通會員的享受滿25元減7元優惠,差了3塊5。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15元的會員費換取5張5塊抵扣券,扣掉成本後,僅得的10元優惠,經得起幾次折騰?
還有開的必要嗎?就在你以為,美團之「惡」也不過如此的時候,王興又溫柔地伸出了另一隻手。
02美團「生活費」,費錢!
資本的「糖衣炮彈」為啥總是例外虛發?
還記得前陣子刷屏的支付寶花唄過生日廣告嗎?
還記得被罵到道歉的京東金條升艙視頻嗎?
美化超前消費,提前透支這代年輕人的現金儲備,正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惡」之一!
美團同樣不例外,把消費貸美化成「生活費」,淡化借錢概念,這是這些巨頭們的慣用套路之一,可怕的是,現在它們已經把觸角伸到四五六線等下沉市場了,指望再對文化水平不高,沒啥金融概念的人群再興收割一波。
然後,像牛皮癬一樣,在你下單準備提交付款的各個角落如影隨形,用優惠當誘餌,引你點擊申請!
這時,大數據的優勢又發揮出來了,因為你已經上傳了身份資料,所以,幾乎是連申請資料都不用填寫,不小心點了下按鈕,後臺秒審就給出你額度,這還是以前的套路,2020年後,美團生活費隱藏得更深,在你買單時直接會有選項彈出「生活費買單」,付完後就收到下月還款的簡訊,跟馬雲的花唄本質上完全一樣,而且,想關閉都找不到入口,還要打人工客服投訴……
哪怕是有文化群體,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沒什麼自控能力,被這些洗腦廣告營銷,加上死要面子受攀比的,極其陷入消費陷阱,以為花的不是自己錢,大手大腳,等到要還款時,發現為時已晚,還不上怎麼辦?馬雲不擔心,王興更不擔心,惡名遠播的「美團暴力催收」了解下?
「以美團金融為例。聚投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12日,美團金融累計獲投訴量為4055件,解決量1027件,解決率僅25.3%,遠低於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行業平均49.1%的解決率。同時,美團金融還存在暴力催收、結清證明不給開、高利貸等嫌疑。
從單一年份看,如圖表5所示,2019年,美團金融累計獲投訴2141件,解決量760件,解決率35.5%。從月度走勢看,自2019年7月,美團金融單月投訴量已超過100件,至12月份達到頂峰,月投訴量為685件;而從解決率看,1月和6月的單月解決率超80%,但自7月份開始就一路下滑,至12月份達到最低,解決率僅20%,回落至歷年平均水平以下。可見,隨著投訴量的不斷增加,美團金融投訴解決率卻不增反降。面對持續攀升的投訴,美團金融的處理效率與態度值得商榷。」——《時代周報》
全量式營銷投放,高循環利息,暴力催收……這些都是美團生活費的真實面目,所以,現在年輕人們也應該適當提升自控力,拒絕誘惑,更不要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不給美團這樣的巨頭們割韭菜的機會。
大數據沒有良心,資本永遠逐利,你盯著蠅頭小利的優惠,人家盯著你高昂的自費,與動態調整的配送費,一邊to C榨乾每個外賣用戶的價值,一邊 to B利用壟斷地位優勢壓榨商戶,兩頭吸血,然後利用這些錢來投資來金融運作,錢生錢才是馬雲和王興們的本質訴求。
改變世界?下一個馬斯克?指望這些跟底層百姓搶菜場生意的網際網路巨頭?省省吧。在當下,我們讓渡了太多的個人隱私,才讓這些巨頭們掌握了太多的有價值數據。不可否認,帶給我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更多隱憂。
所以,巨頭們用大數據將我們編織在密不透風的圍城裡,待養熟養肥後,就露出了「獠牙」,來定向「宰殺」,而且,巨頭們還通過兼併,進一步鞏固城池,一想到你我的衣食住行全都被它們悉數掌握,一想到我們的習慣愛好興趣性格都被它們瞭然於胸,然後來定點「營銷」,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反壟斷勢在必行!
好在,一聲令下,反壟斷的大刀終於砍向網際網路「資本家」。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對阿里、騰訊旗下閱文集團和順豐控股的豐巢三家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領域首個反壟斷執法案例!,管50萬元的數額不多,但已經釋放出明顯信號,這些巨頭們後面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
最後,認清這些巨頭的真面目,從自身做起,有一分錢,花一分錢,量力而行,否則,永遠會有下一個「花唄」、下一個「金條」、下一個「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