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挽梨寫了《【求職系列2】第一次當面試官,我是怎樣看待大學生面試禁忌的?》(點擊閱讀原文),文中寫出面試官最想聽的自我介紹,不是查戶口式的回答,而是把自己的能力、優勢,對工作有幫助的實習經歷,傳達給面試官。
這2點,其實是符合自我介紹中,優勢和價值的2個要素。滿足這兩個要素,就基本滿足面試官的需求,也不會把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變成緊張兮兮、自黑的流水帳。
如果想自我介紹沒那麼沉悶嚴肅,有趣一點,讓面試官眼前一亮,就在開始介紹自己時,給自己貼標籤。
什麼是貼標籤呢?
舉幾個慄子:
①人送外號「工作狂」,如果夜深了你看到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別怕,那一定是我還在加班。
②雖然我看起來文靜,但卻號稱「小管家」啊!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我心細。要知道,團隊的協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每次制定方案、任務執行時,我都能發現一些別人忽視的問題。從而為企業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和麻煩。
發現沒有?標籤不是隨便貼的,而是找出對工作有利的特點,以標籤的形式來宣傳自己,讓面試官印象深刻。他/她就會聯想到聘用你之後,在什麼工作場合,可以用上你。
如果想讓標籤變得有趣,就在意思基本傳達清楚的描述上,進行添加修改。
比如,講一個之前工作的場景,本來是沉悶嚴肅的,但在自己某方面的特點發揮之後,氣氛就變得活躍有趣了。這樣,面試官自然會在這個有趣的故事/段子中,輕易記住你。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自我介紹,是該滿足3個要素的,順序如下:
①標籤:給自己的特點貼標籤,介紹場景化——有趣好記,與眾不同,印象深刻。
②優勢:擅長的技能,或學習的能力,對工作有什麼幫助——考量是否滿足工作需求。
③價值:有過相關的工作/實習經驗,對工作有什麼幫助——不可替代性。
以上說的是面試的自我介紹。接下來說交友的。
經常參加沙龍活動的童鞋,應該都清楚活動流程——一來就是大家的自我介紹。
很多人的自我介紹其實都很平庸,無非就是:
「大家好,我是XX,XX工作,今天來到這就是為了XX,我的興趣愛好是XX,希望大家多多關照!/做得不好的地方請多指教.」
這樣冗長又斷斷續續的介紹,相信會失分不少。
首先來看,參加一個活動,當一個個都站起來自我介紹時,大家心中肯定在暗自比較:
①誰的表現最自信大方。扭捏的直接負分滾出。
比如:我說的不好,還是算了吧.
②說話流利,介紹不經常停頓。
比如:動不動就「嗯.」「然後.然後.」「那個.」
③不會在結尾的時候,故作謙虛地搬出老套說辭。這樣給人的感覺是不夠自信。
比如:希望大家多多關照!/做得不好的地方請多指教.
④介紹內容是否在重點上,言簡意賅。
比如:總在一些「我是哪裡人」這種無關緊要的內容上介紹自己。又不是查戶口。想一想,自己對一個陌生人,最希望了解什麼,這就是重點。
⑤介紹自己時,是否有趣。
比如:講個自己的糗事逗大家、自黑、調侃別人、信手拈來一兩個段子活躍氣氛。
除了有趣,其實大部分人潛意識裡,很看重自信的朋友。因為自信會給人一種錯覺——這個人很有能力。算不上勢力,只是一種本能和資源利用。就像膜拜大神一樣,潛意識以為,接近了「大神」,自己也會變得更好。
那麼,怎樣在交友時,做出有趣又有效的自我介紹呢?
還是那3個元素:
①標籤:給自己的特點貼標籤,介紹場景化——有趣好記,與眾不同,印象深刻。活躍氣氛。
②優勢:擅長的技能,對生活工作的態度,某方面的能力,興趣愛好——別人考量是否和你是否是同一類人,或者是否值得膜拜。
③價值:自己的優勢(知識量、經驗、技能、能力、愛好、態度、故事)對別人有什麼幫助——別人考量是否值得交往。
總結:不管是面試還是交友,最終目的就是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價值,並記住你。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把握2個原則:
①說完整3個元素(標籤、優勢、價值)。
②先高度概括核心要點,再場景化描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