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五位副司令員,歸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什麼?

2020-12-16 大國將令視頻

新中國成立以後不久,毗鄰中國的朝鮮半島上便爆發了一場民族內戰。但是美國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悍然插手韓戰,威脅到了我國的邊境安全。中國對此自然不會忍氣吞聲,於是當即加入朝鮮戰場,跟美軍來了一場正面對戰。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我國的意義非常重大,甚至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在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在這場戰爭中我國志願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戰勝美國,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在整個國際上的影響力。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不應該參加戰爭,但是從中國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場戰爭我國義不容辭必須參加。為了確保國家的未來發展,中國只能夠選擇迎戰。而最後的事實也證明我國此舉是非常正確的。

在這三年的戰爭中,我國志願軍中湧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志願軍的五位副司令員,了解一下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擔任什麼職務?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回國後又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誰的職務又最高呢?

志願軍第一位副司令是鄧華,他大半個人生就是在戰場上度過的,曾經參與過轟轟烈烈的百團大戰等,在解放朝鮮的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回國後鄧華又擔任了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以及瀋陽軍區司令員等職,是我國著名的開國上將。

第二位副司令是陳賡,陳賡是將門出身曾經參與過南昌起義等重大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後就任於國防部,擔任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也是當時幾位副司令中職務最高的,被國家授予大將軍銜。

第三位副司令是洪學智。洪學智早年隨軍參與過遼瀋戰役等重大戰役,是我國的著名指揮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洪學智任職總後勤部副部長,後又晉升為部長,是我國的開國上將。

第四位副司令是韓先楚,韓先楚早期參與指揮過著名的新開嶺戰役。後來被國家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任19兵團司令員,前往朝鮮馳援朝鮮。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結束,韓先楚任職中南軍區參謀長,被國家授予上將軍銜。

最後一位副司令是宋時輪,宋時輪在解放戰爭期間參與過孟良崮戰役等重要戰役。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他任職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戰爭結束回國以後宋時輪任職解放軍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被授予上將軍銜。

都說時勢造英雄,亂世確實是英雄名將的湧現井噴期,但是須知「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成名的人不少,但還有更多的人會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也衷心希望以後不要出現戰爭了。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六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為了保家衛國,中央迅速組建了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首批入朝部隊是13兵團,共有六個軍的兵力,後來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我軍又陸續從國內派了不少部隊。經過統計,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一共有六個兵團加入志願軍。這六個兵團的司令員,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那麼回國後他們都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志願軍兩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授何軍銜?
    志願軍空軍首任司令員是劉震,他1915年出生,湖北孝感人。解放戰爭時期,劉震來到東北,先後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四野第39軍軍長,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和廣西戰役等。 抗美援朝爆發後,劉震擔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他兩次指揮空三師與先進的美軍戰鬥,戰績斐然。1954年3月,劉震卸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後來進入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
  • 當年志願軍四任司令員,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誰的職務最高?
    在打完抗美援朝後中國在世界上才算是打出了名氣,給覬覦中國的那些西方國家來了一個下馬威,中國軍人的戰術思想和戰力也讓各國印象深刻,給美國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大家突然意識到美軍其實是可以戰勝的。我軍的將領也讓西方國家刮目相看,當時為了行動方便我軍把兵力進行了重新整編,組合成了6個兵團參與抗美援朝,每個兵團自然也都有各自的司令員。這些司令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後來他們都擔任過哪些職務,各自是什麼軍銜,誰的職務又是最高的呢?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期間,鄧華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等職務,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重大戰事,戰功卓著。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鄧華出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在1955年,鄧華被授予了解放軍上將軍銜。
  • 首批入朝參戰的六位軍長,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為了保家衛國,中央迅速組建了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與美帝侵略者鬥爭到底。根據戰場態勢的需要,並確保部隊能得到休整,志願軍採用輪戰的方式分批入朝。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是第13兵團,共有六個軍的兵力,後來隨著戰爭局勢的不斷發展,又陸續從國內調了不少部隊。那麼首批入朝參戰的六位軍長,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怎麼樣?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55年北京軍區司令員都有誰?他們都授予什麼軍銜?誰成就大
    北京軍區成立後,首任北京軍區司令員、副司令員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成就最大呢?司令員:楊成武北京軍區首任司令員是楊成武。楊成武1914年出生,他是福建長汀人。抗日戰爭時期,鄭維山任晉察冀軍區抗日軍政學校主任軍事教員、抗大二分校副校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張家口衛戍司令員、察哈爾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鄭維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至1971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0年5月逝世,終年85歲。
  • 新中國成立後,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曾擔任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政委,第十四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建國後擔任第十三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吳法憲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任空軍政委。1965年5月至1971年9月任空軍司令員。
  • 1955年,有九位原先的縱隊司令員,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都是誰?
    新中國成立之後,段蘇權又出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志願軍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空二軍軍長,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當時擔任華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的段蘇權,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新中國成立之後,胡炳雲出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志願軍第九兵團參謀長。1955年,當時擔任濟南軍區參謀長的胡炳雲,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建國後,鄧華調任13兵團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上,他還曾接替彭老總的職務,指揮千軍萬馬作戰。1954年,鄧華因病回國,後來擔任副總參謀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北京軍區,楊成武上將楊成武,1914年出生,福建長汀縣人。
  • 1985年後,上海警備區歷任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1985年後,上海警備區歷任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巴忠倓、中將警銜巴忠倓出生於1930年,山東福山人,1949年8月參軍入伍。在他的軍旅生涯中,歷任戰士、排長、副連長、教員、見習參謀等職。1985年,巴忠倓正式被任命為上海警備區司令員。
  • 12位空軍司令員名單及軍銜一覽
    從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到如今屹立於世界空軍強國之列,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空軍走出12位空軍司令員。那麼這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建國後擔任第十三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吳法憲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任空軍政委。1965年5月至1971年9月任空軍司令員。
  • 不瞞你說:12位空軍司令員名單及軍銜一覽
    建國後擔任第十三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吳法憲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任空軍政委。1965年5月至1971年9月任空軍司令員。 1938年入伍後,馬寧歷任幹事、科長、參謀、股長、學員、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副處長兼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9月被授予空軍上校軍銜,1964年4月晉升空軍少將軍銜。1973年5月至1977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黨委第二書記。
  • 五大戰區第一任司令員,分別是誰?就任前是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那麼,五大戰區第一任司令員,分別是誰?就任前是什麼職務?誰最年輕?劉粵軍在就任東部戰區司令員之前,擔任的是蘭州軍區司令員,於2015年7月晉升陸軍上將軍銜。他在擔任原60軍某團團長期間,還參加過邊境反擊作戰。王教成在就任南部戰區司令員之前,擔任的是瀋陽軍區司令員,於2014年7月晉升陸軍上將軍銜。
  • 南京軍區首任司令員是許世友,第二、第三任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
    南京軍區的首任司令員是許世友上將,許世友是位大名鼎鼎的傳奇將軍,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長達18年之久,直到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時才離開南京軍區調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那麼,許世友之後的南京軍區第二任、第三任司令員分別是誰?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二任司令員是丁盛。丁盛於1973年至至1977年擔任南京軍區第二任司令員。
  • 1985年合併後的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此次裁軍不僅要減少人數,編制也要精簡,當時全國共有十一大軍區,最終合併為七大軍區,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1988年恢復軍銜,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瀋陽軍區當時並未調整,司令員是劉精鬆,他出生於1933年,湖北石首人。
  •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三大主線貫穿始終,即百萬大裁軍、改革開放、對越反擊戰。其中,百萬大裁軍從八十年代初期都開始醞釀,1985年正式開始,並將十一大軍區調整為七大軍區,成都軍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起來的。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海軍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過後,歷任海軍司令員都有誰,什麼軍銜?劉華清、上將軍銜劉華清出生於1916年,湖北黃安人。他自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跟隨部隊南徵北戰,先後參與了紅軍歷次反「圍剿」戰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 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長壽!
    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長壽 1952年10月,第四野戰軍進行整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和第44軍的軍隊經過合編後組成了第54軍,這支軍隊的番號取兩軍的尾數「5」與「4」編為第54軍。這支部隊有著光榮的傳統,北伐時候「鐵軍」以及南昌起義部隊與之有著很深的淵源。54軍成立以後,參加過抗美援朝等戰爭。那麼這支軍隊的軍長都有哪些開國將帥擔任過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
  • 1955年授銜,全國十二大軍區的司令員是誰?單獨授予什麼軍銜?
    這就是說,1955年的時候,全國有十二大軍區,那麼各軍區的司令員是誰呢?單獨授予什麼軍銜?繼續往下看。瀋陽軍區司令員鄧華,生於1910年,曾參加湘南起義,後隨部隊上井岡山,開始革命生涯。建黨以來,鄧華作為志願軍副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一九五四年凱旋歸來,不久任瀋陽軍區司令員,一九五四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