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裝備」夠用就好,別為面子去攀比

2020-09-03 光明網

各大高校快開學了,很多大一新生也都在購置「入學裝備」。據報導,不少大學生的「入學裝備」相當「豪華」,平板電腦、新款手機、數位相機等電子產品一應俱全。有人估算,一些新生的開學「裝備」最低也在1.3萬元以上,多的則超過2.5萬元。而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自然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作為父母,一般都會盡其所能給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對於購置「入學裝備」,當然有求必應。這一方面是希望這些東西能夠幫助孩子在大學中學有所獲;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是跟風從眾的攀比心理,認為別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也應該有。

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配備一些高檔「裝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經濟拮据,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就值得商榷了。其實,現在的電子產品非常普及,即便沒法提供最好最貴的,用性價比最優的,也是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很多學生購買的目的只是為了裝點門面,往往不顧實際,這樣的攀比之氣盛行,無疑不利於學生們健康成長。

戒奢以儉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新生的「入學裝備」簡樸一些好。各方面為此都應該有所作為。高校可在入學通知書中明確必帶「裝備」,積極倡導節約、理性消費的觀念,使新生從接到錄取通知書之日起就有心理準備,接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教育。父母要引導孩子懂得量力而行,倡儉戒奢,不攀比、不鋪張,本著夠用、不浪費的原則,給孩子配備最基本的「裝備」。媒體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引導大學新生放下虛榮,克服超前消費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良好氛圍。最重要的是學生本人,切不可為了面子而去攀比,時刻謹記進入大學的使命是學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準大學生入學季:該帶什麼去上學?
    新華網太原9月2日電(記者 王菲菲 王學濤)又是一年新生入學季,準大學生們已經在收拾行囊,準備踏上求學路。「帶什麼去學校?」一時成為熱議話題。專家認為,帶什麼「裝備」去上學並不重要,關鍵是帶著怎樣的心態開啟四年大學生活。
  • 攀比開學「裝備」之風不可小覷
    新生在「行頭」「裝備」上攀比,不利於培養艱苦奮鬥,勤奮學習的精神品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攀比上,必然幹擾正常的學習生活,心思往往很難聚集在功課上。一些大學生使用的電子產品十分高檔,為其打遊戲帶來便利,哪還有心思鑽研專業知識?小編覺得除了特殊專業的需要,其實電腦在大一可有可無,更別提高檔了!
  • 大一新生攀比開學「裝備」:「行頭、設備」都要比
    部分新生昂貴的「裝備」「行頭」引起了關注:某品牌電子產品幾件套、一線品牌護膚品、奢侈品牌服裝……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大一新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6%的受訪大一新生坦言周圍新生中攀比「行頭」「裝備」的現象多,衣服鞋帽、電子設備方面表現得最嚴重。
  • 過年回鄉感悟:農村人「攀比風」盛行,有了面子,失了裡子
    如果還要在家裡待下去,每天都要上百元的花費,時不時被人叫去打牌,又不能說不去,但每次小玩幾把就是上千元輸贏。與其在家裡霍霍錢,還不如去城市裡打工。發小的一番話引來了共鳴,確實,如今的農村攀比風氣盛行,這幾天回鄉明顯感覺到渾身不自在。大家在一起攀比房子、車子、孩子教育等,儘管人人都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可依舊無法釋懷。
  • 對比不攀比
    本來為了維持生活也就實屬不易,再加上社會上一些攀比之不良風氣不斷加劇,更壓得人有了出氣沒了進氣。生活中與人對比一下也未嘗不可,不對比也難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只有對比才能發現與人的生活差距,有了差距才會更加努力的去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努力才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才會有壓力。
  • 大一新生開學裝備花費過萬 學生攀比家長無奈
    小謝:用假期打工的錢買了臺電腦  與小楊不同,謝同學的裝備看起來比較輕鬆。「我學的專業是計算機,必須要有一臺自己的電腦。」小謝告訴記者,他不想讓家裡有太多的負擔,於是高考一結束就去附近的工廠打工,用打工的錢給自己買了一臺電腦。而3000多元智慧型手機則是爸媽出錢給買的。
  • 千萬別讓無謂的攀比,迷失了自我
    ——梁洪軍 前面鬧得紛紛揚揚的「凡爾賽文學」,帶著好奇我也去關注了一下,原來說的就是用很隱秘的方式變相秀恩愛及炫富。別小看這種秀法,居然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追捧。當然了,部分的人是和我一樣處於獵奇心理,還有部分人是真的很羨慕,憧憬自己也能過上那樣的婚姻生活。
  • 高中生攀比零花錢搶劫 活在虛榮怪圈不止是家庭教育失敗
    學生攀比風 資料圖小虎(化名)今年上高三,數日前,他竟然半夜獨自外出,搶劫他人錢物,被人當場抓住。據小虎交代,他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但因常與同學攀比零花錢,遂萌生了搶劫的念頭。對此,就連審問他的民警都不禁為之嘆息。
  • 大學生入學裝備變遷:檔次節節攀升 帳單越來越厚
    雖然我的裝備很簡陋,在同學當中顯得有些落伍,但是,當時的我是帶著對知識的深切渴望、對夢想的美好憧憬邁入大學校門的。此後四年,我也一直在為實現夢想努力著,度過了充實而快樂的時光。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大學新生的入學裝備一直在不斷「升級」,但我覺得除此之外,每一位大學新生在入學前都應該先「裝備」一下自己的大腦,認真地思考一下上大學是為了什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更好地度過大學時光,讓自己成長、成才。看得見的裝備是有價的,而希望和夢想是無價之寶。我想,如果青年學子們都能帶著希望和夢想上大學,那麼他們的大學時光肯定會過得很有意義。
  • 小孩子也要面子,做好這幾點,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成年人都好面子怕傷自尊心,孩子同樣,也有自尊心,有時候孩子鬧脾氣,可能就是你傷到人家的自尊心了。1、小朋友之間的攀比心理。有的小朋友看到別的小夥伴有漂亮的玩具,或者漂亮的衣服,或者是好吃的零食,自己卻沒有,心裡產生了落差,這時候就會很想也有同樣的東西。尤其是別的小朋友在他面前炫耀時,更是難以忍受那種打擊。一見到自己爸媽,就會也要樣的東西。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要教導孩子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不要盲目的滿足孩子的攀比心理。更要告訴孩子那種炫耀心理要不得,學會分享才會更快樂。
  • 放下面子,為自己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光子的指尖一直停在同一處,屏幕裡播放著動畫,但他沒心去欣賞,心裡想的卻是別的事情。因為剛才只是瞄了一眼,看到菜式都還挺經濟實惠的,而現在心裡沒底,也不知道最貴的要多少,要是……盯著光子看了足足一分鐘後,浩傑忍不住笑出了聲,菜單被他拿在手上晃來晃去,說:「還是那麼愛面子,怎麼的,還是你覺得我就是那種會坑你的人。趕緊的吧,你點兩個菜,我已經選好了。」
  • 家長的盲目攀比,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別讓你的虛榮心毀了孩子
    有人比車,有人比房,有人比包,但只要有了孩子以後,朋友圈變成了一個曬娃的地方,不論孩子在哪裡上學,上了什麼樣天價的補課班,還是孩子獲得什麼樣獎項,這些在朋友圈中都會讓父母覺得非常有面子,也許對父母來說,孩子是重要的,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表達方式只是在顧及自己攀比的那顆心。
  • 當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時,告訴他攀比只會讓他停滯不前
    所謂攀比心理,是刻意將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條件等方面與別人進行比較,並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攀比是現在普遍存在於孩子之間的一種現象,比如對物質條件,父母的社會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這種現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
  • 大學新生入學裝備清單:照片備足 電腦手機少不了
    近日,各大網商開始打出「入學數碼裝備」、「入學生活裝備」等廣告大旗,更有「大學新生裝備清單」等超強貼在網絡爆紅。那麼開學到底需要什麼,哪些「裝備」才能真正幫助新生迅速融入大學生活?記者採訪到幾位正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就讀的大學生,他們將以過來人的「火眼金睛」告訴你什麼才是新生入學最實用的東西。
  • 聊聊我所看到現在大多數家長的教育問題,表面為孩子實則為面子
    「現在讓孩子多學點,都是為孩子好,以後他會感謝我的」。每次聽到身邊有的家長說上面類似的言論我都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看來,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重點是教育,而大多數家長們已經忘了教育二字,將教育與學習等價,認為不斷的學習各種才藝就是教育。
  • 生活手術刀|9月開學在即,00後一套裝備超3萬,真垮掉了?
    馬上開學季了,突然感覺時間好快,如今邁入大學校門的都是00後了,作為物質條件極為豐裕的一代,他們的入學裝備標準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讓我們這些學哥學姐們自嘆不如。從客觀上來講,00後們的消費觀雖然相較於80後和90後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從總體上來講,還是充滿了理性和智慧,極少因為購買入學裝備而鬧得雞犬不寧、人仰馬翻。
  • 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很愛面子,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能滿足就滿足吧,他們開心就好。但很多家長又擔心,如果孩子習慣了事事攀比,養成了錯誤的價值觀怎麼辦?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熱衷攀比已不是個別現象。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開的車太普通,鬧情緒不願意上學;有的孩子過生日為了面子,拿著家裡的錢大肆揮霍請客;甚至有的孩子偷拿了父母的錢去買東西,還理直氣壯地說「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孩子有了攀比之心呢?
  • 別再打擊孩子的攀比行為了!孩子愛攀比,更易確立群體社會地位
    碩碩今年剛上一年級,開學一個多星期,就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攀比行為,讓人哭笑不得。比如:看到同學帶電話手錶,他就讓媽媽也給買一個,理由是:別的同學有,如果我沒有,顯得多沒面子!看到同學的鉛筆上有鉛筆帽,他就讓奶奶帶他去文具店買,理由是:這樣鉛筆就不容易斷了,我就能好好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