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闢謠:味精加熱後真的有毒嗎?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人民日報

味精加熱到270攝氏度時才會分解破壞,在一般食品的烹調溫度條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穩定的,不用擔心變質有毒。國際權威機構圍繞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評估研究,目前都沒有發現味精能產生某些危害

近日,微信朋友圈熱傳的文章《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稱「溫度只要超過100攝氏度,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

因受到網絡上「味精有害健康」傳言的影響,一些消費者對使用味精有顧慮,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味精在高溫烹調時會生成有毒物質,對健康有害;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食用味精會引起以頭暈、噁心、胸悶、四肢麻木為特徵的「中國餐館症候群」。

味精加熱後真的有毒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在超過120攝氏度時,容易轉變成焦穀氨酸鈉,但焦穀氨酸鈉對人體無害,只是沒有鮮味而已。味精加熱到270攝氏度時才會分解破壞,在一般食品的烹調溫度條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穩定的,不用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

味精這種調味品本身是否安全呢?據專家介紹, 國際上的權威機構圍繞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評估研究,目前都沒有發現味精能產生某些危害。只有個別動物實驗發現:在「大劑量」攝入下,對於某種非常敏感的老鼠可能會產生神經毒性。不過要達到這種效果,所需要的劑量遠遠高於人類食物中可能食用的量,正常飲食根本達不到那個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會確定味精是一種可靠的食品添加劑,除一周歲內嬰兒外,其他年齡組兒童都可食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在動物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現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下,長期食用味精對人體無害」的結論。

我國也完成了味精的長期毒理實驗,實驗得出與國際上一致的結論,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安全以正確使用為前提。鍾凱建議,不要長時間、習慣性過量食用味精。因為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鈉,高鈉飲食容易帶來肥胖,還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患病風險。過量的穀氨酸鈉也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所以一歲以下嬰兒不要食用味精,母親用母乳餵養孩子時,也應少吃或不吃味精。

在做飯時,味精使用應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產生苦澀的怪味。要想味精達到最好的效果,應該在起鍋後放入,待溫度降至90攝氏度左右放入,使菜餚完全吸收。

如何識別好的味精呢?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味精時,除了認準包裝上的QS認證,還可以從包裝上的「純度」指標看味精的等級,一般來說,純度越高則質量越好。好的味精晶瑩通透,顆粒均勻;而差的味精顆粒參差,互相粘連,顏色發暗,放進嘴裡嘗試,如果是苦澀的,就可能是混進了硫酸銨的假味精。另外,市面上售賣的粉體味精中含有食鹽,易吸溼結塊,貯存時要密封防潮,放在乾燥通風處。

相關焦點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解下
    這時候多數人關於「味精有毒」、「吃味精會導致疾病」,等一些言論開始糾結存在疑惑。對於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想要知道味精是不是真的有毒,首先我們要了解味精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通過小麥或是玉米通過發酵和一系列的提取修飾過程而製成的。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一下,央視曝光了
    味精在中國市場上的戰局越來越小,而蓮花牌味精也將近11年不盈利,最終慢慢開始衰敗。而近幾年其實每個家庭使用味精的次數越來越少,這是因為網絡上開始流傳味精有毒,常吃味精容易致癌等事情。雖然不知道事情的真實性,但為了自身健康能夠少吃就少吃,也導致味精越來越不出現在大眾餐桌上。那事情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味精加熱會致癌?雞精、味精還能不能好好吃?多少人在誤解它們
    味精、雞精是廚房常用調味劑,它們的實用性幾乎達到了每家每戶都離不開的地位。即便如此,一些媒體每隔一段時間就拿二位出來炒炒,並大張旗鼓的標註出:味精緻癌、味精加熱有毒等字眼,這讓不少主廚的大將開始望而卻步。
  • 雞精、雞粉代替味精會更安全嗎?這幾樣調味料有什麼區別?
    味精有毒,吃了會致癌的說法廣為流傳,幾乎每個家庭一夜之間都取締了廚房的味精,改用雞精、雞粉替代。但是味精真的有毒嗎?雞精、雞粉與味精有什麼區別?首先,很多人覺得味精顆粒透明而且形狀規則,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所以不安全。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經曝光
    聊到健康,最貼近生活的問題就是吃喝,在健康飲食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對於常吃的食物如此,對於經常食用的調味品同樣如此。說到調味品,市面上傳言最多的要屬味精和雞精了。有人說食用味精有毒,有人說味精緻癌,還有人說雞精也不是很安全。相對而言,味精和雞精可以吃嗎?用一些文字和您聊聊關於味精雞精的是是非非。味精有毒?
  • 味精有毒、致癌、會引起脫髮?真相在這裡!
    但近年來,味精卻背負著「有毒」、「致癌」、「脫髮」、「殺精」的罪名,讓人們有所畏懼。那麼,究竟味精真的有毒嗎?隨著膳食君了解一下! 謠言三:味精會致癌? 味精被食用後,經胃酸作用轉化為穀氨酸,進入血液,成為合成蛋白質的「要件」,並參與體內新陳代謝的過程,反而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味精真的對身體有危害嗎?在這裡給大伙兒闢謠了
    近些年有關於味精對身體的危害性的觀點,傳的議論紛紛,以致於很多人如今都害怕吃味精了,那麼味精真的是對身體有危害嗎?在這裡來給大伙兒闢謠了。 第一步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味精的成分,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非常容易溶解於水的化學物質。
  • ...味精緻癌,豬蹄補膠原……這些所謂飲食「常識」騙了你多少年?
    紅棗真能補血嗎?味精真的致癌嗎?骨頭湯真能補鈣嗎?05味精真的致癌嗎?謠言味精作為日常調味品,可以起到提鮮的作用。但很多人認為常吃味精會導致癌症的發生,更有消息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
  • 吃味精掉頭髮?雞頭含重金屬?魚膽有毒?這10個謠言有2個是真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闢謠,看看網上盛傳的這10大食物謠言,到底有幾個是真的。吃雞蛋不要吃蛋黃,蛋黃中膽固醇太高有人說蛋黃中含有膽固醇太高,會導致心腦血管髒病。味精吃多了掉頭髮很多老人都會說味精吃多了會血熱,還會掉頭髮。這真的是大錯特錯。
  • 媽媽說:炒菜不要放味精,吃味精會致癌,是真的嗎?
    「吃味精會致癌」「吃味精會變傻」「......」常吃的味精調料有這麼可怕嗎?它們不僅在大腦中參與蛋白質及糖的代謝,有益於改善大腦及神經中樞的功能,還參與了肝臟的解毒過程,降低血液中有毒的氨的濃度。所以,味精當然可以吃,而且適量食用還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曝光
    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又是關於味精和雞精的健康話題。只要您在網絡上搜索關於味精或者雞精的字眼,幾乎全都是負面的一些言論。有的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物品,如果你經常吃就會致癌;有的人說味精有毒,吃雞精會更靠譜;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雞精和味精,究竟孰好孰壞?它們到底能否放心食用?
  • 味精、雞精導致腫瘤?還能放心食用嗎?吃味精要知道這些
    說到「味精」和「雞精」,總是屬於站在風口浪尖的食物,近幾日,關於味精又有一篇名為《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的文章,不覺間又將其推向高潮,味精(雞精)真的有這麼可怕?高溫加熱之後真的會產生毒物?謹以此文,和大家聊聊關於味精的「是是非非」。
  • 闢謠| 銀飾發黑說明體內有毒?「銀針驗毒」是真的嗎?
    闢謠 | 銀飾發黑說明體內有毒?「銀針驗毒」是真的嗎?然而,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古代用銀器試毒,銀器能夠檢驗毒性」,因此,很多人便認為,佩戴的銀飾發黑就說明體內有毒。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銀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其本身是一種不活潑金屬,在常溫下不會析出,也很少與人體分泌物發生化學反應,可以起到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儘管銀的抗腐蝕能力比較強,但空氣中的硫、硝酸和氧化物都對其有一種腐蝕作用。
  • 味精,30年前已被證明無害,為何有人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
    很多人不吃味精的原因,是覺得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對身體有害,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味精經過加熱以後會變成焦穀氨酸鈉,而食用焦穀氨酸鈉會使人致癌。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關於味精有毒的謠言,很多權威部門都出來做過闢謠報導,但有人還是寧願相信謠言,不願相信科學。
  •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是人工合成的?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你家做飯還在放味精嗎?現在有很多人家裡做飯都不放味精認為味精對身體不好甚至致癌這,是真的嗎?美國FDA確認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將穀氨酸鈉歸於「公認安全」的範圍內——專家認為這種調味品/添加劑非常安全,可以不受《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FFDCA)中食品添加物殘留容許量的限制。
  • 味精有毒?鯰魚不能吃? 這10大謠言,千萬別信!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朋友圈總是謠言不斷 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 味精加熱會致癌?不要輕信謠言!今天告訴你背後的真相
    味精是我們一個日常的調味品,放到菜裡面、飯裡面可以提鮮,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說法,我們聽到在飯館裡經常有人要求:老闆,我這菜只放鹽就行了,別放味精。還有人說這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致癌。有人勸你呀,你經常吃了味精有毒,別吃啦。
  • 為何吃味精的人越來越少了?常吃味精真的「致癌」嗎?
    先問一個問題,你家廚房裡有白色顆粒狀的味精嗎?還是已經替換了包裝更加精美的雞精?若沒有,是什麼原因讓你告別美味的味精了呢?相信大部分不再吃味精,是因為聽說了它的「毒性」。事實上,近些年來吃味精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少了,那麼問題來了,味精真的如大家所說的是洪水猛獸嗎?
  • 炒菜時用味精還是雞精?雞精裡真的含有雞的成分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綜合養生每日推送編者按:味精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調味料之一,烹調時適量加點味精,可以使菜餚味道鮮美,促進食慾。但味精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一直存在,還一度被貼上「有毒添加劑」的標籤,那麼味精真的對人體有害嗎?此外,現在很多人選擇雞精替代味精,它是否是味精的升級產品?
  • 「味精會致癌」不靠譜 食用味精需要因人而異
    味精是很多人家中廚房的必備之物,只要在做菜的時候稍稍添加一點,就可以讓飯菜變得更加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每當把味精與健康掛鈎的時候,不少人變得憂心忡忡。在所有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言論中,最讓人擔心的無疑是「味精會致癌」的說法。那麼,味精真的會致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