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開拓者小傳》:我不是想讓你成為一個女孩,而是成為你自己

2020-08-29 橙西讀童書

有了女兒以後,我總是會特別注意,不要給她的活動打上性別的標籤。

女孩應該做什麼?男孩應該做什麼?這大概是我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句話。

比起這個活動是不是更適合女孩,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活動是不是適合她。

比如拍籃球,橙子很喜歡,沒事就喜歡在家拿著球拍著玩,但是舞蹈,她就興致缺缺,經常記不住動作。

她喜歡拼樂高,在幼兒園拼完一臺投籃機,回家立馬就要複製出一臺一模一樣的,但她也酷愛過家家,喜歡芭比娃娃,熱衷於給娃娃們梳妝打扮。

她對粉色著迷,執著地熱愛一切粉色的衣服和玩具,同時也喜歡藍色,因為那是「冰雪公主」愛莎的顏色。

我努力給她營造一個適合她的氛圍,而不去強調這個氛圍之下她的性別,

在挑選繪本的時候,我會有意選一些帶有「女性意識」的繪本,比如《紙袋公主》,這本書講的是王子被惡龍擄走,公主想辦法去救的故事;再比如《奧莉薇不想當公主》,奧莉薇討厭一切粉色的東西,她不想當那個等著王子來救的公主,她想做一個護士,或者去收養全世界的孤兒,或者當一名記者,或者當女王。

橙子平時會和我說,媽媽我最想要做的事情是當公主。但她也知道,公主不是一種職業,即便當了公主也需要工作,而她理想的工作通常和她那段時間看的繪本或者動畫片有關。

她沒有被洗腦成為一名「只想做公主」的女孩兒。

最近,未小讀出了一套繪本,叫《女性開拓者小傳》,介紹的是五個19世紀到20世紀的傑出女性的生平,她們在那個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時代,成為了她們所在領域的開拓者。

和橙子一起細細讀完以後,我推薦給所有家有女孩的父母們。因為這不是一套教女孩怎樣成為女孩,而是教女孩怎樣成為自己。

這套書有五本:

第一本是《蘇和一隻名叫「蘇」的恐龍》,介紹了古生物學家蘇·亨德裡克森是怎樣發現一隻霸王龍的完整骨頭的。

第二本是《米歇爾和「米歇爾彗星」》,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首位女性職業天文學家瑪利亞·米歇爾,她發現了一顆彗星。

第三本是《西爾維婭的莎士比亞書店》,講的是原莎士比亞書店創始人西爾維婭·比奇的成長故事。

第四本是《龍醫生與科莫多巨蜥》,介紹了兩棲爬行動物學家瓊·普羅科特發現科莫多巨蜥的過程。

第五本是《阿達的數字時代預言》,原來世界第一位電腦程式員是個女人,她叫阿達·洛芙萊斯,而她的父親是著名詩人拜倫。

這五位女性開拓者的共同點是:她們的成長沒有受到「女人應該如何」的約束,她們不是長成一個社會所期待的好女人,而是成為了一個有著優秀品質的人。

1、好奇心和熱愛,才能找到心之所向。蘇從小就喜歡讀書,她還非常善於發現,一旦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她就鑽到書本裡去探索研究一番。在她17歲時,她加入了一個尋寶獵人的團隊,滿世界地尋找奇珍異寶。他們曾潛到水下去尋找熱帶魚,去多米尼加的琥珀礦中尋找蝴蝶,在秘魯的沙漠裡尋找史前鯨魚的化石,最終在美國南達科他州找到了完整的霸王龍化石。

2、沉著可靠,可以被委以重任。瑪麗亞·米歇爾性格沉穩,做事可靠,當爸爸需要一個協助他觀測夜空的小助手時,家裡好幾個孩子,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瑪麗亞。在學會了使用望遠鏡後,她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她仔細地觀察夜空,測定方位,還專門去圖書館當管理員學習理論知識。

正是因為她的沉著,她耐得住性子年復一年地觀察星空,她發現北極星附近有一片不知名的光,是一顆彗星,最後這顆彗星被命名為米歇爾彗星。

3、投入和專業,才能做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瓊從小就喜歡和爬行動物做朋友,她16歲生日的時候,甚至帶了一條小鱷魚去上數學課。

瓊長大後如願成為了自然博物館的一員,在這裡她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精神,她在給爬行動物們設計新家時會考慮到照明和保暖,她會精心地清理動物們的傷口,給它們做各種高難度的精細手術。她還將自己關於動物的研究成果總結成論文,供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學習。

4、勇於追求自己的人生,才能找到新世界。阿達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但她的母親卻並不希望她成為一個數學家,而是想培養她成為一位得體的貴婦名媛。阿達在偶然參加了一個聚會以後,發現一個叫做查爾斯的人,查爾斯發明了一種可以洞洞計算多達30個數長的算術題。

阿達對數學的熱愛被徹底激發了,她和查爾斯探討各種想法,並且構想了一個不僅能夠處理數字,還可以創作圖畫、音樂的機器模型,但由於時代的限制,她的構想只能出現在論文裡。

這五位女性所做的工作,之前都是由男性承擔,她們在自己好奇心和熱情的引領下,成為了她們所在領域的女性第一人。

這套書在讀者中也獲得了極大的認可。在童書不是很好賣的現在,6月16日《蘇和一隻名叫「蘇」的恐龍》加印15000冊 。7月2日整個套裝5冊各加印4000冊。另外,《蘇和一隻名叫「蘇」的恐龍》還入選了2020 全國小學生分年級閱讀書目,還進入了全國「百班千人讀寫計劃」。

百班千人讀寫計劃是從2016年4月23日開始啟動的,由中國內地、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華語國家和地區的一線語文名師組成的導師團精選好書,線上線下同時展開教師共讀、學生共讀以及創意寫作,徹底打通讀寫教育。

和你的女兒一起讀讀這套書吧,讓她們也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女性開拓者小傳》:我不是想讓你成為一個女孩,而是成為你自己
    我努力給她營造一個適合她的氛圍,而不去強調這個氛圍之下她的性別,在挑選繪本的時候,我會有意選一些帶有「女性意識」的繪本,比如《紙袋公主》,這本書講的是王子被惡龍擄走,公主想辦法去救的故事;再比如《奧莉薇不想當公主》,奧莉薇討厭一切粉色的東西,她不想當那個等著王子來救的公主,她想做一個護士,或者去收養全世界的孤兒,或者當一名記者
  • 女性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而是成為她自己?這句話是錯的
    恰恰,在自然屬性上來說,C(成為母親)不是非A,且它實則可以是A1,即是A(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自己」和「成為母親」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且成為母親在現有社會情境中和女性天然的生理特質上,生孩子這件事,它是性別特質之一,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講,不可分割。
  • 《82年生的金智英》:成為女孩且做自己,從來都不是一種錯
    "就是不要因為我們身為女性,而對我們作出評價,而是希望社會給予我們的評價與我們的性別無關,只是把我們當成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希望每一個女性都可以在一個無關性別的條件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那就是最好的樣子。"
  • 因為愛你,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你,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想,這就是最美的愛情宣言。 也許,相愛只是一瞬間的感覺,是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閃光點;而相處過程中,當所有的缺點一點點暴露出來,與其說我們看到了對方的醜陋和不完美,不如說我們認清了自己,不懂得愛,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愛人。 當你遇見一個如彩虹般絢爛的人,並不是「天降奇緣」,而是你一直在努力追求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 一個女孩成為女人的過程:當你成了媽媽,什麼也就懂了
    他就像一個垂暮之年的長者,坐在公交車站旁的椅子上,自言自語。我所想說的,不是阿甘,而是珍妮,一個幼年時乖巧的女孩,尋夢,追夢,又一次的墜落,再一次的重生成了媽媽。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女人?我在珍妮身上看到了。阿甘再次見到珍妮,她很美,那種散發著女人獨有的母性特質。珍妮成了一個媽媽,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光彩。
  • 當一個女孩成為媽媽
    當一個女孩成為媽媽會不會很惶恐,很緊張?我的答案是:一定會。起碼我就是一個例子。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幾乎90後的我很獨立,情商很高,專業很強。婚後被父母催生,本來不想要孩子的我在流產後開始痛不欲生,作為醫生的我自己親自查出無胎心的那一刻,整個人是崩潰的。調養一年多,備孕、懷孕、生子,如今看看就是一場夢吧。直到現在自己抱著孩子都會覺得驚訝,哇,自己生了一個崽。在別人眼裡很開心很快樂的人生開始了。但是誰也不知道一個女孩變成媽媽是多麼的艱難。
  • 深度解析:開拓者輸給的不是勇士,而是時間
    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西決的第一場:索然無味。相信這是很多球迷看過之後的第一感覺,就連本場比賽的點評嘉賓楊毅老師都在比賽的末端打起了哈欠。說這是一場不屬於西決的比賽,有些過於誇張了,畢竟這就是西決的舞臺,而開拓者是憑藉自己的實力,硬是從雷霆和掘金手裡贏得的這一個名額。
  • 【好文推薦】不是讓自己成為別人,而是讓自己成為自己
    文學院孫鬱教授代表全體教師寄語畢業生:在社會經歷巨變的今天,希望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對失調的文化進行調試,對社會流行色保持警惕;堅持鬧中取靜,「不是讓自己成為別人,而是讓自己成為自己」。孫鬱教授表示,學校和老師將一直給予同學們祝福和信任,「堅信未來的不久,校史館將留下大家動人的名字。」以下是孫鬱教授寄語原文。
  • 被偷拍、下藥的 100 萬個女孩說:這不是我的醜聞,而是你的罪行
    一遇到事,解決思路就是女性要學會退一步去自保?其實,每次看到被侵犯的女生再被輿論攻擊,我就想說:女性當然會保護好自己,但更要大聲對錯誤的言論和行為說不。最先,也最應該認錯和被糾正的,不是女性自己。而是那些偷拍、分享視頻的人。
  • 在我選擇改變性別之前:我每天向上帝祈禱讓我成為一個女孩
    小艾/口述在我父親的觀念裡,生一個兒子很重要。他總是告訴我,有了五個女孩過後,他幾乎放棄了生一個男孩,如果真的放棄了,這對他將意味著什麼。在我的整個童年時代,我對父親只有一種感覺:「我很抱歉,我不能給你想要的東西。」
  • 不是成為你想要的,而是成為你所相信的
    中文: 不是成為你想要的,而是成為你所相信的所以,相信自己,努力了就會變得不一樣!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 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without direction, there is no life.
  • 馬伊琍: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女人的價值就是成為你自己
    我個人認為:的確也不太應該把「生育」與「女人價值」相提並論。別人主動說起的,你可以闡述自己想法。自己主動提起的?大可不必。當然,馬伊琍是女明星。她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出自己的理解亦是無可厚非。不過,沒有講到點子上。馬伊琍似乎想說的是:女人生不生孩子沒有關係,你要成為你自己、這個才最為重要。可,馬伊琍不具有說服力啊。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馬伊琍是有兩個女兒的。如此「現身說法」,談不上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 成為:米歇爾.歐巴馬自傳丨你是自己的王,無需他人為你加冕
    《成為:米歇爾·歐巴馬》這本書非常接地氣,以我為主線,根據自己角色的轉換,分為三個章節完成--成為我,成為我們,成為更多。關於讀書,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道:孩子,我要求你用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你想過怎樣的一生》我不想讓你成為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你呀別再關心靈魂了,那是神明的大事,你所能做的,是些小事情。諸如熱愛時間,思念母親,靜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樣清白。——海桑 《你自己來吧》海桑的詩《你自己來吧》妥帖地表達了我對《你想過怎樣的一生》的感受。從0到100歲,一個人該學會的人生大事,其實都存在於生活的小事中。
  • 我想成為一名設計師,一個特別的設計師
    在白宮,小黑人婦女康多莉扎·賴斯出生在一個種族歧視嚴重的國家,但作為總統的幕僚長,她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最終成為了美國國務卿。作為一個年輕的演員,成龍在戲劇班努力工作,成為了香港的明星。這些都是他們在面對生活挫折和克服困難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果他們從困難中退縮,避免挫折,今天就不會如此成功。
  • 從《82年的金智英》說起,女性為什麼難以成為自己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韓國女性的人生報告書。電影雖然只講述了金智英從一個女孩到為人妻為人母的故事,但它卻是千千萬萬韓國女性共同的故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共同的名字:金智英△因為男女不平等而被犧牲的不止是金智英,還有金智英的媽媽和更多的女性中國的母親,都是超人。卻沒有人記得,她們也都曾是小女孩。女性能成為任何人,卻難以成為「自己」。
  • 我希望你能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認為的你
    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把自己的夢想告訴別人時,別人告訴你:「別做夢了」「現實一點」的時候,你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嗎?那也許是你第一次告訴媽媽我想當太空人、美國總統、超人,或者是你第一次跟好朋友說長大了要當一名公主住在城堡裡。
  • 「因為你,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因為你,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宮崎駿晚上好,我是江小易。今晚跟大家分享一個充滿甜(酸)甜(臭)的戀愛小故事。《愛情公寓4》我是一個很會做好吃的,甜品,家常菜……朋友圈大部分發的圖片都是美食,而且一般都是選擇在深夜放毒。記得那會我還說,以後一定要找一個愛吃的男朋友,然後做很多很多好吃的給他。
  • 謝謝你的愛 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 要讓愛情成為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漂亮,每個方面都變得更好,那個人就會自己回頭看你。 」絲絲跟我聊天痛哭,因為她失戀了。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單方面的被動放棄了。因為他結婚了。絲絲的單戀故事,我們這些朋友是都知道的。那是從高中開始。
  • 別只叫我女孩:這女孩對我說要成為最好的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上刻著一條神諭:認識你自己。從聖人先哲蘇格拉底到如今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會凝思琢磨這句話的含義。認識自己,難道很難麼?其實是的。比如一個女孩的成長曆程,這一路上可能也如俄狄浦斯,披荊斬棘,最終成為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別只叫我女孩》就是一本難得剖析女孩成長真相的書,不僅適合女孩與成熟女性讀,也適合媽媽讀完講給自己的女兒,輔助自己女兒健康成長,安全度過迷茫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