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試驗性質的轉載,若效果不佳則將不再轉載到此處)
來信
親愛的龍小:
您好,我是黎文竹。今天寫信給您,是因為我在學習上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我現在在複習高考,雖然說前幾次模擬考試我數學能考110多,英語能考110多,但是我語文考試老是「翻車」,每次都是只能拿70多的分數。每次語文考試的試捲髮回去,我都看到語文的作文題答得一塌糊塗。不是拿30分,就是只能拿20幾分,甚至有一次最多只拿了18分。
我真的很懷疑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寫不出一篇合格的考場作文。我看了一下浙江的那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覺得寫好一篇高考作文,真的好難啊。難道說,我真的得像浙江的那位考生那樣,學習著用很生僻的東西去寫高考作文嗎?
不知道你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在考場上的作文題能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比較不錯的分數呢?希望能儘快收到您的來信。
急,非常急,在線加急!
祝:
身體健康
黎文竹
2020/8/9
回信
親愛的同學:
您好。看了您所寫的來信後,首先我必須要指明一點,你真的不應該而且不值得學著像浙江的那位寫《生活在樹上》的考生那樣,用很生僻的東西去寫高考作文。而且,這樣做,不僅僅需要非常巨大的閱讀能力,而且,這樣做會極其容易「翻車」。
你如果說真的想在高考考場上在作文題上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不錯的分數,那就應該要弄明白,高考作文想考你些什麼。在高考考場上,根據作文題目的要求,用50分鐘寫好一篇800字的文章,實際上考的就是你根據要求快速寫作的能力。你之所以在模擬考試上老是「翻車」,很有可能有兩個原因:要麼你老是寫偏題,寫離題;要麼是你真的不能夠在50分鐘內寫好一篇800字的文章。
如果說是後者,那我建議你提高一下寫作速度,爭取在平常的練習上做到45分鐘內寫好800字作文。如果說是前者,我建議你好好研究一下考綱,並且建議你在寫作文的時候養成好習慣,花個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寫個簡單的提綱(提綱的話寫明一下大致怎麼去解讀這個題目,大致上說明開頭怎麼寫,中間怎麼敘述,結尾怎麼點題)。不過,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我都絕對不推薦你像那位浙江考生那樣,用非常生僻的作文素材來寫作文——不僅僅浪費你的精力(你在那兒所浪費的精力,都已經可以把你的數學和英語分數再拉個十幾二十分了),而且還非常容易「翻車」。
當然,也有可能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文章錯別字連篇,標點使用不規範。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在平時的練習上多多注意,在平時練習的時候預留大約5分鐘的時間認真檢查一下作文,避免錯別字扣分。(錯別字一個字1分,最多5分,標點錯誤3處以上酌情扣分,這些點的扣分是非常不應該的)
實際上,你如果說真的想在高考考場的考場作文上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比較不錯的分數,你真的必須要弄明白一個問題,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到底是如何的?
我問過我的老師,我的老師給了這麼一個表格給我:
實際上,如果說你真的想在高考作文上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不錯的分數,你就應該想想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到高考作文要求的符合題意,中心明確;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文採深刻豐富。高考作文的評分是分三部分的(滿分60分),一部分是基礎分(20+20分),還有一部分是發展分(20分),如果說你都能夠在這兩個層面混到第二等的分數(第二等的話是11-15分),那麼基本上高考的問題就不是特別的大。
想要在高考考場上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不錯的分數,就要想想怎麼做到作文符合題意,中心明確,並且要做到符合字數要求,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而不應該去想怎麼通過模仿那篇《生活在樹上》的寫作方式來達到這樣的目的。
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是以正能量,主旋律,日常生活為主題,因此,模仿《生活在樹上》那樣用極其生僻的典故來寫作文,只可能是照貓畫虎,毫無幫助。甚至說,當初,給那篇作文評的39分(滿分60分),我的老師都覺得是一個極其合理的分數。
既然說想要在高考的考場作文上混到一個合格,甚至說不錯的分數,除了我在一開始建議你的提高寫作速度,在寫作文之前列明大致提綱,好好檢查有沒有錯別字等這些技術問題之外,我更建議你要留心日常生活,關心國內外大事,括寬自己的視野——畢竟不僅僅這比起像那個考生那樣鑽牛角尖那樣鑽研那些生僻東西要簡單好用,而且這樣做對於你理解高考作文題目更有幫助。如果說你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你在高考的作文題上,能不能拿到50分我就不能保證,但是,至少拿到40分的確不會是很大的問題的。
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有所啟迪和幫助,同時祝您身體健康,學業進步。
龍小
2020/8/11
腳註:
這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是怎麼在高考作文上混到一個合格,乃至說不錯的分數。
為什麼我想在這期《我想和您聊聊天》上討論這個問題呢?這和最近的那個浙江高考作文事件有關。這次的浙江高考作文事件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引發了一個爭論:到底什麼樣的高考滿分作文才能夠符合公眾的期待?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的高三學生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對於這個事情,相比起探討什麼樣的高考滿分作文符合公眾的期待,探討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高三學生學習對於正在複習備考的高三學生來說才有真正的意義。
我想在這篇文章的腳註的最後引用馬前卒在《睡前消息》在第150期的時候對這個事情的評論作為這期《我想和您聊聊天》的收尾(雖然說馬前卒在解讀這個評分標準上有一點點問題,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都是獨立的,不過有所聯繫,基礎等級只管那40分基礎分,發展等級只管那60分裡面的20分,基礎分40分的多少,對於發展等級的給分的確有一定影響):
「我贊同這是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但是給滿分略有牽強,後面兩個老師給55分是正確的,拿到滿分60反映了審查組成員的個人傾向。......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制定考綱以前就應該考慮到,儘量讓考綱引導實用性學習,而一旦考綱確定,就必須允許別人基於考綱去踩點拿分。......如果我們要反思,我們就應該要反思高考考綱本身的標準設置問題,而不應該質疑中學生是否取巧拿分。」的確,這篇高考作文真的就好像我在這期我想和您聊聊天所強調的那樣,不值得而且也無法去學習。如果說真的想在高考的作文上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學習這個,反而只會照貓畫虎,毫無用處。
(下一期《我想和您聊聊天》將於8.13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