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變Toilet我感到自豪 老外志願挑英文標識(組圖)

2020-12-11 搜狐網
攝影/本報記者賈婷

杜大衛在故宮挑錯兒(資料)

  昨天下午,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在這裡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北京將在今年年底完成公共場所不規範英語標識的更換。

  這個時候,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一個房間裡,剛剛當選為「2006年北京十大志願者」的美國外教杜大衛(DavidTool),正在翻閱著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不久前公布的英文譯法標準。

  這個專門為北京的公共場所的錯誤英語標識「找茬」六年的志願者,終於看到了自己的成果被固化成標準。

如今,看著北京街頭公共廁所的「W.C.」標識逐漸變成「Toilet」,老杜說自己的志願行動得到了響應,感到很自豪。  

給英文標識「找茬」源自一次「笑場」

  60多歲的杜大衛鬍子花白,一身唐裝,身體挺拔靈活,為了給北京公共場所的錯誤英文標識找茬,老杜到現在已經忙活了六個年頭。到底當初是什麼事情讓這位美國人變成了北京最著名的英語挑錯志願者,杜大衛說是一次外國人在北京戲院裡的笑場刺激了他。

  事情是這樣的,剛來中國的杜大衛教授,在北京一所著名的戲院觀看了一場京劇表演,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看戲,舞臺左側是中文字幕,右側是英文字幕,而英文字幕的翻譯搞得一塌糊塗,很多翻譯甚至讓現場的外國觀眾笑得前仰後合。記得當天上演的是《大鬧天宮》,孫悟空騰雲駕霧出場時,字幕上竟將祥雲(Clouds)譯成了Clods(土疙瘩)。對蹩腳的翻譯,外國觀眾哈哈大笑起來,而中國觀眾對此莫名其妙,甚至有人投來不滿的目光———這場面讓杜大衛感覺很尷尬,愛面子的他決定儘自己所能,改變這一切。

  「那次『笑場』是因為翻譯錯誤引起的,讓我覺得現場的外國觀眾很沒面子,中國觀眾也很沒面子,有時一個簡單的錯誤,就會使外國遊客對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產生誤解。」

  於是,杜大衛提筆給中國文化部寫了一封信,表示可以志願為名勝古蹟撰寫水平更高的英文導讀,沒過多久,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找到他,對他的提議表示認可和感謝。從此,杜大衛變成了一個專門給英語標識挑錯的志願者,還被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聘為「專家顧問」。  

看到英文標識有錯心裡就痒痒

  杜大衛從2001年來到北京,開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任教,到今年已將近六個年頭,在這段時間裡老杜給北京的英文標識挑錯無數,甚至到了「上癮」的程度。

  老杜說自己是學分析思維的,所以特別在意正確無誤,每當看到有錯誤的譯法,就非得糾正過來不可。老杜走在街上,最關注的就是中英文標識,看到標識心裡就痒痒,如果在路上看到錯誤標識,他一定會把錯誤通知相關部門;在店裡看到錯誤的英語標識,就馬上通知老闆並叮囑儘早更正。對於一些自己讀著彆扭,但又是長篇大論的景觀介紹,老杜就把它用相機拍攝下來,然後回去慢慢修改,再把改後的文件用電子郵件或傳真傳回去,沒有電子郵件的地方,老杜會親自把改後的文本送到主人手上。

  為了給故宮的英文挑錯,趁著故宮大修的當口,他一次次來故宮,反覆校譯故宮的各種解說詞,杜大衛要求自己百分百的正確,讓這些即將刻進大理石的英文不貽笑後世。老杜的翻譯黃先生告訴記者,前些日子,老杜還給一家朝陽區的著名肛腸醫院挑出了英譯錯誤。原來,這家肛腸醫院在街頭的大標牌中英文譯法很不規範,醫學專用名詞「肛腸」被翻譯成很俚語的說法。老杜發現後專程找到該醫院,建議醫院改換標識。不久,這家醫院便更換了規範的英文標識。  

在老杜建議下北京公廁不再叫「W.C.」

  細心的人們可能注意到,北京一些五星級賓館飯店的衛生間已經不再用「W.C.」,而是改成了更接近美式英語的「Toilet」。這個微妙而巨大的改變就與杜大衛有關。老杜告訴記者,「W.C.」其實是英國本土的俚語,而很多美國人根本不知道這個詞的含義。而「Toilet」來源於拉丁語,用這個詞,不管是英國人、美國人、義大利人還是西班牙人,都能夠迅速地找到「方便之門」。

  為了讓北京的「W.C.」變成「Toilet」,杜大衛特意跑到英國大使館,對「W.C.」與「Toilet」兩個單詞的源流進行了一番考證,認定了這種改法完全必要。作為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的35名顧問之一,老杜努力用自己的觀點說服了標準制定者。

  最終,委員會決定依據在中國商務活動中應用最廣泛的美式英語來制定。因此,「W.C.」(衛生間)和「WayOut」(出口)被更為常見的「Toilet」和「Exit」所取代。

  杜大衛低頭笑著告訴記者,看著滿大街的公共廁所「Toilet」替代了「W.C.」,他很自豪。  

作為志願者我要給老年人樹立一個榜樣

  昨天,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邀請杜大衛參加英文標識標準頒布的新聞發布會。杜大衛沒有去開會,而是在家調研起英譯的中國菜名,讓中國菜單的英文譯法也規範起來,是老杜下一個夢想。

  記者看到老杜收到的各類菜名翻譯有90多頁,其中很多翻譯也讓人哭笑不得。例如驢打滾被翻譯成打滾的驢(Rollingdonkey)等等。老杜說他喜歡中國菜,所以對校正這些菜名格外感興趣。

  說到自己當選「北京十大志願者」,老杜很是不好意思,一再說自己和那幾個人比起來,其實就是做了點小事,自己實在擔不起這個名頭。不過老杜的挑錯還是影響了許多人,甚至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還有人尋上門來,想加入給北京英語標識「找茬」的隊伍。

  談到自己的志願者身份,老杜說最大的意義是給老年人做了個榜樣。「我雖然60多歲了,也算個老年人,但我覺得我自己還有用,因此很高興,很高興就會很健康,很健康就會很長壽。所以我覺得老年人也都能像我一樣,成為健康快樂的志願者。」

  感謝黃杰對此文提供的幫助  

三十五位語言專家把關英語標識譯法  北京公共場所雙語標識年內完成規範

  本報記者陳凱一報導昨天,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劉洋在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年底,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將進一步規範,雙語標識招牌的更換工作將全部完成,不規範和混亂的雙語標識將在北京「絕跡」。據介紹,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聘請了35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的語言專家為英語標識設置以及英語翻譯的準確度把關,用去年和今年共兩年的時間對北京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標牌進行統一規範,編寫出版了包括通則、道路交通、旅遊景區、商業服務業、體育場館、醫療衛生六部分的北京市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地方標準。據統計,去年底,城八區市政道路的6530面英文標識牌已經全部更換。

相關焦點

  • 整治英文標識 北京取締「WC」
    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公共場所、道路標識的名牌等都將換上地道的「英文名」。  「WC」將全部換成「Toilet」  前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田麥久對「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的建議進行了重點督辦。據了解,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將針對旅遊景區、商業、文博、文化設施、地鐵公交、醫療衛生、體育場館、環衛設施等領域的公共場所,進行英文標識的整治。
  • 晚安英語1126|上廁所別說「go to W.C.」
    一說到「廁所」,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會浮現英文作為一個標識,在中國還挺常見的。但是如果在國外,那麼就儘量不要用WC.「WC」 是 「water closet 水櫥」 的縮寫形式,它是一個舊式說法,借用 「水櫃」 來婉指 「廁所」(很早以前,廁所Toilet裡都有水箱water closet)。在大多數英語國家,人們已經不再使用它了。所以如果你說wc,老外可能聽不懂。
  • 「toilet water」別翻譯成「廁所水」,真正的含義差得遠了!
    「toilet water」是一種有香味的液體,用於皮膚上,也就是「淡香水」。toilet water源自法語eau de toilette,用過香水的朋友可能會留意到,有的香水瓶子上可以看到這個法語。
  • 廣州標識英文名引反響 市民稱翻譯越簡單越好
    據大洋網調查,近50%的網友認為有必要對通用標識的英文譯法進行規範性調整,因為「譯法不規範會讓外國人笑話」。採訪中,不少市民還就一些標識的英文譯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對於外國人來說,「標識英文翻譯越簡單越好」。專家:5原因致翻譯錯誤標識英文翻譯不規範、翻譯錯誤,不僅在廣州屢見不鮮,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存在。
  • bathroom,WC,toilet,restroom,「上廁所」該說哪個?
    不過,我們在講究中文時,英文卻被忽略了。在非英語的國家有這麼一個普遍問題:人們學一個單詞,大多只學詞義,卻不知其是否適合使用。於是,WC就成為了大多數非英語國家對洗手間的稱呼。現在問題來了,人家老外用這個詞嗎?我們先來說說WC這個詞的原本含義吧。
  • 上廁所用英文說「I want to go to the W.C」?你就out了!!
    想問問大家,平時與外國友人在一起,遇到「人有三急」或者想去趟衛生間補妝,英文會怎麼說?
  • 看「中國式」英文標識,老外靠猜?深圳開展首次糾查
    原標題:看「中國式」英文標識,老外靠猜?深圳開展首次糾查 聯合督查小組現場檢查口岸英文標識準確性。(準確譯法) METRO  市外辦及翻譯協會組成聯合督查小組開展首次糾查  「這些標牌的英文譯文我基本能看懂,但很多地方的用詞和說法都有不妥。」
  • 英語掃盲:別再把廁所叫做W.C.了
    很早以前,廁所Toilet裡都有水箱water closet, 人們一提到water closet就想到了toilet,因此water closet就成了toilet的代名詞。後來為了方便,人們就用water closet的開頭字母W.C。來代替toilet。如果你想「Go to W.C。」,你可以委婉地說:「I want to wash my hands。」
  • 武漢將統一公共場所英文標識 公廁譯為Toilet
    武漢的外國人越來越多,而我市諸如「廁所」的叫法卻是五花八門,難讓外國人感到方便。昨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底,我市將啟動「家在武漢」工程,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其中,公共場所將啟用規範的中英文對照標識,如公共廁所統一叫作「Toilet」。
  • 「我在上廁所」是「I'm in the W.C.」嗎?老外才不這麼說!
    想問問大家,平時與外國友人在一起,遇到「人有三急」或者在衛生間補妝,英文會怎麼說?相信很多小夥伴會不假思索的說: " I'm in the W.C." 。在英文中,我們要表達「廁所」這個單詞,可見W.C.和toilet 是不合適的,那麼用哪些詞會比較好呢?
  • 路牌英文又鬧笑話 坑老外呢?Middle、Niddle傻傻分不清楚(組圖)
    (原標題:路牌英文又鬧笑話 坑老外呢?Middle、Niddle傻傻分不清楚(組圖))   0    成都中環路錦華路段路牌錯誤 Middle、Niddle傻傻分不清楚
  • 國人不懂老外迷糊 中文式英語在桂林隨處可見
    核心提示:桂林一些涉外飯店、旅遊景點、交通幹線等處的英文標識錯誤百出,有的是翻譯語法有錯,有的是英文和漢語拼音混用,有的是譯文走樣,以至於出現懂英語的中國人看不懂、外國人也看不明白的尷尬局面。  中文式英語,讓老外摸不著頭腦  桂林是一座國際化的旅遊城市。
  • 塔小 梅宇軒佳作:我為我感到自豪
    我為我感到自豪塔山中心小學三(6)班 梅宇軒我為自己感到自豪,因為我在一次運動會上得到了大獎,還有我在班級裡能像百靈鳥一樣的歌聲讓許多同學都瞪大了眼睛。那天天氣是湛藍湛藍的,雲彩在天空中飄揚,小花小草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 廈門郵輪中心英文標識出錯 這翻譯弄暈老外(圖)
    郵輪中心的英文標識出錯,不僅起不到指示作用,還可能把外國遊客弄暈了。   標識英文翻譯太差勁   前天,網友「紫雪藍海」反映:「東渡郵輪中心出現了好幾處英文標識錯誤。」   該網友說,郵輪中心地下車庫中所有「二層」,英文中的「2」不知跑哪兒去了。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地下車庫指示牌上,標識著「候船大廳(二層)」及「衛生間(二層)」的中英文,其中「二層」的英文標為「nd Floor」。
  • 黑龍江省志願服務標識正式發布
    2020年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志願精神,促進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現正式向全省發布和推廣使用「黑龍江志願服務」LOGO統一標識。
  • 我為中國人的越來越強大優秀而感到自豪
    我尊重所有可以為國家為亞洲人爭光的人。我們有不足可以改可以進步。但是絕不應該做自己拆自己的臺,自己嘲諷自己人的事。走過很多地方。我越來越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我為中國人的越來越強大優秀而感到自豪。有很多運動員為祖國燃燒了自己的青春。一身的病痛。無論他們英雄歸處。都是值得尊重的。
  • 「雞蛋裡挑骨頭」的英文是?
    完整解說版,快戳錄音↓↓↓ 音樂: Feel Like I Do節目的全部英文文本、精選段落跟讀、生詞表達在公眾號【會員課程】中同步更新。我記得我小時候看我爸吃我剩飯,心想將來我才不吃孩子剩飯呢!結果... 現在的小孩子實在太挑剔,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的。  說起挑剔,除了picky,還有什麼其他詞彙可以表達呢?
  • 30位老外為西湖找茬:外語講解員少 標識不明顯
    外語講解員有點少  英文標識不夠明顯  昨天上午,30人的國際友人團從靈隱景區開始了一天的走讀西湖兼「找茬」行程。  「這個石像(飛來峰造像)有什麼故事嗎?」團隊裡有不少來杭不久的留學生,靈隱寺對他們來說還很陌生。
  • 「上廁所」不要再說"go to W.C."了!這樣說真的很土!
    上廁所的英文表達你一般怎麼說?還記得以前上學蔥蔥每次上廁所都會問同桌:要不要一起去W.C?今天蔥蔥就要跟你說,去廁所不要再說go to W.C.了,因為在外國,他們基本上已經不用這個表達啦,快來和蔥蔥一起學習新的表達方式吧!我們經常把想上廁所說成「I want to W.C.」
  • 廁所譯成「tollet」公園英文標識出錯
    原標題:廁所譯成「tollet」公園英文標識出錯   昨日,團結湖公園內「水深危險」標識牌的英文翻譯中,將「Caution」一詞錯寫成「Cautionl」。   新京報訊 北京共有169個註冊公園,很多公園都豎起中英雙語標識牌。但是,「tollet」是什麼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