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民宿村 留住美景留住人

2020-12-25 浙報融媒體

蘆茨村一景

「桐廬182個村,村村都要成『鄉村』,今後就是要把對民宿村的環境要求慢慢推行到各個村落,讓農村更像農村。」 桐廬縣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施宇昕說,他認真學習了十九大報告,感受很深:很接地氣、鼓舞士氣。

「報告對農村建設給出了很多方法,也給農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他說,今後他們就要以報告中要求的「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去做,注重「美麗鄉村」建設的生態化。

「我們會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去引導,去保護我們生活的農村,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施宇昕說,只有順應自然,保護好環境才有發展的農村,事實也證明只有守住了自然才有鄉村的未來,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位村民的小確幸:

做好屋內生意 保護好屋外環境

朱金釵今年59歲,是桐廬蘆茨村「憶·松樹嶺」民宿的老闆娘,這棟在她年輕時建的老房子最終變成了一張崇尚自然的金名片。

她的房子就在村頭,建造於26年前,100多平方米,一面靠水,兩面背山。「老房子有沉降,總說要拆了重建。」朱金釵說,去年3月一家人商量著開始打報告,想把房子建成鄉村小別墅的樣子:比如有靚麗的外飾、巨大的院子,和新潮的家具。

最開始,朱金釵認為砍了門前的樹就能多停幾輛車,這樣會對民宿今後的經營有好處。她的一些朋友也支持。

最後沒能成——兒子認為要把房子外部的每一棵樹、每一塊山石保留原樣,哪怕採光、停車受到影響。

房子斷斷續續地建造,加上內外裝修,今年7月29日開業。「開業後到十月中旬,幾乎每一天的房間都是滿的,自駕遊的客人來自各地。」她說11個房間連續客滿一度讓她自己都覺得奇怪。她去問客人,對方說:「這個地方環境好,就像呆在山裡一樣。」

「不動一棵樹,不佔一線河,不挖一寸山」最終讓這棟老屋新建的房子「熱鬧非常」。「好環境能生金子。」 朱金釵說她非常支持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她說一戶人家環境好僅僅是一個點,只有全村的生態環境都好了,才會形成一個集群效應,那麼就會引來更遠的客人。「專注做好屋內的生意,保護好屋外的環境,不去破壞少去打擾。」

一位副鎮長的定心丸:

在「自然」上更進一步 並非一味以新替舊

「憶·松樹嶺」所在的蘆茨村,杭州過去的車程約1個半小時。快進村時要穿過一個隧道——大峽山隧道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桐廬縣城,一頭挑著包括蘆茨村在內的恍若仙境的「慢生活體驗區」。

明明桐廬縣城日出,這裡卻是時雨時晴,去往這個由多個鄉村構成的體驗區的路上,一段路水汽淋漓,一段路雲山蒼茫,跟畫一樣。

「一個鄉村的生路,就是『多元鄉村』的縮影,沒有什麼萬靈丹。」華雪芬是富春江鎮副鎮長,也是慢生活體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她說如果有,那就是兩個字:自然。她說,以蘆茨村為例,這個村子裡的房子,最近5年中,主體建築幾乎都沒有動過,新審批的房子也被嚴格要求必須和周邊的環境相協調:面積大小、房子高度、外立面裝飾也有要求。

村子改造時,無論是設計房子的人,還是動手改建的村民,都特別注意了對美的發現與保留,並不是一味以新替舊。「數百年形成的村落布局,這裡有很多歷史故事和鄰裡關係。包括每一條路,每一道籬笆,更不用說村頭的小溪和周邊的青山,都要得到尊重。」蘆茨村一位黨員幹部說,這個村也曾經和其他村莊一樣,閉塞、貧窮,青年外出。但隨著最近幾年來「美麗鄉村」推進,一切都在變化。

華雪芬對十九大報告中的兩個地方特別關注:第一處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期不變」;第二處是「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一個是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一個是明確了我們今後工作大的方向。」她介紹,蘆茨村是個民宿大村,村裡人80%都經營民宿,大家對自然和環境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村的民宿才有市場——去年該村的戶均收入超過40萬元。

「今後還是要在『自然』上更進一步。」她說,他們會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同時發展綠色產業,使農村得到更好發展。當地已經準備以區塊發展的形式來保護、發展原始生態條件較好的青龍塢村;現有約40公裡綠道/遊步道會被進一步延長;採摘、農業觀光等綠色產業也已經在緊密計劃中。

一個縣的美麗願景:

建設農民熟悉的鄉村 農民期望的鄉村

「鄉村振興」,變成了一個熱詞,激蕩著正在發展著的鄉村,鄉村也迎來了一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發展機遇。

蘆茨就像一支大試管。路子走得對不對,對環境保護得好不好;當然也包括怎麼樣才能讓外出的村民「回家」——不用爭論,只需把經反省與扭轉後的嘗試放進試管……

農業、農村、農民當下和未來的問題就會在一起反應,路徑清晰可見。

施宇昕相信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認真考量每一個村的特點,並根據特點因地制宜、鄉村就會成為環境好、發展快、幸福感高的地方。

桐廬正要推出兩個做法——

破除「純鄉村旅遊」,綜合利用農村資源,做到一二三產業全面融合;在美麗鄉村建設、環境保護、自然恢復方面,接下來的5年,政府將持續投入1.4億元(聯動社會資本共計約5億元),在綠色經濟的大旗下破題「村級經營性收入」。

施宇昕對錢江晚報記者說,他們的未來不是建設城市公園或者花園小區,更不單單是為了讓城裡人玩,他們更想要的是「農民熟悉的鄉村、農民期望的鄉村」,要「讓花鳥蟲魚回來,讓能致富的勞力回來、鄉土文化回來,把項目帶回來、把新農村的新思想引進來」。

這些回來了,那麼鄉村的一切就都「上去」了。

相關焦點

  • 浙江桐廬空心村引逆城市化 民宿成鄉愁寄託(圖)
    秉承著「寧可發展速度慢一點,也要保護好山水」的桐廬,有著吸引人的資本。率先完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行政村全覆蓋,率先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權覆蓋,率先實現全域河流隨處隨時能遊泳……  桐廬縣農辦副主任吳國龍介紹,在環境基礎上,要藉助美麗的資源,變為經濟發展的優勢。民宿是一條實現這其中轉化的道路。「吸引人來了,還要留人。」他說。
  • 桐廬:美麗經濟找準突破口 鄉村民宿名片漸亮
    「既建設新農村,又經營新農村,我們以鄉村民宿為突破口,要讓美麗經濟最終化為農民的美好生活。」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介紹,目前全縣14個鄉鎮、街道興辦鄉村民宿的熱情高漲。20個首批試點村中,已有14個村啟動經營,新增鄉村民宿床位3550張,節假日入住率超過九成。
  • 來自雲南的調查: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
    2018-05-25 18:16 | 中國西藏網 | 記者 徐元鋒海鷗在洱海翱翔覓食住在「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雲南騰衝市銀杏村一家民宿裡,遊客感受靜謐夢幻的景色沿著鋪滿厚厚松針的山道前行,一路是不知名的野花,蒼翠的雲松垂下長蘿,山風獵獵,頭頂滾過陣陣松濤
  • 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來自雲南大理、香格裡拉和騰衝的調查
    原標題:民宿如何留住「詩和遠方」(人民眼·旅遊轉型升級)   住在「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雲南騰衝市銀杏村一家民宿裡,遊客感受靜謐夢幻的景色(攝於2017年11月14日)。楊婀娜攝(人民視覺)
  • 密雲區古北口鎮河西村 「百家姓村」留住鄉愁
    密雲區古北口鎮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河西村,由於全村600多戶,共計1700餘人口中,包含了136個姓氏,河西村被譽為「百家姓村」。記者在鄉情村史陳列室見到了老支書張玉山,他說,「百家姓」是村裡最亮眼的歷史記憶,也是今後發展民俗旅遊的第一招牌。
  • 漳州南山文化生態園:留舊,留住「鄉愁」
    3月16日上午,在漳州南山文化生態園裡,幾位市民在古香古色的水塔前面「打卡」後,又繼續欣賞起南湖的美景。 這座水塔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產物,早已廢棄多時。興建南山文化生態園時,像這種老舊的古建築都被有意識地保留下來,成為生態項目的一個小景觀。
  • 浙江桐廬深山村落變身「五星」民宿
    據介紹,類似這樣深山村落變身的「五星」民宿在桐廬還有許多處。在新豐村,除了「秘境山鄉」,還有「亦舍民宿」、「先鋒書店」。  「蘆茨土屋」,在桐廬有「七星級農家樂」之譽的高端民宿,依山而建的三層樓土屋,把原木的房子與山連成一體,只有8間套房,但每套風格各異,個性鮮明,自開業以來,入住和參觀遊客絡繹不絕,紛紛享受「土屋」獨特的藝術文化。
  • 桐廬首家復業民宿「蘑菇屋」迎來首批遊客
    昨天(2月25日)下午1點半,來自杭州的何先生一家三口走進了位於桐廬舊縣合嶺村的嚮往的生活蘑菇屋民宿,經過進門「五部曲」後,順利完成「蘑菇屋」的入住手續。「蘑菇屋」,是桐廬第一家恢復接待的民宿。何先生一家,也是「蘑菇屋」復業後的第一批客人。
  • 如何留住遊客?
    鄰近十八洞村的雙龍村,境內山水資源豐富,懸崖峭壁、雲海瀑布之外,還有難得一見的掛壁公路和高山梯田,如果能將兩個村的資源嫁接整合到一塊,至少在留住遊客時間方面會有更多的謀劃空間。 而對於花垣縣來說,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但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何藉助十八洞村的眼球效應,順勢將境內景點資源重新盤點、打造,值得好好思量。
  • 桐廬原鄉蘆茨民宿:嚮往的生活
    工作久了,就想出來放鬆一下,計劃到山清水秀的浙江桐廬一遊。朋友推薦我住桐廬原鄉蘆茨民宿,一看他推來的微信名片,原來主人山野村夫之前就是微信好友,他更喜歡我們叫他海大爺或者大海。見到大海時是下午三點,沒想到躺在微信裡一直未見的好友竟然是以這種方式在民宿見著了。大海,80後,從小長在鄉間地頭的湖南湘西,質樸、簡單、熱情。
  • 千年潮州古城新名片:百家特色民宿留住「旅人心」
    千年潮州古城新名片:百家特色民宿留住「旅人心」金羊網  作者:蟻璐雅  2020-10-08 這個國慶假期,千年潮州古城裝扮一新、開門迎接四方來客
  • 杭州民宿預訂.桐廬樂土鄉野民宿-浙江新興鄉村打卡精品民宿!
    杭州民宿中桐廬民宿將是個新星,杭黃高鐵路的通車是利好之一。杭州桐廬樂土鄉野民宿.管家小姐姐杭州桐廬民宿不論從設計感、品質感,還是自然環境方面來說,都相當地有潛力。桐廬,將是下一個莫幹山或松陽,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實現的!
  • 桐廬共話民宿美好生活
    桐廬一家民宿的泳池,像是鑲嵌在山間的藍色明珠,在這裡靜賞山谷風光,好不愜意。鄉村民宿日益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近日,第三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暨中日民宿與鄉創旅居產業大會在浙江桐廬舉行。
  • 鞋底消毒、行李消毒……桐廬首家復業民宿「蘑菇屋」迎來一家三口
    2月25日下午1點半,來自杭州的何先生一家三口走進了位於桐廬的蘑菇屋民宿,經過進門「五部曲」後,順利完成入住手續。「蘑菇屋」,是疫情之下桐廬第一家恢復接待遊客的民宿。何先生一家,也是「蘑菇屋」復業後的第一批客人。
  • 永春:留住「古早味」煥發新活力
    龍水村黨支部書記郭志煌說,製作講究的龍水漆籃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項製作技藝已傳承500多年,是閩南人婚嫁、祭祀、迎神拜佛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龍水村是著名僑鄉,也是傳統村落,漆籃是村民傳統工藝。然而,這個村一度成為「空心村」、貧困村。在永春,像龍水村這樣在發展中遭遇成長之痛的傳統村落不在少數。如何更好地保護和發展?
  • 民宿景觀 · 靜於城市,富於山野
    · 起源民宿最早興起大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英國,後蔓延到法國,再到了歐洲,一邊跨過大西洋到美國,後來又到日本、臺灣,當今民宿已遍布世界各地,也在中國蔓延開。· 『自我』與『真我』城市裡「千城一面」的喧囂逐漸令人疲憊,而民宿則恰恰具有原真的生活狀態,更代表著自由灑脫、純粹自我的生活方式。
  • 浙江最棒的親子民宿,星空民宿、溫泉地暖,北歐樹屋、帶娃去撒歡
    每一間房都面朝大海,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到床上,一如舒適的內部裝飾,給人溫馨而高品質的居住體驗。舊宅改建,儘可能留住建築和院落圍合的外貌以及古樸的生活方式,修舊如舊;而門窗結合了日式推門和落地玻璃大大增加光線的自由出入,美上更美。更多人可以從古老的青石地板、簷角大梁、門窗格柵之中觸摸鄉愁。
  • 留住人文,活在特色 雨川設計成功打造「行驛雲舍」特色民宿
    民宿做為一種新興的旅行出遊居住方式,不僅帶給人民便利,也為人們提供一種合適的生活方式。 雨川設計,專注於設計行業十餘年,就是這樣的高品質室內裝修智能化最優解決方案設計者,醒目、時尚、個性、簡約、潮流,致力於為企業打造專屬的時尚方案。雨川設計在貴州民宿-行驛雲舍項目設計中更注重的是留住了人文,活在特色。
  • 幸福人居看變化|花園村:留住鄉愁的「世外桃源」
    幸福人居看變化|花園村:留住鄉愁的「世外桃源」 2019-12-2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繪民俗文化 留住美麗鄉愁
    12月27日,在優美與靜謐的三裡河街道樂中民宿裡,迎來了黃淮學院的17名師生,他們運用他們自身專業,發揮自己藝術特長,對牆面進行了整體繪畫裝飾,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鄉土文化、農耕文化繪到其中,扮靚了新農村,也留住了美麗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