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古今 聆聽奇異事
文:竹溪記
清朝雍正時期,曾發生過一件奇案,湖北麻城有個男子叫做塗如松,娶妻楊氏,二人婚後不和,關係極差,楊氏常回娘家抱怨,塗如松十分不喜,但也沒發作,一日,塗如松的母親病重,楊氏不肯照顧,收拾東西就要回娘家。
塗如松大怒,罵道:「你這婦人,婆婆病了不照顧,是什麼德行?」楊氏也惱,回道:「你我夫妻二人不和諧,快快寫一封休書就是,」塗如松聽罷大怒,當場就把楊氏痛打一頓,楊氏被打吃痛不已,趁機推開塗如松逃走,誰知這一逃,竟無影無蹤。
三日後,塗如松心中後悔,便託了鄰居照顧母親,自己去求楊氏回家,這一去嶽父母家才知曉妻子並未回來,楊家父母疑心女婿殺妻,故意編造女兒失蹤的謊話,塗如松不認,兩家吵嚷起來鬧到官府。
楊氏有個弟弟叫做楊五榮,他也疑心姐夫殺人,悄悄去了塗如松的家鄉九口塘調查,當地有個叫做趙當兒的,為人十分狡詐多事,他聽說楊氏失蹤,遂起了玩耍之心,竟和楊五榮一同去衙門,狀告塗如松和好友陳文合密謀殺妻。
幸好當時審案的知縣是個清廉的,他見二人口說無憑沒有證據,並未以殺人罪判決,趙當兒的父親知曉兒子去告狀,嚇得不行,當下也去了衙門,只聽他道:「大人,我兒子是個地痞無賴,平生最愛搬弄是非,塗如松是否殺妻,他並不知曉,還請大人不要相信我兒子的謊言啊,」知縣聞言,痛打趙當兒十板子,沒想到竟問出了實話。
原來趙當兒平日是愛搬弄是非,可是這次誣告塗如松,乃是生員楊同範在背後挑唆,此人是當地的混混,十裡八鄉都畏懼他,那日他找了趙當兒耳語一番,逼著趙當兒來衙門告狀,待趙當兒的謊言被揭穿,知縣大怒,又痛打他二十板子,又讓衙役四處張貼尋找楊氏的告示、
另一邊,楊氏當日逃走後,竟是去了馮大家躲藏,原來楊家貧窮,為了拿錢給兒子楊五榮娶媳婦,便把女兒賣到了王家當童養媳,哪知道王家倒黴,楊氏過門不久,他家一家亡故,楊氏已成了王家的媳婦,又回不去娘家,孤身一人,日子過得十分悽苦,王家的侄兒馮大見其可憐,便常去幫襯楊氏,久而久之,這二人竟勾搭在了一起。
楊家父母聞言,怕鬧出醜事,便不顧王家族人阻攔,強行把女兒嫁給了塗如松,那日為了躲避丈夫毆打,楊氏便去投奔了馮大,待塗如松以殺妻罪入獄後,馮家母親見事情鬧大,便要去官府告官,馮大捨不得楊氏,遂叫來了楊五榮商議。
不想馮大多喝了幾杯,把楊氏藏在家中一事說給了楊同範聽,這楊同範又貪圖楊氏的美貌,想獨佔她,這才有了他慫恿趙當兒去告狀一事,另一邊,知縣派人貼了一年的告示,仍舊沒找到楊氏,正當大家心灰意冷時,案件忽然出現了轉機。
一日,當地有個富豪死了僕人,他怕鬧出官司,遂把這僕人埋了,哪知道附近的野狗聞著味過來,想把僕人刨出來吃了,不料被路過的人撞見,還以為有人冤屈被殺,當下就要去告狀,此消息傳到了楊同範的耳中,他思慮一會後哈哈大笑道:「有了,這下事情可以兩全了。」
說罷,楊同範便去找了楊五榮商議,打算拿僕人的屍首冒充楊氏,二人一拍即合,遂去衙門報官,兩日後,知縣帶人去驗屍,卻發現屍體高度腐爛無法辨認,且驗屍人又收了楊同範的賞錢,一口咬定這屍體是女屍,還說肋骨有致命傷,知縣不肯草草決斷,楊同範急了,生怕楊氏的事情暴露,遂聯合楊五榮一起去狀告知縣收了塗如松的賄賂。
上頭見此事可疑,派了一個姓高的官員來調查,由於當時的知縣太過清廉,得罪了不少人,這個高大人就是其中一位,他翻閱案卷後,一眼就看出這案子有鬼,為了扳倒知縣,高大人便將錯就錯,次日一早,高大人提審了塗如松,逼著他承認殺妻之事,塗如松哪裡肯認,竟被嚴刑逼供,一套刑罰下來,塗如松只剩下一口氣,他苦苦熬了幾日再也熬不住,只得認下殺妻的罪名,而他的好友陳文合直接死在了獄中。
為了讓這案子看起來毫無破綻,高大人便叫來驗屍人細細詢問,得知屍體是男屍後,高大人遂讓楊同範去找些頭髮和血衣血褲來,楊同範為難,只得去挖無名墳,一連挖了上百座,都沒有找到合適的,高大人怒極,又逼著塗如松交出血衣血褲和頭髮,否則要讓他受烙鐵之刑。
塗母知曉這事後,暈死過去幾回,為了不讓兒子再受刑罰,她剃光頭髮,又把白頭髮一根根挑出來扔掉,剩下的黑髮捆成一把,隨後,她用刀割開手臂,染紅了貼身穿的衣褲,待做完這一切後,塗母把這些東西一起交了上去。
高大人大喜,當下就把案卷交給了上司,不料其上司是個聰明人,見這案子疑點重重,又派了另一個官員下來再審,高大人恐事情露餡,竟把那具男屍扔進江中,謊稱當地爆發山洪,毀滅了證據,也該這高大人命好,那幾日真的來了山洪,上司見狀,也不願對著案子做過多糾纏,便判了塗如松殺妻罪。
定了秋後斬首後,城中百姓知曉楊同範和高大人的為人,紛紛跪地喊冤,但因遲遲找不到楊氏,也沒法給塗如松伸冤,眼瞧著塗如松死期將近,不料這案子又出現了轉機。
那日清晨,楊同範的妻子難產,附近的接生婆都不在,他家鄰居有個老人,平日也幫人接生,這老人聽見女人難產啼哭,當下衝進楊家去幫忙,不料竟撞見楊氏在此,因這老人來得快,楊氏也來不及躲避,竟和老太太撞了個面對面。
楊同範大驚,給了老人十兩銀子求她保密,老人知楊同範心狠手辣,嘴上假意答應,待回家後就讓兒子去報了官,因這案子已判了,老人也知高大人不可能再審案,她竟告到了海寧縣去,當地的知縣姓陳,聞聽此案後,明知塗如松冤枉,卻審不了此案,心中十分惱火,那日聽見老人的兒子說找到楊氏了,陳知縣當即就帶了衙役去楊同範家中捉人。
待一夥精幹的衙役衝進楊家,嚇得楊同範當場跪倒,衙役們搜索一陣,果真揪出了楊氏,麻城百姓聽說楊氏被找到,皆歡呼雀躍,陳知縣帶塗如松去認妻,楊氏一見丈夫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當場撲過去跪地痛哭:「我錯了,是我害了你啊,」楊同範和楊五榮見狀,知道自己逃不了,當下也只得跪地求饒,說出真相。
這案子終於告破,當地百姓紛紛痛罵楊同範和楊氏,三日後,楊同範和楊五榮被處決,楊氏則被判與塗如松合離,至於高大人,因有上司庇護,也只是被降級,並未受到處罰,此案到此也算完結了。
後記:此案雖看著是殺妻案,但其中的枝節交錯,也是令人嘆服,而有些官員又十分自大,比如高大人這樣的,為了扳倒知縣,竟將錯就錯,把這案子錯判,讓倒黴的塗如松來頂罪,幸好最後有個陳知縣出來替塗如松平反,只是陳知縣這樣的官太少,如果都像高大人這樣當官,不對案件保持謹慎公平的態度,這天下怕是要大亂了,只是不知道高大人為官多年,判了多少冤案,想必最後沒有平反的,數量一定不少,只是可憐那些冤屈死的人,枉做了刀下鬼。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