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的色香味形

2020-12-16 糕餅工匠杜德春

色—指的是糕餅的色澤、顏色、顏值。

香—指的是糕餅的香味 , 指焙制和匠心的香味。香氣撲鼻,香味四溢,飄香滿堂,讓人記憶猶新,增加食慾。

味—指的是味道、口味,糕餅的味道、最重要的就是適口,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口味。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覺。

形—指的是糕點的形態、形狀。

闡釋-「風味、口感、香氣」:

口感,香氣,味道都不完全互換。但是,你知道它們是什麼,你只是還沒有一定的應用正確的標籤,它們。學習的差異和標記每個人不同的經歷,會讓你更好地「聽」到如何調整你的感官,以及一個更注意你喜歡什麼和不喜歡的酒、茶、美食。這些知識和思想的分離是什麼有時被稱為「香氣」開始。

口感:是指在我們的嘴包括舌頭的感覺

香氣:發生在我們的鼻子,具體涉及到我們的嗅覺

風味:是什麼時候的味道和香氣收斂

是什麼口感:只有在我們的嘴裡的口感。口感確實和我們的舌頭和嘴巴有食物和飲料的作用。我們的舌頭有兩種受體。一個受體類型的味道,恰當地命名tastebuds 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舌頭。Mouthfeel是由游離神經末梢都在我們的嘴和舌頭裡面的感覺。我們「觸摸」酒、茶、美食(或任何我們攝取的美食)這樣,和能夠感知它的質地。

味道:主要側重於甜,苦和酸鹽。還有兩個爭議的味道:「鮮味」(即美味)和「金屬」,但它的爭議,至於是否都構成了一個真實的味道,或者只是一種質感和味道的組合(即一味)。

口感:主要側重於粘度(即身體),單寧和酒的整體質感。

香氣是什麼:香味實際上只是愉快的詞用來形容氣味(即我們使用我們的鼻子檢測)。氣味是微小的揮發化合物(意思是:他們漂浮在空氣中)我們的鼻子有受體來識別。由於酒精揮發快,它的香味很容易。香水是用酒精因此其基地。

氣味是感覺到我們的大腦的邊緣系統是大腦,還涉及情感、行為的一個古老的進化的一部分,動機和長期記憶。氣味往往能引發生動的回憶很久以前的經驗,特別是與情感。當我們聞到香味的液體,我們可以做兩種方式。一種方法是通過我們的鼻孔,另一種是通過我們的喉嚨,進入我們的鼻後腔。

當我們嗅一杯酒,這是以前的方法,但品嘗一杯紅酒,更多的是後者。一些研究已經表明,我們大腦的右半球是更好地辨彆氣味。也許這是你認為你的右鼻孔的氣味比離開的原因嗎?

風味是什麼:風道是酒或食物的整體印象,對芳烴、品味的結合,口感。風味是我們的大腦如何合成的香氣,味道和質地,成一個整體的經驗。困難的是當我們需要溝通口味的想法(即酒的wine-y-ness)。不出所料,在味常用的語言可以很混亂,但是如果你把這些想法說出來,任何風味都可以。

焙烤食品的色澤、香氣、味道、形態

烘焙食品中的色、香、味、形是構成食品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烘焙食品的熟制過程是烘焙食品中各種物質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變化的過程。這些變化不僅使食物易於被人體吸收,還會發生色澤、香氣、滋味和形態的變化。

壹】食品中的色澤

食品中的色澤是鑑定食品質量的重要感觀指標。食品色澤的成因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食物中原有的天然色素,二是食品加工過程中配用的合成色素。

1.食品的著色料—食品的著色料依據其來源可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兩大類。

①天然色素—食用天然色素都是從動物組織中提取出來的,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其存在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新鮮原料中眼睛能看到的有色物質,另一種是食品原料本來是無色的,但在食品原料加工過程中,由於化學反應而呈現出有顏色的食品。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葉綠素、?-胡蘿蔔素、薑黃素、甜菜紅、紅曲色素、蟲膠色素及焦糖色等。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安全,不受劑量限制,是著色料的發展方向。

②人工合成色素—目前食品生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較普遍。人工合成色素較天然色素色彩鮮豔,堅牢度大,性質穩定,著色力強,可以任意調色。但合成色素多以煤焦油為原料,通過化學合成而得,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因此,在食品衛生標準中,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嚴格要求,目前,允許使用的色素只有5種,即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靛藍和日落黃。

2.食品在加工和熟制過程中色澤的變化—食品在熟制過程中的色澤變化是極其複雜的,它與食品的組成成分、加熱介質的性質、溫度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①褐變—褐變是食品比較普通的一種變色現象。當食品原料進行加工、貯存、受到機械損傷後,易使原料原來的色澤變暗,或變成褐色,這種現象稱為褐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有些食品需要利用褐變現象,如麵包、糕點等在烘烤過程中生成的金黃色。但有些 食品原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褐變,不僅影響外觀,還降低了營養價值,如水果、蔬菜等原料。

褐變作用按其發生機制可分為酶促褐變及非酶褐變兩大類。

酶引起的褐變多發生在較淺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如蘋果、香蕉、土豆等。當它們的組織被碰傷、切開、削皮而遭受病害或處在不食物的酶促褐變,在實際工作中,可採用熱處理法、酸處理法和與空氣隔絕等方法防止食物的褐變。因為酶在45%以上、pH值在3.0以下以及經加工的原料浸泡在清水中、糖水中或鹽水中都能防止酶促褐變的形成。

非酶褐變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產生的褐變作用,它主要包括焦糖化反應和美拉德反應。

焦糖化反應是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於高溫使含糖食品產生糖的焦化作用,從而使食品著色。因此,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根據工藝要求添加適量糖有利於產品的著色。

美拉德反應是食品在加熱或長期貯存後發生褐變的主要原因,反應過程非常複雜。在實際工作中,若需要控制非酶引起的褐變,可採用降溫、亞硫酸處理、降低pH值、降低成品濃度或使用不易發生褐變的糖類等方法,控制非酶褐變。

②澱粉水解—澱粉很容易水解,當它與水一起加熱時,即可引起部分分子的裂解。在澱粉不完全水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糊精,糊精在高溫下由於焦化作用生成焦糊精,食品在烘烤或炸制過程中便可產生黃色或棕紅色。

③食品本身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蘿蔔類色素、花黃素及植物性鞣質等,在一定條件下可使食品產生或改變其色澤。

④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或熟制的添加適量色素,以改變或突出某些產品的色澤。

貳】食品中的香氣

是食品風味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氣是由多種揮發性的香味物質組成,各種香味的發生與食品中存在的揮發性物質的某些基因有密切關係。

食品中的香氣有:果香、肉香、焙烤香、乳香、清香和甜香等。

1.香味形成的途徑—食品中的香氣有的是食物本身含有的,有的是通過生物或化學的途徑或降解成氣味物質而產生的。形成的途徑大體分為生物合成、直接酶的作用、間接酶的作用以及高溫分解作用。

①生物合成—是指食品中的香氣,由天然原料在生長成熟過程中天然合成的,或在後熟過程中形成的。如香蕉在生長期或收穫時並不顯現香氣,而在後期才逐漸顯現出來。

②直接酶作用—是指食品原料中所含有的酶或加入的酶被活化,使食品原料中的氣味前驅物直接形成香氣物質而生香,如蔥、蒜等香氣的產生就是屬於這種作用機制。

③間接酶的作用—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形成一些中間物,並作用於香氣前驅物而形成香氣,如紅茶濃鬱香氣的形成就是間接酶作用的典型。

④高溫分解的作用—多數食品在加熱時都會產生誘人的香氣,這主要是發生了羰氨反應,如花生、芝麻、麵包等。此處,油脂的熱解反應也能生成各種特有的香氣。

2.食品中重要的生香物質—在食品加工、熟制過程中,重要的生香物質有水果類香型、牛乳的香氣、奶油的香氣、芝麻的香氣、麵包的香氣等。

叄】食品中的味

1.味覺的概念—食品中的味是判斷食品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從廣義上講,味覺是從看到食品到食品從口腔進入消化道所引起的一系列感覺,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心理味覺、物理味覺和化學味覺。

心理味覺是指在進食前和進食當中,從心理上對食物產生的種種感覺,它包括進食時的環境及食品的色澤、光澤和形狀等給進餐者的感覺。

物理味覺是指食品的物理性狀對口腔觸覺器官的刺激,通常稱作「口感」,如口腔感覺到食品的軟硬度、冷熱、粘度等都是物理味覺。

化學味覺是指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刺激味覺器官所引起的感覺。進餐時感受到食品的鹹味、甜味、酸味、苦味等都是化學味覺。

食品中的味是指非常豐富的,我國習慣上把味歸為5種:即甜味、苦味、酸味、鹹味和辣味。事實上,味的種類遠遠不止5 種,僅味覺神經可以明顯感覺到的味還有鮮味、清涼味、澀等。

2.食品中味的形成—食品中的味是因食品的可溶性物質溶於唾液或液體食品刺激舌面味蕾而產生的。不同食品的味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味感,但構成這種味的物質並不完全相同。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只有當各種呈味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時,才能產生味道,通常把衡量味覺敏感性的標準稱閥值,閥值越低,其感受性越高。

人們對味覺的感受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濃度、溫度、溶解度、生理現象等。例如:由於食品溫度不同,人們對味的感受程度也不同,最能刺激味覺的溫度在10~40℃之間,其中30℃時最敏銳,低於10℃或高於40℃多種味覺都會減弱。又如:食品中各種呈味物質溶解度越高味感越充分,否則,食品的味感受影響。

肆】食品中的形

食品中的形同樣是構成食品感觀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當食品的色、香、味、形四美並存時,其食品才能稱之為優質食品。

食品中形的形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加工工藝過程中成型,它包括藉助模具成型、手工成型、機械成型等方法;另一種是在食品成熟後,通過藝術構思,使成品成型。此種成型方式,可根據食品的需求而形成圖案式、幾何式、象形式、點綴裝飾式等不同形狀的食品。

相關焦點

  • 焙烤食品、糕點、中式糕點、烘焙
    焙烤食品、糕點、中式糕點、烘焙:文|中國傳統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焙烤食品:以糧、油、糖和(或)甜味劑、蛋、乳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輔料,並經調製、發酵、成型、焙烤工序製成的產品糕點(糕餅):以糧、油、糖和(或)甜味劑、蛋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輔料,並經調製、發酵、成型、焙烤工序製成的食品。中式糕點:具有中國傳統風味和特色的糕點。
  • 焙烤食品加工領域市場與未來趨勢
    焙烤食品加工領域市場與未來趨勢:文|麵包發酵工藝資深工匠杜德春早餐工程,主食工程:早點或主食、12-24h保質期,符合南北差異的國人膳食纖維主食廚房食品。12h工程:13億是個龐大的饕餮消費市場,主食廚房模式一旦植根成功,可超越麥當勞與肯德基的垃圾危害。東京、臺北、香港、巴黎、洛杉磯、首爾、新加坡的焙烤食品12h不能不說是以人為本的文明!
  • 中國焙烤食品行業考察團赴日本考察紀要
    應日本麵包糕點加工機械工業協會、日本三幸株式會社的邀請,由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組織的「中國焙烤食品行業考察團」 於2019年2月19-25 日對日本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進行了為時 7天的考察,並參觀了日本東京舉辦的「 MOBAC SHOW 2019(第26屆國際麵包糕點相關產品展覽會)」。
  • 湖北省食藥監局抽檢焙烤食品150批次 不合格9批次
    26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公布2015年第二十五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抽檢焙烤食品150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    本次抽檢的焙烤食品主要包括糕點、餅乾。>焙烤食品/85武漢市江北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區)江堤中路老關村特1號武漢市江北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芝麻糕(熟粉類)300g/盒2015-06-17焙烤食品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焙烤食品樣品255批次 不合格12批次
    本次抽檢的焙烤食品產品主要包括糕點、餅乾。2015-09-08焙烤食品 10濟南閩記康惠食品有限公司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鎮大高莊工業園3號濟南閩記康惠食品有限公司山東省綠豆夾心餅280g/袋2015-09-08焙烤食品
  • 貴州省食藥監局抽檢焙烤食品48批次 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1日,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2016年第25期食藥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該局本次抽檢了酒類、糧食及糧食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焙烤食品、調味品、蜂產品、乳製品、茶葉及其相關製品、肉及肉製品、冷凍飲品、蛋及蛋製品等11大類379批次食品,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其中,抽檢焙烤食品48批次,覆蓋6個生產市(州)及威寧縣。
  • 麵包蛋糕(焙烤食品)的防腐保質期、如何「四兩撥千斤」?
    麵包蛋糕(焙烤食品)的防腐保質期、如何「四兩撥千斤」?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長保質期麵包蛋糕、如何控制核心點就能實現3-6個月保質期?接下來只要實現把防腐食品系統工程中的:配方工藝;aw閾值;菌群指數;真空包裝即可實現逾期保質期時間(3-6個月或目標時間)。那麼、對於在夾縫中如履薄冰的中小型企業,如何「通過四兩撥千斤」來實現保質期呢?
  • 這些關於焙烤食品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本文專家:娜音圖,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上次我們了解了一些關於蛋糕的冷知識,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焙烤出一個完美的蛋糕?
  • 麵包蛋糕、焙烤食品、麵點麵食如何實現防腐技術
    保質期6個月到3個月長保麵包、蛋糕配方技術(與防腐技術) 轉讓適合小工廠與中小型企業:文|杜德春焙烤食品技術研發機構文|焙烤食品資深技術防腐專家杜德春43年實戰經驗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麵包蛋糕實戰專家杜德春,43年專注麵包蛋糕、麵點麵食技術研發與食品防腐技術,具有化繁為簡、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因地制宜解決焙烤烘焙食品防腐與抗氧化實踐經驗。
  • 陝西省7批次焙烤食品不合格 安旗桃酥上榜
    快到中秋節,烘烤食品備受大家青睞。陝西省食藥監局近期抽檢了焙烤食品29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7批次,提醒公眾注意。  本次抽檢的焙烤食品主要包括糕點、餅乾等,抽檢項目包括過氧化值、鋁、黴菌計數、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鹼性橙等安全指標,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鋁、黴菌計數。
  • 磷脂油在麵包、蛋糕、餅乾等焙烤食品中的應用
    磷脂油在麵包、蛋糕、餅乾等焙烤食品中的應用:磷脂是麵包、蛋糕、甜點心、餅乾及脆餅等焙烤食品中必不可少的乳化劑,它可加快起酥油均勻混合,促進發酵與水分吸牧。改善麵團加工過程,增加產品的營養性,使產品 質地更加柔軟細膩。
  • 使用了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焙烤食品反式脂肪酸就一定很高嗎?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油脂製品》(GB15196-2015)中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定義是:以食用動、植物油脂及氫化、分提、酯交換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油脂的混合物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水和其他輔料,經乳化、急冷或不經急冷捏合而製成的具有類似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或流動性的食用油脂製品。
  • 焙烤食品、糕餅的種類劃分與概念
    焙烤食品、糕餅的種類劃分與概念:糕點是指以糧、米、油、糖、蛋等為主料,添加(或不添加)適量輔料,並經調製、成型、熟制等工序製成的食品。
  • 談痛點 求變革 謀發展——2020年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原料...
    2020年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原料與設備經銷商委員會年會暨創新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24日在宜昌召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兼職副會長/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執行理事長朱念琳,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張九魁,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濤,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帥,副理事長楊木梅,佳禾食品副總經理梅華,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嘉吉農業供應鏈北亞區商務董事總經理劉琳琳,協會副秘書長兼商會秘書長康恆平,商會副秘書長王京,商會副會長廖強、薛連生、倪振華、王海東、於邦生、馬殿罡、林翰、劉洪斌、李磊、王玉琇以及來自全國各省份的焙烤食品原料與設備經銷商企業代表以及專業媒體
  • 山西省食藥監局:9批次焙烤食品4批次桶裝水等不合格
    人民網太原1月11日電(王建)今日,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6年第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本期公布256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焙烤食品、炒貨及堅果製品、豆類及其製品、蜂產品、冷凍飲品、糧食及糧食製品、肉及肉製品、薯類及膨化食品、水果及其製品、調味品和飲料等11大類。
  • 焙烤產品配方設計八大原則
    嚴格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焙烤食品)去使用酸度調節劑、抗氧化劑、抗結劑、著色劑、乳化劑、酶製劑、增味劑、水分保持劑、防腐劑、穩定和凝固劑、甜味劑、增稠劑、乳化劑、膨鬆劑、麵粉處理劑、營養強化劑;它們之間的比類、搭配、起到的作用以及焙烤食品原料(麵粉、糖品、水、蛋品、乳品、油脂品、果脯、豆品等)也要按照營養、安全、衛生、健康、實用來應用。
  • 焙烤烘焙原料的性能與營養價值
    焙烤烘焙原料之聖經執筆/糕餅資深杜德春若你彈奏《琵琶語》、 則要熟悉音律;若你認識基督、則要熟悉聖經;若你要焙烤麥香、則要知曉食材。麵粉之小麥蛋白質:在各種穀物麵粉中,只有小麥粉蛋白質能吸收水而形成麵筋。麵筋富有彈性和延伸性,能保持麵粉在發酵時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是烘焙的麵團多孔而蓬鬆。
  • 乳清蛋白在焙烤食品中的應用
    乳清蛋白在焙烤食品中的應用: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麵包生產中的乳清蛋白的基本作用是:增加麵包殼的褐變改善烘焙質量改善麵包芯的結構(無需添加麵團調理劑就可使麵包屑更加精細平整在烘焙食品的加工中這些性質非常重要。在烘焙食品中加入乳清蛋白主要是出於它的功能性方面的考慮,從而對產品進行改善。乳清濃縮蛋白已經應用在餅乾、曲奇、蛋糕、軟糖、糖霜以及糖衣的生產中,用來改善產品的外觀和色澤。利用乳清蛋白,可以在麵包和蛋糕中增大麵團的體積,在很多產品中可以提高產品的水分含量。
  • 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抗疫情抓生產
    原標題:嚴格落實各項衛生要求 全力組織復工保障供給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抗疫情抓生產□ 本報記者 史曉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作為民生領域的重要行業之一,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持續奮戰,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市場供給。
  • 抗擊疫情 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在行動 續一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行業協會黨建局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的安排部署,快速反應,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其中,共克時艱,充分體現出焙烤食品糖製品行業同仁的愛心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