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大家通常所說的三高之一。血糖正常值是空腹6.1mmol/L以下,餐後2小時7.8mmol/L以下。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或者糖化血紅蛋白≥6.5%,診斷糖尿病。介於二者之間的,屬於糖尿病前期。
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通過激素和神經調節系統確保血糖的來源與去路平衡,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在遺傳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與環境因素(年齡增長、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膳食、體力活動不足、肥胖等)的共同影響下,調節功能發生紊亂,就會出現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也可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但是,許多患者無任何症狀,僅在健康體檢或因各種疾病就診化驗時發現高血糖。
長期血糖升高會引起身體多個組織器官損害,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如糖尿病腎病、眼睛的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心臟和血管病變等。
大約2/3的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約佔全因死亡的40%,因此要引起格外重視。
所有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還要做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篩查與評估,對於高風險人群,需要早期的積極幹預,進行綜合防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或減少心血管事件風險。
糖尿病導致的心血管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外周動脈疾病。其實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經有部分人群發生了心血管病變。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糖代謝異常疾病,長期持續性高血糖會慢慢地對血管進行「浸泡、滲透」,猶如「蟻螻潰長堤」一般,將動脈血管內皮侵蝕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冠脈血管病變經常是多支多處瀰漫性病變。
哪些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明顯增加呢?
1.血糖控制不達標
據統計,有2/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不達標的,病程越長,心血管併發症風險越大。加強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減少42%,糖化血紅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下降14%。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通過控制飲食、運動鍛鍊和降糖藥物使血糖達標。對於年輕人和糖尿病病程較短的患者,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mmol/L;對於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較長、併發症較多的患者,空腹血糖<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糖尿病患者,建議選擇可以有效降糖,且有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比如SGLT-1受體拮抗劑(達格列淨、恩格列淨等),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等),肥胖患者首選二甲雙胍。
2.高血壓
有58%的糖尿病患者是合併高血壓的。二者同時並存,會發生乘積效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使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而且高血壓和糖尿病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加重病情。加強血壓控制,可以使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冠心病風險減少14%,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8%。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壓達標,一般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耐受,建議控制到130/80mmHg以下,降壓藥物首選普利或沙坦類藥物。
3.高血脂
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血脂異常,主要表現為血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血脂異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推薦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為首要目標。
有許多研究證實,對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積極進行調脂治療,可顯著降低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單純糖尿病患者,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至2.6mmol/L以下,糖尿病合併其它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菸、肥胖者,推薦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起始應用中等強度他汀類降脂藥,根據基礎血脂水平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劑量。如果甘油三酯≥5.7mmol/L,首先給予或聯合貝特類降脂藥物。
4.肥胖
長期持續肥胖者,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可高達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而且,腹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更高。
糖尿病合併肥胖,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體重每增加5公斤,冠心病風險增加30%。體重降低10公斤,帶來的獲益很多,死亡風險降低20%~25%,血壓下降20/10mmHg,心絞痛症狀減少91%,運動耐量增加33%,甘油三酯降低30%,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降低30%~50%,糖化血紅蛋白降低15%。
肥胖的人如果下定決心管住嘴、邁開腿,體重能夠減下來的話,對血糖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也可以顯著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標準的體重指數(BMI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是18.5-24,還要避免腹型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5.吸菸
吸菸對正常人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吸菸危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糖、血脂等代謝紊亂,吸菸會加重代謝紊亂。糖尿病本身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吸菸可以加重血管損害,使血管進一步收縮、痙攣,引起組織缺血缺氧,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吸菸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可導致胰島素用量增加,血糖控制不佳。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零吸菸,包括二手菸。
總得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關注血糖的同時,務必重視自己是否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或疾病,進行早期篩查和評估,做好綜合管理,才會有最顯著的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