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有多傷「心」,你知道嗎?專家解析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

2020-12-14 騰訊網

糖尿病是大家通常所說的三高之一。血糖正常值是空腹6.1mmol/L以下,餐後2小時7.8mmol/L以下。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或者糖化血紅蛋白≥6.5%,診斷糖尿病。介於二者之間的,屬於糖尿病前期。

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夠通過激素和神經調節系統確保血糖的來源與去路平衡,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在遺傳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與環境因素(年齡增長、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膳食、體力活動不足、肥胖等)的共同影響下,調節功能發生紊亂,就會出現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也可出現皮膚瘙癢等不適。但是,許多患者無任何症狀,僅在健康體檢或因各種疾病就診化驗時發現高血糖。

長期血糖升高會引起身體多個組織器官損害,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如糖尿病腎病、眼睛的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心臟和血管病變等。

大約2/3的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約佔全因死亡的40%,因此要引起格外重視。

所有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還要做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篩查與評估,對於高風險人群,需要早期的積極幹預,進行綜合防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或減少心血管事件風險。

糖尿病導致的心血管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外周動脈疾病。其實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經有部分人群發生了心血管病變。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糖代謝異常疾病,長期持續性高血糖會慢慢地對血管進行「浸泡、滲透」,猶如「蟻螻潰長堤」一般,將動脈血管內皮侵蝕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冠脈血管病變經常是多支多處瀰漫性病變。

哪些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明顯增加呢?

1.血糖控制不達標

據統計,有2/3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不達標的,病程越長,心血管併發症風險越大。加強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減少42%,糖化血紅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下降14%。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通過控制飲食、運動鍛鍊和降糖藥物使血糖達標。對於年輕人和糖尿病病程較短的患者,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mmol/L;對於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較長、併發症較多的患者,空腹血糖<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糖尿病患者,建議選擇可以有效降糖,且有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比如SGLT-1受體拮抗劑(達格列淨、恩格列淨等),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等),肥胖患者首選二甲雙胍。

2.高血壓

有58%的糖尿病患者是合併高血壓的。二者同時並存,會發生乘積效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使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而且高血壓和糖尿病之間也會互相影響,加重病情。加強血壓控制,可以使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冠心病風險減少14%,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8%。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壓達標,一般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耐受,建議控制到130/80mmHg以下,降壓藥物首選普利或沙坦類藥物。

3.高血脂

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血脂異常,主要表現為血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血脂異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推薦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為首要目標。

有許多研究證實,對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積極進行調脂治療,可顯著降低發生心臟病的危險。單純糖尿病患者,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至2.6mmol/L以下,糖尿病合併其它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菸、肥胖者,推薦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起始應用中等強度他汀類降脂藥,根據基礎血脂水平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劑量。如果甘油三酯≥5.7mmol/L,首先給予或聯合貝特類降脂藥物。

4.肥胖

長期持續肥胖者,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可高達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而且,腹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更高。

糖尿病合併肥胖,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體重每增加5公斤,冠心病風險增加30%。體重降低10公斤,帶來的獲益很多,死亡風險降低20%~25%,血壓下降20/10mmHg,心絞痛症狀減少91%,運動耐量增加33%,甘油三酯降低30%,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降低30%~50%,糖化血紅蛋白降低15%。

肥胖的人如果下定決心管住嘴、邁開腿,體重能夠減下來的話,對血糖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也可以顯著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標準的體重指數(BMI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是18.5-24,還要避免腹型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5.吸菸

吸菸對正常人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吸菸危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糖、血脂等代謝紊亂,吸菸會加重代謝紊亂。糖尿病本身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吸菸可以加重血管損害,使血管進一步收縮、痙攣,引起組織缺血缺氧,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吸菸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可導致胰島素用量增加,血糖控制不佳。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零吸菸,包括二手菸。

總得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關注血糖的同時,務必重視自己是否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或疾病,進行早期篩查和評估,做好綜合管理,才會有最顯著的獲益。

相關焦點

  • 六個參數測試糖尿病是否傷「心」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馮馮)2005年,小品演員高秀敏因糖尿病並發的心肌梗塞驟然離世,年僅46歲。2006年,相聲藝術大師馬季因糖尿病引發的心肌梗塞死亡……實際上,約半數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比死亡更令人恐懼的還有失明的風險。
  • 糖尿病5大併發症,讓你從頭「傷」到腳!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給你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其併發症高達100多種,遍及全身,心、腦、腎、眼、下肢等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均可受累。因此,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十分重要。糖尿病的5種常見併發症1.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常見的類型是慢性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發病率很高。
  • 警惕糖尿病併發症!定期檢查7個項目,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是當代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2019年11月14日,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發布第9版《IDF全球糖尿病概覽》顯示,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0.9%,預估有1.16億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超過6500萬人尚未確診,根據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糖尿病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
  • 患病幾年會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哪些併發症可以防治?看專家怎麼說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帶來的危害,很多併發症直擊患者的性命,這也絕非危言聳聽。但糖尿病併發症並非不可防治,為此,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為糖友提出以下防治策略。
  • 糖尿病沒有力氣,總想睡覺,原因是什麼?是併發症嗎?看專家理解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能量代謝障礙類的疾病,糖作為我們人體最為主要的能量來源,糖代謝異常的情況也是普遍的存在。那麼糖尿病沒有力氣,總想睡覺,原因是什麼?是併發症嗎?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說起糖尿病,很多的人一提就開始說胰島素不足,就說胰島素的抵抗,卻不懂胰島素抵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從而忽略了我們身體的升糖激素—腎上腺素以及胰高糖素的作用,不理解我們身體主動升糖的目的以及意義,盲目的降糖只會加重自身的病情。那麼糖尿病沒有力氣,總是想睡覺,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不是併發症?
  • 你可能不知道,這8個症狀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附送調理藥膳
    有不怕糖尿病併發症的糖友嗎?我覺得沒有人願意發生併發症,但是有些併發症來得太慢,以至於你都感受不到,平均而言,糖尿病併發症在大約10年後開始出現,當併發症來的時候也有一個漫長發展期,感受不會那麼猛烈,但併發症的小苗頭一旦你不關心它,任由它自由發展,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回天無力了。
  • 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療 4種方法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療1、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和超重新增加的糖尿病病人,很多都跟肥胖相關,專家解析要從體重指數和腰圍來衡量一個人的肥胖程度。預糖尿病的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要控制體重,要做到既要關注血糖,也要關注病人在治療過程當中體重的變化。
  • 「升糖王」發現了,比糖還高30倍,專家提醒:早戒掉,遠離糖尿病
    導語:目前,我國的糖尿病形勢非常嚴峻,數據顯示,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總人數已經突破一億大關,不僅中老年常見,剛成年的人患病率也增長到10%以上,然而,這一億多糖尿病患者,有50%以上都出現了併發症,例如心腦血管併發症、視網膜併發症、腎臟併發症等死亡率都在明顯上升,因此,預防和控制血糖指數,需警惕起來。
  • 無糖食物究竟有沒有糖?糖尿病患者能吃嗎?不妨了解一下
    糖尿病是一種能夠引起多重併發症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本身並不嚴重,嚴重的往往是伴隨的併發症。糖尿病的出現經常伴隨著高血糖的問題發生,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好糖的攝入是至關重要的,稍加不注意糖分的攝入量,就會容易導致糖分的飆升,進而就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嚴重的甚至會危害我們的生命。
  • 糖尿病併發症的14類預警信號,看看你有嗎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確糖尿病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出現之前總有一些先兆,或者說身體總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 糖友們小便有泡沫,需警惕糖尿病併發症
    同理,血糖居高不下,那麼血液中的糖就好比醃鹹菜的鹽,機體的血管、神經就好比被醃製食品,時間長了收穫的可不是美味,而是各種併發症。一、急性併發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該併發症的三大表現:高血糖、高血酮、代謝性酸中毒;該併發症的三個分度:輕度(僅有酮症而無酸中毒)、中度(酮症伴輕至中度酸中毒)、重度(酸中毒伴有意識障礙)。
  • 糖尿病難逃併發症?這個「警戒」線如何區別
    得了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會嚴重危害糖友的生命健康,而一旦出現了併發症,糖友的生活質量也會因此大大降低。得了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要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及時的預防呢?
  •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該病高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過量吃肉、高脂飲食、運動少等,長此以往導致體內代謝異常引起的。那麼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呢?
  • 糖友要重視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
    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糖尿病領域的青年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抗糖路上,我們一起並肩同行,共同戰勝糖尿病!患了糖尿病以後,各位糖友肯定會關心自己的血糖數值。但糖尿病是全身疾病,血糖並不是全部,糖尿病的併發症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空腹血糖值9到10之間嚴重嗎?你的理解真的對嗎?看專家的理解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毫摩爾每升,和餐後兩個小時血糖大於等於11.1毫摩爾每升,就可以被診斷為糖尿病了。那麼空腹血糖9--10之間嚴重嗎?如果單單從數值上面來看,應該算作中等程度的糖尿病。除了看自身血糖的水平,還需要評估一下、檢查一下,患者有沒有併發症的出現。
  • 糖尿病致殘的三大併發症你了解多少?
    高血糖狀態是引發眾多併發症的根源在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有三種併發症雖算不上家喻戶曉,也能說是耳熟能詳。它們分別是:視網膜病變、腎病和神經病變,對糖友生活質量的影響非常嚴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嚴重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質量。
  • 糖尿病如何合理控糖?本文提醒3點注意事項,有效減少併發症
    合理控糖,一定要注意綜合調理糖尿病的控制在很多年前醫學專家就提出了5駕馬車的概念,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得了糖尿病就是長期吃藥那麼簡單。糖尿病的調理控制一定要注意綜合控制,飲食調理、加強運動,合理用藥,血糖監測,糖尿病知識學習,這些方面都不可或缺。
  • 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 糖尿病會有這些併發症
    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患上糖尿病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麼預防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但是糖尿病患者長期控制不好,不好好治療的話,那麼它的併發症會越來越多,則會喪失工作及勞動能力,壽命就會縮短,反之若能長期認真治療糖尿病,使血糖長期穩定,合併症就有可能推遲出現,糖尿病患者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參加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就可以與正常人一樣享受同樣的壽命。
  • 糖尿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糖尿病能活多久患者通常都很擔心糖尿病的存活時間,因為目前臨床上並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糖尿病。相關專家解答到,糖尿病是一種僅次於高血壓的常見疾病,所以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是不會產生危害生命的併發症的。另外,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住病情不會惡化,所以在飲食上、生活習慣上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都調理好了,是會和正常人一樣正常生活的。
  •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有5類!哪些食物有助於控糖?想吃甜的怎麼辦?
    「三多一少」,也就是俗稱的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其實糖尿病在出現三多一少的情況時,往往已經發病有一定時間了,甚至有些人在出現併發症後才會發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這時候才慌了神,原來以為只是簡單的小症狀,沒想到居然能夠影響到身體臟器,那麼,糖尿病真正可怕的地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