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糖尿病問題,完全沒有必要悲觀,也完全沒有必要消極,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對於糖尿病的認知也越來越科學和完善,雖然目前為止,糖尿病問題還不能「治癒」,但合理控制好血糖,保持健康長壽,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關鍵就在於在控制血糖的路上,你能否做到嚴格自律,合理控糖。
合理控糖,越早越好!
實際上,不應該等到確診為糖尿病問題時,才開始控糖,在我們出現空腹血糖超過6.1,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7.8的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時,就應該儘早的對血糖加強控制了。對於這種還未確診糖尿病,但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情況,雖然不一定要服用藥物控制,但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上加強自律,來加強血糖的控制。
控制好血糖,其實說到底就是控制好攝入和消耗,如果攝入的多,消耗得少,身體的血糖調節功能又不夠,就會出現血糖升高的問題,如果攝入的少,消耗的過多,身體的血糖調節功能不夠,還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問題。而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朋友,通過合理的飲食和加強運動,來控制攝入,加強消耗,改善胰島素抵抗,是控制血糖進一步升高的重要方式,做好飲食和運動控制,很多時候可以使血糖指標恢復正常,至少也能減緩血糖升高發展成糖尿病的進程。
早控血糖的重要性和健康獲益,在多項大型糖尿病臨床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在我國開展的旨在研究糖尿病前期生活幹預效果的「大慶研究」,通過幾十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及早進行生活幹預控制血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其發生新發糖尿病的時間平均推遲3.6年,而後續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即使發展成糖尿病問題後,儘早進行生活幹預控制血糖的患者,後續產生相關心血管併發症和微血管併發症的概率也大大減低,因此,控制高血糖,早發現,早幹預,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已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特別是輕度的糖尿病問題,糖尿病初期的情況,也要注意儘早的控糖,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就忽略血糖的控制,甚至不去管它,對於糖尿病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儘早的把血糖水平控制平穩達標,同樣能夠減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可以這麼說,越早控制好血糖,身體的健康獲益越大。
合理控糖,一定要注意綜合調理
糖尿病的控制在很多年前醫學專家就提出了5駕馬車的概念,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得了糖尿病就是長期吃藥那麼簡單。糖尿病的調理控制一定要注意綜合控制,飲食調理、加強運動,合理用藥,血糖監測,糖尿病知識學習,這些方面都不可或缺。
飲食上很多朋友說得了糖尿病要吃糠咽菜,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糖尿病人本來就會有食慾的增加,控制食量是必要的,但在飲食方面,控制好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奶類、豆類、蛋類、堅果類、肉類等食材,都是可以適量吃的,飲食結構合理搭配,糖尿病人同樣可以吃的很健康又美味,少吃還是多吃,也要結合身體情況,如果每天身體消耗較大,體型又不屬於偏胖的情況,為了保證身體能量供應,同樣應該多吃一點,如果身體本來就有肥胖問題,活動量又不大,血糖還偏高,這種情況下,當然就要少吃。
運動鍛鍊對於調節血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夠增加葡萄糖的肌肉消耗,運動鍛鍊還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加強血糖代謝能力,同時對於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等方面,運動鍛鍊的健康獲益也是很大的,而糖尿病患者控糖是一方面,控制好血糖保證好血糖對身體其他方面的健康影響才是最終目的,因此運動鍛鍊,不管是在控糖還是減少糖尿病健康風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飲食和運動已經嚴格控制,但血糖仍然無法有效控制的情況,就要應用降壓藥來合理控制了,二甲雙胍、SLGT抑制劑列淨類藥物,都可以作為降糖藥物首選,如果單一藥物仍然無法有效控制的,可以根據情況,聯合用藥來控制血糖,如果聯合2種或多種口服降糖藥仍然無法有效控制血糖的,也應該及時的加用胰島素來加強血糖控制,具體的用藥方案當然還是應該結合自身血糖情況遵醫囑確定。
血糖監測和糖尿病知識的學習同樣重要,血糖監測能夠及時地了解自身的血糖控制情況,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控制低血糖風險,而糖尿病的研究和發展不斷進步,在長期的控糖過程中,這些相關知識的了解,不一定要向醫生一樣那麼專業,但多了解相關知識,對於避免相關健康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控糖,要個性化定製控糖目標
對於合理控制血糖的問題,我們經常強調血糖要控制平穩和達標,但這個達標是因人而異的,一定要注意個性化控制。
比如一些新發糖尿病患者,血糖輕度升高的情況,年齡不大,也沒有相關的併發症和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這種情況下,就不妨把控糖的目標定的嚴格一些,一般糖尿病人的控糖目標要求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對於新發輕度糖尿病的情況,在身體耐受的情況下,如果能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6.5%就更好。
而如果是一些多年糖尿病問題的老年朋友,有發生低血糖的風險,自身的血糖控制的用藥依從性和生活控制能力又不好,同時還有了一些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不妨適當的放寬糖尿病的控制目標,如果能夠在保證身體耐受的情況下,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8.0%以下,就算是很好的血糖控制了,對於這樣的情況,提高生活質量,全面考量身體健康獲益,減少低血糖發生風險,比起強化控糖來,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因此,針對不同的糖尿病情況,應該合理地制定適合自己的控糖目標,千萬不要一味地強化控糖,也不要該好好控制血糖的時候,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這樣不但會錯過控制好血糖的最佳時機,還可能會導致後續發生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機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