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觸的糖尿病人中,多數沒有按時吃藥、飲食運動沒有做好,隨著病程的延長,藥吃得越來越多,甚至打上胰島素,血糖還是失控了。然而,也有部分糖友,糖尿病10年、20年的,血糖控制得很好,沒有併發症,其實都離不開下面的幾點。小敏把他們的經驗總結成控糖三字經,糖友們不妨學習起來。
藥
不
停
「我糖尿病20多年了,從1984年查出糖尿病到現在,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從確診的那一天起我沒有遺忘我任何的一片藥和胰島素,長年的病程,我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左右,也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症狀。」
說出這一段話的正是原中日友好醫院大內科主任楊文英,她在2006年時,上知名節目中分享了自己20多年的控糖秘籍,自己沒有落下一片藥,即使碰到臨時出差無法及時注射胰島素時,自己就會不吃飯去平衡這一頓飯的血糖,至今血糖控制合理,沒有併發症。
要知道短期的不吃藥,不控制不會馬上帶來結果,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像腦梗心梗這樣的併發症就找上門了。所以,糖友們要記得按時吃藥,按醫囑吃藥。
吃
得
對
飲食是控糖的五駕馬車之一,根據不少控糖成功的糖友經驗分享,他們血糖之所以平穩,離不開以下幾點原則:
2. 控制脂肪攝入。脂肪佔20-30%,膽固醇攝入量不超過300 mg/d;烹調注意少油少鹽,成人每日烹調油25-30g,食鹽用量不超過6g;
3. 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動物蛋白優於植物蛋白,多吃魚、蝦、雞胸肉、牛肉、海參等;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多
運
動
建議糖友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達到最大心率50%—70%)的體育運動,為了達到治療和預防的效果,每周至少運動3天以上,不要連續兩天以上不進行運動。
如有打胰島素或服用磺脲類藥物的患者運動時需警惕低血糖。另外,糖友們要控制腰圍,預防腹型肥胖。
要
多
笑
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
曾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首次以慢性疾病患者的情緒管理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公開科普講座。他表示,有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糖尿病、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緒密不可分。
特別是糖尿病,更是與心理、情緒息息相關。對此,建議糖友多笑笑,如遇到不開心、心理不舒服時,也可從以下幾點改善。
多回憶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臟跳動恢復節奏,血液流動趨於均勻。
喝杯溫開水平穩心情,而且水能促進體內游離脂肪酸排出,減小身體毒害。
做深吸氣,專注、深而緩慢地呼吸5次,讓肺泡得到休息。
用熱水泡腳,水溫控制在38℃左右,泡腳的時間則因人而異,最好泡到肩背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