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員,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職業。他們的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行走,守衛著那一片浩瀚的林地。我們跟隨一名護林員記錄了他一天的工作,雖然清湯寡水,但卻回味無窮。
早上七點,像往常一樣,護林員盧永林帶上袖標,拿上自製的打火工具出了家門。他來到自己管轄的區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放眼望去,視線所及之處,墳地多、林地多,松柏樹尤其多,用老盧的話說:「都是重點保護對象,一個都惹不起呀!平常日子還好點,開春、清明節就更別提了,馬虎不得。」
正說著,一位年近七旬的老頭拿著紙錢來到了墳地,他趕緊湊上前,「大爺,您老就把紙錢壓在這兒吧,天氣太幹了,又有風,容易引起火災。」老大爺白了他一眼,像是教育他的口吻說到:「清明節上墳,燒紙培土這老講都幾百年了,到你這就改了。」這還是好說話的,碰到不好說話的,不管你怎麼解釋,就是不聽。沒有辦法,只能看著。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護林防火工作任務加重,為把護林防火工作做實做細,香營鄉人民政府又出奇招——為墳塋 「剃頭」,也就是把墳頭及其周邊直徑2米以內的雜草清除乾淨,消除可燃物。同時,將全鄉3000餘座墳塋按區域劃分給護林員看護,明確要求零火情零空崗,否則處罰的同時還要直接追究其責任。
「乍一聽時,我都心裡一緊。給墳剃頭,豈不真應了那句老話『鬼剃頭』。再說了,有些人家也不讓做呀。」盧永林一邊摸著胸口一邊指向遠處,「但這是個好法子,再難俺也去做。這不,先拿自家的開了頭。」
剛吃完飯回來,他發現不遠處的地裡冒起了煙,抓起打火工具衝了過去,邊跑邊喊,「別點兒了,危險,把剩下的抱出去。」又是拍,又是打,火星在燒著的棒秸堆裡跳躍著……
開春了,老百姓開始耕地耩地,燎地邊的時有發生,勸說百姓不要燎地邊也是護林員的一項工作。
護林員盧永林每天都重複著這樣的工作,很平凡,責任卻很重。(通訊員 張靜 鄭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