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貧困戶,「護林員」黃清芝的一天

2020-12-20 大眾網

  70平方米的大瓦房,火炕一燒,整個屋子暖烘烘的,抽水馬桶、家用電器配備齊全,小院的地裡,還種著大白菜,架子上的山葡萄仍舊掛著幾串沒摘的果子,水盆裡養著的泥鰍魚活蹦亂跳……

  10月19日傍晚,中國吉林網走進安圖縣石門鎮榆樹川村村民黃清芝的家裡,67歲的老人笑聲爽朗,直說:「以前我家是村裡貧困戶中最窮的,現在日子好多了。」

  「我現在是護林員,每天可忙了。」黃清芝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下自己一天的行程,夏天的時候早晨5、6點鐘起床,拾掇一下園子,就開著家裡的小三輪車出門了,「我們護林員早晨7點就到崗了,我值守的山林就在高鐵上面那一片,開車過去十多分鐘,到了地方我就把車停下,開始徒步巡邏,一圈需要半個小時吧。」

  黃清芝說,護林員的工作看著輕鬆,其實責任重大,要看林間有沒有冒煙的地方,一旦有人上山,就要過去攔住,看有沒有打火機。上午走到11點,回家吃口飯,略略休息一會,下午1點到4點,她還會繼續在山林中巡邏。「一個人太安靜的時候就聽會歌,像現在氣溫低了,冷得受不了就去小棚子裡休息一會,一天挺高興的就過去了。晚上回家,刷刷手機,看看視頻,以前腿腳好的時候,每天都出去散步,還去廣場看別人跳舞。」

  說起如今的生活,黃清芝笑聲爽朗,但是之前幾年,她卻沒有這樣的心情。

  「起先日子也還可以,這不,2005年,我老伴兒出車禍了,那時候為了救命,花了12萬元。」坐在火炕上,黃清芝看了看窗外,說起從前艱難的日子,12萬元在當時對一家人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家裡的親戚借了個遍,仍舊不夠,黃阿姨一咬牙,將自家新蓋的房子賣了,買了一個泥草房。「感謝村裡,那年把我們納入了低保,」說起這些的時候,黃清芝微微停了停,隔了會才說,「家裡有一畝地,雖然窮,但日子還能過,就是沒想到,2017年,家裡遭了水災。」

  黃清芝說,家裡這一片是全村地勢最低的地方,所以受災情況也最重。等能回來的時候,老伴跑回來看,電視、冰櫃都飄起來了,泥草房也塌了,「他也是受了打擊,不久後突發腦出血,2019年去世了。」

  老伴病倒了,家裡房子毀成這樣,有那麼一段時間,黃清芝有些不知所措,「感謝政府,感謝我們村裡的領導,大水一退,韓主任就帶著人開始修路,門前水衝出3米多深的大坑啊,都給填上,鋪水泥路面,給我們重新蓋房子,都是結實的磚瓦房,建了室內廁所,以前都不敢想啊,還給我們各方面的照顧,扶著我們度過了最難的日子。」

  2019年老伴去世了,自己也經歷了摔傷骨折的經歷,黃清芝卻拒絕了和孩子去安圖一起生活的提議,「村裡對我照顧很多,就連我把鑰匙落在從延吉回來的大客車上這樣的小事,村裡的韓書記都專門幫我聯繫去取。我也想發揮發揮餘熱,今年,我把想法一說,村裡就給我安排了護林員的工作,一個月有640元的工資,關鍵是有事情做了,每天都挺高興的。」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文 羅浩/攝 馮雲鵬 王禹/視頻

相關焦點

  • 青原貧困戶「變身」生態護林員
    設置生態護林員既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條新路子,也是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的一條好路子。青原區文陂鎮小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培衡,現任小水村護林員。每天早上7時30分,他穿著標誌性的馬甲,帶上頭盔,騎著「小毛驢」,拿上「大喇叭」,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 貧困戶「變身」護林員 編織森林「防護網」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有這樣一支由建檔立卡貧困戶組成的隊伍,他們以山為家,守護綠色;他們巡山護林,織密綠色。他們就是活躍在扎賚特旗森林巡護一線的1485名生態護林員。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成為「最美生態護林員」丨獨山縣影山鎮...
    我叫楊佑培,生於1978年,水族,是獨山縣影山鎮紫林山村村民,現為達頭片區組管委成員、生態護林員隊長。2014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了達頭組,我們一家被評為貧困戶,兩位老人領到了養老金,父親還拿到了殘疾人護理補貼,女兒享受著教育補助。全家加入了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茶葉加工項目入股分紅、綠殼蛋雞入股分紅、蜜蜂養殖補助等各種產業扶持,妻子還申請到扶貧小額扶持在鎮上開了一家雜貨店,日子一天比一天地好起來了。
  • 花石鄉生態護林員:護了生態,富口袋
    12月5日早上,家住大灣村的生態護林員陳澤平一早從家裡拿起工具 花石鄉擁有林業面積12.3萬畝、森林覆蓋率90.7%,處處綠意盎然,山巒疊翠。
  • 長白山生態護林員:守著青山脫貧
    68歲的生態護林員張明利笑著說。在長白山的森林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保護生態環境換來脫貧致富。像張明利這樣的山裡人,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生計而發愁。如今,他們每天行走在青山綠水間,轉型為生態護林員。張明利家住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地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卻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 護林員的一天:工作很平凡 責任卻很重
    護林員,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職業。他們的工作中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行走,守衛著那一片浩瀚的林地。我們跟隨一名護林員記錄了他一天的工作,雖然清湯寡水,但卻回味無窮。
  • 生態護林員 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一人護林,全家脫貧」,將部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為生態護林員,是做好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2019年底,按照省林業局、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相關工作要求,貴陽市啟動了省級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 有一種職業叫「生態護林員」
    2016年「轉化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項目實施以來,新疆林業廳嚴格生態護林員選聘程序,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確保每個指標精準落實在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上。目前,全疆已轉化110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在21000名生態護林員指標分配過程中,林業廳聚焦深度貧困,將19923個指標安排在南疆四地州,佔總指標的94.87%。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今年招聘2000名護林員
    本報訊 (記者孫慧)今年我省林業部門計劃招聘2000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優先從各市縣所在地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中選聘
  • 外出人員還當護林員?紀委上門了……
    12月1日,花垣縣紀委監委幹部到該縣邊城鎮通州村開展案件回訪時,該村支部書記田滿弟對虛報套取護林員工資一事後悔不已。這究竟怎麼回事?事情還得從今年5月的一次入村督查說起。今年5月14日,花垣縣紀委監委幹部石紅豔到通州村開展決戰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督查。石紅豔實地查看了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情況,並通過入戶走訪,了解群眾的訴求反映。
  • 張掖市林草部門抓實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助脫貧攻堅
    2017年以來,張掖市累計選聘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2402人,發放補助資金1921.6萬元,覆蓋2個縣的18個鄉鎮,每年每人補助8000元補助,通過一卡通足額兌現,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  在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上,堅持「精準、自願、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嚴格執行《甘肅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細則(試行)》規定,通過公告、申報、審核、公示、聘用、崗前培訓的程序,選聘身體健康、能勝任野外巡護工作、責任心強、政治素質良好、遵紀守法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
  • 安徽規範貧困人口 生態護林員選聘
    本報訊  近日,安徽省林業廳印發《安徽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管理辦法(試行)》。  《辦法》規定,生態護林員實行「縣建、鄉管、村用」和「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到縣(區)的管理制度,實行一年一聘。
  • 漾濞認真做好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本報訊(通訊員 謝馬寧 彭金元)為全面貫徹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任務,漾濞縣多措並舉、認真做好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確保生態扶貧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提升脫貧成色。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 護林員的綠色夢(眾生相)
    穿上巡山制服,帶好上崗證,打開宣傳喇叭的開關,再拿一把除草的鋤頭和鐮刀,39歲的鐘美麗開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這是她作為護林員的第三個年頭,共負責村裡的2595畝林地。鍾美麗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的一名生態護林員。
  •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放寬生態護林員聘用年齡和範圍建議答覆
    二、答覆意見針對你提出的生態護林員聘用年齡放寬至70周歲、增加入職體檢和意外傷害事故條款、聘用邊緣貧困戶人員為生態護林員的建議,我們認為:(二)《雲南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規定,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可以安排不超過5%用於簡易裝備購置、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生態護林員培訓等支出。因此,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用於意外傷害事故保險費支出是有政策依據和資金保障的。
  • 專職護林員抒寫著一段段「護林故事」
    圖為護林員塗有結。 朱顯東 攝 1月24日,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目前我市護林員的人數已經達到5400餘名。 森林防火衝一線 出生於1953年的吳德順老人是我市嶽西縣店前鎮後河村的一位護林員。1984年他開始在後河村從事護林員工作,1987被聘請為當時的前河鄉林業站專職護林員,拆鄉並鎮後,回任後河村護林員共30多年時間。 吳德順所居住的後河村是當地重要林區,山深林密,每年一進入秋冬時節,葉落乾枯,森林防火任務非常重。
  • 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招聘護林員啟事
    【導讀】華圖國企/名企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招聘護林員啟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招聘崗位及要求 (一)招聘崗位、名額 護林員崗位,招聘數量12名(限男性)。
  • 我市一人獲得省「最美生態護林員」稱號
    日前,安徽省「最美生態護林員」名單公布,石臺縣七都鎮黃河村生態護林員隊長沈亞志榜上有名。今年37歲的沈亞志是七都鎮黃河村村民,因為肢體2級殘疾,2014被評為貧困戶,2016年被聘為生態護林員,現任七都鎮黃河村生態護林員隊長。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
  • 全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擬推薦人選情況公示
    李永香:安遠縣孔田鎮新塘村  李永香,男,58歲,初中文化,中共黨員,2013年其妻患鼻咽癌,造成貧困,於在2015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選為生態護林員,現為孔田鎮新塘村生態護林小隊隊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護林員隊長,李永香不僅要管護自己轄區的2400餘畝的林地,還要管理其他護林員,新塘村的每個山頭,每條小溝,都留著李永香和同伴們的身影,餓了,啃口乾糧,渴了,捧一口清泉。記得,在2019年5月的一天,李永香巡山時突降大雨,雖然是5月的天氣,但山間的雨點還是冰冷刺骨,但他仍然走完了8公裡巡山路,當晚就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