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剪紙:唯美剪紙的開拓者

2020-12-22 天中晚報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一把剪刀或者一把刻刀,任憑誰也想不到,這簡單的工具竟然在顏色各異的紙片間進行著力與技巧的較量,冰冷的剪刀嗤嗤作響,紙屑飄落,宛如落紅。手工藝人氣定神閒,身著旗袍,劉海妥帖地伏在額頭,她一絲不苟的樣子,一如從古代走出的人物,而等到打開剪紙,一幅栩栩如生的小貓展現在面前,細節刻畫如此逼真細膩,眼睛活靈活現,尾巴似乎在輕輕搖動,她就是平輿春華剪紙的當家人張春華,也是駐馬店市第六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匠心獨運,手起「剪」落下的過硬功夫

在車輿之鄉平輿,遇見剛剛參加我市非遺「觸網」活動回到工作室的張春華,她就開始著忙忙碌碌的工作。

剪紙室內,一幅幅巨型山水剪紙徐徐展開,山巒、河流、樹木、鳥雀,流水淙淙,空谷回音,煙霧繚繞山巔之上,一些樹木若隱若現。畫家的筆墨有濃淡乾濕之分,而手拿刻刀的張春華,當真有畫家的觸覺,一簇簇爛漫的春花,一片片勃勃有生機的葉子,構築了一個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世界。中國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陝西剪紙、楊柳青剪紙、山西浮山剪紙、南京剪紙、河北蔚縣剪紙、山東高密剪紙、廣東佛山剪紙、貴州臺江苗族剪紙、陝西安塞剪紙、北京剪紙等。童年時代對剪紙的認知來源於門聯、窗花,寒風中舞蹈的門聯煞是好看,隨著人們審美的改變,門聯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然而這顏色各異、大紅大綠的民俗剪紙深深紮根在她的心中,成為日後瘋長的藝術種子。中國剪紙起源於西漢,到了南北朝已相當精熟,在明清以後廣為流傳,遍及大江南北。漢代的金銀箔刻花,唐代皮革刻花冠飾,宋代瓷器上的剪紙紋樣,明清刺繡底樣,現代的窗花及剪紙畫,都是剪紙王國裡的一朵朵藝術奇葩。師出名門,她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春華剪紙師承於新中國成立前出生的榮瑞蘭老師,榮瑞蘭老師受教於清末民初的母親的剪紙影響,此項剪紙技藝至今已有百餘年。

春華剪紙融合了裝飾圖案的點線面構成和中國畫線條的虛實、頓挫用筆的特點,具有剪紙本身的刀味和化感,富有豐富的表現力,揉入了不同流派的剪紙技巧,有鮮明的風格,構圖精巧,造型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已成為平輿新一代的剪紙領軍者。

張春華告訴記者,剪紙是中國民間美術中最常見、最有民族特色的一個門類,它的藝術語言最貼近生活,題材豐富,樣式繁多,更由於其所用的材料簡便,所以剪紙藝術廣泛根植於民間。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是一種鏤空的藝術。剪紙的起源是極生活化的,漢唐時期就被用來作為裝飾品,南北朝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熟,明清以後廣為流傳,現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南方精細北方粗獷等風格。

剪紙文化既是中國民間文化之一也是民俗的藝術載體。它傳承了數千年來的民間文化傳統。剪紙文化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它既有濃烈的東方傳統文化氣息,又有著濃厚的鄉村文化習俗的氛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不僅僅傳承了一些民間習俗與特色,它還對文學界有著較大的貢獻。

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在數千年前,人們對剪紙有著豐富的感情和依賴,即使是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剪紙藝術的變形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以鏤空形式的工藝品,運用於包裝設計凸顯文化氛圍,作為建築的表現形式,這些都是現代的剪紙所創作的符號。

春華剪紙最有特色的是唯美精細的剪紙畫,還有剪紙團花,吉祥圖案、剪紙裝飾畫,窗花,喜花,剪紙臉譜、昆蟲、花卉、山水、人物,剪紙字,再有衍生品:剪紙書籤、剪紙扇子、剪紙燈籠、剪紙屏風、剪紙包。春華剪紙其本質特徵是寫實與意象的統一,融入主觀情感經過,以心、理、美造型而成手法上特點:繁簡疏密恰當,有節奏感;以點、線、面作為基本表現形式,虛實相間;吸收國畫、版畫、裝飾畫等表現手法,精緻細膩,生動逼真。

春華剪紙將古老的民間藝術搬上大雅之堂,從簡單的窗花到精美的剪紙畫作,把剪紙變得從實用到有文化價值,提升了審美趣味,即可收藏又可作為禮品贈送,從而產生經濟效益。人們因為剪紙唯美而喜愛,因而有了更多人願意接觸了解學習這門技藝,因此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張春華告訴記者,剪紙的刻法有陰刻法和陽刻法,一般工藝流程為繪圖、釘紙、刻紙和裝裱。繪畫功底,成就了春華剪紙

「我畢業於駐馬店藝術學校,是專門的美術老師。多年來,我不但傳授孩子繪畫藝術,還傳授他們剪紙、手工等技藝。你看我這些用糖水做的花朵,用紙片做的花藝,感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張春華告訴記者,剪紙作者不僅要了解傳統剪紙藝術,色彩,還好與時俱進,僅盯現代人的審美情趣,一些唯美剪紙應運而生。

記者看到,張春華的工作室內不僅有傳統剪紙喜上眉梢、福祿吉祥等傳統表現內容,還有人物、山水、花鳥等剪紙內容。「其中一幅父親剪紙,如果沒有美術功底,無論如何也表現不出農村父親的滄桑、堅韌等內在的東西。其中一幅修竹圖,遠觀似乎可以感受到清風拂面,竹葉微動的絕妙體驗。」參觀途中,其中一位張春華的粉絲這樣向記者描述他所感受到的剪紙之美。

帶孩子的時候,張春華滔滔不絕,親自示範,看著孩子們新奇的眼神,然後一步步掌握剪紙要領,那種會意與成就感如此爆棚,等到孩子們放學,意猶未盡的她依舊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她繼續進行自己的另一個大部頭剪紙作品,或者忙裡偷閒做幾個精緻香包,或者幾朵糖花,惟妙惟肖的糖花猶如歲月打開的另一扇藝術之窗,她心海蕩漾的藝術之舟一直在開疆拓土,進行著無數次的嘗試。眼前的一件件剪紙作品,或粗甑大布根植傳統的粗獷藝術,或美到極致令人欣欣然的小品人物,如果給我一雙巧手,應該也很難達到這種境界吧。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剪紙的「加與減」 ——唯美剪紙藝術的技法
    點擊"剪紙團花圖案大全"免費訂閱 剪紙的「加與減」 ——唯美剪紙藝術的技法(一) 相見時難別也難,愛情是這樣,成功難失敗也難,人生更是如此。
  • 創立中國唯美剪紙藝術的諸暨藝術家 將剪紙和陶瓷完美融合
    如今,一位從西施故裡走出去的藝術家,用剪紙和陶瓷相融合的形式,以「西施」為主題創作了上百件陶瓷藝術品,讓西施「活」在陶瓷上,令人嘆為觀止。他就是「跨界」藝術家陶正,網名「牧羊人」。今天上午10點,陶正陶瓷與剪紙藝術展在諸暨市博物館開幕。
  • 剪紙
    在裝剪紙時需要將剪紙的四周用少量的白色乳膠粘連在託紙上,否則待鏡框掛起來後,剪紙往往會掉下來或移動位置,顯得東倒西歪不整齊。託紙的顏色選擇主要看剪紙的顏色,起襯託剪紙的作用。比如剪紙是重顏色時,襯紙就要選擇淺色的,剪紙是淺色或白色時,襯色就要選擇重顏色。
  • 剪紙圖案大全:剪紙的構圖思維
    剪紙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紙張,基本單元是線條和塊面,基本語言符號是裝飾化的點、線、面,加上由於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紙不善於表現多層次複雜的畫面內容和光剪紙影效果及物象的體積、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揚長避短,在構圖上採用平視構圖,民間剪紙用展開式的思維方式,極度的隨心所欲。
  • 民間剪紙藝人教大學生剪紙(組圖)
    事實上,民間藝術家們已經注意到剪紙的這種走向。謝奕鋒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喜歡傳統的紅色剪紙了,覺得他土。運用牛皮紙、鋁箔紙等材質,剪紙禮盒、家居裝飾等等會更讓年輕人青睞。葉潤生的女兒葉鳳玲也來到現場,她告訴記者,其實剪紙有個局限,更讓人震撼的是立體剪紙和舞臺剪紙,其他剪紙雖然可以作為裝潢進入家居,卻由於跟廣州人的家具不大搭配,往往未能有很大的市場。
  • 剪紙圖案大全:民間剪紙的構架
    民間剪紙的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剪紙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中國民間美術在透視上不追求縱深感,而有著「看得多、看得全」的審美辨識。民間剪紙同樣體現出這種審美觀念,在二維的空間內體現事物的全貌。
  • 春節剪紙就學剪紙『福』,簡單好看的手工剪紙教程
    春節快要到了,我們都會把家裡裝扮的喜氣洋洋的,尤其是貼春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不過除了貼春聯外,我們還有剪紙,剪窗花,還有就是貼福字。現在很多人都去買福字,不僅貴不說,而且都是機器列印的,少了福字最基本的手工特色。
  • 手工剪紙:教大家三款簡單的剪紙,立體剪紙和窗花剪紙,圖解教程
    在新的一年裡,大家都會做一些喜慶的裝飾,像窗花和剪紙,而這些都是我們傳統的手工藝。今天,就教給大家一款簡單的剪紙工藝。這裡做了三種樣式的剪紙<春>,其中有立體的剪紙,也有窗花剪紙,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畫好圖形,然後用剪刀剪下來,我這裡用的都是紅色的正方形,紙張大小因人而異吧,我這裡用的是12cm*12cm的正方形彩紙。
  • 潮州剪紙
    潮州剪紙藝術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繁榮、發展於清代。  潮州剪紙題材有花果、走獸、人物、風景和文字等,內容基本是祈求吉祥美滿的。潮州民間剪紙一般都沒有畫稿,藝人憑自己的記憶和想像,將三五張色紙疊在一起,藉助誇張、變形等手法,剪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潮州民間剪紙造型活潑而富於變化,富有裝飾性,從而形成細緻、豪放、秀逸、純色、多色、陽刻、陰刻等藝術風格,成為潮州最有特點的民間美術。潮州民間剪紙藝人還在純色剪紙的基礎上,創造出多色剪紙的形式。多色剪紙用多種色紙分別剪出物象各個部分,然後再合併為一件完整的剪紙作品。
  • 剪紙藝術家陳耀親授剪紙技藝
    更有幸的是,非遺傳承人、剪紙藝術家陳耀老師,給孩子們傳授了非凡的剪紙技藝。  活動開始前,每個家庭都帶來了捐贈物品,石鼓路小學五(2)班的王寫庭媽媽拿來了一大袋子的物品,不僅有羽絨服、棉衣、棉褲,還有毛衣、圍巾以及文具。同是石小五(2)班的徐雨桐媽媽說:「我帶的都是家裡閒置的全新文具,希望通過公益組織能上門去看看他們,希望給那些特困生帶去溫暖的同時,也給孩子帶來愛心教育。」
  • 非遺廣東|剪紙界的一朵「奇葩」——廣東剪紙
    廣東剪紙主要由流傳於佛山地區的佛山剪紙、流行於潮汕地區的潮陽剪紙和流傳於潮州地區的潮州剪紙構成。佛山剪紙分為純色剪紙、襯料剪紙、寫料剪紙、銅鑿剪紙四大類,根據用料不同,又可分純色料、紙襯料、銅襯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銅寫料、銀寫料、紙寫料、銅鑿料等九種。剪紙手法分為剪和刻兩大類。
  • 國漫中熟悉又陌生的剪紙動畫,淺析剪紙和動畫的結合之作剪紙動畫
    在諸多國漫分類中,剪紙動畫是最神秘的一類,那麼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國漫中熟悉又陌生的剪紙動畫,淺析剪紙和動畫的結合之作剪紙動畫。這認知就造成了雖然我們都看過剪紙動畫,但一直覺得剪紙動畫很神秘,這種看過卻又覺得很神秘的感覺又形成了熟悉又陌生的印象。也正是這種熟悉又陌生的印象,給如今的剪紙動畫帶來了困境。
  • 春節剪紙就學剪紙'福',簡單好看的手工剪紙教程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春節快要到了,我們都會把家裡裝扮的喜氣洋洋的,尤其是貼春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不過除了貼春聯外,我們還有剪紙,剪窗花,還有就是貼福字。現在很多人都去買福字,不僅貴不說,而且都是機器列印的,少了福字最基本的手工特色。那麼剪紙福字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中國的福字有很多的講究,其中寫起來也是有多種的樣式。
  • 煙臺剪紙傳承人衣培娟:剪紙「魔術師」剪出精彩人生
    她叫衣培娟,今年64歲,棲霞市西城鎮人,已經在剪紙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探索跋涉近60年。沉醉於剪紙技藝數十年,衣培娟如今已是中國傑出剪紙藝術名家,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但她對剪紙的熱忱反而隨著年齡增加與日俱增。如今已退休的衣培娟給自己定了個新任務——從孩子們抓起,把剪紙技藝傳承下去。
  • 趙希崗教授的新剪紙藝術
    當代藝術中的新剪紙藝術中國是紙文化的發祥地,剪紙是紙張和剪刀相互碰撞創造出來的唯美藝術形式,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具有極強的社會價值。同時,中國剪紙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是中國視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書法一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符號和視覺語言。何為新剪紙藝術?
  • 剪紙圖案大全:童子的剪紙方法_剪紙圖案大全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中國自古就將童子看做是幸運的象徵,因此,在剪紙作品中,童子也是很容易見到的一個剪景,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童子的剪紙方法  步驟/方法  準備:取一張色紙對疊兩次,合4層,或取4張色紙用書釘把邊釘好。  描圖:用鉛筆描圖時,注意每個小孩的動態,特別是胳膊和腿的伸展方向。
  • 剪紙動畫與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傳承
    無論是宮崎駿動畫中細膩唯美的少女情懷還是迪士尼動畫中善惡分明的英雄主義,都是這兩個國家意識形態的縮影,從側面體現了這兩個國家特有的文化。找到民族特色,堅持民族原創是我國推出精品動畫的重要前提。 三、剪紙藝術與剪紙動畫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這種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 領略剪紙風採
    溫州市黃龍三小五(4)班 潘朵彤8月7日,溫州海外僑胞子女雲課堂「暑期雲上夏令營」剪紙課程在溫州書城開講啦!這次開課的是溫州剪紙非遺傳承人朱銘老師,他可是個「90後」呢。古樸的穿著,親切的笑容,講民間故事,說溫州童謠,源遠流長的剪紙歷史在朱老師的講解下變得生動有趣,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家長和孩子們。
  • 剪紙父子獨創6幅創意猴剪紙
    廣靈剪紙藝術家張多堂、張棟聯手  過年時,窗戶上貼幾幅帶有生肖圖案的窗花,頗感喜慶。廣靈剪紙藝術家張多堂每年總能把生肖圖案設計製作出多種藝術珍品,用傳統的藝術形式妝點節日。今年春節前夕,張多堂、張棟父子設計的一套6幅創意生肖猴剪紙入選山西省郵資票品局申猴郵票剪紙冊,還有一部分製作成生肖猴掛曆、申猴圖案窗花等,行銷國內外。  猴生性好動,是十二生肖中最有靈性的動物,被人視為聰明、機智、勇敢、活潑之動物。2016年是丙申猴年,張多堂和他兒子張棟等人從去年10月就開始構思,設計「吉祥猴」的模樣。
  • 染色的剪紙(組圖)
    但在節日到來前,他們要花一個多月做剪紙,以備節日到來時售出。這種副業也沿著父子血緣而傳襲,形成了一些比較有名的剪紙世家。  張棟就出生在這樣的世家裡。張家是廣靈縣焦山鄉做剪紙比較有名的,而焦山又號稱是「剪紙之鄉」。張棟是張家剪紙工藝的第五代傳人。他和父親張多堂是目前廣靈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  「我從小就學這個,從有記憶力開始就在學。到底是怎麼會的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