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共有26個兒子

2020-12-23 鮮花暢談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活了71歲,而且,他的子嗣很旺,共有26個兒子,這些兒子後來又繁衍成百萬之多之多的明朝宗室子弟,而明朝的藩王之中最長壽的當屬代府襄垣王朱成鍨,活了整整92歲,他是代王朱桂的後代。

明朝的皇帝普遍不高壽,太祖朱元璋是唯一一個活到70歲以上的皇帝,明朝的皇帝大都沒有繼承朱元璋的高壽基因,除了成祖朱棣和世宗朱厚熜或過60歲,還有在位時間最長的神宗朱翊鈞或了58歲,其他皇帝大都只活到三、十四歲,其中壽命最短的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僅僅才活了23歲。但是在藩王之中,高壽的王爺卻不少,六七十歲的較普遍,八十歲以上的也不不罕見。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明初北邊的蒙古威脅還未完全解除,天下雖粗定但仍存在隱患,為了穩固江山,強化中央集權,朱元璋不顧群臣反對堅持恢復藩王分封制度,在全國各地分封了包括自己二十五個兒子(第二十六子朱楠早夭,未實封)以及侄孫朱守謙共二十六個王,其中包括燕王、代王、寧王在內的九王負有御邊守土之責,地位權力在其他諸王之上,這些塞王主持地方軍務,可以節制軍隊召命地方官。藩王權力過大給繼位的建文帝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於是著手削藩,經過靖難之役燕王朱棣順利奪權,深感藩王勢大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為了強化中央集權,規定了藩王不得幹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交地方官員,由此形成「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成祖雖然沒有廢藩,但經過他對藩王制度的改革,明朝的藩王早已經成了無權無勢,依賴於國家供養的寄生蟲。這些藩王再也不必為國事分擔責任,日子清閒下來的同時,更多的時間用來生兒育女,經明初二十六個藩王而繁衍下來的宗室子弟,到了明末人數竟達百萬之多,這麼多張嘴要依賴國家供養,這對於明朝的財政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也有人說明朝後期的衰弱有很大原因就是這些整天無所事事猶如寄生蟲的宗室子弟生生把大明王朝吃垮了。

比起整日為國事操勞,生活作息不規律的皇帝,藩王們因為「食祿而不治事」,只需在封地安分守己,便可終老一生,無論身體、心理上,都要好過皇帝。也因此,在明代的藩王中,高壽的王爺並不在少數。

筆者查閱資料,發現了不少在位時間長,壽命同樣很長的藩王:

肅恭王朱貢錝,在位五十年,享年八十歲,為歷代肅王之最;沈莊王朱幼,在位五十八年,享年八十六歲,為歷代沈王之最;益恭王厚炫,在位二十年,享年八十二歲,為歷代益王之最。這幾位都是活到了八十歲以上的藩王,但這還不算明代藩王的最高壽,在所有藩王裡面,還有一位壽命超過九十歲的藩王。

這就是代府襄垣王朱成鍨,朱成鍨的先祖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分藩大同府。代王朱桂共有子11人,其中第五子朱遜燂被封為襄垣郡王,傳至第四代襄垣安惠王朱仕坯,有嫡長子朱成鍨,生於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襲封襄垣郡王,在位時間長達八十四年,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病逝,活了整整九十二歲。

襄垣王朱成鍨創下了兩個之最,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王爺,共達八十四年;他還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王爺,共活了九十二歲。從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襲封襄垣郡王,到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病逝,一生共經歷成化、弘治、正德、嘉慶、隆慶五朝,熬死了四位皇帝,其中的世宗嘉靖皇帝還是明朝在位第二長的皇帝(45年)。在壽命普遍不高的古代,襄垣王朱成鍨居然活到了九十二歲,實在是屬罕見之事,他到底有何長壽秘訣今人已不知,但從明代高壽王爺頗為常見來看,明代王爺的日子想必過的是非常悠哉清閒的。

相關焦點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奉天承運」這幾個字,在明朝以前,卻從未在歷史中出現過。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據說,這個名稱,或者說是這種叫法,最早的發明者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稱帝。他在南京城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朝會大殿,被他命名為「奉天殿」。後來,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篡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並把明朝的首都改遷北京。
  • 朱元璋刁難劉伯溫,明朝國運多少年,劉伯溫回答萬曆
    明朝的毀滅就是因為崇禎皇帝。比起歷史上的其他皇帝,崇禎皇帝的一生不算是個暴君,反而是因為他太軟弱了,加上時運不濟,這才造成了大明朝的氣數已盡。不過開國的時候,朱元璋可是認為自己的朝代千秋萬世,還特地找人去砍掉天底下所有龍脈杜絕了一切可能的因素。這個皇帝的一生中雖然評價並非完美,可是他卻是一個出色的祖宗,出色的父親和出色的祖父。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無諡,清乾隆元年追諡「恭閔慧皇帝」,史籍稱為建文帝。性寡斷。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後,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 中國歷史上生孩子最多的皇帝有幾個?他們都是誰?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一生共育有兒子26個,女兒18個,合計子女共44個。清聖祖康熙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 ~1722年),即康熙皇帝。他8歲登基,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史載,康熙帝共有子女55個,其中兒子35個,女兒20個,另有養女1個(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帝之弟恭親王常寧長女)。
  • 朱元璋68歲喜得一女,一生只活了39歲,卻受盡4代皇帝疼愛
    作為最後一個大一統漢人王朝的開創者,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很難用一句話概括的君王。贊他的人認為他恢復了漢人江山,是「得國最正」的帝王;貶他的人則認為他心狠無情,大肆誅殺開國功臣。但無論怎麼說,朱元璋在歷代開國帝王中絕對是能力一流的,不僅出身最低、開國也最難。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首創8個字,被清朝皇帝經常使用
    大家在看古裝戲,尤其是清朝宮內戲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皇帝頒發聖旨,然後聖旨中提到8個字,分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其實首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作為聖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出現於聖旨中,始於明朝。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為馬皇后的諡號「孝慈高皇后」,並且奉行孝治天下,因而這個陵墓稱為「孝陵」。明孝陵從明洪武十四年開始修建,於明永樂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動用勞動力人數達十萬人,佔地面積達一百七十萬平方米。
  • 明太祖朱元璋最長壽的兒子和雲南沐王府的血淚鬥爭史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26個兒子中最後一個在世的兒子岷王朱楩去世,享年72歲,此時距離他父皇朱元璋去世已經52年。訃聞,代宗朱祁鈺輟視朝三日,賜諡號曰莊,朱楩也被稱為岷莊王。先封甘肅,改調雲南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三月,皇子朱楩出生,生母未詳。
  • 明朝一直被冷落的皇帝:智慧不差於朱元璋,功績不亞於朱棣!
    說到明朝,是有很多故事能說的,尤其是帝皇家族,多出奇葩皇帝,親徵被俘朱祁鎮、罷工領袖朱翊鈞、木匠大師朱由校……幾乎每一個皇帝都有值得說道的地方。但是明朝有位皇帝一直被很多人忽視了,說起他的功績:真的是不亞於明成祖朱棣,幾次都挽救了國家;智慧不差於明太祖朱元璋,會用人、會權衡朝廷。在他統治年間,國家慢慢走向興盛,這位皇帝就是明憲宗朱見深。由於清朝人編史書,所以把朱見深這段歷史給抹掉了,我們來看看這位有著驚人能力的皇帝,有哪些值得稱頌的!
  • 別找了,你要的明朝16位皇帝都在這裡,直接收藏吧!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畫像。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為低微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由南向北統一全中國的開國皇帝。他於1328年出生於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 初名重八, 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他從一名乞丐一步步成長起來,祛除了蒙元,爬上了權力最高峰,建立了大明王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葬明孝陵。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另外一方面,今天是7月17號,歷史上的今天,1402年的7月17號是朱棣在南京繼位登基,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的日子。所以這兩個機緣咱們今天可以開始講講朱棣。其實朱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到今天在方方面面還在體現。
  • 為何明朝後期皇帝大多壽命不長?專家:要怪就怪朱棣,他有遺傳病
    明朝總共存在了276年,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壽命最長的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足足有71年。然後是朱棣,壽命也有65年。然而,從明朝的中後期開始,大約也就是從朱棣開始,接下來皇帝的壽命都沒有超過朱棣和朱元璋的。尤其是朱由校,他只活了23年就駕崩了。
  • 明朝16位皇帝的血緣關係是什麼脈絡,混亂嗎?看完一目了然!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後,才知道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那是叫花子根本就不能比的兩種境界,所以朱元璋處心積慮要選好接班人,把江山千秋萬代傳下去。可嘆吃香喝辣的朱瞻基免疫力也不行,比老爸朱高熾還少活了十歲,37歲就與世長辭、告別了皇帝生涯,只當了十年皇帝。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是個裝逼皇帝,他想打腫臉充胖子搞御駕親徵,去跟瓦剌軍隊過招,結果被瓦剌軍隊打出紙老虎原形,當了俘虜。
  • 朱元璋有26個兒子,分封了24個諸侯王?明朝分封的初衷是為了什麼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歷史,對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畢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個兒子,除了長子朱標是太子外,他想要讓其他25個兒子都稱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 明朝皇帝的字輩連起來,竟然是一首詩,你發現了嗎?
    明朝宗室的起名規則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定下的,其基本形式是:姓+字輩+名。其中,名按照五行相生順序,分別以「木、火、土、金、水」為偏旁部首,循環往復使用。比如明朝皇帝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依次為父子關係,兩兩對應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朱元璋偷宰地主劉德的牛,做皇帝後如何對待劉德?
    膽大包天的放牛娃在朱元璋八歲時,為了能夠混口飯吃,他到地主劉德家中放牛,而朱元璋的父親就是劉德家的佃戶。同時和朱元璋放牛的,還有日後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湯和。封建時期的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即使是對地主劉德來說,那也是「寶貝疙瘩」。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明朝皇帝貪玩、不務正業,明朝保持兩百多年不到,只因皇權的穩定
    >明朝是一個當皇帝最輕鬆的朝代,明朝的皇帝很多都不務正業,吃喝玩樂還能讓明朝存活二百多年,這與明朝建立的較為完善的政治離不開。為鞏固皇權的穩定,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斬殺功臣:自古以來中國皇帝大多好殺功臣,其中最著名的兩個皇帝,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劉邦相比於朱元璋要好些,劉邦誅殺的諸侯王就那麼幾個,都是手握兵權之人。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作為弘治皇帝唯一活著的兒子,所以他就是天生的皇位繼承人,弘治18年桃老爹死了以後,他就當上了皇帝,當年只有15歲。明武宗跟大臣們的關係不好,可能這也是他在歷史上名聲不好的原因,畢竟史書是文官們寫的。說他不好的原因,第一個,他不住在皇宮大內,要住在豹房。第二個,寵幸宦官,比如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