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民在選擇打官司時,不得不考慮訴訟中的風險,因為一旦不慎,就會使自己的利益受損,有時自己覺得穩贏的官司還可能敗訴。
近日,新疆高院伊犁州分院受理了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糾紛一案,陳某與齊某於2019年3月13日籤訂內牆乳膠漆勞務施工合同,約定陳某將其承包的內牆乳膠漆粉刷工程分包給齊某進行施工,施工範圍為圖紙標的所有乳膠漆粉刷部位,單價為每平方米13元。工程完工後,雙方就施工面積產生爭議,陳某與工程項目部核算的內牆粉刷面積與齊某計算的內牆粉刷面積不符,陳某以超付勞務費30299元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齊某予以返還。一審法院以陳某無法證實超付事實為由判決駁回陳某的訴訟請求。陳某不服上訴至州分院。
承辦法官白瑞芳受理該案後,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在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並查清本案事實後,告知陳某因其證據不足才導致一審敗訴,其可在撤訴後待證據充分時再行起訴,二審終以陳某撤訴結案。
本案就是一起典型的發生訴訟風險的案件,而審判實踐中,此類案件比比皆是。怎麼有效地預防和避免訴訟風險呢?
一、當事人要辯證地看待訴訟風險。訴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當事人不必因此喪失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信心。當發生糾紛時,可通過協商、仲裁、調解的方式解決,但在這些非訴方式不能湊效時,訴訟是一種可行的途徑。
二、當事人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並規範自己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懂法、不知法會使自己在處理日常事務時漏洞頻發,造成在未來的訴訟中處於不利地位。
三、注意固定和保全證據。在發生較大的法律行為時,必須注意保全相應的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誰主張誰舉證。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就將面臨敗訴的風險。
四、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聘請法律顧問。一個好的法律顧問可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法律幫助,為可能發生的訴訟風險提供相應的預防措施,也可在訴訟中運用法律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作者:白瑞芳
總編:馮金柱
原標題:《以案釋法 | 面對「訴訟風險」,何以說「NO」》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