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360行,行行都做房地產。
這並不是一句繞口令。
地產行業過去的二三十年裡,流傳著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話。
數據統計,全國的房地產開發利潤普遍在10%以上,中高端房地產利潤率更高,甚至到達30~40%,成為眾所周知的造富行業。
吸引著各行各業在這個公知的高利潤行業裡分一杯羹。
2010—2011年是外行進入地產行業的高峰期,各行業的巨頭把資金投入地產業,形成了360行,行行都做房地產的扎堆局面。
這些「外行人」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轉了一圈什麼也沒撈到又出去了,當然還有運氣不好的,賠上了所有的身家……
01
有情懷的「外行人」,門外漢變專家
深圳這個城市出過很多的房企,萬科、中海、招商蛇口、華潤等……
但是這個城市的豪宅名片——深圳灣1號,是由一個賣藥的老闆開發而成。對於跨地產行業的行為,老闆對外宣傳深圳灣1號只是個人的心願。
但因為這個心願,深圳自此有了豪宅的標籤。
無獨有偶,「麓湖」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區高端住宅的代名詞,而老闆羅立平此前的身份主要是投資人。
上海東航開發的東方雲錦,在不斷降低豪宅標準去控制風險的大環境下,它堅持豪宅該有的態度,堅定高端用戶產品的規格。
這就導致了在理性市場的今天,東方雲錦做到了認籌率高,認籌客戶轉化率高的雙高樓盤。東方雲錦二期推盤僅88套,認籌率已達135%,其歸根原因,是對地產行業的敬畏和專注。
發跡於重慶,在行內已經走過26個年頭的龍湖,老闆曾經也是「外行人」。
當年,龍湖藍湖郡在重慶一戰成名,開創了中國別墅新格局。新裡弄式院落設計曾獲得國內首創專利。
當年龍湖在重慶人心中的地位,就像綠城在杭州人心中的地位一樣。
這個外行人造出的房子,讓地產界公認的產品第一人宋衛平讚不絕口,聲稱全國房企,只有一家半的造房品質讓他佩服,一家是龍湖,另外半家是星河灣。
之後的龍湖南徵北戰,26年中,足跡遍布了40多個城市。開發了「原著、香醍、灩瀾」等業內知名經典產品系。
現在的龍湖有三個標籤:別墅、景觀、物業好。
龍湖景觀的「五重園林」被無數開發商模仿,2017年之後,「五重景觀」升級為「五維景觀」,做強做大的龍湖一直沒有放棄對產品的研發和改變。
記者出身的吳亞軍,把女性細膩的感情和審美融入在龍湖產品設計與景觀細節把控中。
這個「外行人」做成了最具專業和情懷的內行房企。
02
外行扎堆斂財,主業反哺副業,不是所有的外行做地產都能成功。
當所有人都知道做房產會發財,也就意味著這個行業很難輕鬆賺到錢。為了賺快錢而踏入房地產行業,大部分都沒有撿到什麼便宜。
外行人做房地產大致分為幾種:
一是主動出擊,為多餘資金尋找出路;
一是主業受到壓縮,被迫轉向其他行業。
作為中國食醋行業的龍頭老大,恆順醋業是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當年手握大把現金的恆順醋業選擇了多元化發展。
當下熱門的行業全都有恆順的身影,除了房地產,恆順的產業版圖遍及各個領域。
恆順醋業的主營業務每年都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長,毛利率則穩定在35%左右,但在多元化發展之後,保持主業增長的恆順,在多元化發展下出現了3700萬的虧損。
這就意味著,恆順醋業用持續盈利的主業貼補副業,可謂是抱著西瓜撿芝麻。
受房地產調控影響,恆順醋業房地產業務受挫,參股的項目出現虧損,在虧掉了4922萬之後,恆順開始調整結構,加大主業,收縮副業,退出房地產產業。
與恆順一樣及時抽身的還有服裝業大亨雅戈爾。
雅戈爾在九十年代就成立了雅戈爾置業,並成為寧波當地比較有影響力的城市運營商。
到05年開始,雅戈爾擴張速度開始變慢,業績大幅下滑,地產行業開始拖垮主業,從13年開始,雅戈爾撤出資金,回歸主業。
俞洪敏曾說過,要麼做喜歡的事,要麼做擅長的事。
如果只是為了賺快錢,做了既不是自己喜歡,又非擅長的事,那麼成功就會變成小概率事件。
相比之下,家電大佬轉行做房產,多少有點無奈。
10年前後,家電產業利潤率越來越薄,使得家電行業的巨頭扎堆進入房地產行業。
海爾、海信、聯想、國美、美的、長虹、康佳、TCL等眾多家電大佬都希望在地產行業站穩腳跟,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不過發展至今,只有美的置業躋身成為千億房企。
佑康敗局,被房地產拖垮主業。
業內對佑康躋身房地產的評價是:一戰成名3分鐘,8年沒有爬出坑。
這個在食品行業摸爬滾打20年的老品牌,在地產成名只花了3分鐘。2010年佑康以16000元樓板價拍下了杭州申花新地王,前後只花費了不到3分鐘的時間。
拿下地王之後,作為行業新手的佑康沒有躲過調控的衝擊,「地王」停滯兩年沒有動工。兩年後該地塊以濱江·紫金府正式亮相。
這個在業內人士眼中佔盡地段配套的地王,並沒有成為佑康在地產界站穩腳跟的翻身之作。
相反,在後期開發中的管理混亂,資金鍊危機,銷售回籠資金去向不明等問題,2018年佑康申請破產。
射鵰英雄傳中,武林人士都痴狂於得到九陰真經,志在練得九陰真經的絕學。
黃蓉問洪七公為什麼不去搶九陰真經,洪七公回道:太過於痴迷九陰真經,就會荒廢本門武功,得不償失。
03
哪些外行人能幹倒內行?
當高周轉成為大部分房企的核心競爭力的時候,一些保持初心,精雕細琢的外行就會脫穎而出。
比如電影產業,目前中國票房排行榜,TOP前三的電影全部是外行導演的作品。
票房冠軍《戰狼2》導演吳京,武打演員出身;票房第二《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學醫出身;排名第三的《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學的是法學專業。
這些人都不是專業的導演,卻導出高票房的電影作品。
「外行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
《哪吒》的導演餃子並非橫空出世,對於動畫迷的他來說,棄醫從畫,沉澱了多年的積累和磨練。
成功之後的餃子對外曾說,這是一條十分艱辛的道路,為了堅持自己熱愛的漫畫,他多年啃老,貧困而孤獨,只是在不懈的堅持中,他成功了。
只有真的熱愛和執著,才會讓這些外行人站在大眾的眼前。對於沒有成功的大多數,根本沒有機會走到出來。
如果說未來地產行業只需要50家開發商,不管是外行還是內行,都是需要靠過硬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活下去。
房地產高速發展下,擴張的背後,發展是使命,但在市場飽和狀態下的今天,能夠繼續在行業走下去的企業,不是只關注於公司的財報,關注老闆的福布斯排行,而是多關注於消費市場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從朝陽走向夕陽,只用了30年的時間。
太陽落下,月亮就會升起。行業更迭過程中,願意停留腳步創新思考的,花時間和精力去鑽研的,產品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浪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