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婚宴市場出現「新情況」 公務員結婚,同事不敢請領導不敢來
南京紫金山莊一場盛大的婚禮。記者邵丹攝(資料圖片)
中國江蘇網9月11日訊(孫奕程記者範傑遜)結婚辦酒席對於新人來說是大事,大家都希望辦得風風光光,熱熱鬧鬧,親朋好友自然必不可少,而領導同事也是婚禮中重要賓客。家住南京中華門附近的王女士,上月參加一位公務員朋友婚禮時驚訝地發現,這場婚宴中,本應該作為主要方陣的同事桌全部消失了,而為新人證婚的單位領導也變成了長輩。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中央八項規定、中紀委問責力度的加大,南京有不少想結婚的公務員遇到了這樣的「新狀況」。
「同學、好友都來了,小陳(化名)的同事怎麼一個沒來呢?」上個月,市民王女士參加了一位南京市區級機關公務員的婚禮時發現,婚禮現場竟然沒有設同事桌,而且桌數也只有區區10桌。
此外這次參加小陳的婚禮,王女士注意到吃飯的地方並不是主城裡豪華的大酒店,而是郊區的一個沒有星級的老飯店,這讓曾經參加過「高大上」公務員婚禮的王女士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賓客見小陳單位同事不來,懷疑是不是小陳在單位人緣關係不好。
小陳告訴記者,主要是因為公務員身份特殊,他和妻子一致認為,婚禮一定要簡樸,「如果請同事或者領導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會牽涉到禮金的問題。」小陳表示。
據小陳介紹,當初雖然沒有邀請同事參加婚宴,但他還是邀請了單位的領導來參與,不過領導可能有顧慮,最終還是沒有來到小陳的婚禮現場。記者從南京資深司儀劉先生處了解到,現在公務員或者其子女結婚基本上都很低調,過去婚宴擺個80桌的人大有人在,但現在由於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少公務員都不敢大擺宴席,而且現任領導基本上都不會出席。
南京市委黨校惠天博士指出,公務員婚宴往往會牽涉到禮金的問題,而公務員又作為公權力的執行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權力與金錢的交易,產生利益輸送的問題。」
惠天認為,公務員婚禮宴請如果劃清了公域與私域的界限,那麼在工作中也能「拎得清」,在一定程度上也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比如我覺得今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的現象就比以往要少很多。」惠天表示。
而南京十八頻道《聽我韶韶》主持人吳曉平則認為,小陳的做法有點矯枉過正,「我們反對的是利用公款吃喝,反對的是『三公』消費而不是反對我們民間的吃喝。」吳曉平認為除了身居要職的公務人員需要向組織申報外,普通的公務員應該可以出席這類婚宴,「而且花的還是自己的錢,邀請親戚朋友來,不是更尊重他們嗎?」
南京公務員婚宴桌數明顯減少
婚慶費用一般控制在萬元以內
新郎沒給同事發請帖
請了領導但最後沒能來
「主要是因為公務員身份特殊,」小陳告訴記者,他和妻子一致認為,婚禮不能搞得鋪張浪費,請親朋好友小範圍聚聚就好,而請同事或者領導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會牽涉到禮金的問題。」小陳表示。
「我覺得結婚還是應該私人點,」小陳說他當時並沒有發請帖給同事,「雖然有同事表示理解,但還是有同事誤解,認為我是不是看不起他們。」小陳也感到頗為無奈。
據小陳介紹,當初雖然沒有邀請同事參加婚宴,但他還是邀請了單位的領導來參與,不過領導可能有顧慮,最終沒有來到小陳的婚禮現場。
「現在公務員或者其子女的結婚宴請,如果到了一定級別是要報備的,」一名基層公務員梁先生告訴記者,由於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公務員對於宴請這類問題變得特別敏感。
「當然如果是關係很好的同事,我還是會參加,畢竟人家邀請,」不過梁先生明顯感覺,婚禮上的賓客變得「單純」許多,基本都是家裡的人。「那些有利益關聯的單位或者企業負責人也少了,因為這些『不相干的人』來了以後,就會存在變相受賄的嫌疑。」梁先生說。
結婚不擺酒
孩子百天只請親戚
實際上不止像小陳這樣的基層公務員選擇低調辦酒席,南京一對80後小夫妻,男方王先生在事業單位工作,女方王太太是一名公務員。
就在前陣子,兩個人的愛情結晶妞妞出生100天了,按照中國傳統和往常慣例,理應大擺「百日酒」,不僅要邀請親朋好友,還應邀請領導與同事。
可這小兩口最後總共加起來才請了三桌,都是親戚同學,雙方的領導同事一個都沒請。
「大擺宴席鋪張浪費、理解繁瑣,我們一致認為能免則免。」王先生說,「如果邀請了同事,他們肯定不會空手來,要給紅包的。」
王太太緊跟著接話:「我們肯定不能收,也覺得同事之間禮節很麻煩,正好借著這次中央八項規定之風,連請都不請了。」
據小兩口說,他們甚至連結婚的時候都沒有擺酒,選擇的旅行結婚。「趁機減少了同事之間禮節煩惱,輕鬆多了!」王先生表示。
婚宴桌數少了
在職領導一般不出席
「現在我主持公務員的婚禮,明顯感覺低調許多,」南京資深司儀劉先生告訴記者,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桌數少了,「好像聽說現在35桌以上都要備案了。」
而在過去,對於劉先生而言,主持公務員或者其子女婚宴往往都是大單子,前幾年他主持了一蘇南某市政府官員子女的婚禮,「光是婚禮儀式就辦了三場,婚禮酒席更是高達80桌。」劉先生說。
據劉先生介紹,男方是做生意的,所以第一場來的都是生意夥伴,而第二場主要是女方家的公務員賓客,「當時市裡幾套班子領導全來了,場面更是大得不得了。」
「如果換現在,他們絕對不敢這樣大辦宴席了,」劉先生說現在由於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少公務員都不敢大擺宴席。據劉先生介紹,現在一般公務員婚宴最多二十桌,婚慶費用也控制在萬元以內,而且現任領導基本上都不會出席。
最近,劉先生的一個公務員親戚舉行了婚禮,「新人對處級以上幹部一律不請,而單位裡面來的同事都是跟他平級的,而且都是玩得特別好的。」
劉先生觀察發現,以往證婚人是體現婚禮賓客規格的一塊「試金石」,「尤其是公務員婚禮來的領導級別都不低,」但是現在他發現,一般在職的領導不僅不證婚了,甚至都不怎麼出席宴會了,「如果確實有領導證婚,那基本上都是退休的。」劉先生表示。
孫奕程記者範傑遜
【專家熱議】
南京市委黨校教師惠天
主動劃清公私界限
向社會傳達正能量
惠天指出,公務員婚宴往往會牽涉到禮金的問題,而公務員又作為公權力的執行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權力與金錢的交易,出現利益輸送的問題。」
「所以現在公務員婚宴只請親戚、摯交,漸漸成為了一種新的規範,」在南京市委黨校惠天博士眼裡,這是向社會傳達了一種正能量。
「如果公務員連婚慶宴請都劃清了公域與私域的界限,那麼以後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會更容易公對公、私對私。」惠天表示,在一定程度上也產生了社會效應,「比如我覺得今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的現象就比以往要少很多。」
《聽我韶韶》主持人吳曉平
矯枉過正
民間宴請不該禁
「我認為這是矯枉過正,」昨天南京十八頻道《聽我韶韶》主持人吳曉平說,「正常的老百姓自己花錢吃飯,請多少人都沒有關係,我們反對的是利用公款吃喝,反對的是『三公』消費而不是反對我們民間的吃喝。」在吳曉平看來,婚慶宴請不僅僅是請客吃飯,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如果搞到老死不相往來這也不正常。」吳曉平坦言,確實存在一些身居要職的公務官員或其子女,利用婚宴變相索賄的情況,「所以達到一定級別的官員必須要向組織匯報,這現在也成為了規定。」不過吳曉平認為,如果僅僅是一般的公務員,又不是當官的,而且花的還是自己的錢,就不該禁止「這其實是削足適履,邀請親戚朋友來,不是更尊重他們嗎?」吳曉平表示,不能因為反腐敗就影響到普通公務員的生活。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