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動畫電影,不得不提一下日本著名漫畫家宮崎駿。他的筆下有許多為世界各國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所知曉的動畫電影:《風之谷》、《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千與千尋》。《千與千尋》刻畫了一個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少女形象,她不同於宮崎駿其他作品中的少女,沒有幽靈公主的堅韌美麗,沒有金魚姬的活潑浪漫,也沒有娜烏西卡的自信果決,影片中的女主荻野千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甚至有點膽小嬌氣的少女。
而這部電影正是講述了這樣一個平凡女孩在沒有父母的庇護下逐漸成長的故事。如果說宮崎駿早前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顯得有些完美主義,那麼在《千與千尋》中,宮崎駿則著力刻畫一個極為平凡卻又一步步變得勇敢的少女角色。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精打採,不關心窗外風景只在意手中的鮮花即將枯萎的十歲女孩。在古建築的洞門前時,即使自己已經極力表現出不願繼續前行的意願,但卻因為不想被父母丟下而打消了。
作為這部影片的女主人公千尋的出場並沒有多大的轟動,就連背景音樂也是一支單一的鋼琴曲。她就是渺小的,但也正因為這些極富現實色彩故事情節吸引了觀眾繼續往下看。接下來的千尋在奔跑中開始蛻變。黑夜降臨,千尋發現父母變成豬後驚慌失措逃跑,一路狂奔一路喊著:「爸爸!媽媽!」與白龍分開後按照他給自己的指示去找鍋爐爺爺,在狹小的空間裡千尋小心地下著樓梯但因為腳滑後變成了一陣小跑。
此時緊張的音樂一聲聲響起,拉弦緊而重,鏡頭對著千尋因為害怕而變得扭曲的臉龐,讓觀眾看著也不禁心悸起來。鏡頭轉到湯婆婆的辦公室裡,復古的裝潢,光線昏暗,角落裡的爐火在燃燒,辦公桌旁是長著怪異模樣的湯婆婆,她身形巨大,頭髮花白,面部都是皺紋還畫著誇張的眼影。面對湯婆婆的質疑、恐嚇,千尋雖然害怕但沒有退縮,為了找回爸媽她始終記得「只有工作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她再三請求湯婆婆給自己安排工作。
其實千尋剛才所有的鎮定都是強裝出來,當她終於得到工作後跟小玲回到房間時才發覺「我的腳一直在抖」。千尋繼續在成長。在油屋裡她開始了忙碌的學習,如何打掃,如何在浴室加水。雨夜裡她和小玲共同清掃又大又髒的浴室,此時她迎來了第一位客人——河神,因為伴有巨大的酸腐的臭味,其他人都不願意接待,於是這個差事就落到了千尋手上。巨大的河神跳進浴室,惡臭雖難聞,但千尋沒有迴避,其他人都在周遭圍觀千尋接下來會如何處理。
千尋拿著無臉男給的牌子繼續為浴室加水,不小心掉進浴池的千尋摸到河神身上有刺,湯婆婆集合眾人為河神拔去身上的刺,卻因此清理出了一大堆垃圾。河神恢復乾淨,也幸虧千尋的勇敢油屋賺了一大筆,因此,千尋得到了湯婆婆的讚賞。接著千尋迎來她在油屋的第二位客人——無臉男。從千尋第一次來到油屋前的那座橋起,無臉男也因此出場。他不斷對千尋好,給她牌子、砂金,卻都被千尋一一拒絕,也因此惹得無臉男不開心。他來到油屋大吃大喝還吞下了一男侍一女侍和一隻青蛙。
這時的千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怯懦的十歲女孩,這裡的她化被動為主動,將河神給的丸子一半給了無臉男吃了下去,卻因此導致無臉男開始嘔吐。千尋不斷刺激他讓他追著千尋跑,最後離開油屋走向海軌列車的車站。千尋要去沼澤站找錢婆婆為白龍解除魔咒。那天屋外下過雨後的小鎮變成了海洋,千尋趴在圍欄看著,忽然她看見白龍被紙鳥襲擊,她大聲呼喊想把白龍引進室內,但白龍轉了個頭又飛了出去。此時的千尋決定去湯婆婆那救出白龍。
她豁出命一般在不堪一擊的水管上奔跑,然後沿著梯子爬進了湯婆婆的房間。在房間的一角她發現了奄奄一息的白龍,掙扎之中她和白龍一起從甬道口掉了進去,然後落到鍋爐爺爺的房間之中。這一系列的動作為觀眾展現了一個果斷、毫無畏懼的千尋。為了幫助千尋上路,鍋爐爺爺給了千尋海軌列車的車票,汪洋之中,列車之內,千尋與無臉男一起奔向了軌道的遠方。
在車上我們看到有一個鏡頭對準千尋的雙眼,通過鏡頭我們看到千尋的雙眸裡透露出的是一種堅強、勇敢,已經與開頭時那個懶散、無精打採的千尋不可同日而語了。其實當千尋果決地踏上列車的那一刻,她就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只會縮在汽車後座的小姑娘了。她已然長大,可以一個人登上去向遠方的列車,不懼風雨。她已經能夠獨立面對風波,已經能夠勇敢地決定用什麼方式去拯救一個人,曾經的懦弱也早已被磨鍊的不見蹤影,荻野千尋,她終於成長。
宮崎駿通過這個童話故事為觀眾講述了一個平凡女孩遭遇變故後逐漸成長的故事。雖然這是一部動畫,但也讓無數早已跨越年少時代的成年觀眾魂牽夢繞。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沒有父母的世界裡,在沒有呵護的世界裡,面對苛刻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一切,我們也可以獨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