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佬雲集 「智能養豬」戰場,創業公司如何搶灘?

2020-12-22 35鬥

對於養豬行業來說,2018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非洲豬瘟讓中國養豬業遭遇巨大危機,但隨著國內IT巨頭的介入,阿里雲推出「ET大腦」,京東數科將「聲紋識別」技術引入養殖業,2018年也被眾多業內人士稱為「智能養豬元年」。

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如何推進養豬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網際網路巨頭和創業公司的布局有何不同?35鬥為您一一解答。

智能養豬風口來臨,解鎖七大應用新場景

2018年8月3日,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確診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從去年10月份開始,受疫情影響,生豬產能明顯下滑,導致豬肉市場供給偏緊,豬肉價格上漲較快。

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結果顯示,7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其中,能繁母豬是決定生豬生產能力的一個關鍵指標,其存欄環比下降8.9%,同比下降31.9%。

9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要穩定當前生豬生產,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同時,要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加強生豬產銷監測,完善市場調控機制。

生豬生產科技方面,《意見》要求,加快推進生豬全產業鏈信息化,推廣普及智能養豬裝備,支持養豬場(戶)購置自動飼餵、環境控制、疫病防控等農機裝備,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成熟,智能養殖的應用場景越發多樣。新技術與豬場生產結合地更廣泛深入,並逐步嘗試替代人工操作,實現智能化自主決策。

智能養豬的主要應用場景可分為以下七類:

個體識別:為每隻豬建立一個唯一的身份證,記錄每頭豬的品種、系譜、體重、運動量、體溫、採食和異常行為等,是豬場實現精準管理的基礎。母豬管理:監測母豬的發情、配種和膘情。飼餵管理:得到每頭豬每天的實際採食量、飲水量,實現精準飼喂。生長曲線:根據每頭豬每天的採食、體重、健康狀況繪製豬只的生長曲線,分析全程料肉比,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疾病防控:豬只疾病監測、免疫提醒、異常提醒、疫病預警。環境控制:結合動物行為,對豬舍內溫度、溼度、通風、採光等多因素的綜合智能控制。轉群管理:豬的整個生產周期內各個生產節點智能分群、轉群,如自動根據豬只體重分群並轉至相應欄位,自動篩選達到出欄標準的育肥豬。

網易、阿里、京東,IT巨頭紛紛布局

2009年,網易成立網易味央,運用成熟的RFID耳標技術實時監測豬的身體狀況、進食量等信息,分析確定豬的位置、行為以及狀態,通過長達300天的精細化餵養,實現品質與口感的提升。

2018年3月,阿里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達成合作,通過人工智慧系統「ET大腦」實現全方位的智能養豬。據阿里雲介紹,到2020年雙方合作的生豬產出或將達到1000萬頭。

「ET大腦」能為每頭豬建立一套檔案,包括豬的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次、軌跡等。這些數據可用於分析豬的行為特徵、進食特徵、料肉比等,還可以結合聲學特徵和紅外測溫技術,判斷豬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預警,將死亡率降低到3%左右。

2018年11月,京東數科發布了「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主要特點是通過「豬臉識別」來觀測與記錄每隻豬的體重、生長、健康情況,自動調節風機、水簾、暖氣等設備,從而智能控制豬舍溫度、溼度,這一解決方案還能實現豬飼料的精準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2019年5月,京東數科推出疫病預警系統。通過「聲紋識別」技術,機器人能夠識別並分析豬的叫聲和咳嗽聲,對豬進行疾病檢測。一旦判定疑似患病,會立即對信息展開智能分析,迅速形成應對方案,傳達給豬場的獸醫或飼養員。2019年618前夕,京東數科旗下京東農牧與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孵化的首批AI養殖豬正式出欄,全渠道聯合上線「AI鮮肉鋪」。

創業公司如何搶佔賽道?

隨著IT巨頭在智能養殖領域的推進,獨創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應用到養殖業,一些創新技術企業也隨之進入高速搶跑階段。

睿畜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電子醫生、天蓬系統、智能耳標。電子醫生是全球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生豬精準測溫的可穿戴設備,溫差可以控制在0.13攝氏度以內。系統通過AI算法診斷生豬的健康狀態,同時還可預測最佳受孕時間,為養殖場建立最佳配種模型。

天蓬系統是一套具備AI監控分析功能的系統,硬體裝在天花板的頂棚上,旨在幫助規模化養殖集團管理生豬,解決規模養殖場數豬、測重、行為監測等問題。智能耳標讓每一隻豬都可以擁有真實且唯一的ID,睿畜科技通過AI分析耳標的佩戴真實性,建立起一整套數據溯源系統,幫助保險公司有效核查保險標的,防範虛假承保和理賠。目前,睿畜科技已與溫氏、新希望、天邦、中國人保、中華保險和錦泰保險等企業達成了合作。

小龍潛行主張非接觸式、無應激的理念,發布的兩款智能硬體設備——守望者軌道巡視機器人和愛豬盒子,利用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以欄為單位,完成豬只的測重、測膘、盤點,精準度分別能達到98%、95%、99%。兩款產品形成了一套智能養殖定製化體系,能完美適配多個生豬養殖的應用場景。

通過在豬場上方安裝滑軌,守望者軌道巡視機器人可以在滑軌上按照既定路線巡視,在巡視過程中,設備可對每頭豬的情況以及豬場環境進行實時動態監測,經過累計後即可獲得數據曲線。而愛豬盒子(AIbox)是一個移動智能工作平臺,擁有測重、測膘、錄入、統計、盤點及在線教育等功能。除了這兩款產品,小龍潛行還計劃針對生豬養殖推出其他服務,比如已進入產品化階段的生豬身份識別、個體及環境溫溼度監測、行為監測分析等。

農信互聯提出了「三大體系+兩大模式」的智能防非綜合解決方案。三大體系是控源、智能和保險,兩大模式是智能豬場模式(針對300頭以上母豬的規模豬場)和助養豬場模式(針對300頭以下母豬的豬場或專業的育肥豬場)。

而智能豬場包含三個層次:首先是豬小智,豬小智分為兩個部分—豬小智APP和豬小智後臺。豬小智APP能將豬場內的智能設備連接到一起,讓手機終端實現智能盤豬、智能稱重、智能圍欄、膘情監測、智能查情、智能環控、智能飼餵七大功能,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對豬場進行監控和操作,而通過豬小智後臺,工作人員又可以看到整個豬場的監控體系。

第二層是豬聯網,豬聯網強調的是通過數位化養豬來提升養豬效率。豬聯網對豬小智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用數據來指導豬場的生產。第三層是養豬大腦,養豬大腦依託農信雲計算數據中心,可以實現遠程化管豬,讓養豬全程可預警。

中畜智聯推出的保育育肥智能飼餵器——豬哥靚具有易操作、一體化、通用性高、環保四大優勢,其通過自動飼餵溼拌料,記錄採食數據等功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還縮短了生豬出欄周期,提升了育成率,從而提高養殖效率。中畜智聯後續還計劃構建廠內物聯網,讓豬哥靚成為與豬互動的機器人。

產品上線於去年8月,已斬獲溫氏集團、正大集團、漢世偉集團等「大牌」客戶,截至今年4月,累積營業額達到1200萬。每臺機器可服務45頭生豬,目前已能實現水量自動調節、避免料變質,停水缺料檢測報警,自動補水快速恢復溼拌料、自檢測,顯示故障代碼並報警,記錄單臺機器的飼養數據等功能。

翔創科技是全球第一家利用AI技術來實現牲畜識別的企業,曾為大好河山豬業提供豬臉識別技術,使其成為國內首家應用豬臉識別系統的養豬企業。翔創科技推出的綜合系統包含了23個專利,能夠實現行為異常預警,從而規範飼養環節行為動態實現智能分析,同時自動採集豬只相關數據與雲端大數據進行比對,進而預警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

在畜牧行業,翔創科技的牲畜臉識別技術有四大領先優勢,即基於多特徵融合的牲畜識別技術、適用於各種應用場景的豬牛臉採集技術、高精的牲畜檢測技術和快速的數據融合技術。截至目前,翔創科技與中國人壽、國元保險、中華聯合財產保險等均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影子科技推出的「FPF未來豬場」智能引擎系列產品包括影子智能引擎、FPF系列IOT硬體產品以及手機或Web終端應用,涉及智能環控、精準飼餵、獸醫助手、基因選配四大方面,旨在用系統化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和配套的智能軟硬體產品,賦能和驅動養豬業全面轉型升級。

其中,「影子智能引擎」是影子科技將養豬產業科學技術和IT網際網路技術緊密結合,利用區塊鏈、AI和基因工程打造的「一籃子」工程,能有效實現動物養殖的選配科學化、營養精準化、管理智能化。

智能養殖是畜牧行業的第三次革命,傳統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將被精準化的養殖管理體系和經營模式取代,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成本,為畜牧業發展帶來更多效益。

參考資料:

1. 《中國智能養豬白皮書(2018)》,農信研究院。

相關焦點

  • 萬科也要養豬了!剛剛 萬科發文招聘豬場總經理!養豬到底多賺錢...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雲中隼 「跨界」養豬的隊伍日漸龐大,從國際投行到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海。如今,地產商們也意圖殺入戰場「分羹」。讓萬科心動的,除了「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的flag,更是近年來飛起的豬價和一眾豬產業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溫氏股份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39.67億元,同比增長252.94%;牧原股份則歸母淨利潤大增1075%,一舉實現61.14億元。在萬科殺入之前,已有多家知名房企及網際網路大佬試水。這一次,萬科能否將養豬玩出新花樣?
  • 北大"豬肉王子"陳生: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創業靠譜
    陳生出生於1962年,今年53歲,從房地產「老大」到廣東天地食品集團總裁到「豬肉大王」,再到屠夫學校的校長,陳生在這幾個角色間華麗穿梭,遊刃有餘。11月16日晚,已將豬肉賣出「北大水平」的陳生再次回到母校北大,交流自己對創業江湖遊戲規則的思考,與自己的師弟師妹們做創業報告演講時直言:養豬賣肉比網際網路更靠譜,傳統行業才是創業的主戰場。
  • 倥傯十年,我依然選擇創業戰場
    在餓了麼進軍全國市場之前,中國還沒有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那個時候最火的手機是諾基亞。我們團隊用網站的方式做了一個叫幫客網的平臺,簡單說就是餓了麼加滴滴打車,幫客就是以幫別人跑腿和接送為業的人。如果能翻到當年的長江日報還能看到報導。可惜撐了一年死掉了,一方面是當時投資人看不上每單1塊錢的配送費收益,以至於50萬融資都拿不到。
  • 養豬大業:智能養豬
    人工智慧養豬的話題一直很熱,哪怕是在防禦非洲豬瘟復產的行業形勢下,無論是針對現實養豬問題的落地實踐,還是對未來養豬的美好期盼,無論是養豬人,還是行業外如網際網路人,都非常關注這個話題。養豬企業降本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智能養豬漸行漸近。對於人工智慧養豬,首先就需要具備足夠量的養豬相關數據。例如,建立豬舍環境控制模型就需要大量的環境數據與生產成績;調整飼餵策略就需要歷史的飼餵數據和生產數據等。對於中國人來說,豬肉的價格與生活息息相關,豬肉價格劇烈的漲跌,也影響著養豬業的平穩發展。全世界二分之一的豬都養在中國,中國現在有七億頭豬,但是我們中國養豬業的效率是比較低的。
  • 從武大學霸到網際網路頂級大佬,小米雷軍是如何練成的?
    其中不僅包括小米、金山軟體、金山辦公、金山雲這四家上市公司,更有雷軍投出的數百家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它們一起組成了低調而強大的金山系。那麼雷軍這位從湖北仙桃走出的「普通」少年,是如何通過30年的艱苦創業最終成為一代網際網路「教父」的呢?
  • 廣田集團攜手騰訊「過家家」 搶灘網際網路家裝
    原標題:廣田集團攜手騰訊「過家家」 搶灘網際網路家裝 摘要 【廣田集團攜手騰訊「過家家」 搶灘網際網路家裝】12月5日晚間,廣田集團(002482)公告稱,將指定子公司深圳廣田雲萬家與騰訊指定的下屬子公司湖北騰楚籤訂合資協議
  • 馬雲收穫第5個博士學位,網際網路大佬們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頭銜?
    導 語「 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身兼多職」的大佬可不止馬雲一個。李彥宏、雷軍等中國網際網路大佬們除了大家熟知的身份之外,都還有著自己的「第二身份」。」而在此之前,他已經先後獲得了4所國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是中國網際網路大佬中極為博學多識的一位。
  •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手雲集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手雲集   在這裡,尋找下一個創業明星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觀眾正在觀看各校參展項目介紹。大家親眼看到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聚力維度團隊用人工智慧技術,合成了這4位明星的動態視頻。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賽場上,曾經走出過ofo這樣的創業明星。如今,投資人希望在這片賽場尋找到下一個創業明星  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眾多年輕創業高手雲集。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中新社記者 林浩 攝除了房地產,網際網路企業也頻頻跨界養豬。其中,最有名當屬網易老闆丁磊。2009年網易成立網易味央,號稱要用科技的手段養豬。丁磊曾經表示,希望用網際網路思維差異化養豬,為中國農業帶來新氣象。截至2019年底,網易已經在浙江安吉、江西高安、浙江紹興建設了三家養豬場。另外,阿里巴巴、京東金融也分別在2018年6月和11月發布了各自的智能養豬方案。
  • 那些沒上過大學的網際網路大佬
    當代網際網路大佬也多數是名牌大學出身,百度李彥宏和新浪網創始人王志東畢業於北京大學,搜狐張朝陽、美團王興畢業於清華大學,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網易丁磊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京東劉強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等。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網際網路大佬並沒有大學,卻也取得了「成功」。上過大學和沒上大學的大佬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 影子科技在武漢發布3D智能養豬和5G農牧應用技術
    影子科技在武漢發布3D智能養豬和5G農牧應用技術發布時間:2019年05月18日 19:34 來源:中新網湖北 5月18日,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發布了3D智能養豬和5G農牧應用兩項技術。  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務於「從農場到餐桌」垂直領域的全產業鏈生態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致力於「用數影改變豬肉產業鏈」,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網際網路技術與傳統農牧產業相結合,加速農業養殖產業互聯升級。
  • 八一八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語水平
    國慶長假賦閒在家,八一八之前準備八的話題: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語水平。 之所以想說這個,是因為前幾天看到朋友圈兩張傳瘋了的圖,是馬雲和馬化騰跟隨習大大出訪期間,在中美網際網路論壇上的兩個鏡頭: 其他網際網路大佬英語水平如何呢?中國網際網路第一批大佬『海龜』和『土鱉』兩派實力相當,馬化騰、馬雲算是本土代表,李彥宏、張朝陽則是海龜代表。李彥宏北大本科,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碩士,後又在華爾街工作幾年再回國創業,英語以及口語應該非常了得,而且也懂美國市場,又國際化視野,所以百度現在也在國際化,去年還高調地通過巴西切入了葡語市場,在習大大出訪巴西期間。
  • 從劉強東到李彥宏,網際網路大佬如何被高考改變
    和這兩位學社會學的商界大佬相比,另一位網際網路行業的狀元大佬則一直都有著清晰的職業方向,1987年,山西省陽泉市的高考狀元李彥宏考入了北京大學,抱著對計算機的喜愛進入到了信息管理系,開始了自己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徵途。
  • 中小保險公司搶灘健康管理:為何參與,如何參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小保險公司搶灘健康管理:為何參與,如何參與,難點何在?2020年11月10-11日,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其中,21世紀亞洲保險年會主論壇的主題為「洞見未來 變革中的保險業」。
  • 5G養豬會是什麼樣?影子科技給你答案
    部分嘉賓合影    如果說2018年是網際網路養豬的元年,那麼2019年,3D智能養豬、5G農牧應用、AI技術養殖等交互技術的進展會讓機器更懂機器,讓人從繁重的養豬勞動中解脫出來,使養豬更輕鬆簡單。
  • 大佬雲集的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誰才是那匹衝出重圍的黑馬?
    大佬雲集的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誰才是那匹衝出重圍的黑馬? 大佬雲集的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誰才是那匹衝出重圍的黑馬?
  • 前有淘寶、美團,後有滴滴、雲集,揭開網際網路平臺的創業成功密碼
    這兩天,「社交電商」雲集獲得了宣布完成1.2億美金B輪融資。此前幾周,「社交電商」拼多多獲得了騰訊領投的30億美元投資,估值已經高達150億美元。在美團點評的王興創造了「網際網路下半場」這個詞彙2年之後,我們親眼目睹著眼前的事實,網際網路上半場可能才進行了不到一半,距離中場休息還遠得很呢。
  • 跨國物流公司搶灘保稅區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天津日報報導,保稅區搶抓加入世貿組織機遇,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功能、政策和區位優勢,創造與國際接軌的投資運營環境,得到跨國物流公司的廣泛青睞。
  • 32歲身價1700億成中國首富,如今改行去養豬:只做我想做的
    01砸了鐵飯碗後,去南下打工,最後被逼創業的丁磊成為那個時代的代表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用在丁磊身上太貼切不過了,這就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儘管,他並沒有真正的窮困潦倒過。為什麼會用這句話來形容他呢,聽聽他的發家故事你就知道了。
  • 在線音樂、網際網路視頻從「聽」向「看」,搶灘用戶「客廳時間」
    事實上,不止是在線音樂,視頻網站也在搶灘用戶的「客廳」時間。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此前就公開表示過:「網際網路電視端視聽體驗更好,是做精品專業內容最重要、最終極的終端,未來也將是最大的終端。」 音樂從「聽」走向「看」 音樂不只能在線上「聽」,有一天還實現了線下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