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大家對養生的重視,各種所謂的養生科普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它們佔據了中老年人的朋友圈。
隨便打開一位家長的朋友圈,你會發現小到指甲、大到癌症的各種科普文章,雖說了解科普健康的知識沒有錯,但是如果盲目偏信,就可能鬧出笑話!
比如:指甲月牙越多越健康、指甲有豎紋就是疾病象徵,只要有白點就是缺鋅缺鈣等等,這些看似條條是道的養生知識,真的就有科學根據嗎?
1、指甲月牙的多少與否,和健康完全沒有關聯
指甲生長是由裡向外的過程,我們所看到的月牙,其實就是甲基部位堆積的角蛋白細胞。這些細胞在死亡之後,就從白色變成了透明色。
之所以有人手指沒有月牙,或月牙的數量過少,完全是因為遺傳基因不同,有的人甲基部位相對靠後方,其被皮膚覆蓋,就會出現小月牙、沒有月牙的情況,但這並不能算是基因缺陷,只能說是正常的生理表現;
除此之外,細胞增殖速度的快慢與否,也影響到了月牙的狀態。細胞增殖較快的人,角蛋白還沒有死亡就被頂出,所以能看到明顯的大月牙。而細胞增殖慢的人,新指甲在長出是角蛋白就已經死亡,自然也就看不到月牙了!
2、指甲上有豎線,就是肝臟疾病?不一定!
根據臨床統計來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9個人指甲上會有白色透明的豎紋,這並不能說明體質的好壞與否,事實上,沒有多少人的指甲是完全光滑平整的狀態,隨著年齡增長,指甲的鎖水能力會逐步下降,豎紋也會越來越明顯;
不過,有時指甲出現豎紋,也可能是維生素缺乏的表現。特別是對於挑食、不愛吃蔬菜和水果的人來說,體內極容易缺乏維生素,而指甲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也需要維生素的支持,當嚴重缺乏維生素a時,就容易導致指甲營養不足,從而出現豎紋、凹陷等情況;
另外,指甲出現黑色豎紋、凹凸不平等症狀,且多個指甲都有類似表現,的確也可能是肝受損的信號。因為肝臟是體內的排毒器官,當毒素無法被代謝時,就會在體內不斷堆積,從而影響到指甲的狀態。但也並不是所有肝病患者都會有類似症狀,僅單純出現的指甲豎紋,並不能判斷身體是否出現了疾病。
3、指甲有白點,就是缺乏微量元素了?
如果僅僅是一個甲床上出現了白點,往往和外傷有關係,在甲床受損之後就容易留下痕跡,隨著新的指甲不斷長出,白點也會向上移動,最終被無情的剪去。
所以,在出現指甲白點之後,首先要考慮的是,最近是不是指甲受過外傷!如果沒有受過損傷,且多個指甲都有類似的表現,並且自身有挑食、胃功能較差的情況,則有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不過,總的來說,想要通過指甲的小表現,判斷身體內潛藏的疾病,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真正需要大家警惕的是指甲莫名變黑、增厚、指甲脫落、匙狀指等,這才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