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2018,我國四省市學生閱讀為何表現優異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2月3日9時,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結果發布。此次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學生參加了測試。我國選取了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四個省市參加了此次測試。四省市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平均成績分別為555、591和590分,均居所有參與國家(地區)首位。OECD國家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平均成績分別為487、489和489分。新加坡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49、569和551分,均排名第二。

  除了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主要領域的測試,PISA 2018還 開展了財經素養測試和全球勝任力測試。此外,還在學生問卷中第一次新增了學生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調查。這些都是參與各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的內容。

  PISA閱讀測評框架不斷發展

  PISA 2018的主要測試領域與2000和2019一樣,都為閱讀。從PISA首次設計並實施閱讀測評框架到現在的近20年中,閱讀測評框架一直在不斷發展和完善。PISA的一個核心目標是搜集和報告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表現的變化趨勢,因此三個領域的測評框架的主體構成一直保持不變。然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環境不斷變化,閱讀素養本身在不斷變化。這20年間,網際網路、手機(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人口覆蓋率飛速增長,人們閱讀的時間、空間和媒介都急劇變化,數字閱讀日益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甚至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閱讀素養的內涵必須延伸,將數字閱讀技能納入其中。

  具體來看,閱讀素養界定中的「書面文本」改為了「文本」,將數字文本納入其中;更加強調「評價」文本的能力,意在體現「讀者必須權衡像文本中論據的真實性、作者的觀點以及文本與讀者本人目標的關聯性等因素」;更加重視閱讀「參與和元認知」,強調閱讀興趣、喜愛程度和閱讀策略運用的重要性。

  2018年,閱讀的認知方面分量表的文字表述從2000年的「訪問和檢索」、「整合和解釋」、「反思和評價」演變為了2018年認知過程分量表的「定位信息」、「理解文本」和「評價與反思」,更能體現閱讀包含數字文本在內的多種文本的認知過程和能力。此外,閱讀精熟度水平從2000年的5個精熟度水平擴展到了8個精熟度水平,能更好地評估最低端和最高端學生的表現。

  四省市學生閱讀表現優異

  從學生閱讀上的精熟度水平看,四省市低表現(2級以下)學生的比例為5.2%和高表現(5級和6級)學生比例為21.7%,其中6級學生比例為4.2%。OECD國家低表現和高表現學生比例分別為22.7%?和8.7%。新加坡的高表現學生比例為25.8%,其中6級學生比例為7.3%。在所有參與國家和地區中,四省市的低表現學生比例是最低的,但高表現學生比例明顯低於新加坡。這說明四省市將來需要為這些被認為沒有掌握適應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閱讀能力的學生投入的補償資源較小,未來的人力資源負擔較輕,同時因為這些閱讀表現最頂端的學生未來競爭能力的基礎較好。

  四省市學生在閱讀三個分量表「定位信息」、「理解文本」和「評價與反思」上的表現分別是553、562、565分。OECD國家的平均成績分別為487、489和489分。四省市學生在「定位信息」的分量表上表現相對較差,而OECD國家學生則比較均衡,這可能是由於四省市的學生不是特別適應計算機輔助測試,無法在數字文本中快速訪問、檢索和定位信息。四省市學生在單一文本上為556分,多重文本上為564分。OECD平均為485和490分。新加坡為554和553分。四省市學生在單一文本上的表現不如多重文本上的表現。

  四省市學生的平均經濟社會文化地位指數(ESCS)為-0.67,低於OECD平均值(-0.03)。ESCS平均值可以解釋閱讀成績差異的比例為12.6%,OECD平均為12.0%。四省市抗逆學生(即ESCS位於本國(地區)的底部四分之一但是成績表現位於所有參與國家(地區)學生中前四分之一的學生)比例為11.7%,OECD平均(11.3%)。四省市學生閱讀成績中,校間差異佔32.9%,略高於OECD平均(29.0%)。四省市男生閱讀成績比女生低13分,OECD平均低30分,這說明四省市的性別差異要遠小於OECD平均。整體而言,四省市不僅學生成績遠高於OECD平均,而且學生成績之間的差異也低於OECD平均,這說明四省市的教育質量不僅很高並且均衡程度也較好。

  四省市學生取得高表現背後的原因

  我國四省市能取得這麼好的閱讀、數學和科學表現,這背後有很多原因。首先,四省市是國內公認基礎教育發展水平排名很靠前的省市。單從教育經費投入看,四省市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市基礎教育各個學段的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支出都是全國最高的,上海、浙江、江蘇的初中和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支出均排在全國的第2、第5和第6位。

  其次,我國這幾年持續推進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發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上海是第一個整體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省(區、市),浙江省已經率先有兩個縣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這些督導評估認定工作促使各省(區、市)義務教育加大投入,補齊短板,解決大校額、大班額問題,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縮小了義務教育差距。

  第三,持續的強化聯繫實際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變革以及強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能力導向起到了助推作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提到要「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創設與生活關聯的、任務導向的真實情境」。各省市這些年的課程和教學改革都非常重視聯繫生活情境的教學和學習,四省市部分地區已經在中考等重要考試評價中引入PISA式聯繫實際生活情境的題目,學生已經對PISA試題從感覺新奇變成了熟悉,做起題目來變得遊刃有餘了。

  四省市參加PISA的啟示與借鑑

  從PISA 2018我國四省市的閱讀表現結果看,四省市高表現學生的比例不如新加坡,需要有針對性的加強對閱讀高表現學生的培養,同時需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特別關注學生數字閱讀背景下的「定位信息」能力的培養。同時,四省市還要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和校間差距。2020年,四省市將貫徹國家的政策要求,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和民辦學校搖號,這將對縮小公民辦學校的差距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015年和2018年,我國分別有四省市參加了PISA測試,但從測試實施本身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借鑑。第一,採用計算機輔助測試是未來大規模監測評估的大趨勢,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和考試評價,同時加強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第二,我們需要改革考試命題方式,強調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提高監測評價的科學性,採用科學的試測、抽樣、試題輪轉、嚴謹的專家評分、運用項目反應理論檢驗分析試題等方法。第四,提升監測評估數據的公開性和透明,發揮監測評估數據的最大作用。

相關焦點

  • PISA2018測試結果公布 我國四省市學生三科第一
    原標題:我國四省市學生在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取得佳績   記者4日從教育部獲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從PISA2018看我國四省市的教與學
    在PISA2018中,我國四省市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素養上的測試表現平均分分別為555分、591分、590分,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均排名第一,新加坡均排名第二,我國比新加坡在三項素養上分別高出6分、22分、39分。優異成績不是隨意得來的,背後有強大的教與學在起支撐作用,說明我國的教與學的方式有顯著優勢。
  • 自信與反思:從PISA2018看我國四省市的教育管理
    近期,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參加PISA2018的結果,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PISA對參測國家(地區)15歲在校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素養等核心素養進行測評,並對影響學生素養的關鍵因素進行問卷調查。通過PISA,我們不僅可以了解當前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還可以基於數據研判四省市教育改革發展趨勢。
  • PISA2018測試結果發布,我國四省市學生全部三科均居第一!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測試結果有什麼具體內容?
  • 北京師範大學褚宏啟:從PISA2018看我國四省市的教與學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
  • 我國四省市學生2018PISA測試全部三科均居第一,看5位專家解讀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PISA評估意味著什麼?對我國教育有什麼借鑑意義?
  • 中國四省市2018PISA測試三項第一,專家:值得慶賀但要保持清醒
    中國四省PISA 2018成績問鼎全球最弱勢的學生閱讀能力超過OECD國家學生平均水平最早開始於2000年,每三年一輪,PISA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PISA測試評估主要分為三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在PISA2018測試中,測試重點放在了學生在數字環境下的閱讀能力,同時將閱讀素養定義為對文本的理解、使用、評估、反思和參與,以實現目標,擴大知識面,發掘潛力並參與社會實踐。
  • 教育部:中國四省市2018PISA測試三項第一!但也有潛在問題亟待解決!(一文讀懂)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
  • PISA2018測試結果:我國京滬蘇浙學生包攬三項第一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
  • 我國四省市基礎教育質量排全球前列 意味著什麼?
    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  我國四省市學生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均居參測國家(地區)第一。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上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55分、591分、590分,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均排名第一。
  • "PISA2018解讀"之一 || 辛濤 等:全球視野與中國表現
    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學生在閱讀、數學與科學三個素養領域的表現均居參測國家(地區)首位,褒獎者有之,批評者亦有之。其實PISA測試遠不止排名這麼簡單,我們需要在了解PISA2018新特點與四省市參與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測試結果進行更為深入的解讀,為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提供更為科學的證據支持。
  • 中國學生最勤奮!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2018PISA測試結果公布 中國學生三個項目全部第一
    測試結果顯示,在共有來自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的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上的平均成績在參測國家和地區中均排名第一,基本素養達標率為參測國家和地區第一,高水平學生數量總數居於前列。閱讀興趣方面,我國四省市學生是參測國家和地區中最喜愛閱讀的學生。
  • 2018 PISA測試結果:中國四省市排名第一!
    2018年PISA測試共有79個國家(地區)60萬餘學生參加。測試結果顯示: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都位列第一!中國四省市學生喜愛閱讀,在數字閱讀時代需要的多重文本閱讀能力、評價和反思能力上都表現出色,已經勝任了數字閱讀時代的要求。 PISA是什麼?
  • 教育質量與公平:對PISA2018結果的思考
    教育的本質價值在於 「育人」,以學生的發展質量來判定教育質量業已成為當前諸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評價的共識。從學生在閱讀、數學與科學素養等測試領域上的表現來看,我國四省市基礎教育質量在全球處於前列,同時也揭示出教育發展仍存在的一些問題。
  • PISA2018測試結果 京滬蘇浙學生三科均排第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天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這項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名15歲在校生參與的「國際統測」中,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學生作為一個整體參加測試,閱讀、數學、科學三科均排名第一。
  • 中國學生PISA重返第一,我們應該如何解讀?
    2019年12月,經合組織(OCED)在法國巴黎總部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好成績,在共有來自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的測試中。
  • 從PISA測試看中國四省市學生:成績遙遙領先之外,這些特質令人意外
    最新公布的PISA測試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名學生參與,中國內地參與地區為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B-S-J-Z,China),這四個省市362所學校的12058名學生完成了這項測試(為方便,以下以中國學生代稱)。因此,PSIA測試並不能反映中國學生的全貌,只能說代表了經濟較發達、教育師資和投入相對較高地區的學生特徵。
  • PISA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數學科學閱讀均最佳
    12月3日,世界經合組織發表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PISA)結果,中國在數學、科學、閱讀測試中排名第一。OECD教育和技能主席安德烈亞·施萊歇爾稱,全球超千萬學生難完成基本閱讀任務,但中國學生的表現超好。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PISA2018測試結果發布 中國四省市15歲中學生三科第一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4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參加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