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一下身邊小朋友們的牙齒,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不少小朋友未換牙前就開始有「蟲牙」了。
但深入與身邊的家長了解發現,有不少家長不把乳牙期間的「蟲牙」當回事,認為乳牙壞了不要緊,反正六七歲就可以換牙了,等長出新牙(也叫恆牙)自然就沒有「蟲牙」 了。
這種觀念究竟對不對?待我查完資料,就只想問家長一句,你怕不怕?
所謂「蟲牙」其實也就是蛀牙,一般是指細菌代謝碳水化合物產酸而將牙齒腐蝕,孩子在吃完奶粉、甜食、米飯等食物後沒有及時將牙齒清理乾淨的話,就容易產生這種細菌了。
換位思考一下,我們成年人長了蛀牙任其發展的結果往往是痛到「生不如死」,痛起來的時候恨不得自己動手拔掉蛀牙。
其實孩子的乳牙也跟恆牙一樣,被蛀掉以後,任其發展也是會損傷牙神經而引發疼痛感的。
不過,孩子乳牙被蛀掉,原因有很多,下面就先睹為快。
由於一些家長對於口腔健康的意識不夠,認為孩子換牙了才需要刷牙。所以這就等於給了「蛀牙君」入侵的機會了。
一般而言,寶寶萌發第一顆乳牙之後就要開始給寶寶刷牙了,一開始可以用手指套矽膠牙刷或者棉籤來幫助寶寶清理口腔,隨著寶寶的牙齒增多,再逐漸用牙線、軟毛牙刷代替。等孩子全部乳牙都長齊之後,有條件的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專用的電動牙刷,這樣可以更好地清潔口腔。
根據遺傳學原理,如果爸媽的牙齒質量不好,那就提前多操點心,留意下自家孩子的牙齒發育吧。
牙齒表面牙釉質是由無機物組成的,如果發育過程中,牙齒的牙釉質礦化好,其抵禦細菌侵蝕的能力就更強。
因此,牙齒質量比較脆弱的孩子就要更加注重刷牙了,同時還可以採取塗氟、窩溝封閉這些防護措施來給牙齒提供保護,這樣能夠降低蛀牙的風險。
給牙齒塗氟的話,一般可以長齊乳牙後去進行,建議提前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畢竟年紀小去做長時間的牙齒護理難度比較大哦。
有些家長喜歡與孩子共用餐具或者餵食前品嘗孩子的食物,那這些做法都是很容易將自己口腔內的細菌傳遞給孩子的。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自己有蛀牙的話,請你趕緊去補牙,別把細菌傳給孩子,不然孩子無辜被躺槍哦。
了解完孩子蛀牙的原因,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乳牙被蛀竟然有那麼多害處。
孩子的恆牙就在乳牙的下面,如果蛀牙情況深入到牙神經引起發炎,那勢必就會影響恆牙的發育,比如導致恆牙「早產」、長勢扭曲不整齊、礦化不良等等。
所以一旦發現寶寶乳牙有蛀掉的跡象,還是要趕緊帶孩子去看牙醫,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幹。
牙齒發黑、缺角、凹凸不平,如果成年人的牙齒是這樣的情況,估計都害怕張口與人交流,何況是個單純、自尊心又強的孩子呢?
孩子牙齒不美觀,容易被小夥伴取笑,沒辦法肆無忌憚地想笑就笑、說話前還要顧慮一番自己的牙齒,長期下來勢必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主動性。
明明是個小可愛,卻因為乳牙蛀掉的原因而變醜,這真是一件好可惜的事情。
孩子乳牙蛀掉了,很多家長認為乳牙反正也要換掉所以選擇「一拔了之」,這種做法很錯誤哦。
乳牙的過早缺失,恆牙又未能及時萌發,有可能影響頜骨發育,導致錯頜畸形,使孩子變醜。同時,若是門牙被蛀,造成缺損或缺失,還容易造成「天包地」的牙齒結構、影響發音吐詞,也是有礙臉部美觀。
所以,乳牙雖小,危害卻並不小。還望家長們要重視起孩子乳牙防護的問題哦,發現蛀牙情況要及早去治療呢。孩子乳牙美美噠,才能繼續做個活潑、開朗的小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