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孩子的問題,不過就是吃喝拉撒,平時家長在一起討論最多的,也就是孩子長了多少釐米,重了多少斤。其實把所有問題綜合起來,大多數都跟孩子的吃飯有關係。
前一段時間,朋友圈有一個寶媽找我聊天,說他們家寶寶才兩歲半,但是去醫院檢查,嘴裡面長滿了齲齒(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蟲牙)。這可是把那位寶媽嚇壞了,同時也給很多孩子的媽媽敲了個警鐘:可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可以不注意孩子的牙齒問題。
其實照顧到寶寶的牙齒,很簡單,但卻也很重要,下面小編總結了幾個知識點,平時你都注意到了嗎?
1,吃甜食
寶寶對甜的東西通常都沒有什麼抵抗力,甚至有些孩子才剛會說話,就知道問家長要糖。其實寶媽們都很注意孩子,不能吃太多的糖,吃糖會蛀牙,也都知道孩子不能吃太多的甜食。
但很多甜的東西,雖然寶媽平時沒有注意到,但吃多了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牙齒。其中隱藏最深的就是各種果汁,可能孩子在喝果汁的時候,家長都把注意點放在了,不要吃涼的東西上面,但卻忘了果汁雖然是水果榨成的,但其實也算是甜食的一種。
畢竟蛀牙可不在乎寶寶吃的東西健不健康,只要是甜食,他們都愛,平時給孩子吃太多甜的東西,會大大增加寶寶蛀牙的概率。
2,嘴對嘴餵飯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好,尤其是在孩子吃魚的時候,很多家長會不自覺的把孩子要吃的東西在嘴裡咀嚼過之後,確定沒有問題了,溫度適宜再餵給孩子。
但其實在無形之中,會把家長嘴裡帶有的細菌帶到孩子的口中。畢竟很多細菌,家長作為成人,已經有了抵抗力,但是孩子的牙齒以及口腔卻難以接受。
齲齒可不僅僅是只有蛀蟲引起,一些細菌感染同樣可以造成寶寶有齲齒。所以家長如果害怕孩子咀嚼不動,可以用料理機打成糊糊,再給孩子吃,千萬不能給孩子嘴對嘴的餵飯。
3,頻繁餵夜奶
相信各位寶媽,即使不知道原理,沒有專業的知識也知道,就算是成人,夜裡吃東西不刷牙也容易長蛀牙,更別說孩子。而如果頻繁的給孩子餵夜奶,不就相當於經常讓孩子夜裡吃東西嗎?
當然了,如果孩子在一歲以內,這都沒關係,但是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一歲,甚至已經一歲半了,牙齒已經長全了,實在沒有必要給孩子頻繁的餵夜奶。
寶寶應該如何護理牙齒?
(1)給孩子刷牙很重要
其實給孩子刷牙就相當於幫孩子清理口腔,孩子沒有長牙或者是只長一顆兩顆牙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定期給孩子清理口腔。一歲以內可以用紗布清理,兩歲到三歲,家長可以幫孩子刷牙,把孩子三歲之後就可以自己刷牙了。
(2)少吃甜食
即使孩子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家長也應該幫助孩子注意飲食中甜食的攝入量。其實可以吃甜食,吃輔食的孩子已經很大了,這個時候家長在,孩子吃完甜食了之後,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漱漱口,如果是晚上的話讓孩子刷刷牙。
孩子的牙齒護理真的比我們想像中的重要的多,畢竟牙齒是孩子吃飯的傢伙,牙齒不好,很容易讓孩子出現厭食的現象,孩子的營養攝入不夠,發育就會受影響。
而且在寶寶圈子裡,出現齲齒的可不是個別現象,寶媽們一定要上心上心上心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