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嗎?30多年前,我們這樣走進學堂,開始識字學文

2020-12-13 東風躍馬長安道

30多年前,75後和80後,可能很多人都沒進過幼兒園或學前班,而是直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了自己的求學歷程。你還記得剛剛上學是什麼情狀和心情嗎?是興奮、期待還是害怕、不舍?在此,從當年小學一年級第一本語文教材,擇取若干畫面,一起看看那年我們是怎麼開始識字學文的。圖為插圖歡迎新同學。

除了開學典禮,每周一都會升國旗。

整潔明亮的教室、滑梯、蹺蹺板。不過在80年代中期及之前,有自帶桌椅上學的經歷,後來才有了統一採購。

打掃衛生、輪流值日,伴隨了我們整個求學生涯,後來參加工作,在公司、單位也少不了輪流打掃衛生。小學時,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習慣,老師經常叮囑我們。

學習漢語拼音,是識字的第一步。當年可不管什麼聲母、韻母和聲調,會讀就行。不僅會讀,還會背誦,張嘴就來,朗朗上口。

來一起讀起來:a、o、e、i、u、ü,這些都是韻母。

漢語拼音聲母一共23個,還會讀嗎?別當英語字母讀哦!

配圖加下面的漢語拼音字母組合,學起來真不費勁,老師領讀一遍,放學回家,照葫蘆畫瓢,寫個兩遍,就都會了。

剛進學堂,拼音組合,可能一時學不會,也不知道什麼意思,老師不會講得那麼深的,跟著老師學就行。

小孩子好動,在反覆的朗誦中,由剛開始的新奇,到後來的疲乏。於是天性使然,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誦讀這些字母,給學習生活平添了不少樂趣。

當然,老師面對好動的我們,少不了會經常地強調紀律。

75後、80後,很多都是上了初一,也就是現在的七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話說,漢語拼音比那26個英文字母,好學多了。

雖然漢語拼音字母配有相應的圖畫,不過那時,小孩子對圖畫中的事物,不一定全都見過,懵懵懂懂中,一步步地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習完漢語拼音字母,就開始從最簡單的漢字學起了。

這些筆畫少,簡簡單單的漢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大多數同學很多年後還會背誦。

這些漢字雖然很簡單,但是剛識字那會,還不一定次次都能寫正確。

課後,老師布置家庭作業,這些簡單的漢字,抄寫了不知多少遍。

豐富形象的圖畫,給剛識字的我們幫了不小的忙。會讀、會認,直到會寫。當然,寫了錯字,還會被老師罰抄。

從單個漢字的學習,逐漸過渡到基本詞彙的學習。

這些基本詞彙,都是和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不僅學會了識字,還對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30多年前,我們這樣走進學堂,開始識字學文。你還記得嗎?

相關焦點

  • 孩子拼音還沒學識字會有困難嗎
    開學後,部編版語文教材走進小一新生課堂。和舊版教材相比,「不學拼音先識字」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  面對這樣的變化,不少家長一臉問號:不學拼音,老師是咋教孩子識字的?孩子的閱讀能力會受影響嗎?如果你也有類似擔心,就隨記者去上一堂一年級語文課吧!
  • 鄧育秦:母親學識字
    那年我六歲,母親已是四個孩子的婦女,白天在農業合作社參加生產勞動,晚上在油燈下織布紡線為我們縫補衣服。一天,家裡來了幾個村幹部,動員母親去掃盲班識字。母親出生在舊社會,由於戰亂和貧困,兄妹三人從未進過學堂,她為自己沒有文化而遺憾,常常羨慕那些能識文斷字,會讀報寫信的人,聽到這樣的好消息,當然不想錯過。
  • 國外幼兒園這樣教孩子識字,我們怎麼在家學起來?
    果果最近,終於開始學自然拼讀(Phonics)了。很多人肯定都聽說過這個詞,這幾年在國內也成了各大英語班的一個噱頭,說是地道的英語啟蒙方式什麼的。自然拼讀的確是外國老師教孩子識字的一個方法。但果果在學習中並沒有那麼順利,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和想像中還是有差距的。
  • 安溪:辦成人公益學堂 圓村民識字夢想
    安溪:辦成人公益學堂 圓村民識字夢想 2020-12-10 14:53:02 作者: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之後她一直忙於生計,漸漸連簡單的字都忘記怎麼寫了,結果常常遇到尷尬的事,出門看不懂路標、坐車看不懂地名、發微信也只能用語音……這次的公益學堂圓了她的心願,因此開班以來,她每晚都堅持到校上課,回家後還找時間練習。來自金山村的蔡稅是學員中年紀最大的,今年已經60多歲,她在紙上抄寫著老師教的字,雖然有點慢,字也歪歪扭扭的,但她覺得很滿足。「沒想到我活到60多歲了還能認字寫字。」
  • 孩子識字太慢怎麼辦?掌握4個識字方法,孩子愛學還記得牢
    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優秀的小孩子,5歲識字量超過3000多的王恆屹。曾因此在多個節目上亮相。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尤其是漢字。很多家長從孩子2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但是普遍孩子在沒上學之前識字量很少能超過1000。
  • 育兒百問百答NO.1丨什麼時候開始識字?
    第二、識字過早會使幼兒從基於圖像認知過程轉向基於符號的認知過程。我們必須承認某些認知加工,基於圖像的思維過程可能會比基於符號的思維過程更快。比如工作匯報、演講時使用PPT,數據分析時會使用各種圖表,就是因為圖像能夠更形象地展現信息,加快我們對信息的加工處理。第三、會對幼兒的聽覺記憶和聽覺理解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彼時,我家二寶在學習把衣服疊整齊、學一些簡單的家務。我記得那些寶媽看我輕鬆的深情問:「你都不替你家孩子著急嗎?」我反問:「你們不覺得孩子識字太早了嗎?」現在的家長都開始走科學育兒的路了,想必對蒙特梭利這位著名的教育家還是很熟悉的。在她提出的兒童敏感期概念中提到,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會對特定的事物表現出極強的興趣。
  • 3-6歲是孩子識字的黃金時期,掌握4個識字方法,孩子愛學還記得牢
    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別人家孩子認識的字多,就開始擔憂自己家的孩子。怕孩子起步晚,甚至有心急的家長,在孩子一歲多就開始讓孩子識字。雖然孩子識字量沒有起色,但是家長堅決認定自己的教育是正確的。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到底該怎麼教孩子識字呢?
  • 體育老師又雙叒叕生病了,100多年前也是這樣嗎?
    那麼,體育老師這個「生病的傳統」是由來已久的嗎?還真不是,如果在中國100多年前的一些學校,校長還會增加體育課、逼著學生上體育課。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放開思路,追溯到2000多年前。從「六藝」到「病夫」在古代,學校體育教育經歷了複雜的變化。
  • 如何教兒童識字——一位家長的分享
    當然有些人認為這些知識可以大一點的時候再學,但是我是認可這些知識要從小去薰習,特別是3、4歲,我兒子從4歲開始,其實他從很早就開始比如說出去見到一個招牌會告訴他讀什麼,一般都能記住,但正式教他識字是從4歲開始。 前面講的是理論依據,理論依據前面有幾篇文章,大家可以通過PPT連結去詳細的了解下,那識字就比較簡單了。
  • 從焦慮到從容,魔都媽媽就這樣輕鬆邁過了幼小識字的坎
    蕾蕾媽媽就是這樣一位生活在魔都的媽媽。走進她家,一眼看到的就是桌上堆滿的各類童書,旁邊的白板上寫著蕾蕾這周六的學習計劃,英語、一畝、數學、書法、彈琴、數獨……排得滿滿當當。從最初的佛繫到幼升小的焦慮,再到如今的從容,聊起自己的心路歷程,蕾蕾媽媽打開了話匣子。
  • 一年級兒子識字3000,我們學寫字、學拼音、識字的實操經驗…
    自主閱讀圖書館兒童區無障礙,識字量保守估計 3000字,且題材廣泛,興趣濃厚。因為已經上了小學,所以幾乎沒有太多親子閱讀時間了,現在主要是孩子自己讀。下面為大家詳細分享我們的學寫字、以及學拼音、識字的實操經驗👇1.
  • 中國孔子學堂——為什麼學國學的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
    同時,也有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還很小,對於並不理解的東西,生記硬背真的好麼?所以,現在的孩子還需要學習國學嗎?學習國學到底有什麼用?曾經有人盛讚董卿是標準的美人:「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一個周末晚上帶大寶飯後散步,碰到一個跟大寶同齡的小夥伴洋洋的媽媽,就跟她聊了幾句。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
  •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精講復刻版》:呼應時代的「說文解字」
    這所學校的名字是「澄衷蒙學堂」,胡適所使用的識字課本,叫《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1月10日上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精講復刻版》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初版於1901年,全書四卷共八冊,選取漢字3291個,繪製插圖762幅。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合適?耶魯大學博士: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記得二寶剛上幼兒園不久,認識了不少二寶同學的家長,時不時地向我傳輸焦慮。「聽過那個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認識500多字了?」、「這有什麼,我鄰居家孩子4歲認識快1000字!」本來都覺得自己家孩子挺有進步的寶媽們,跟別人家孩子一比後,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 鑫智學堂--早學拼音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鑫智學堂--拼音早學優勢大盤點:1、有利於規範小朋友的普通話發音。拼音作為普通話的發音規範,儘早學拼音可以幫助小朋友改掉不良的發音習慣(如N與L不分,前鼻音與後鼻音不分等),這些發音習慣都可以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而慢慢改善。2、有利於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幼兒階段的小朋友的閱讀更多的停留在對圖案的認知上面。
  • 高考前的最後一晚,你還記得多年前的今天嗎?
    對小梨來說,高考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了,但高考時的場景仍然記憶猶新,今天就是高考前的最後一晚了,你還記得多年前的今天嗎?@疏籬1215:高考前一天去看考場順便去學校拿東西,第一次看到這麼空蕩蕩的教室,覺得有點怪怪的。
  • 三十多年前打麥場的樣子,你還記得麼?‖張延偉
    三十多年前打麥場的樣子,你還記得麼?有時,我們在麥場上「捉迷藏」。那些堆得小山似的、還沒來得及輾壓的麥垛被我們掏出一個個小洞,然後蜷縮著身子鑽進去,再從裡面用麥稈把洞口堵上,等小夥伴們來找,哪怕汗流浹背、麥芒刺身也全然不顧。記得有一次,一位小夥伴因為長時間沒被發現,居然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 一文說透識字類APP,用哪款、怎麼用識字量才上得去!
    識字APP真的能保證孩子識字量嗎?2. 識字APP那麼多,到底該選哪一款?我覺得,這兩個問題,在孩子使用識字APP的過程中還蠻重要的,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一些解讀,供大家參考。「叫叫識字大冒險」的APP開始,「叫叫識字大冒險」是鐵皮人公司開發的識字類早教產品,最大特點是有趣、好玩,打開APP,就可以跟著叫叫到不同星球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