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筆記:在愚蠢人中間,智慧之人看起來如同傻子

2020-12-17 文眼看世界

1

理性主義和愛好全是一旦結合,就會把人引入歧途。

希臘文明曾影響了全世界,但那往往是通過對於人們的想像、理想和希望而起作用的,而不是直接的通過政治的威力。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重點不在於希臘的民主政治,不在於權勢之間的卑鄙爭奪,而在於在今世生活的插曲結束之後,人類所保存下來的記憶。

我們要做的不是頌揚柏拉圖,而是理解柏拉圖。這正是偉大人物教會給我們的眾多知識之一。

善與實體都是沒有時間性的,如果允許不曾受過知識訓練和道德訓練的人參與政治治理,就會不可避免地敗壞政治。

閒暇是智慧的主要條件之一。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於那些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從事勞動的人們,而只能求之於那些享受獨立生活資料的人們。

2

很多時候,追求普遍利益最感困難的地方在於怎樣才能從各種敵對的特殊利益之中求得妥協。

感覺世界裡的東西無時無刻都是處在變化之中的,因此感覺總是欺騙人,無法安定我們的內在世界。

在柏拉圖的城邦世界,財富和貧窮一樣,對我們心性的健康成長都是有害的。

柏拉圖告訴我們,正義就在於人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要做一個多管閒事的人。好的城邦由三種人構成,分別是金人、銀人和銅人。金人是保衛國家的思想家,銀人是普通的士兵,銅人是普通人、下層人民或奴隸。

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所藉由產生的東西,萬物消散後還會重歸於它,這是命運規定好的,因為萬物早已按照規定的時間為它們彼此間的不正義和不和諧而互相補償了。

有一種非人世的法則在懲罰著放肆,並且不斷在恢復著侵犯者所想要破壞的那種永恆秩序。

我們很難有把握說,一個政治家一定能把他的才能和技術全都應用於公共的利益,而不用之於他個人的利益或其他階級、宗派的利益。

3

生活中,只要一牽涉到爭論,個人的因素就會立刻顯而易見,成倍增加。

以意見的一致來代替客觀標準的那種觀點裡包含著一些後果,而這些後果卻是很少有人願意接受的。

理性科學家是值得時代讚頌的,因為他們用的是說理的方法,而不是用鼓動情緒、國家宣傳或採取強力的方法。

能夠做哲學家的青年,在他的同伴之中會格外地顯得正直而文雅,他潛心學習,具有良好的記憶力和天生的和諧心靈。

但在愚蠢的人中間,那些有智慧的人往往看起來像個傻子,由於自己的超常智慧,他往往會被認為是缺少智慧的。

4

凡是做過任何一種創造性的工作的人,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都經驗過一種心靈狀態,即在經過長期的勞動之後,真理或美就自動顯現在一種突如其來的光榮裡,這種光榮可以僅僅是關乎某種細小的事情,也可能是關乎全宇宙。

沒有理念,心靈便沒有可以依據的東西,這點雖然是柏拉圖提出的,但很顯然蘇格拉底在此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

任何一種想把世界分為若干部分而使得其中的一部分要比別的部分更為實在的企圖,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哲學這門學問決不能以任何功利主義的精神去追求,而只是為了準備使自己的心靈能夠洞見永恆的事物。

任何假說不論是多麼荒謬,都可以是有用的,假如它能使得發明者以一種新的方式去思想事物的話。但話說回來,當假說幸運地盡了自己的責任之後,它就很容易成為科學繼續前行的一種障礙。因為科學要不斷地試錯,糾正,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相關焦點

  • 送給那些把我當傻子的人
    俗話說,有情總被無情傷,善良的人總是容易受傷害。很多時候,有的人被當成傻子,並不是他真的很傻,只是因為他很善良;有的人總是被欺騙,並不是他真的很笨,只是因為他的心太軟,不和誰玩心眼,習慣真誠,不和誰耍手段,保持善良。
  • 哲學是智慧之學,是使人自由的學問
    哲學是智慧之學。這一點幾乎是舉世公認。但是,什麼是智慧呢? 我們確信,人是有智慧的生命,而且智慧值得人們熱愛和追尋。柏拉圖曾說:「智慧是一切中最美好的東西。」
  • 人類擁有智慧和愚蠢兩面,AI 要類人,愚蠢是否也必不可少?
    編譯 | bluemin編輯 | 叢 末像人一樣,似乎是 AI 發展的最終目標。然而眾所周知,人類有智慧和愚蠢兩面, AI 要類人,是否也需要具備這兩面性呢?1愚蠢 or 智慧我們通常似乎都知道評價一個人很聰明的含義。反之,當給一個人貼上「愚蠢」的標籤時,問題隨之而來,這究竟意味著什麼?例如,愚蠢是否意味著以零和的方式缺乏智慧,或者愚蠢是否佔據了自己的空間,並作為一個平行的等同物與智慧為鄰?
  • 五分鐘讀完《塵埃落定》,被稱為傻子的人,其實最具智慧。
    就在這一年,傻子二少爺突然顯露了他的先知的天賦。他提出要在其他土司中鴉片的時候,將麥其家的土地全部種上糧食,所以在饑民遍地的時候, 只有麥其家的穀倉堆得滿滿的。這傻子少爺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聲望,並且娶到了草原上最漂亮的女人,茸貢土司的女兒塔娜。
  • 莫讓忠厚成為愚蠢的代名詞
    更不用提文正公家書了太多的道理如同屋內蓋房子,床上再放一張床。原來古人早有此認知。前言已畢,今天為老實人證明。「找個老實人嫁了吧」,這句話是對人極大侮辱!或許,想找的不是個老實人,而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傻子.
  • 黎鳴:「哲學烏鴉」在思考為什麼中國人不聰明
    黎鳴:我寫這本《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愚蠢」》,我首先就定義什麼叫愚蠢,什麼叫聰明?聰明就是指能夠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而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叫愚蠢。從這點上說,中國人比較愚蠢。像老子的思想,你認為它不是哲學嗎?我認為是大哲學。你說,孔子的思想,莊子的思想,墨子的思想不是哲學嗎?我認為是。東方人用的是形象思維,而西方人用的是邏輯思維。只不過由於近代史上歐洲的崛起,包括現在美國的崛起,相應地把它的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推向全球。我認為這裡邊也會有一種歷史的誤差。
  • 把老闆當過傻子的人,讀下董明珠的語錄,會發現自己多麼愚蠢!
    現實中,真的很多人都有把老闆當傻子時候。因為很多人看到自己老闆,就覺得自己老闆真的是沒有文化,五大三粗,還愛爆粗口,嬉皮笑臉,愛開玩笑,愛吹牛逼,特別喜歡給人畫餅子,總是說再幹幾年,再辛苦幾年,公司會給你配一輛好車。
  • 《塵埃落定》:一個傻子的一生,讀懂的人不傻
    他朗讀了《塵埃落定》中最經典的片段:「上天讓我看見,讓我聽見,讓我置身其中,又讓我超然物外」。這句話也揭開了主人公「傻子二少爺」,作為一個見證者,一個被邊緣化的人,以「傻」為鏡,勘破人生之局的智慧。優勢與短板,並不絕對。
  • 萬行開示:智慧與愚蠢的差別就在於此
    東華禪寺方丈┃ 萬行大和尚為什麼有的人那麼智慧有的人那麼愚蠢我們學佛圈裡有一種人,總想在每個人面前扮好人有智慧的人聽一堂課、做一件事後就脫胎換骨,馬上改正思維觀念。沒智慧的人聽一百堂課、做一百件事也改變不了。聽課就是在學習,做事也是在學習,都是為了改正思維觀念。聽了不改,做了不改,聽再多、做再多有什麼用?
  • 愚蠢的英文表達方式有哪些?你不知道?看我關懷傻子的眼神!
    我從沒見過這麼無知的人。idiot    ['ɪdɪət]笨蛋;白痴;大家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吧~它的英文名稱就為《3 idiots》。他們不是亂入的……而是因為turkey還表示「失敗之作」、「笨蛋」之意。
  • 《塵埃落定》:我是誰,我在哪裡,一個傻子的人生哲學課
    故事中麥其土司家二少爺是家眼中的傻子。這個傻子,每天早上起來,經常問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正是他的這種「傻」,比那些所謂的聰明人把問題看得更透、更深、更長遠,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課。而傻子二少爺在南方巡遊時,發現了汪波土司用死人頭骨種植罌粟的秘密;當眾多土司都種植罌粟時,麥其土司家在選擇種罌粟還是麥子時,傻子極富預見性地選擇種麥子,並讓麥其土司免遭了饑荒,並利用麥子賺取銀子;當他的哥哥奉命在邊界修建官寨時,傻子瞬間猜測到父親的用意,並在北方開闢了新市場,興建銀號,用智慧徵服了周邊的拉雪巴土司和茸貢土司
  • 哲學的「愛智慧」
    個人睡前閱讀時間,花1小時繼續看了周國平的哲學之思,其實自己初中發出的最早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追問就是哲人的思考方式,怪不得多年前師兄說我很適合學哲學,哲學就是愛智慧,如同康德所說的「世上最讓我們震撼的是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一個是世界本真的終極追問,一個是自我止於至善的道德探究
  • 張汝倫|哲學的出路在智慧
    一些人出於傳統的慣性,仍盲目迷戀以往哲學作為「科學的科學」的地位,一心想給哲學保住這種地位,但所有這方面的企圖無不以失敗告終,因為「科學」已不是過去意義的「科學」了。也有人承認具體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獨立地位甚至優越性,但卻不願放棄哲學的知識地位,總以為哲學家可以就任何具體的問題提供最高層次的知識和意見,結果也總是除了留下愚蠢的笑柄外,反而損害了哲學的地位,敗壞了哲學的名聲。
  • 哲學筆記:人啊,你該怎麼活——蘇格拉底哲學思想
    2019年6月22日、23日,北大博雅未名廳,領袖哲學與心理學導師班迎來企業家同學期盼已久的「雙導師課」——北京大學哲學系吳飛教授主講《蘇格拉底哲學思想》、北京大學歷史系嶽慶平教授主講《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解讀》,兩天的思想盛宴讓同學們收穫頗多,回未無窮,現將《蘇格拉底哲學思想》筆記與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更多喜歡哲學的朋友帶去驚喜。
  • 哲學只是語言的自慰?——《無理之人》與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
    本文根據哲思學意4月19日晚《電影與哲學》系列微課的簡單筆記整理,對完整版語音課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報名。——《無理之人》與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古希臘的生活哲學講座嘉賓:王鵬筆記整理:陳聰穎「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是當代法國哲學家皮埃爾·阿多提出來的概念。他認為,哲學不僅僅是語言和話語。
  • 中國哲學,是有著大用的智慧之學
    在這些人看來,中國哲學是無用之學,還不如學一些實用的謀生手段和就業技能來得經濟實惠。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看待中國哲學,認為中國哲學太抽象玄虛、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則大謬矣。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有用未必是真用,無用往往是大用、是妙用。
  • 我的哲學筆記
    這不意味著他們擁有我所學一切哲學認識,而是在我的個人經歷中給了我起點。整個大學四年級,除了準備畢業論文,自己主要的時間是從頭到尾,艱難啃下了一本英文版的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然後又從頭到尾,細嚼慢咽的讀完了一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
  • 西方哲學的智慧學說與佛教的般若智慧之比較
    原人是指造化一切的主神,是宇宙的創始者,就像基督教的上帝;《吠陀》就是宣揚這種神創萬物的最初經典,但其中也經歷了類似於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斯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過程。這種唯一的造物之神、原人在《淨行書》中演化為「梵」,這個概念的含義是絕對清淨至真的本體,它是世間萬物的主宰者,並與人性的自我合而為一。所以,婆羅門教追求「神我」合一的清淨至真境界。
  • 搞笑段子:掩耳盜鈴之人真的很愚蠢嗎?聽聽我們老師怎麼說的
    我們上學時,學完這篇課文後,大家對盜鈴之賊愚蠢到這種程度都覺得異常好笑。但同時也有一個疑問,世上真有這麼愚蠢的盜賊嗎?對於我們的疑問,我們的語文老師,利用他淵博的知識,給我們解釋了事情的真相。按語文老師的話來說,盜賊並愚蠢,也不是傻子,而是一個高智商的慣犯,因為古代的大鐘是用青銅澆築的,雖然硬度高,但是相對來說比較脆,是可以用錘子敲破的,把大鐘敲破後成為碎銅塊,便可用來製作其它銅器。為什麼說這盜賊是高智商而且是個慣犯呢,因為他了解銅鐘的材料性質,之前就經常幹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