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研學成長營 | 割稻穀知曉「光碟」的意義,博物館裡尋覓上海「第一稻」

2021-02-15 小鷹營地

新學期「光碟」行動如火如荼,挑食的娃剩飯的娃是不是壓力山大?

勤儉節約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為什麼教育部還會在2020年的9月印發關於《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的通知?

通知中特別提到「城市中小學校要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城市給了我們繽紛的生活,殊不知農田裡才有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金秋豐收季,小鷹響應號召,將帶著孩子們去往田野古稻田,去收割稻子,去收穫田間勞作帶來的幸福感,也讓孩子們懂得田野勞作值得更多尊重,「粒粒皆辛苦」不只是要背誦的篇目,更是一種可以感知,需要根植於心的節約意識。

尋根6000年上海崧澤文化,做最地道的上海人。

崧澤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組成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

在「發現崧澤遺址」部分,復原了上海第一村、第一稻、第一房、第一井、第一人的真實現狀,集中展示了上海早期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1961年崧澤遺址發現了國內首個炭化稻穀遺存,這是上海出土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被稱為「上海第一稻」。

秈稻的發現與崧澤遺址孢粉分析研究,說明水稻在新石器時代已是本地區的主要農作物。

在「走進崧澤社會」部分,巨大的屏幕實景模擬出「古今崧澤」,一邊是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做飯餵豬;另一邊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遺址上發掘文物的真實場景。

遺址博物館為我們呈現了上海人類文明發展的完整畫卷,也讓孩子們對農耕文明有了理論上的了解,第一「稻」意義非凡,我們要去真正的稻田裡收割農田樂趣!

02.古稻田裡收割豐收喜悅,田間勞作的少年

悟出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諦

這一片自然森林實踐基地裡,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400畝古稻田,金秋豐收季,風景這邊獨好。

首先要給「小農夫」們裝備好勞動工具「割稻九件套」——草帽、鐮刀、圍裙、手套、手袖、鞋套、膠鞋、手提籃子、谷袋子,教會孩子鐮刀使用的要領,以及稻穀收集的辦法,更要保證勞動的安全。

當孩子們親身演繹「汗滴禾下土」的場景,身體上的疲累一定抵不過收割糧食的興奮感,沉甸甸的稻穗在這一刻充滿力量感,是親近大地賦予少年們的力量!

收割結束還要打穀籽,這是從稻穀到米飯的重要流程之一。

「米從哪來?」

「超市!」

參與了割稻穀實踐活動的娃,一定不會再有這樣的對話了,對名句「粒粒皆辛苦」也有了最直觀的體會,這就是成長吧~

03.原野烹飪腊味竹筒飯,

劈柴、建灶、生火,要做全能小農夫!

午飯菜單「腊味竹筒飯」需要孩子們自己完成從劈柴開始的一系列工作哦~

劈柴、扎做炊事架、搭建火堆、生火、處理食材、處理竹筒.每一項工作都是小挑戰,秉承「建造真實有用的東西」的原則,小鷹的孩子們又一次完成了舌尖上的美味「製造」!

戶外遊戲的方式去了解水稻的生長進程,了解一粒種子到一粒米的生命之旅。

導師們還會跟孩子們講述並不遙遠的糧食危機,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杜絕糧食浪費都是刻不容緩而且十分必要的。

【日 期】

2020年10月24日、10月25日、10月31日、

11月1日、11月7日、11月8日

【地 點】

上海·青浦

【活動費用】

常規價:499元/人

三人拼團價:449元/人

更多團購與定製活動請諮詢顧問

點擊此處可直達報名連結

05.歷史教會我們尊重,

魔都輝煌從「第一稻」起步~

博物館總是信息量巨大的所在,崧澤遺址帶我們穿越回6000年前的歷史中,古老文明奠定了農耕的基石,才有了上海人的繁衍生息。

歷史教會我們尊重,「第一稻」養育了「第一人」,萬千輝煌從這裡起步。

孩子們在這樣的行程中,成長為知古通今有視野有格局的人,也將延續這座大城的輝煌!

06.世界糧食危機並未遠離,節約是美德,

「光碟」從我做起

了解世界糧食危機的產生與各國人民為消除危機做出的努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此付出渺小卻又重要的力量。

相信通過這一天的田野實踐活動,孩子們也對「勤儉節約」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不再是被要求「光碟」,而是會主動珍惜擁有的餐食。

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秋風颯爽,勞作在田野間,感受稻香和稻穗的沉甸甸,了解從種子到大米的生長過程,是傳承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養育了整個中華民族。

農耕文明和農業科學一樣博大精深,孩子們會在躬行收割的實踐中,萌生對大地、種子和生命的情感連結,也許一個關於稻穀的新夢想也就此萌芽了呢~

【日 期】

2020年10月24日、10月25日、10月31日、

11月1日、11月7日、11月8日

【年 齡】

7-14歲

【地 點】

上海·青浦(接車點:徐匯區蒲匯塘路52號)

【活動費用】

常規價:499元/人

三人拼團價:449元/人

更多團購與定製活動請諮詢顧問

【費用包含】

課程費用/往返接送/安全保險/營地午餐

【費用不包含】

營員丟失個人物品的費用

營員損壞營地物資的賠償費用

【注意事項】

主導師有權根據天氣、交通、突發狀況靈活調整項目及行程以確保更好的體驗.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圖片,參與活動報名

【關於退營和退費說明】

營員因個人原因不能繼續參加營會活動,可申請退營,營費按如下原則計算:

1、開營前10日(含當日)通知取消,費用退100%;

2、開營前7日(含當日)通知取消,費用退70%;

3、開營前3日(含當日)通知取消,退費50%;

4、開營前1日(含當日)通知取消,不予退款。

特別說明,如果因為營會當地疫情原因,風險等級上升,七天無憂退款。

【照片使用聲明】

小鷹營地擁有活動中拍攝之影像資料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報名成功視為認可此條款。

相關焦點

  • 踐行「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杭高啟成初中部開展農耕文化研學之...
    杭高啟成初中部秋季研學以「稻穀奇遇記」為主題,舉行農耕文化研學活動,學生們化身小小農民,體驗稻穀的一生,深度觸摸農耕文化印記。  學生們手拿特別設計的研學手冊,內含活動主題、活動意義、活動流程、研學課堂、知識問答、一粒米的進化史以及認識農具等豐富內容。  一、自製竹筒飯
  • 南寧市民主路小學:踐行勞動教育 傳承農耕文化
    「農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孩子們可以通過體驗農耕,更好地親近自然,學習知識,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幫助。」該班班主任楊星蘭介紹,學校每年都會組孩子們開展各式各樣寓教於樂的研學活動,這次自然「稻」理研學活動,主要還是想讓孩子們從源頭體會光碟行動的重要意義,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根植於心,促使孩子們從小養成珍惜糧食的良好習慣,樹立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良好意識。(王茜)
  • 紅海灘稻田保衛戰|「水稻的一生」夏除草蟲季親子營完美收官
    2020年8月2日,紅海灘年度大潮之際好玩玩好網精心策劃野行記「水稻的一生」親子研學營第二季幾十組家庭走進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開啟了農耕文化與自然藝術交融的旅程網紅大樹營長帶隊開啟歡樂的益智遊戲瞬間點燃了小朋友們的熱情
  • 衢州:幼兒園孩子們變身「一日農夫」 體驗農耕文化
    在農場稻穀種植區,有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體驗割稻穀,有的孩子在用打稻機打稻穀,大夥都忙得不亦樂乎。在農場另一邊,稍大一些的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一人提著一個水桶和一個竹竿在釣螃蟹。在魚線上掛一塊豬肝,輕輕放到水裡,等螃蟹咬鉤時,收杆,再用漁網一抄,螃蟹就穩穩地掉到漁網裡。看著菜地裡這些「小農夫」,家長們紛紛點讚。
  • 秋收勞動競賽 傳承農耕文化
    24支參賽隊伍來自富春街道各個村社,競賽內容包括割稻、打稻、裝麻袋、扎稻草等。當地希望通過舉辦傳統秋收農事體驗競賽活動,讓百姓和遊客回味體驗傳統的中國農耕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24支參賽隊伍來自富春街道各個村社,競賽內容包括割稻、打稻、裝麻袋、扎稻草等。當地希望通過舉辦傳統秋收農事體驗競賽活動,讓百姓和遊客回味體驗傳統的中國農耕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 勞動教育研學課件怎麼設計?看看這個水稻主題研學課件案例
    勞動實踐研學基地的課件怎麼設計?以下是69農業規劃專家設計的水稻主題研學課件案例(部分內容)。:水稻研學課件 模塊2:水稻研學課件勞動教育實踐目的(早稻)稻漁豌豆模式:水稻種子浸種催芽:3月中。整地:4月中旬-4月底。插秧:4月下旬-5月上旬。除草-捕蟲-餵魚等管理:5-7月收穫:7月中下旬。
  • 親子研學共享豐收之樂
    割麥子,捉泥鰍,嘗小吃……5月23日,來自東陽市東方明珠幼教的100餘名師生和家長來到方前鎮,開展「走進麥穗營」幼兒親子藍蓮舫研學活動,開啟一場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體驗之旅。  「預備,開割!」隨著一聲令下,岙口村一片廣闊的麥田裡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割麥子大賽」。現場50多名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一手捏緊麥杆,一手握著鐮刀,興致勃勃地學習收割小麥。
  • 踐行「光碟行動」,佛山中小學各使妙招
    記者走訪佛山多所中小學發現,全市中小學為「光碟不浪費」動足腦筋,開好主題班會、參與課外實踐活動、開展文明餐桌評比、每周的「最佳光碟班級」等一系列舉措,讓學生真正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自覺拒絕浪費。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 通訊員宋曲攝開展校園文明餐桌評比在學校裡,如何讓一向挑食的小朋友們做到「光碟」?為此,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新學期開學就嘗試了一個新辦法,進行午餐評比。該校老師,每個班都有一張午餐衛生評比表,這張表由老師或食堂師傅進行打分。
  • 彰化八名老農婦組"不老割稻班"
    彰化縣不少倒伏稻作還在等待收割機才能收割,溪州鄉圳寮村農婦楊陳桃組成「不老割稻班」,幫助村民及時收割稻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等機器來,不如靠雙手」,臺灣中部一期稻被颱風吹倒伏,農民等不到割稻機心慌慌,彰化溪州鄉70歲農婦楊陳桃號召8名志工農婦,組成「不老割稻班」協助莊內搶割,重現農村「幫伴」互助精神。
  • 乘風破浪「築夢啟航」——漳州市優秀人才成長營研學之旅回眸
    ⊙記者 蘇水梅 文 沈昊鵬 圖  8月19日下午,漳州市優秀人才成長營研學之旅圓滿落幕。20名優秀學子在4天3夜時間裡,通過集訓與素拓、現場觀摩、交流學習、活動展示等方式,深入認識漳州、了解家鄉,在別開生面的研學之旅中增進彼此友誼、增長知識才幹,為即將開啟的大學之旅增添新的動力。
  • 廣東佛山:踐行光碟精神 文明就餐成校園文化建設主題
    圖片來源:佛山日報  在學校裡,如何讓挑食的小朋友做到「光碟」?為此,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新學期開學就嘗試了一個新辦法,進行午餐評比。該校每個班都有一張午餐衛生評比表,這張表由老師或食堂師傅進行打分。「學生進餐時,餐具擺放雜亂,剩餘午餐超標,餐盤周圍有飯菜殘渣,油汙比較重等就會被扣分。進餐時若餐具擺放整齊,剩餘午餐很少等就會加分。」
  • 衡陽縣農耕文化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方案大賽結果公示
    衡陽縣文旅廣體局發布衡陽縣農耕文化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方案大賽的徵集啟事後,共收到全國各地5個設計公司及團隊發來的8個應徵作品,經過第一輪初評、第二輪專家評審和第三輪綜合評定,評選出一等獎1個、優秀獎2個,現將評選結果公示如下:01
  • 長沙隆平水稻博物館:稻作傳萬年,稻香飄海外
    無人機飛上湖南長沙上空,鏡頭掃向芙蓉區瀏陽河東岸,一組建築如幾顆飽滿的稻粒,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澤。這便是隆平水稻博物館。作為世界首個大型水稻博物館,隆平水稻博物館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2016年5月試開館,2019年9月正式開館。
  • 隆平水稻博物館 稻作傳萬年 稻香飄海外
    作為世界首個大型水稻博物館,隆平水稻博物館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2016年5月試開館,2019年9月正式開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設有中國水稻歷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3個基本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通過1200多件文物展品和豐富的多媒體設備,集中展示與水稻相關的文化、知識以及袁隆平研製雜交水稻的故事。
  • 隆平水稻博物館:稻作傳萬年 稻香飄海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無人機飛上湖南長沙上空,鏡頭掃向芙蓉區瀏陽河東岸,一組建築如幾顆飽滿的稻粒,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澤。 這便是隆平水稻博物館。 作為世界首個大型水稻博物館,隆平水稻博物館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2016年5月試開館,2019年9月正式開館。
  • 中小學生研學,博物館裡如何學好知識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作為歷史文化資源的集納地,各類博物館也憑藉其獨到的資源成為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博物館研學讓不少學生在假期和周末不僅增添了出去走走的樂趣,同時也收穫了知識、拓寬了視野。
  • 到芙蓉區這條研學旅行精品路線打卡去!
    ,走進它,了解水稻耕作歷史、栽培技術、生長曆程,知曉水稻科技的巨大成果;這裡有展示湘繡歷史與技藝的專業性博物館,走進它,了解湘繡的歷史淵源、通曉工藝流程,帶來不一樣的美學感受;這裡有湖南首家茶葉專業博物館,走進它,感受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這裡有集國紅瓷器生產、展示、文化休閒、藝術創作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文化藝術園地,
  • 剩飯稱重、農耕體驗、蔬菜禮包……杭城中小學亮出「光碟」三十六計
    昨天中午,杭城中小學生在學校吃上了新學期的第一頓飯。許多孩子吃得特別認真,因為這就是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活動——「光碟行動」。錢報記者走訪了一圈後發現,為鼓勵學生們愛惜糧食,各校直接用上了「光碟」三十六計。
  • 鄉村田野綻放希望之花——寧鄉市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活動剪影
    讓遊客感受獨特魅力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總佔地面積650畝,取義「稻花香裡 說豐年」,是湖南省首個以農耕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景區突出 「耕讀」「耕食」「耕作」三大文化要素,由農耕體驗園、農耕節慶園(曬穀坪)、農耕科教園(稻作文化長廊)、大自然教育園、傳統手工園、花漾客棧、稻城食府7大主題功能區組成,包含鬥笠塔、水上漂、歡樂泥潭、農耕體驗、蔬菜種植採摘等10餘項趣玩項目,集農耕展示、農耕體驗、農耕文化、研學旅行、休閒娛樂於一體。在2018年,該園被長沙市教育局和長沙市發改委授予 「長沙市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 2019 鏘鏘研學:上海迪士尼滬浙深度研學營開始報名啦!
    一、研學主題:解讀海派文化 穿越上海古今二、研學內容:上海大學校園文化、迪士尼文化、名人故居文化、西餐禮儀文化、城市歷史文化等。三、研學線路:家鄉城市-上海--浙江紹興-上海-家鄉城市日期時間滿懷著夢想、期待與激情,營員抵達美麗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開始愉快的研學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