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馬點的探索與應用

2021-02-08 VOA數學

「懸」而未決

「轉」出精彩

【問題提出】如圖△ABC所有的內角都小於120度,在△ABC內部有一點P,連接PA、PB、PC,當PA+PB+PC的值最小時,求此時∠APB與∠APC的度數。

【問題分析】關於求幾何最值問題,我們一般可以藉助以下兩個公理來處理:

(1)定點到定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定點到直線:垂線段最短。

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把PA、PB、PC這三條分散的線段轉化為連續的折線,然後藉助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找到符合條件的點P。在解決幾何最值問題過程中,我們常藉助對稱變換、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本題牽涉三條線段,因此我們可以考慮旋轉變換。


【問題處理】

【問題歸納】符合條件的點P,我們把它叫做費馬點。 所謂的「費馬點」就是法國著名業餘數學家費馬在給數學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出關於三角形的一個有趣問題:「在三角形所在平面上,求一點,使該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距離之和最小.」讓朋友思考,並自稱已經證明了。這是費馬通信的一貫作風。人們稱這個點為「費馬點」。還有像著名的費馬大定理當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也是這樣,給歐拉的信中提出的,自稱已經「有了非常巧妙的證明」。直到離開也沒告訴人家這個所謂證明,結果困擾世界數學界三百多年。


費馬點就是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的點.費馬點結論:對於一個各角不超過120°的三角形,費馬點是對各邊的張角都是120°的點;對於有一個角超過120°的三角形,費馬點就是這個內角的頂點.

 

【相關應用】



【小結與思考】

通過旋轉變換,可以改變線段的位置,優化圖形的結構。一般地,當題目出現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條件時,可將圖形作旋轉60°或90°的幾何變換,將不規則圖形變為規則圖形,或將分散的條件集中在一起,以便挖掘隱含條件,從而解決問題。此外,大家還可以思考如何尋找不規則四邊形或n邊形的「費馬點」!

 #互動區#

歡迎留言

推薦你最期待的內容

傳播數學文化,點亮校園生活!

點擊以下關鍵詞,查看更多往期內容

人物專訪|一周年|數學方法

幾何夢想家|數學之美|數學演講

數學如詩|致π的一封情書|VOA團隊大揭秘

我們一起「玩」數學!

相關焦點

  • 中考數學「費馬點」問題,王者再度歸來
    什麼是費馬點 費馬問題是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被譽為業餘數學家之王的皮埃爾·德·費馬提出的一個著名的幾何問題。在一個三角形所在平面,找到一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費馬成功的找到了這樣的點,即「費馬點」。
  • 費馬點與學校選址問題
    這就是所謂的費馬問題。這個點是唯一確定的,叫做三角形的費馬點。費馬點在實際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應用,比如:(1)有三個村莊,要建一個百貨商店及這個商店通往三個村莊的三條直線道路,問商店建在何處,道路建設費最少?
  • 重視拓展知識點的總結提煉,費馬點問題,王者再度歸來
    什麼是費馬點費馬問題是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被譽為業餘數學家之王的皮埃爾·德·費馬提出的一個著名的幾何問題。在一個三角形所在平面,找到一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費馬成功的找到了這樣的點,即「費馬點」。
  • 初中關於著名幾何極值問題-「費馬點」模型的應用,你會用麼?
    答案呢,既是要建立在費馬點上。關於費馬點,相信很多同學也都知道了。它是由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被譽為業餘數學家之王的皮埃爾·德·費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提出的一個著名的幾何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個費馬點模型。那到底這個模型是什麼呢?
  • 【幾何模型】費馬點問題全面分析、處理和歸納
    費馬,法國業餘數學家,擁有業餘數學之王的稱號,他是解析幾何的發明者之一.費馬點——就是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的點.費馬點結論:對於一個各角不超過的三角形,費馬點是對各邊的張角都是的點;對於有一個角超過的三角形,費馬點就是這個內角的頂點.
  • 費馬原理在競賽運動學中的應用
    費馬原理在競賽運動學中的應用一、光的折射,全反射:二、費馬最短時間原理:光在任意介質中從一點傳播到另一點,沿所需時間最短的路徑傳播。
  • 中考難點,再說費馬點問題及其延伸探究
    【方法歸納】如圖,到三角形三個頂點距離和最小的點,我們稱其為費馬點。從上探究中,我們可以得出,對於費馬點而言:1、費馬點問題的解決方法為旋轉變換。2、費馬點滿足其所對三邊張角相等(∠APC=∠APB=∠BPC=120°),故也稱為三角形等角中心。
  • 費馬點到底咋回事?其實很簡單,初步掌握它也就半小時
    今天咱們一起來聊一聊很多初中學生都聽說過的費馬點,了解一下費馬點的背景,定義,推導和應用。皮耶·德·費馬(Pierre de Fermat)是一個17世紀的法國律師,也是一位業餘數學家。之所以稱業餘,是由於皮耶·德·費馬具有律師的全職工作。
  • 費馬原理
    1.3.1 切線P和Q是曲線C上鄰近的兩點,P是定點,當Q點沿著曲線C無限地接近P點時,割線PQ的極限位置PT叫做曲線C在點P的切線,P點叫做切點。如果一個函數在一點附近(嚴格來說是鄰域)處處都有確定的值,而以該點處的值為最大(小),這函數在該點處的值就是一個極大(小)值。極值點的導數要麼不存在,要麼為0。然而導數為0的點卻不一定是極值點,比如f(x) = x³中的原點,該點導數為0,但卻不是極值。對於常函數來說,導數處處為0,但處處都不是極值。在ggb中可以求給定函數的極值點。
  • 從費馬點問題談利用旋轉構造解題的超級魅力
    ……反思2:現在費馬點得到了證明,那麼假設給出一個三角形,如何作圖把該點作出來呢?如上圖,分別以三角形的三邊向外作等邊三角形,然後作這些等邊三角形的外接圓,外接圓的交點即是所求的費馬點P.真是太漂亮了!
  • 費馬小定理
    費馬小定理問題的提出對於任意給定的一個自然數
  • 費馬---我只是業餘的
    成年以後,費馬也走上從政之路, 儘管費馬從步入社會直到去世都沒有失去官職,而且逐年得到提升,但是據記載,費馬並沒有什麼政績! 不過費馬從不利用職權向人們勒索、從不受賄、為人敦厚、公開廉明,贏得了人們的信任和稱讚。
  • 高等數學入門——費馬引理與羅爾定理
    上一章中我們主要介紹了導數的概念和計算,導數概念在很多問題中都有應用,例如判斷函數的單調性等,這些應用的理論基礎即一系列「微分中值定理」,本節我們先介紹其中最基礎的兩個:費馬引理和羅爾定理。(由於公式較多,故正文採用圖片形式給出。)
  • "業餘數學家之王"—費馬
    幾何學首先成了這一時代最引入注目的引玉之明珠,由於幾何學的新方法—代數方法在幾何學上的應用,直接導致了解析幾何的誕生;射影幾何作為一種嶄新的方法開闢了新的領域;由古代的求積問題導致的極微分割方法引入幾何學,使幾何學產生了新的研究方向,並最終促進了微積分的發明。幾何學的重新崛起是與一代勤於思考、富於創造的數學家是分不開的,費馬就是其中的一位。
  • 費馬(Fermat)引理
    費馬(Fermat)引理是實分析中的一個定理,以皮埃爾·德·費馬命名。
  • 費馬的副業:說說賭博和概率論
    也有人認為,賭金應全部給第一個人.還有一個關於「分賭金」的例子:一次兩個賭友擲骰子,各押賭注32個金幣.一個賭友若先擲出三次「六點」,或另一賭友先擲出三次「四點」,就算贏了對方.賭博進行了一段時間,第一個賭友已擲出了兩次「六點」,另一個賭友也擲出了一次「四點」.這時,由於某種原因,賭博中斷,那麼兩人應該怎樣分這64枚金幣呢?是否按2︰1的比例,把賭金分給雙方?
  • 費馬和他的猜想
    費馬和他的猜想      費馬是17世紀法國數學家。
  • 費馬—業餘數學家之王
    皮埃爾 ·德·費馬是17世紀法國的一位律師,也是一位業餘數學家。技術上稱他是「業餘的」,是因為他有一份日常的律師職業,權威的數學史學家E·T·貝爾在他20世紀早期所寫的著作裡,恰當地稱費馬為「業餘數學家之王」。貝爾相信費馬取得的成就比他同時代的大多數「職業」數學家的更重要。
  • 中考熱點:新考題新體驗,破解費馬點問題之構造旋轉拉直法
    所謂的費馬點問題就是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距離之和最小的點。費馬點結論:對於一個各角不超過120°的三角形,費馬點是對各邊的張角都是120°的點;對於有一個角超過120°的三角形,費馬點就是這個內角的頂點。下面給出幾個典型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很好地掌握。
  •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費馬原理
    1 費馬原理作為開篇的第一節,直接把費馬原理拿過來講,似乎邁的步子有點大。然而在現代物理的概念中,物理學家們更偏愛從基礎的守恆律出發作為基石來構建上層建築,所謂第一性原理,比如從動量守恆律出發,推導出牛頓定律。而在經典幾何光學裡,費馬原理就是這樣一種基礎性的原理。直接從費馬原理出發,可以幫助建立更宏觀的印象。費馬原理說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