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行業電單車即日起將使用二維碼管理

2021-01-11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超) 深圳禁摩限電後,如何更規範地對送快遞、送煤氣、送鮮奶、送報紙等特殊行業的電動車進行管理?10月3日,深圳市交警局官方發布稱,深圳特殊行業的電動自行車將升級為二維碼備案管理系統,其駕駛人員也要在網上備案學習後,考試通過方能駕駛備案車輛。

「即日起全市將有5萬輛特殊行業備案車輛及10萬名車輛駕駛人員。」深圳市交警局指揮處勤務科交警陳贇表示,特殊行業是指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郵政、報刊投遞、快遞、公共設施搶修以及運送瓶裝燃氣、桶裝飲用水、鮮奶等涉及社會生產生活、民生的行業。

目前特殊行業電動自行車實行配額、備案三級管理。一級管理部門為企業,二級管理部門為協會或相關企業的政府管理部門,三級管理部門為轄區交警大隊。電動自行車申請備案,由一級管理部門向二級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二級管理部門向三級管理部門申請備案,不接受自然人申請。

「具體做法是,車輛備案成功後自動生成一個二維碼,再由企業將二維碼噴塗到車身上,並製作駕駛人員的二維碼管理證件。二維碼管理方便執勤民警查驗,又起到防偽、防盜的作用。」陳贇告訴記者,註冊完星級用戶後,駕駛人員可使用手機在微信、支付寶、深圳交警APP服務號客戶端等平臺登入,進行備案學習和考試。學習考試題庫將隨機抽取20道涉及非機動車、電動自行車交通法律、法規考題,每題5分,共100分,合格標準為90分以上(含90分)。考試合格後方可駕駛備案車輛。

相關焦點

  • 長沙將清退40萬輛無牌共享電單車
    本報連續報導長沙共享電單車亂象(詳見本報11月16日A03版《「彩虹大戰」亂象叢生,警惕重蹈覆轍》、11月18日A04版《規範共享電單車,長沙將實行配額管理》、11月19日A06版《長沙46萬共享電單車僅6萬臺有牌照》),引發廣泛關注。
  • 長沙將清退40萬輛無牌共享電單車 11月26日前全面清理
    但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甚至堵塞道路情況的頻現,也反映出長沙共享電單車的數量已遠超公共出行實際需求和城市的承載管理能力。三湘都市報連續報導長沙共享電單車亂象(詳見本報11月16日A03版《「彩虹大戰」亂象叢生,警惕重蹈覆轍》、11月18日A04版《規範共享電單車,長沙將實行配額管理》、11月19日A06版《長沙46萬共享電單車僅6萬臺有牌照》),引發廣泛關注。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共享電單車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黑科技提升運維·優化管理保持穩步增長 隨著各大平臺入局共享電單車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因此,共享電單車的中小企業都在積極研發核心技術,希望形成核心競爭力。騎電單車自創立之初就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
  • 2020共享兩輪車市場報告顯示 青桔電單車居行業領先位置
    小程序渠道中,2020年10月青桔單車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高達3491.6萬,佔據共享兩輪車行業小程序端用戶規模榜首。同時,各平臺服務用戶滿意度逐步拉開,青桔用戶滿意度領先。 共享電單車領域擁有較強增長潛力。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為3億,過去三年增長超50%。
  • 美團電單車重慶發起安全騎行倡議 引導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20輛美團電單車整齊的擺放在廣場上,並設置了「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主題互動區域,進一步加強市民使用共享電單車的安全文明騎行意識。活動中,美團電單車聯合兩江新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共同發起了安全文明騎行倡議,倡導市民在騎行共享電單車時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一人一車嚴禁超載,在道路右側的非機動車道內行駛,不逆行,不闖紅燈,不駛入機動車道;嚴格要求用戶必須符合法定騎行上路年齡,未滿16歲不得使用車輛;騎行結束後,應按照規定將共享電單車停放在指定的停車點位,有序擺放。
  • 9毛錢騎一周,共享電單車行業再現「彩虹大戰」
    但在激烈角逐之下,共享電單車行業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擾亂城市秩序、車輛容易丟失、安全隱患大等,而陡增的管理成本也讓不少城市對共享電單車持謹慎態度。共享電單車到底是不是偽剛需?這一行業會重演昔日的共享單車大戰嗎?
  • 一人一車、未滿16歲不得使用……這份共享電單車騎行倡議了解下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9日10時訊(記者 李華僑 實習生 石若琳)12月8日,結合2020年全國交通安全日「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主題,兩江新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聯合美團電單車,在重慶北站北廣場開展「平安交通你我同行」的宣講活動,並發起共享電單車安全騎行倡議引導市民安全騎行,創建文明交通良好氛圍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摩拜、哈囉等品牌推出電單車產品也是在2017年;滴滴開始運營電單車,則在2018年1月。各地城市管理政策的限制,成為共享電單車行業面對的一大門檻。在2017年,共享單車大戰還如火如荼,但「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被寫進了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共享電單車VS共享單車,兩輪共享出行賽道有了哪些進步
    它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評價,證明了市場需求是切實存在的,所以這個行業也一直在不停的發展當中。且自2016年共享電單車在一、二線的興起當中不難發現:共享電單車身上的「野蠻生長」、「影響市容市貌」、「易被盜」、「燒錢」等標籤就已被揭掉。  如何得知呢?  首先,共享單車的「圈地」計劃是如何實現的呢?答案是:靠量 。
  • 滬電股份:子公司黃石滬士電子即日起暫停生產
    滬電股份:子公司黃石滬士電子即日起暫停生產 2020
  • 首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發布!滴滴、青桔、哈囉引領行業變天?
    同新國標前的電動車行業一樣,共享電單車無論是在生產、銷售,還是騎行、治理上都缺乏統一的「標準」,因而導致整個行業混亂不堪,共享電單車發展也因此大為受阻。如今,共享電單車標準出爐,行業有了統一的執行標準,不論是對車輛本身還是城市治理都有了標準可依,共享電單車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小遛共享電單車來了
    該管理條例實施,意味著電動車使用安全性規範性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將加速電單車脫離家庭資產屬性,回歸交通服務本質。隨之以小遛為代表的共享電單車的普及,在近來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或將改變未來日常出行方式。
  • 【爆款】銅陵加盟共享電單車生產供應
    銅陵加盟共享電單車生產供應雖然各地企業陸續迎來復工,不過員工的通勤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不少已經返崗的人員表示,自己距離公司不是特別遠,以往經常會選擇公交或者打車的方式通勤,但這種人群聚集的交通方式在Y情期間存在著一定的感R風險,所以更樂意選擇共享電單車。「從家裡騎到公司需要20分鐘左右,比較方便,而且還是相對安全的出行方式。」
  • 半島調查|裸奔的電單車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 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 專家呼籲「叫停不利於百姓出行」
    政策前景不明朗成為行業發展最大的阻礙。2017年,我國交通部就曾經對共享電單車的發展表態:不鼓勵共享電動自行車發展,對一些城市已經發展了共享電單車,認為應深入研究論證,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加強管理,目前這一政策定位並未改變。
  • 共享電單車加盟多少錢
    16年,首批共享電單車開始投放市場,也讓不少人看到了機會,17年,各種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地冒了出來開始大肆投放市場,掀起共享電單車熱潮。可市場還沒捂熱,國家層面就提出不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一時之間共享電動車行業進入了灰色地帶。  直至不久前,國家將網際網路電動自行車租賃編入發展綠色產業目錄的新聞迅速登上了熱搜,加之新國標政策的實施推行,游離在灰色地帶的共享電動車終於迎來了曙光。
  • 共享電單車種類
    共享電單車種類!長久以來,呼和浩特市公共運輸主要以公交車和計程車為主,公交線網、結構、和運力嚴重不足,公交出行吸引力較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長,呼市市民對於最後「三公裡」的短途出行需求愈來愈強烈。如何在文明城市建設環境下,發揮更好的作用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是許多共享出行企業亟需思考的命題。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 違規投放「小包車」隱患重重 共治共管推動共享電單車發展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共享電單車行業也在引入了這樣的「小包車」,並將其大規模投入二三線城市運營,這種貌似給騎行人提供方便的車型,無形中助長了騎行人超載的不良習慣,給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柳實認為,共享電單車行業具有使用頻次高,用戶年齡區間大等特點,車型選擇上應更注重車輛在不同年齡層用戶的使用安全特點,騎行速度和車重量都低於普通電摩車型,且應滿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同時要堅決杜絕騎行帶人載貨,從這個角度講,「小包車」存在著明顯的騎行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