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持續發燒,警惕兒童「冠心病」!

2020-12-20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女孩因省考培訓退學費被拒報警,母親堅持借錢也要女兒上!

孩子發燒本是常見事兒,但要說小孩兒還會得冠心病,恐怕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然而,這卻是件真實發生的事。

不久前,1歲多的宣宣無明顯誘因發熱,熱峰38.8℃,在當地住院期間突發心率增快,呼吸頻率增快,心電圖R波遞增不良。

心急如焚的父母隨急診120來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入院急查超聲心動圖(俗稱心臟彩超)時,超聲醫師發現:小宣宣的雙側冠狀動脈極度擴張,大多被血栓堵死了,右側已經形成了冠狀動脈瘤。

隨後,緊急完善相關檢查,醫生確診為:川崎病繼發冠狀動脈病變,冠狀動脈瘤形成並血栓形成,心肌損傷,心功能不全。這意味著小宣宣患了嚴重的後天性「冠心病」。

「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多發於6個月~5歲兒童,具有發病急、對患兒傷害大的特點。」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超聲科主任慄河舟介紹說,該病急性期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熱5天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雙眼球結膜充血;口唇潮紅,可伴口唇充血皸裂,楊梅舌;手足掌趾紅斑、硬性水腫;軀幹皮疹、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等。後期可有指(趾)端膜狀脫皮、肛周脫屑。

慄河舟說,川崎病為全身性非特異性血管炎性疾病,冠狀動脈損傷是其最大危害,包括冠狀動脈擴張和冠狀動脈瘤的形成,還可導致冠脈內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病情更為嚴重的患兒將出現缺血性心臟病或者猝死等突發情況,嚴重威脅兒童健康。

「川崎病已成為兒童期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未經有效治療的患兒冠狀動脈受累發生率可達20%~50%,且多發於冠狀動脈病近端。若不積極治療,15%~25%的患兒可發展為冠狀動脈瘤。」慄河舟說,如果冠狀動脈病變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大部分可恢復,但冠狀動脈瘤恢復時間較長,並發巨大冠狀動脈瘤及冠狀動脈內血栓時預後差。因此,及時發現和治療十分必要。

慄河舟提醒,如果孩子總是高燒不退或有其他可疑川崎病的臨床症狀,請及時帶孩子做心臟彩超,了解冠狀動脈是否受累。一旦孩子確診為川崎病請及時密切隨診。(記者林輝 李曉敏 通訊員劉雲 尚睿)

(責編:郝孟佳、熊旭)

推薦閱讀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詳細】

2017浙江新高考方案公布 考生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三類進行。普通類招生錄取不分批次。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願單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願。【詳細】

相關焦點

  • 孩子持續發燒警惕「川崎病」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旭婷通訊員夏亞萍)三天前,小張5個月大的寶寶突然出現高熱,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就在家裡給他餵了些藥。但寶寶還是高燒不退,一家人馬上將寶寶送到社區衛生院,血像化驗提示有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誰知到了第三天,寶寶仍反覆高熱,精神萎靡不振,整個嘴唇乾裂紅腫,眼睛也變得紅通通的,媽媽只得帶著寶寶到縣婦保院兒科檢查。
  • 夏季兒童發燒警惕哪些原因
    剛剛進入大暑天氣,溫度忽冷忽熱,我國好多省份遭遇水災,但是陝西部分地區卻高溫難耐,氣候的異常導致許多患兒發燒被送進醫院。夏季兒童容易發燒,父母決不可掉以輕心。由於天氣很熱,許多兒童常常是滿頭大汗,滿臉通紅,別以為都是暑熱造成的。
  • 孩子不明原因發燒警惕白血病
    因此,即使孩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家長也不要悲觀絕望,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有希望幫助孩子儘早地康復。不明原因發燒警惕白血病在兒童血液病門診,經常有病人家屬問:白血病就是血變白了嗎?黃科表示,很多人都不知道白血病是怎麼回事,有哪些症狀表現,等到孩子發病了,還以為是一般普通的疾病,想當然地看醫生吃藥,結果白白耽誤了診斷和治療。
  • 警惕孩子腹痛、出疹、發燒!兒童新冠感染症狀多樣,近一半無症狀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德國版報導,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德國各地學校和幼兒園已經陸續開學,學生家長們對此有著諸多擔憂,儘管學校已經實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但家長們依舊擔心孩子所在的班級或校內出現確診病例。如果自家孩子出現發燒、喉嚨痛或其他疑似感染症狀,家長的心情就更加緊張。
  • 警惕!有孩子感冒發燒住進重症監護室,還上了呼吸機
    記者從新華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等多家兒科專科醫院了解到,從去年年末開始,兒科看病高峰開始出現,儘管就診的主力軍依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但是今年數量眾多的學齡前兒童或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們也不斷加入求診的行列。根據專家們的推測,這波兒科看病高峰可能持續到本月底。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流感樣的小病人出現肺炎的比例也在增加,極個別的孩子甚至出現了腦炎。
  • 流感與水痘齊襲 近期孩子發燒要警惕
    大洋網訊 「到醫院兒科門診一看,全是發燒的孩子!」2017年的最後一周,大人忙著一年工作「收尾」,孩子卻頻頻發燒「搗亂」;中小學校發現,學生患水痘與流感的情況增多,晨檢與教室消毒任務加重;醫院發熱門診、兒科門診熱鬧非凡,廣州市婦兒中心甚至錄得目前流感檢測陽性率比11月上升近5倍,需要提醒儘量到相對不擁擠的醫院就診。
  • 小孩反覆發燒,要警惕這幾個疾病
    如果孩子感冒的時候有發熱,並且有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咽喉痛等症狀,說明這就是真正的感冒,一般1個星期內就會痊癒,在這一個星期內,孩子都可能發燒,甚至反覆發燒,有時候你用了退燒藥,好了,但退燒藥效果消失後,發燒又來了,這很正常。孩子發燒,說明人體免疫力正在跟病毒作鬥爭,發燒是免疫作用的結果,一定程度上這是好事情,不要太擔心。
  • 菏澤二院兒科專家提示:孩子持續發燒警惕「川崎病」
    中國山東網8月6日訊 (通訊員 李麗麗) 近日,菏澤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接診了一位反覆高熱的孩子,經檢查,發現孩子精神萎靡不振,整個嘴唇乾裂紅腫
  • 警惕孩子腹痛、出疹、發燒!兒童新冠感染症狀多樣
    【歐洲時報德國版微信公眾號 道德經】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德國各地學校和幼兒園已經陸續開學,學生家長們對此有著諸多擔憂,儘管學校已經實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但家長們依舊擔心孩子所在的班級或校內出現確診病例。如果自家孩子出現發燒、喉嚨痛或其他疑似感染症狀,家長的心情就更加緊張。
  • 兒童川崎病早期「像感冒」,但異常兇險!
    夏季兒科門診,因小兒感冒、肺炎來看病的孩子明顯增多,這裡要提的是,當孩子不明原因發燒超過5天,炎症指標又很高,這個時候要高度警惕,孩子病情比較嚴重。家長切不可當成簡單的感冒來治療,這樣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川崎病就是一種兇險性的兒童疾病。
  • 警惕流感來襲!得病不一定致發燒,嚴重可致死
    警惕流感來襲!得病不一定致發燒,嚴重可致死 季節性流感是一種病毒感染,通常在秋季開始傳播,在冬季達到高峰。它可以持續到春天——甚至是五月——並且在夏季的幾個月裡逐漸消散。雖然大多數流感病例自行痊癒,但如果並發肺炎等併發症,則可能危及生命。
  • 小兒經常發燒需警惕心肌炎
    心肌炎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炎對患者的身體危害非常大,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專家提示,作為家長如果孩子平時有了發燒、感冒的疾病,不要小視,需警惕是否患了心肌炎。近日,家在山東濟南的張女士帶著9歲大的兒子來到醫院門診,焦急地向醫生諮詢說,孩子最近兩個月來持續不斷地發燒感冒,吃感冒藥也不見好。醫生仔細檢查了孩子說,孩子可能患了小兒心肌炎。張女士很是不解,孩子這麼小怎麼會患心肌炎呢?醫生指出,孩子身體抵抗力較弱,一次感冒就可能讓病毒趁虛而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使孩子患上心肌炎等疾病。
  • 如何應對孩子發燒
    發燒是每個孩子都要遇到的問題,也是最容易讓家長擔心焦慮的問題,對於發燒,我們也存在太多誤區,了解怎樣應對孩子發燒,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發燒會讓孩子不舒服,家長看到孩子昏昏欲睡,滿臉通紅,一摸孩子渾身發燙,很多都是心急如焚,搞不清楚孩子是不是什麼得了重病,即便知道是自愈性的病毒感染,也會擔心燒得厲害會不會出問題。孩子發燒家長焦慮是正常的,兒科醫生面對自己孩子發燒也一樣會焦慮,焦慮和擔心也會讓很多家長做不理性的選擇,比如自己給孩子吃上抗生素,或者跑到醫院要求醫生給孩子打針。
  • 7個月嬰兒發燒腹瀉進了PICU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7個月嬰兒發燒腹瀉進了PICU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2018-07  7個月嬰兒 發燒腹瀉進了PICU  6月8日,廣西南平縣一名患兒因發燒、腹瀉在當地醫院治療,住院期間反覆抽搐多次。因效果不理想,6月20日,家長帶孩子出院後輾轉來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就診。
  • 兒童惡性腫瘤治癒率可達70%,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近日,來自四川省的劉女士帶著4歲的女兒小佳,再一次住進了重醫兒童醫院腫瘤外科病房進行化療,這已經是小佳的第7次化療。去年7月,劉女士發現女兒經常捂著肚子說疼,並且持續間斷髮低燒,一開始爸爸媽媽都沒有在意,按普通感冒進行治療。可3個星期過去了,看著孩子的症狀依舊沒有好轉,劉女士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進行體檢。
  • 發燒、皮疹、草莓舌...感冒和川崎病分不清,後果很嚴重
    「醫生,我的孩子感冒治療幾天了,怎麼還在反覆發燒呀?」玲玲的媽媽抱著孩子焦急地詢問。經醫生詢問,2歲的玲玲5天前開始出現高燒的症狀,媽媽以為是感冒發燒,給她服用抗生素、退燒藥後,高燒仍然持續不退,媽媽還發現玲玲的小手摸起來變硬了,兩隻小眼布滿紅血絲,舌頭變成了「小草莓」,長滿了小點點。前兩天,覺得不放心的媽媽帶玲玲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醫生認真查體後,以「川崎病」收入院,入院後玲玲做了心臟彩超,提示冠狀動脈輕度擴張。
  • 孩子反覆發燒,警惕「川崎病」在作怪!
    如果家裡的小孩子莫名出現高燒不退,而且還伴有眼紅、嘴唇發紅、皮疹等症狀,寶爸寶媽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查看是不是 「川崎病」? 中山一院心血管兒科主任覃有振教授提醒廣大家長,當小兒發生發燒的情況時,要積極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 持續低燒淋巴結腫大 7症狀早期發現兒童惡性腫瘤
    然而,目前臨床兒童腫瘤的診治卻不像所說的那麼好。除發現不及時外,王教授認為,這和一些家長的錯誤認識不無關係。比如,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抵抗力差,手術、化療得等孩子大點做;有的家長認為良性腫瘤不影響孩子吃喝、玩耍,就不早治;還有的害怕孩子做全麻手術影響大腦發育。
  • 孩子著涼發燒引抽搐 家長能做些什麼?
    因為發燒捂汗引起熱性驚厥悲劇的新聞,並不鮮見。10 月 10 日中午,湖南婦女兒童醫院門診大廳內,一名兩歲女童突發抽搐。現場值班醫生李孟園聽見家屬在大聲疾呼,立即奔跑過去並緊急施救。經觀察發現患兒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凝視、口吐白沫,四肢強直抖動,家長十分緊張。
  • 冬季降溫,寶寶高燒不退、起紅疹子,要警惕心血管毛病
    這段時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心內科門診每天都會接診十幾個川崎病的孩子,這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病。浙大兒院心內科副主任解春紅主任醫師說,現在是病毒活躍的季節,也進入了兒童心血管疾病高發的時間。一旦孩子出現相應的症狀,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