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費是指在服務行業中通行的對服務人員的一種酬謝方式,小費也叫小帳,相傳在公元18世紀的倫敦餐館,餐桌上常放著一隻碗,碗上寫著「保證迅速服務。」客人只要將小額鈔票或者硬幣投入碗裡,就能享受侍應生提供的優質快捷服務,有人認為這是「小費」制度的起源。
小費的定義用通俗的話就是在事情為完成前,用錢買服務,而在古代這種小費的歷史也是很深遠的。
在各大電視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出手闊綽的大爺們,在酒館等各種地方,給小二的賞錢,這個就是古代時候的給小費行為。
給小二小費這種是最常見的給小費方式,而且都是有錢大爺的一種消遣方式,絕對的心甘情願,花錢買服務,這錢花得值。
可在古代也有一種小費,是必須給的,但給的人都會有一個相同點:給的絕對是心不甘情不願。這是什麼小費呢?
這個小費就是給劊子手的小費,一般這個小費都是等待被砍頭的家屬們給的,和其他小費無差的一個地方就是都是提前給到了服務者的,只是這個服務者是個劊子手。
對於劊子手這個職業,相信各大古裝電視劇都已經給大家劇透了這是個什麼職業的工種了,通俗的形容劊子手,就是以砍頭為謀生手段的一個職業。
當然,要作為一名合格的劊子手是需要師出有門的。在《大公報》裡,我們知道了清朝最後一位劊子手的職業生涯,不僅需要師出有門還要有名師出高徒,這最後一位劊子手就是這樣的走出來的。
劊子手拜師學藝後,最經常拿來練手的就是冬瓜了,在冬瓜身上畫一條線,每天對著冬瓜上面的線進行砍頭練習,到了晚上,則是對著香火練習,這樣不分白天晝夜的苦練,直到得到師傅的肯定,一名合格的劊子手就可以出山了。
一般選擇當劊子手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幾乎都是家境貧寒走出來的,而成為劊子手那豐厚的薪金才是他們選擇當劊子手的唯一目標。
在古代,劊子手砍一個腦袋可以拿到三塊大洋,再加上劊子手本身的底薪一塊大洋,四塊大洋可是相當於普通老百姓半年的生活費了,除了這些基本的薪資外,劊子手還有自己的灰色收入。
劊子手的灰色收入就是來自死刑犯的家屬給的小費,作為死刑犯的家屬,希望劊子手在砍頭的時候刀下留情,在頭部和身體留一點皮膚,好保存全屍,所以必須在執行砍頭時,提前把小費給到劊子手的手裡,而這些收入就是劊子手的灰色收入來源。
對於死刑犯的家屬,這種小費絕對是給的心不甘情不願,對於給小費買服務這種事情,本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可這種小費是在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至親被砍頭而不得已而為之的給小費,這樣的行為其實更是一種精神折磨。
在明知至親生存無望,必死無疑,直面生死訣別的時候,還要用小費來收買劊子手,無疑是讓心情雪上加霜。先是直面生死,後又要為死法而付出努力,雙重的精神折磨才是對活著的人最大的創傷。
好在最後劊子手這個職業被明令規定撤銷,劊子手也成為了一個失業的人群,但因他們殺人太多,終都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