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上一期介紹的是位於北京西二環外的西安「賈三包子鋪」,可能各位食客還在回味羊肉湯包的美味呢吧。這不,新一期的京東美食探店推薦地圖又來了。
藍色港灣,對於在北京東部居住或者工作的人非常熟悉,這是一個融購物、親子、娛樂、美食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今天小編就帶您去了解一下這個商業綜合體的美食布局,並推薦一個特別有名的老北京炸醬麵館,提到這個老北京炸醬麵館首先要提到德雲社的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了,小嶽嶽在進德雲社之前就是在這個叫「海碗居」的連鎖炸醬麵館打工,麵館裡記錄著他出道前的辛酸血淚史,在他功成名就的時候也將海碗居炸醬麵館收入囊中。
藍色港灣現在應該算得上是北京比較著名的地標性商業綜合體了,整個商業項目毗鄰朝陽公園西北側。每逢工作日晚上或周末都會湧入很多人來這裡購物、休閒、用餐。定期這裡還有燈光節等活動,引得無數網紅來此處打卡拍照。
談到美食特別要說一嘴,藍色港灣分為湖畔美食街和亮馬食街兩個美食集散地。南側的湖畔美食廣場因為緊臨朝陽公園湖邊而建,環境優雅景色宜人,這裡的餐廳多以西餐為主。北側的亮馬食街多以地方特色炒菜為主。今天要介紹的海碗居炸醬麵館就在亮馬食街這一側。
南側湖畔美食街附近各類西餐餐館林立在藍港商業街兩側。
那匹薩是一家義大利風味餐廳,最有名的要屬裡面的燻制三文魚披薩了,不過疫情期間三文魚原材料緊張這裡可能也會受到一部分牽連,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等疫情結束後在專門做一次這家餐廳的探訪推介。
這家名為「Vitaland」的親子餐廳是一個網紅打卡聖地,很多網紅時尚辣媽平日會帶著孩子來這裡用餐拍照。不過疫情期間這裡好像也暫時歇業了。
北德風尚酒坊裡最有名的要數他家的烤肘子和自釀原漿黑、白啤酒了,本次也暫且不過多去介紹,之後會單獨做一期內容跟各位食客分享討論。
黑牛燒肉店,貌似有傳聞說這家店是著名時尚綜藝咖「大黑牛」李晨開的一家日本燒肉店,不過小編認為這家店只是名氣大,但是口味真不及之前一期做的那個牛鐵日本燒肉居酒屋的好吃,暫且不過多分析了。
湖畔美食街上還有一家大漁自助燒烤,但是小編覺得現在這家店口味沒有剛開業時候那麼純正了。
北區亮馬食街是藍色港灣比較老的一個食街,門店也是經常換,但是感覺好吃的就那麼幾家,而且即使疫情期間也開門營業屹立不倒。
比如藍色港灣北門旁邊的這家韓國料理烤肉店。
雲海餚餐廳
這家沸騰魚鄉應該算與藍色港灣一同成長的了,記得藍色港灣剛開業時候就有它的存在了。
美食探店:藍色港灣美食聖地
步入正題,今天要推薦的是這家名叫海碗居的老北京炸醬麵館,從門頭裝修看簡約朱紅色的門臉兒設計中帶著純正的老北京風味在其中。
一進大門右手邊陳列著一個現代青花瓷的面碗。
左手邊放著一個咖啡色黃碗足的燒窯泥碗,老北京人在過去吃麵都是用這樣的碗來盛,作為北京人來講,看著就親切。
步入餐廳內,一進門的是一個碩大的青花瓷海碗居LOGO大碗,這個碗可能就表示這海碗居吃麵絕對量足。
海碗居分為地上和底下兩層餐廳,一樓基本都是可以容納三四個人的散臺,地下一層則是包廂和容納10人以上的大桌子供食客用餐。
一樓餐檯背景牆是一張類似老北京炸醬麵發源史的超長工筆畫卷。上邊刻畫著食客在手推車旁等待面出鍋的一幕。
一樓到地下餐廳的牆上貼著一幅畫,這幅畫刻畫著老北京四九城兒的風土民情。
樓梯的下方是一個正方形的養魚池,這個位置放一個養魚池預示著四平八穩。這也是老北京的一個講兒。
樓梯側面還有「大拿」、「有裡兒有面兒」、「麻利兒」、「下套兒」等地道的老北京土話。讓人看到後倍感親切。
海碗居推薦必點菜品:
老北京炸灌腸兒:炸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京菜系。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煉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老北京蓑衣黃瓜:蓑衣黃瓜是一道傳統的北京地方名菜,清淡爽口,酸甜稍辣。 蓑衣黃瓜的刀工特別值得一提,切「蓑衣黃瓜」時在黃瓜底下放兩根筷子,而且對刀工和力度的掌握要求非常高,一旦用力過猛黃瓜會斷掉,所以能切出像蓑衣一樣的黃瓜條的廚師一定案板功夫上算的上是位「大拿」了。
虎皮尖椒:北京的虎皮尖椒做法與南方的不太一致,基礎青椒的烹飪沒什麼可說的,只是在最後出鍋前醬汁上值得一提,因為它是用醬油、米醋加少許白糖翻炒蒜末、薑末後再拿澱粉調和而成的,這樣吃上去既不會奪走青椒原有的味道,又會讓口味更加多元化,甜酸辣均有的口感。並且不會讓青椒中的維生素流失。
老北京炒麻豆腐:提到麻豆腐,這是一道北京人都愛吃的名吃。炒出來的麻豆腐一定要灰白紅綠相間,口感香醇味厚,才稱的上正宗老北京特色傳統小吃。炒麻豆腐最早出現於明初。那時候,窮人家會把這做綠豆澱粉、粉絲的下腳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來炒著吃,然後在裡面再放點雪裡紅鹹菜、大青豆上鍋翻炒,出鍋時候點一點辣椒油。
老北京醬肘子:選取上好的豬肘子加上香葉、蒜片、姜塊、蔥段兒後再加入醬油、料酒、生抽、老抽後,經穩火長時間燉爛後切片,涼了後放入放入冰箱,食用時拿出來切薄片就可以吃了,味道十足,屬於絕佳的老北京下酒菜之一。
燜子餡炸三角:老北京的燜子炸三角實際上就是用綠豆粉製成,加調料煎制而成。舊時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日,幾乎家家煮煎而食之,在舊社會燜子是北京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演變到現在成為老北京特色小吃的一種。
外皮酥軟,餡兒的味道鹹中帶甜,白芝麻的清香摻雜在其中,一口下去回味無窮,非常解饞。
老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是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再吃炸醬麵的時候面一定要吃手擀麵,下鍋時候控制水溫,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炸醬麵的醬更是講究,三分瘦七分肥的五花肉在黃醬中翻炸,炸的時候一定要先炸出油來,然後再讓油收到醬料中,這才是地道的小碗兒幹炸。
先放入菜碼兒後再放炸醬,拌勻後面會成黃褐色,一口面一口生蒜,別提味道多棒了。
編輯評語:介紹完京東燕莎商圈的這個藍色港灣美食一條街和獨具特色的老北京炸醬麵館後是不是已經把你的饞蟲勾出來了呢?那還等什麼呢?還不趕緊行動起來,一起去品嘗一番地道老北京的口味吧。搞不好你還會在裡邊偶遇小嶽嶽呢。
精彩內容回顧:美食探店:麥子店必去的日式居酒燒肉店美食探店:郭德綱曾說過去麥子店要吃爽2020重慶車展 吃著火鍋看著美女 美哉!
愛卡APP下載
美食探店:大碗居老北京炸醬麵